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祝;李娟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拆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14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一般状况、结肠组织大体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实验大鼠IL-4活性作为观察与检测指标.结果:四逆散及其拆方能够降低实验大鼠IL-4的含量,其中四逆散全方作用佳,明显高于其各拆方组;各拆方组组问比较,柴芍枳配伍与柴芍配伍作用强,去除柴胡或白芍后的芍枳甘配伍与柴枳甘配伍降低血清IL-4含量的作用降低,所不同的是柴枳甘配伍增加UC实验大鼠结肠黏膜IL-4的作用与柴芍枳配伍、柴芍配伍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芍枳甘组降低结肠黏膜IL-4含量的作用同样低于柴芍枳配伍、柴芍配伍.结论:四逆散及其拆方能够通过调节实验性UC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IL-4活性来干预UC,方中柴胡、芍药调节实验性UC大鼠IL-4活性的作用在四逆散全方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张宏邈;赵令竹;谷松;卢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归属于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臌胀”范畴,气滞、血瘀和水停为其主要病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之有病,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气主行血之功失常,终血滞或血溢脉外而成瘀.《内经》有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能够调和气血,使血行水亦行.
作者:黎芬芬;文彬;李福英;邓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用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0.15g/次,1次/d;曲美他嗪,1片/次,3次/d;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实施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不良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87%(37/39)、5.13% (2/39)、0.00% (0/39)、5.13%(2/39)与对照组87.18% (34/39)、17.95%(7/39)、7.69%(3/39)、15.38%(6/39)比较(P<0.05).结论:相比西药治疗,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患者死亡;同时实施临床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施黎敏;李惠惠;毕美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重型肝炎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运用中医通利之法治疗该病积累了一些经验,且总结出该法包含三层不同的含义:①通利法运用之力度;②通利法运用之中药配伍;③通利法采用之具体方法.并列举二则验案以释其心得.
作者:程亚伟;杨永和;蔡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梦是迄今为止还难以把握的一种意识现象,中医认为梦的本质是心神处于不同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睡眠时神志活动的特殊表现.人体脏腑阴阳的生理病理变化对人体的情志活动有着莫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梦的形成和内容.因而梦在某种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深入探究梦的内容、成因及其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对临床诊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静;王明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香砂六君膏治疗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型胃脘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膏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胃脘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52例,采用自拟加味香砂六君膏方内服,疗程为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52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自拟香砂六君膏调治6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临床控制6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46%.结论:自拟加味香砂六君膏方用于调治中医为脾胃虚弱型胃脘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范春香;都乐亦;唐苾芯;吴昆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症状评分、盆腔炎性包块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炎性包块显著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包括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阿莫西了拉维酸钾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其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效缩小盆腔炎性包块,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小金;徐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功能性肠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体现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其机制尚不明确.脑肠互动理论在肠道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对脑肠互动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能是针刺发挥其双向调节效应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互动理论入手对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冷金成;张微;李思宇;田珍;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章主要对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和医论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则以内科、全科、儿科和瘟病学著述为主;医论主要以神圣工巧、“善治者必固其本”和尊重生命为主,体现了古代医家的高尚的学术道德,而对于疾病的具体诊治方药则缺少记载.
作者:王兆军;王殿虎;龚婕宁;袁菁;赵晓峰;杨丽;罗婷婷;陈宇;朱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调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剖宫产单胎初产妇2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调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以及子宫恢复情况,恶露、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初乳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d观察组子宫底高度以及恶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d比较,食欲与泌乳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调理方案,有助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康复,缩短恶露的持续时间,同时增强产妇食欲以及泌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灵燕;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即手术固定和恢复锻炼,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联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过程中,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的疗效;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内固定取出所需时间、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所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内固定取出所需时间、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所需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骨折并发症总发生率(8.34%)显著低于对照组(36.1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适合推广于临床.
作者:徐道纯;闵继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6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干预,治疗组用消化复宁汤,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下黏膜炎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的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作者:张国梁;李艳;张莉;韩宁林;李永攀;徐升;陶永;徐经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明确补肾活血方联合安理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补肾活血方+安理申)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安理申),每组38例.结果:两组治疗措施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尤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安理申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疗效较优.
作者:曲艳津;李怀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火针疗法是将针体烧红后,刺入人体腧穴或部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黄石玺主任用毫火针代替传统火针治疗痛证疗效明显通过对黄石玺主任治疗痛证经验的总结,从而为痛证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晓红;黄石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推拿防治髌腱腱病的作用机理.方法:理论探讨.以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医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探讨推拿防治髌腱腱病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首先,膝关节两端手法能够放松下肢的肌肉,减轻髌腱的应力负荷.其次,膝关节远端手法,能够松解粘连,解除神经受压,缓解下肢放射痛和肌肉紧张.再次,膝关节局部手法,能够激活髌腱组织重新修复,改善膝关节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吸收,为髌腱修复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后,运动关节类手法,能够纠正脊柱及下肢生物力学平衡.结论:推拿防治髌腱腱病,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彭科志;郭红;王建英;胡英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不同地区金银花中50种农残进行分析,并作出安全评价.方法:用乙腈进行提取,采用固相萃取柱(SPA)净化的分析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质谱仪(GC/ MS)法测定.结果:金银花农药残留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度高,可作为金银花中的农药多残留测定法,并应用于相关风险安全评价.
作者:李辉;宋淑荣;张宇娇;刘征辉;张玉婷;郭永泽;程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对嗜水气单胞菌以及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进行对比.方法:没食子酸菌种原液,使用打孔法进行温和气单胞菌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并将培养皿进行倒置培养,测定温和气单胞菌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进行比较.结果:没食子酸对嗜水气单胞菌以及温和气单胞菌的MBC以及MIC均在250μg/mL左右,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嗜水气单胞菌以及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4±0.4)mm以及(24.2±0.2)mm,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没食子酸对于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可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治疗中来,与抗生素联用,不仅可以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发挥抑菌作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避免药物残留,保护环境.
作者:夏国文;杜小东;胡庆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章通过对中医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的分析,结合现代研究与临床经验,发现胸痹心痛病机以瘀血、痰浊内阻为主,伴随有心气虚衰,其特点为本虚标实.同时,心与“心神”相互影响,患者常伴有心神异常,现代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异常状态关系密切.临床上以通滞安神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胤峰;王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抑郁症患者107例,按照住院年限分为对照组52例(2013年8月前入住)和治疗组55例(2013年8月后入住).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口服,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情绪低落、兴趣低下、睡眠障碍、食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有所降低,以治疗组变化程度尤为明显,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ND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尤为明显,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祎俊;方泽忠;周晓芬;夏佩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透邪外出”法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静息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5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邪清心汤,比较两组的静息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6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LDA,CK及静息心电图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邪清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满荣;赵晓静;王美芹;赵卫国;王响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