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越鞠四逆散配合西药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和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

陈春红;王邦才

关键词:越鞠四逆散, 疏肝和胃, 慢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越鞠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炎症和幽门螺旋杆菌(Hp)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越鞠四逆散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胃黏膜炎症和Hp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0.42%、3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0.8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胃黏膜炎症显著改善率分别为64.58%、3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抗Hp治愈率分别为45.83%、39.58%,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81.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半年后随访结果,抗Hp治愈率分别为25.00%、2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5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越鞠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清除Hp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远期疗效较西药治疗更佳.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杨小平辨治久泻经验

    “久泻”又称慢性泄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长期反复发作的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杨小平教授业医3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对辨治久泻尤有独到见解.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杨小平;吉春阳;牛清涛;张连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病临床体会

    文章从《金匮要略》中关于胸痹心痛病的病机出发,结合经典和临床体会,探讨了脾胃在胸痹心痛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了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的思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作者:张艳;冯志强;刘景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IgA肾病血尿中医古籍研究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中医对该病的认识缺乏统一性,关于中医古籍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完善,文章就中医古籍相关记载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一定结果,认为中医古籍对该病的记载可见于“尿血”“溲血”“溺血”“小便血”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禀赋不足、饮食内伤、外邪侵袭、脏腑内热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除清脏腑热、凉血止血等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养阴补血、益气摄血、清热利湿等方法治疗该病,研究目的为通过中医古籍的记载,探寻治疗方法,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曹云松;秦建国;任可;王暴魁;张承承;丁昕宇;郭颖博;王东峰;许光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学术思想探源

    通过对《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篇的解读,浅析该篇主要学术思想:建立了热病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体系,确立了热病治疗原则,阐述了热病的针刺禁忌及预后等.这些成果对后世医家对热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借鉴.

    作者:王德军;艾坤;刘密;张泓;李铁浪;常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萎胃康及其拆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对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分子机制进行拆方研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水杨酸钠灌胃为主复制CAG大鼠模型.确定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全方组、补益组、祛邪组、西药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萎胃康水煎液、拆方Ⅰ号水煎液、拆方Ⅱ号水煎液和维霉素混悬液,1次/d.给药30 d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Bcl、Bax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明显改善,其中以全方组效果好.模型组Bcl-2、Bax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18.36±1.24、8.94±0.65,较正常组的(11.19±0.82)、(16.98±0.96)分别明显升高和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以全方组大鼠胃黏膜Bcl-2的平均光密度(11.93±1.17)低,较补益组(14.68±1.16)、西药组(14.19±1.64)和祛邪组(13.00±0.9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ax的平均光密度(14.43±0.57)高,较西药组(11.56±0.7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胃康能明显改善CAG大鼠胃黏膜萎缩的情况,推测其分子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于佳宁;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在常规应用抗菌素的基础上,应用桂枝汤,黄连解毒汤,当归六黄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桂枝汤可有效治疗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其机理为:桂枝汤可调节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营卫.结论: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可用调和营卫法治疗.

    作者:王燕;杨学青;田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五苓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30例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辨证为脾虚湿盛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降糖二甲双胍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加用五苓散加味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五苓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家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检测意义及配合辨证论治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及大黄乌梅汤灌肠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60例乙肝肝衰竭患者,包括慢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随机分为:①按肝衰竭诊疗规范治疗,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②配合辨证论治中药汤剂及大黄乌梅汤灌肠治疗的实验组.采用鲎试剂动态浊度定量检测法检测患者入组0周、4周、8周、12周血清内毒素水平.结合患者黄疸、凝血功能指标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有效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无效及死亡患者则呈上升趋势,或起始即出现重度内毒素血症.肝衰竭患者入组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TB、DB、PT、PTA水平结果相符.结论:肝衰竭状态下,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水平可显著影响预后.辨证论治中药汤剂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在第8周有显著性差异,而此期间正是观察辨别肝衰竭预后情况的重要时期.

    作者:马文峰;周小舟;孙新锋;黄俏光;徐文军;徐韶敏;占伯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方案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对中医综合方案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经手术治疗后化疗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辅助中医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综合治疗(艾迪针或鸦胆子油乳),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后,对其临床症状、体力状况评分、血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①中医治疗组患者其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患者,且在毒性分度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中医治疗组患者其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③化疗后中医治疗组患者其CD4+水平以及CD4+/CD8+值均较单纯化疗组患者明显增高,而CD8+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对改善患者体力和免疫力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林巧妹;王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CRP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CR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成功造模的急性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通方组,每组10只.空白组10只SD大鼠不作处理,假手术组10只开胸但不结扎冠脉.冠通方组冠通方灌胃,各组均正常饲料及饮水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mRNA表达结果.结果:(1)假手术组出现心肌损伤并未出现明显心肌梗死,冠通方组同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RP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CRP mRNA表达量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4)冠通方组与模型组相比,CR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RP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中药冠通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影响,对心梗后CRP mRNA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何劲松;曲楠;刘婧;白法文;杨小英;易自刚;岳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过敏性肺病与特禀体质相关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肺病(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其发病因素与特禀体质的相关性联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和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调研表对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特禀体质与发病规律相关性的调查.结果:200例过敏性肺病中有96例为特禀体质,且其兼夹体质以气虚质与阳虚质较多,分别占病例数的24.0%、23.6%;其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趋于低龄化;与冷空气、花粉等过敏因素有关;好发在冬春季;与不太运动、过敏性肺病家族病史关系密切.结论:过敏性肺病特禀质人群中其发病与低龄化、冷空气、冬春季、不太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林霞;张庆祥;孟庆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营卫理论的体质与外感病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体质与外感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问卷,对健康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内容涉及体质状态与既往感冒情况,收集有效问卷688份,以SPSS 18.0软件采用双向有序列联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肤表的形态特征以及对外感环境的适应与抗邪能力与营卫的盛衰和功能相关,后者取决于脾胃功能的强弱.说明体质的强弱不仅影响外感病的发病与否,对证候的形成与愈后转归存在显著影响.为营卫理论以及外感病发病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杨学;孔祥亮;岳小强;徐武牧;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肥胖的中医研究思路

