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滞安神法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陈胤峰;王阶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病因病机, 活血, 化痰, 安神, 治则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医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的分析,结合现代研究与临床经验,发现胸痹心痛病机以瘀血、痰浊内阻为主,伴随有心气虚衰,其特点为本虚标实.同时,心与“心神”相互影响,患者常伴有心神异常,现代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异常状态关系密切.临床上以通滞安神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诊断为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180例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晨起一粒口服,1 次/d;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晨起1粒口服,1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血脂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治疗组SBP和DBP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4.98±13.10) mmHg、(102.10±4.79) mmHg、(10.12 ±2.51) nmol/L、(15.98±2.12)nmol/L与对照组(155.12±12.76) mmHg、(101.75±4.83) mmHg、(10.15±2.48) nmol/L、(16.02±2.07) nmol/L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SBP和DBP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117.62±6.94) mmHg、(78.67±2.39) mmHg、(6.47±1.39) nmol/L、(11.96±2.01)nmol/L与对照组(129.97±8.79) mmHg、(95.23±3.61) mmHg、(6.58±1.41)nmol/L、(12.13±1.96) nmol/L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比较(P<0.05);血糖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2.22% (83/90)、4.44% (4/90)与对照组87.78% (79/90)、12.22%(11/90)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与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综合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彩飞;郭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疏肝健脾散结方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疏肝健脾散结方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GP方案化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疏肝健脾散结方,化疗两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虽血小板减少及肝肾功损害差异不显著(P>0.05),但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肿瘤标志物CEA及CA153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散结方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CEA及CA153,效疗肯定.

    作者:陈翰翰;王伟;时光喜;李静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通滞安神法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文章通过对中医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的分析,结合现代研究与临床经验,发现胸痹心痛病机以瘀血、痰浊内阻为主,伴随有心气虚衰,其特点为本虚标实.同时,心与“心神”相互影响,患者常伴有心神异常,现代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异常状态关系密切.临床上以通滞安神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胤峰;王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失眠效果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米氮平片口服及中药柴胡疏肝散汤剂煎服治疗,并实施相关对应干预;干预组于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失眠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24h、l周、3周、6周PSQI及HAM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 PSQI评分较治疗前比较(P>0.05),且治疗后24 h,两组PSQI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24 h 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3周PSQI及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治疗3周后有效率为90.00% (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结论:临床实施耳穴埋豆联合药物及合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睡眠质量.

    作者:陈俊玲;吴晗芳;邵一萍;泮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法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归属于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臌胀”范畴,气滞、血瘀和水停为其主要病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之有病,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气主行血之功失常,终血滞或血溢脉外而成瘀.《内经》有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能够调和气血,使血行水亦行.

    作者:黎芬芬;文彬;李福英;邓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评分(ACT)、缓解药物使用次数、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组愈显率(痊愈+显效)为9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对喘息、咳嗽、胸闷及寒象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ACT评分、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在治疗前后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在治疗前后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喘息、咳嗽、胸闷及寒象等中医证候积分,提高ACT评分,减少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有利于支气管哮喘控制.

    作者:李海燕;张谊;钟秀君;蔡晓莉;姚亮;汤杰;杨佩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对改善肛肠手术后疼痛及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改善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汤剂熏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2.11±0.28),肛门坠胀评分(0.78±0.3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27、9.6141;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6.44±1.87)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68±2.11)d,便血消失时间(7.01±1.56)d,伤口愈合时间(11.76±2.33)d,住院时间(16.98±3.0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9985、5.2885、3.8898、8.7385、7.8376;P <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方法应用在肛肠手术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肛门坠胀感,缩短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章菊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肾敛肺颗粒联合噻托溴铵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敛肺颗粒联合噻托溴铵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75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敛肺颗粒,同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连续应用12个月.对照组单纯给予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记录12个月中AECOPD次数以及住院治疗的次数;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中文版)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1年中首次急性加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治疗组1年中平均急性加重的次数、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肺功能、生活质量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敛肺颗粒联合噻托溴铵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庆田;李秋荣;马谦;尚凤翠;吴继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雷射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雷射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名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雷射针刺治疗组28例,传统针刺对照组28例,中药对照组28例,分别于治疗2个疗程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前后比较.结果:治疗前后PSQI积分、各成分得分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雷射针刺治疗组对其改善程度与传统针刺对照组相当(P>0.05),对中医症状评分、PSQI积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的改善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雷射针灸治疗组为89.29%,传统针刺对照组为85.71%,中药对照组为78.57%.结论:雷射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渊;刘智斌;牛文民;杨晓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健康信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健康信念以及生活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重视疾病、了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信任医护人员的健康信念高于对照组,在在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调畅气机,宣泄不良情绪,建立健康信念,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飞;徐莹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姜黄素胶囊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9例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NSCLC脑转移治疗效果及对血清VEGF、TNF-α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以适形颅内放疗为基础治疗,观察组自治疗前7天予姜黄素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血清VEGF、TNF-α水平及治疗前后KPS变化、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7.93%)优于对照组(30%),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VEGF水平较前均下降,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中位生存期,对照组均高于对照组,且两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控制NSCLC脑转移的临床症状,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其可能与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控制瘤灶周围炎症等有关.

