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手术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张翊;张玉良;吴宏飞;王斌;董宇启;张超

关键词:(足母)外翻, 第1跖骨, Ludloff截骨, McBride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软组织松解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该术式治疗15例(25趾)疼痛性(足母)外翻患者,随访时限为2年.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AOFAS评分,进行患足功能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截骨部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皮肤感染1例1足.术后与术前相比,患者的(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63°和4.0°,AOFAS评分提升37分.结论 Ludlof截骨联合McBride手术可显著地矫正(足母)外翻畸形,明显减少前足疼痛,足的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较佳选择.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颈部外伤常伴有颈部血管、神经、舌体和下颌骨的损伤,并累及咽喉、气管和食管,易造成窒息和大出血、休克,病死率高,且因伤口与口腔相通,易发生感染[1].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颈部外伤,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颈部外伤的救治及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本院收治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外伤需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经急救、手术和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相关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薛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手术+化疗仍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而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及化疗使患者心理、生理上受到多重打击,导致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明显下降[1,2].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使患者在心理、生理达到佳状态,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完美体现[3].为减轻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对31例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永花;黎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探讨胰腺钩突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钩突癌(PUPC)手术切除方式.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PUPC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行经典Whipple术,其余有4例因癌肿侵犯肠系膜上静脉(SMV)侧壁行静脉壁部分切除修补术,2例因癌肿浸润包裹SMV行静脉部分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1例因癌肿浸润SMV和肠系膜上动脉(SMA),行动、静脉人造血管联合置换术.本组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5例,切口感染1例,胃肠吻合口漏1例,胰漏l例,乳糜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16例,失访1例.术后生存期3~30个月,中位生存期12.1个月.结论 PUPC虽然早期诊断困难、易侵犯周围血管、预后较差,其与肿瘤解剖位置有关,而非肿瘤侵袭性行为,具有相当高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王晓刚;吴晓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开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全麻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浸润药液为0.375%罗哌卡因30ml; Ⅱ组:浸润药液为2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375%罗哌卡因共30ml.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及芬太尼镇痛.记录术后24h内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需要补救镇痛例数、补救镇痛芬太尼总量.结果 Ⅱ组患者术后12h内静息、咳嗽VAS评分与Ⅰ组比较下降(p<0.05).24h内所需补救镇痛芬太尼总量,Ⅱ组患者与Ⅰ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术后需要芬太尼镇痛的例数,Ⅱ组患者4例(20%)与Ⅰ组患者18例(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开腹子宫切除术后,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补救镇痛芬太尼的需要量.

    作者:陆斌;郑圣舟;张序忠;陈利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乳腺纤维瘤(距离乳晕>3cm)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取乳晕边缘手术切口,对照组采取常规放射状手术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拆线时间,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瘢痕大小、术后血肿或瘀斑大小、乳房外形美观效果满意度,对术后患者随访观察2年,比较两组术后生育者的哺乳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两组患者术后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0.2cm者为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74% (P<0.01),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或瘀斑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3.04%(P<0.05);观察组对乳房外形美观效果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61%(P<0.01);两组术后生育者哺乳率分别为76.67%、7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离乳晕较远的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安全性高,乳房外形美观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强;黄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言语治疗对帕金森病言语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言语治疗对帕金森病(PD)言语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PD言语障碍患者48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言语障碍指数(VHI)和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的言语表达评分项评分.结果 经言语治疗1个月后,48例PD患者VHI各评分项、UPDRS-Ⅲ言语表达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言语治疗有利于改善PD患者的发音功能.

    作者:张建飞;沈钢夫;于海燕;黄长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ICCO指导下强化液体管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PICCO)指导下强化液体管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均实施PICCO指导下强化液体管理,并与之前未实施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PICCO)指导下强化液体管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覃春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小时尿淀粉酶控制尿液稀释因素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应用

    目的 探讨1h尿淀粉酶(Amy)在急性胰腺炎(AP)诊疗中的价值、尿Amy生理波动度、血和尿Amy达峰时间.方法 1640例对象调查血、尿Amy参考范围,50例健康志愿者调查尿Amy生理波动度,42例AP患者每次排尿测血、尿Amy对比.结果 Amy参考范围,血:14.0~114.4(59.2±22.6) U/L,尿:0~624 (270.1±177.1) U/L,3.3~12.4(7.8±2.3)U/h;1 h尿Amy(U/h)波动度(CV)0.082~0.207(0.121±0.033),尿Amy浓度(U/L)的波动度(CV) 0.381~0.810 (0.522±0.101),t=14.513,P<0.001;42例AP患者,腹痛后1~24 h (6.86±5.15)就诊,初诊时血、尿Amy均已升高,血:179~3240(1825.4±843.3) U/L,尿:1356~14100 (7423.4±3192.2)U/L,115.0~950.0(518.9±222.0)U/h;血、尿Amy浓度、1h尿Amy达峰时间(h)分别为:~24(8.62±7.1)、1~28.5(9.4±7.96)、1~26.5(8.88±7.50),三者间t1=0.4739,t2=0.3081,t3=0.1632,均P>0.50,血与尿Amy达峰时间一致;40例AP患者1h尿Amy达峰后进行性下降直至正常,但Amy浓度因受输液的影响而无规律性,连续2~4次测定中均有高于前次结果2~5倍以上的情况,但无任何临床体征加重表现;1h尿Amy达(80.5±10.6) U/h时,血Amy为(79.8±9.7) U/L已正常,1h尿Amy降至正常比血迟.结论 血、尿Amy达峰时间一致,但血Amy比1 h尿Amy先降至正常;尿Amy浓度测定不能应用于AP患者预后观察;1h尿Amy可早期诊断胰腺炎,且预后观察中应用优于血及尿Amy浓度测定,应推广使用.