    从预后和代谢两个角度出发阐述肥胖的中医研究思路.提出在现有肥胖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科研方法学,多学科、多途径、多手段地对肥胖进行再认识.

    作者:段娟;刘莱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瓜蒌皮注射液干预急性心肌梗塞药效与舒张血管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瓜蒌皮注射液干预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脉动脉,制备冠心痛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参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大鼠腹腔注射给药.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TTC),测定心肌梗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5项心肌酶活性,确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明确瓜蒌皮注射液调节血管舒张的能力.结果: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瓜蒌皮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其心肌梗死率及血浆中5项心肌酶活性,提高eNOS活性及NO分泌量,降低ET含量,维护缺血心肌正常生理功能,作用效果与丹参注射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ET的合成、激活eNOS活性,提高NO分泌量,增强冠状动脉的扩张,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实现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鹏;赵启韬;高兆慧;黄臻辉;琚姝;张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喹莫特乳膏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喹莫特乳膏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opsilTMC8柱(4.6 mm×200 mm,5μm),检测波长为245 nm,流动相为甲醇-水相(1%三乙胺、0.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值为2.0)(52:48),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咪喹莫特在20.0~200.0 μg· 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为0.99%.结论:该方法测定灵敏、选择性、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咪喹莫特乳膏中咪喹莫特的含量测定.

    作者:戴佳丽;吕佳;刘玉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量效关系谈李可老中医临床常用药物特点

    目的:从量效关系角度谈李可老中医临床常用药物的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医师提供经验指导.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就仲景本源剂量、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量效之间的关系、大剂量用药安全性控制策略及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中药饮片剂量观等方面对李老进行了访谈.再者,对李老所编著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里的相关处方按照本课题组选定的常用50味药物(TOP50)统计了小量、大量、常用量以及常用量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饮片剂量上限值的相对比.结果:李老某些药物使用剂量极大,如炮附子600 g,生石膏500 g,柴胡250 g等,在选定的药物中有16味药物使用量超过100 g,占30.77%.李老用药的剂量阈比较宽泛,如大黄、生黄芪、炙甘草等13味药,其剂量阈值均过百.而在其常用剂量与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饮片剂量的上限值的比较中,18味药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限值一致,且有3味药物:生石膏、大黄、黄柏的常用剂量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限值.结论:李老在急危重症中,尤其在亡阴亡阳时,其剂量大,一日数剂,且急煎频服.对于毒性药物的炮制及煎服法值得当代临床医生在急救时效仿.对于稳定期或者恢复期患者的常用剂量仍多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接近.

    作者:倪胜楼;严芳;何丽清;傅延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疏肝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生金法组(24例)、舍曲林组(23例)及呼吸操组(22例),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3组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降低,肺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及HAMD评分方面,舍曲林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影响方面,中药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培土生金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晓梅;代宏勋;林火真;黄鑫;顾芳;雷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钟罩灸防治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钟罩灸防治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40例病人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神阙、关元、双足三里穴钟罩灸)20例和对照组(服用地榆升白片)20例.结果:放化疗后第7天观察组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15天观察组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钟罩灸(神阙、关元、双足三里穴)能有效防治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并能减少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用量.

    作者:徐丹;黄映君;吕霞;刘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闻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闻诊是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的特色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是历代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的传承.它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疾病和证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传统中医闻诊理论出发,阐述其地位和作用,从而展望未来中医闻诊的现代研究和发展.

    作者:陈春凤;王忆勤;燕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当归含药血清对阿尔兹海默病细胞模型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当归含药血清对Aβ25-35与H2 O2分别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当归防治A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Aβ25-35与H2O2分别诱导PC12细胞损伤,以不同浓度当归含药血清对抗干预,以MTT比色法观测当归含药血清对两种AD细胞模型增殖的保护作用,以比色法检测当归含药血清对AD细胞模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总超氧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分析当归治疗AD机制.结果:10%当归含药血清对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有明显提高作用,可显著降低细胞模型培养液中LDH活力、MDA含量,提高T-SOD活力(P<0.05).讨论:当归含药血清对H2O2及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机制与当归阿魏酸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杨植媛;吴红彦;李海龙;邱家权;邓健男;王红蕾;师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