    作者:汪丛丛;庄静;吕庆亮;滕文静;秦宝宁;孙长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结合综合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肠癌手术后需要肠造口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总体健康(72.54±8.67),生理功能(73.54±8.73),生理职能(78.93±8.83),躯体疼痛(79.91±8.92),活力(78.74±8.63),社会功能(84.59±8.77),情感职能(74.58±6.22),精神健康(78.45±7.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3、5.6084、5.6152、5.3887、3.6935、3.5735、3.5074、4.5330;P <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感染1例,造口狭窄和肠黏膜水肿均未发生,造口皮炎1例,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6、5.4717、4.2963、5.2200;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9例,一般9例,不满意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6;P <0.05).结论:对行肠造口患者采用中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骆兴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选穴规律探讨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多为脑府受损,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夹杂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选穴紧紧围绕其病机进行,在重点选用具有调神通络、醒脑开窍功效的穴位同时,亦十分重视使用具有活血行气、疏肝解郁、调理脏气等功效的穴位,具有重视病变部位、明辨本虚标实之选穴规律.

    作者:彭麒;武平;陈白露;周玉梅;羊春华;孙佳蕾;蒋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方益母草胶囊综合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复方益母草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尽临床疗效,为复方益母草胶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120例产后恶露不尽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和证候疗效及子宫复旧情况、平均恶露干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 (49/60)、85.00% (51/60)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三径和变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平均恶露干净时间为(4.76±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6.48±1.52)d(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益母草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其可加速患者恶露干净,促进子宫复旧,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张飞虹;杨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痹证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与分析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口服和熏洗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护理体会.方法: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于采用西乐葆0.2 g/次治疗,2次/d,同时采用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熏洗治疗;两组均实施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实验室、临床相关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实验室各项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口服和熏洗联合西药治疗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具有较好协同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实施临床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俊玲;泮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捻转补泻手法应用于高血压前期的理论探讨

    高血压前期是介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过渡期.从中医未病角度分析高血压前期,并根据历代医家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经验理论,阐释从脾论治高血压前期的新思路以及采用针灸捻转补泻法治疗该病的可行性.

    作者:董金玉;曲怡;张立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芒硝外敷与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与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芒硝外敷与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芒硝外敷与清胰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评分和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第3d、7d、10 d,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7.02±1.21)分、(5.67±0.99)分、(4.52±0.75)分,对照组分别为(7.04±1.19)分、(6.47±1.07)分、(5.48±0.98)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第3天,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P>0.05);治疗第7天和第10天后,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相比,应用芒硝外敷与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优点.

    作者:应东建;周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毒损肾络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浅析

    基于络病理论和毒邪学说,从毒损肾络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产生毒邪这一病理产物,毒邪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生生;李敬林;依秋霞;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庞国明治疗糖尿病失眠临床经验

    庞国明教授认为糖尿病失眠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胃气失和;情志失调,燥扰心神;劳逸失度,心肾不交;慢病缠绕,心神不安.辨证论治当分四型:胃气失和型,肝郁化火型,心肾不交型,痰瘀互结型.配合外治疗法治疗本病,具有善辨病性、内外合治、抓主证、立主方的特点.

    作者:王志强;翟纪功;娄静;庞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影响及解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探讨解酒作用.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护肝片(阳性对照)及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50%红星二锅头酒灌胃的方法建立模型,造模同时进行药物治疗,10d后取各组小鼠肝组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另外用50%红星二锅头酒直接灌胃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分别应用酒宝(阳性对照)、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高、中、低剂量进行解酒试验.结果:模型组肝呈典型酒精肝组织病变特征,护肝片组及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各剂量组脂变性、水肿以及炎性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并且解酒实验中给药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药光明盐四味汤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包同力嘎;包桂花;魏成喜;巴根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