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结合综合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骆兴芳

关键词:中医, 护理, 肠造口,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肠癌手术后需要肠造口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总体健康(72.54±8.67),生理功能(73.54±8.73),生理职能(78.93±8.83),躯体疼痛(79.91±8.92),活力(78.74±8.63),社会功能(84.59±8.77),情感职能(74.58±6.22),精神健康(78.45±7.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3、5.6084、5.6152、5.3887、3.6935、3.5735、3.5074、4.5330;P <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感染1例,造口狭窄和肠黏膜水肿均未发生,造口皮炎1例,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6、5.4717、4.2963、5.2200;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9例,一般9例,不满意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6;P <0.05).结论:对行肠造口患者采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与脑肠互动

    功能性肠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体现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其机制尚不明确.脑肠互动理论在肠道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对脑肠互动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能是针刺发挥其双向调节效应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互动理论入手对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冷金成;张微;李思宇;田珍;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南京地区地方志中记载的医家著作及医论分类述要

    文章主要对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和医论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则以内科、全科、儿科和瘟病学著述为主;医论主要以神圣工巧、“善治者必固其本”和尊重生命为主,体现了古代医家的高尚的学术道德,而对于疾病的具体诊治方药则缺少记载.

    作者:王兆军;王殿虎;龚婕宁;袁菁;赵晓峰;杨丽;罗婷婷;陈宇;朱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加味四逆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87例明确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利尿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四逆汤,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Lee氏心衰积分总有效率、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87.76%,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70.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S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两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四逆汤能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人之;陈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健康信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健康信念以及生活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重视疾病、了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信任医护人员的健康信念高于对照组,在在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调畅气机,宣泄不良情绪,建立健康信念,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飞;徐莹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顾锡镇辨治运动神经元病经验

    顾锡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在神经系统疾病辨证论治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文章初步总结了顾教授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辨治经验.顾教授在辨治中重视五脏的平衡,尤重对脾肾的调补,在遣方用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后例举了典型案例.

    作者:巫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经验方内服联合推拿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经验方内服联合推拿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缓解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推拿法治疗而治疗组采用中药经验方内服联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疼痛计分(1.15±0.38)分显著低于(2.08±0.42)分,镇痛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率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51%,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经验方内服联合推拿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英祝;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诊断为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180例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晨起一粒口服,1 次/d;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晨起1粒口服,1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血脂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治疗组SBP和DBP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4.98±13.10) mmHg、(102.10±4.79) mmHg、(10.12 ±2.51) nmol/L、(15.98±2.12)nmol/L与对照组(155.12±12.76) mmHg、(101.75±4.83) mmHg、(10.15±2.48) nmol/L、(16.02±2.07) nmol/L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SBP和DBP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117.62±6.94) mmHg、(78.67±2.39) mmHg、(6.47±1.39) nmol/L、(11.96±2.01)nmol/L与对照组(129.97±8.79) mmHg、(95.23±3.61) mmHg、(6.58±1.41)nmol/L、(12.13±1.96) nmol/L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比较(P<0.05);血糖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2.22% (83/90)、4.44% (4/90)与对照组87.78% (79/90)、12.22%(11/90)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与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综合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彩飞;郭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扶正祛邪”治则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肝癌不同发病阶段的病机特点,结合“挟正祛邪”治则的具体内涵,探讨“扶正祛邪”在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提出肝癌的治疗要根据病机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祛邪之所以扶正”主要以疏肝理血为主,中期“祛邪与扶正并举”以疏肝健脾为主;后期“扶正之所以祛邪”以滋补肝肾为主.

    作者:冯高飞;陈若;陈伟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金银花农药残留现状分析及合理使用建议

    目的:对不同地区金银花中50种农残进行分析,并作出安全评价.方法:用乙腈进行提取,采用固相萃取柱(SPA)净化的分析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质谱仪(GC/ MS)法测定.结果:金银花农药残留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度高,可作为金银花中的农药多残留测定法,并应用于相关风险安全评价.