    作者:金磊;胡安定;胡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使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使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AMI发病<3h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25例)及阿替普酶组(25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18mg,共2次,间隔30 min快速静脉推注;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100mg,90min加速给药法.观察血管再通率,血管开通时间,心肌酶,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管开通时间与开通率、心肌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AMI静脉溶栓疗效相似,但瑞替普酶半衰期长,临床用药步骤简单,易于掌握.

    作者:陈瑞炳;胡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将其治疗方案调整为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总疗程12周,治疗期间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地特胰岛素及利拉鲁肽用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cm)、空腹c肽(ng/m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日用量(IU),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BG、HbAlc、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而空腹c肽较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控制体质量及改善胰岛功能,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且安全的降糖药物.

    作者:李意;赵丹威;祝开思;李丽;王彤;曲建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酸蚀粘结剂对儿童磨牙窝沟封闭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和探讨自酸蚀粘结剂在儿童磨牙窝沟封闭中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50例(100颗)磨牙窝沟深的患儿分组,两组患儿分别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和传统磷酸酸蚀粘结剂处理的方法进行磨牙窝沟封闭,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应用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如观察组患儿,且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的应用时间多于观察组惠儿,且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磨牙窝沟深的患儿进行自酸蚀粘结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减少治疗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姜影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癌相对高发区人群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上消化道癌相对较高发区的仙居县和天台县,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村民作为筛查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共筛查9037人次,查出癌症106例,检出率为1.17%.其中早期癌79例,早诊率为74.53%;食管轻度异型增生379例(4.19%),中度异型增生89例(0.98%);非萎缩性胃炎3299例(36.51%),萎缩性胃419例(4.64%),低级别上皮内肿瘤123例(1.36%).结论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干预和随访工作,是做好上消化道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作者:杜灵彬;王买;吴伟;李友勇;许示坚;毛伟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层循证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基层循证治疗老年性≥2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原发性高血压≥2级的老年患者45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联合氢氯噻嗪片12.5mg/d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出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率影响不明显(p>0.05);3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93.3%(42/45),显效率51.1% (23/45);不良反应4例.结论 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2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杨良宝;张琦炎;张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可直接损害多个器官.因糖尿病患者年龄偏大,较多患者不能较好的控制病情,需长期治疗,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开始从生物到心理,再逐渐转化为社会医学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指导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五项内容:自我监测、降糖药物的应用、运动疗法、饮食治疗及宣传教育.现对所选的312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即对具体的治疗、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评估.

    作者:舒国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74.93±25.89) ml,肛门排气时间(3.67±1.15)d,术后住院时间(13.33±2.52)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2.67±15.04) ml,肛门排气时间(1.33±0.58)d,术后住院时间(8.00±1.7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为(140.33±13.29) min,观察组为(131.00±15.62)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关凯林;刘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医用透明质酸钠(HA)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453例,符合条件3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0例)和对照组(65例).术中在其病灶及相应的腹膜部位涂抹HA 20ml,术后根据月经情况、腹部体征、盆腔B超判定,对患者术后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B超及月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有治疗意义.

    作者:郭锦芳;杜军强;厉华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方尿囊素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组予复方尿囊素165mg,3次/d,饭后2h服用,雷贝拉唑20mg,早饭前0.5h服用,1次/d,对照组予雷贝拉唑20mg,早饭前0.5h服用,1次/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胃镜复查的结果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胃镜下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胃镜下的有效率为75%(P<0.05);临床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胃镜下的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癌组织M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MR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R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94例直肠癌术后组织标本中,有86例(44.3%)存在MRP的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29)显著相关,而未发现其与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生长方式、TNM分期等因素的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MRP高表达的患者远期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低表达组(P=0.014).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MRP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关联,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伟宏;王丰平;费胜琪;陈贵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并L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小肠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小肠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叶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 Ⅰ级或Ⅱ级,年龄60~71岁.体重指数18~28kg/m2.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Ⅰ组)、ANH联合LCVP组(Ⅱ组).分别于入手术室后(T0)、ANH完成后30min(T1)、肝实质完全离断即刻(T2)、关腹前(T3)取小肠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乳酸Lac、Hb、Hct,动脉氧饱和度(SaO2),以及肠系膜静脉血氧饱和度(SvmO2),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vmO2)、肠动静脉氧含量差(Da-vmO2)、氧摄取率(ERO2)和肠系膜上静脉-动脉乳酸盐浓度差(Dvm-aBL).结果 与T0比较,T2、T3时两组Hb、Hct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时Hb、Hct值明显降低,而T3时明显升高(P<0.05).两组SvmO2、ERO2、Da-vmO2在不同时间点虽有不同程度变化,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及组间各时间点Dvm-aB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小肠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崧;沈华春;吴胜东;潘志浩;杜金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完成l00例瓣膜疾病手术治疗,同时术中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9.8±8.7)个月,其中7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率,30例患者再次转为房颤心率.回顾两组患者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均较房颤心律组明显较小、较短.结论 左房直径(<60mm)、房颤病史的长短(<7年)是影响房颤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沈振亚;滕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