陈俊玲;吴晗芳;邵一萍;泮洁
文章通过对中医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的分析,结合现代研究与临床经验,发现胸痹心痛病机以瘀血、痰浊内阻为主,伴随有心气虚衰,其特点为本虚标实.同时,心与“心神”相互影响,患者常伴有心神异常,现代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异常状态关系密切.临床上以通滞安神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胤峰;王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敛肺颗粒联合噻托溴铵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75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敛肺颗粒,同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连续应用12个月.对照组单纯给予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记录12个月中AECOPD次数以及住院治疗的次数;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中文版)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1年中首次急性加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治疗组1年中平均急性加重的次数、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肺功能、生活质量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敛肺颗粒联合噻托溴铵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庆田;李秋荣;马谦;尚凤翠;吴继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抑郁症患者107例,按照住院年限分为对照组52例(2013年8月前入住)和治疗组55例(2013年8月后入住).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口服,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情绪低落、兴趣低下、睡眠障碍、食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有所降低,以治疗组变化程度尤为明显,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ND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尤为明显,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祎俊;方泽忠;周晓芬;夏佩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免疫增效方联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拮抗肿瘤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免疫增效方联合DC疫苗)和对照组(DC疫苗),每组30例.观察患者肿瘤标志物、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包括调节性T细胞)、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受试者治疗后CD4+T细胞水平均有所上升,CD8+T细胞水平下调,CD4+/CD8+相应升高,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eg/CD4+在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下调,在对照组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患者或肿瘤标志物异常者CD4+/CD8+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reg/CD4+虽有同样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TH阳性率观察组为60.0%,对照组为43.3% (P >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趋势(P>0.05).结论:免疫增效方与DC疫苗相结合,可提高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下调CD8+T细胞比例及Treg/CD4+,具有改善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拮抗机体免疫耐受的作用.
作者:崔宇;吴晓静;蔡玉梅;姚嫱;胡人杰;李维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章就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之病因、症状、治疗做了论述.文章指出,躁郁症主要由心气或肝气之易虚易实引起,临床上,以心气或肝气之虚、实交替发作多见,称双相型.文章还就病久不愈生痰瘀致病情演变及治疗要点做了介绍.文章后就虚、实交替发作之防治与经治愈后之善后巩固,作者提出了其家之认识与治疗经验.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章主要对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和医论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则以内科、全科、儿科和瘟病学著述为主;医论主要以神圣工巧、“善治者必固其本”和尊重生命为主,体现了古代医家的高尚的学术道德,而对于疾病的具体诊治方药则缺少记载.
作者:王兆军;王殿虎;龚婕宁;袁菁;赵晓峰;杨丽;罗婷婷;陈宇;朱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肠癌手术后需要肠造口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总体健康(72.54±8.67),生理功能(73.54±8.73),生理职能(78.93±8.83),躯体疼痛(79.91±8.92),活力(78.74±8.63),社会功能(84.59±8.77),情感职能(74.58±6.22),精神健康(78.45±7.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3、5.6084、5.6152、5.3887、3.6935、3.5735、3.5074、4.5330;P <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感染1例,造口狭窄和肠黏膜水肿均未发生,造口皮炎1例,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6、5.4717、4.2963、5.2200;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9例,一般9例,不满意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6;P <0.05).结论:对行肠造口患者采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骆兴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养生学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人体生命科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以培养生机、祛病延年为目的.本文对养生的概念、意义、文化渊源及与“治未病”的关系等作出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一般认为中医学的理论发展是线性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文章将黄疸病分为了三个历史时期来讨论,得出黄疸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后世对黄疸病的论述不是一般认为的补充和发展,而是一种理论创新.
作者:李丹;李成卫;王莉媛;王维广;杜倩;王庆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改善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汤剂熏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2.11±0.28),肛门坠胀评分(0.78±0.3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27、9.6141;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6.44±1.87)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68±2.11)d,便血消失时间(7.01±1.56)d,伤口愈合时间(11.76±2.33)d,住院时间(16.98±3.0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9985、5.2885、3.8898、8.7385、7.8376;P <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方法应用在肛肠手术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肛门坠胀感,缩短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章菊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用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0.15g/次,1次/d;曲美他嗪,1片/次,3次/d;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实施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不良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87%(37/39)、5.13% (2/39)、0.00% (0/39)、5.13%(2/39)与对照组87.18% (34/39)、17.95%(7/39)、7.69%(3/39)、15.38%(6/39)比较(P<0.05).结论:相比西药治疗,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患者死亡;同时实施临床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施黎敏;李惠惠;毕美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高血压前期是介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过渡期.从中医未病角度分析高血压前期,并根据历代医家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经验理论,阐释从脾论治高血压前期的新思路以及采用针灸捻转补泻法治疗该病的可行性.
作者:董金玉;曲怡;张立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疏肝健脾散结方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GP方案化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疏肝健脾散结方,化疗两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虽血小板减少及肝肾功损害差异不显著(P>0.05),但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肿瘤标志物CEA及CA153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散结方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CEA及CA153,效疗肯定.
作者:陈翰翰;王伟;时光喜;李静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剌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OSAHS患者,26例合并高血压作为实验组,单纯OSAHS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针刺对睡眠呼吸参数与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针刺治疗后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针刺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后单纯OSAHS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针刺前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改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
作者:崔华峰;李心沁;栾珂;滕晶;郭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龙珠软膏在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龙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龙珠软膏,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基于络病理论和毒邪学说,从毒损肾络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产生毒邪这一病理产物,毒邪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生生;李敬林;依秋霞;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顾锡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在神经系统疾病辨证论治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文章初步总结了顾教授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辨治经验.顾教授在辨治中重视五脏的平衡,尤重对脾肾的调补,在遣方用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后例举了典型案例.
作者:巫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肺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Eclipseplus C18柱(4.6×1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磷酸(48:52:0.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黄芩苷浓度在11.22~112.2μg/mL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0.1%;RSD =2.0%.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润肺合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丽岚;潘琳琳;鲁雪琴;万萌;何艳;傅应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评分(ACT)、缓解药物使用次数、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组愈显率(痊愈+显效)为9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对喘息、咳嗽、胸闷及寒象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ACT评分、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在治疗前后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在治疗前后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喘息、咳嗽、胸闷及寒象等中医证候积分,提高ACT评分,减少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有利于支气管哮喘控制.
作者:李海燕;张谊;钟秀君;蔡晓莉;姚亮;汤杰;杨佩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不同地区金银花中50种农残进行分析,并作出安全评价.方法:用乙腈进行提取,采用固相萃取柱(SPA)净化的分析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质谱仪(GC/ MS)法测定.结果:金银花农药残留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度高,可作为金银花中的农药多残留测定法,并应用于相关风险安全评价.
作者:李辉;宋淑荣;张宇娇;刘征辉;张玉婷;郭永泽;程奕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