    作者:李辉;宋淑荣;张宇娇;刘征辉;张玉婷;郭永泽;程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虎踞乙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虎踞乙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9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单独应用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24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虎踞乙肝胶囊.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ALT、HBV-DNA、e抗原以及PiiiP、HA、TGF-β1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以及e抗原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性差异(P>0.05);两组肝纤维化指标PiiiP、HA及肝纤维化刺激因子TGF-β1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虎驹乙肝胶囊联合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抑制HSC刺激因子TGF-β1方面较单用ADV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蒋淑莲;吴民祥;文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龙珠软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27例

    目的:研究龙珠软膏在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龙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龙珠软膏,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血清瘦素及受体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内托生肌散内服联合贝复济外敷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血清瘦素及其受体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健康对照组及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血清瘦素及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4.06±1.09)μg/L比(4.97±1.21) μg/L,P<0.05)],治疗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06±1.09)μg/L和(4.97±1.21) μg/L比(2.14±1.03) μg/L,P<0.01)];治疗后瘦素受体明显高于治疗前[(92.75±17.47) μg/L比(77.02±19.32) μg/L,P<0.05],治疗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92.75±17.47) μg/L比(108.10±26.54)μg/L P<0.05和(77.02±19.32) μg/L比,(l08.10±26.54) μg/L P <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明显优势,并可降低血清瘦素提高瘦素受体水平,考虑瘦素及其受体的异常可能与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桠;王静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综合调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调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剖宫产单胎初产妇2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调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以及子宫恢复情况,恶露、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初乳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d观察组子宫底高度以及恶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d比较,食欲与泌乳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调理方案,有助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康复,缩短恶露的持续时间,同时增强产妇食欲以及泌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灵燕;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28例

    目的:依据慎重、准确、明智的循证护理(EBN)原则,对治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研究.方法:将本院2009-2011年TURP术后并发膀胱痉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28例采用EBN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痉挛治愈率为92.86%,对照组为75.00%,实验组患者膀胱痉挛复发率为7.14%,对照组为25.00%,实验组治疗成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EBN可有效治疗TURP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减少复发.

    作者:王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对改善肛肠手术后疼痛及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改善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汤剂熏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2.11±0.28),肛门坠胀评分(0.78±0.3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27、9.6141;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6.44±1.87)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68±2.11)d,便血消失时间(7.01±1.56)d,伤口愈合时间(11.76±2.33)d,住院时间(16.98±3.0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9985、5.2885、3.8898、8.7385、7.8376;P <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方法应用在肛肠手术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肛门坠胀感,缩短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章菊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古医籍释梦浅探

    梦是迄今为止还难以把握的一种意识现象,中医认为梦的本质是心神处于不同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睡眠时神志活动的特殊表现.人体脏腑阴阳的生理病理变化对人体的情志活动有着莫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梦的形成和内容.因而梦在某种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深入探究梦的内容、成因及其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对临床诊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静;王明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姜黄素胶囊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9例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NSCLC脑转移治疗效果及对血清VEGF、TNF-α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以适形颅内放疗为基础治疗,观察组自治疗前7天予姜黄素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血清VEGF、TNF-α水平及治疗前后KPS变化、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7.93%)优于对照组(30%),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VEGF水平较前均下降,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中位生存期,对照组均高于对照组,且两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控制NSCLC脑转移的临床症状,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其可能与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控制瘤灶周围炎症等有关.

    作者:汪丛丛;庄静;吕庆亮;滕文静;秦宝宁;孙长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同样的肾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另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肌酐指标为(581.93±157.10) μmol/L,治疗后1个月为(491.62±161.14) μmol/L,治疗后2个月为(361.05±109.85)μmol/L;治疗前尿素氮指标为(22.31±3.15) mmol/L,治疗后1个月为(18.4±10.4) mmol/L,治疗后2个月为(18.4±9.4)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肌酐指标为(581.93±157.10) μmol/L,治疗后1个月为(515.4±172.04) μmol/L,治疗后2个月为(472.05±159.63) μmol/L;治疗前尿素氮指标为(21.15±3.63) mmol/L,治疗后1个月为(19.4±80.4) mmol/L,治疗后2个月为(18.1±5.1) mmol/L.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数评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显著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衰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程水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星蒌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期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收集重症急性期中风病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的变化以评估星蒌承气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本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急性期中风90例,进行分组治疗后对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均有明显上升,治疗组上升程度更加明显(P<0.01).结论:①星蒌承气汤可进一步缓解急性期中风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改善预后;②星萎承气汤可进一步改善急性期中风病患者的意识状态,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

    作者:陈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透邪外出”法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静息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邪外出”法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静息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5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邪清心汤,比较两组的静息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6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LDA,CK及静息心电图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邪清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满荣;赵晓静;王美芹;赵卫国;王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