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萎胃康及其拆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于佳宁;林海燕

关键词:萎胃康, 萎缩性胃炎, 分子机制, 拆方
摘要:目的:对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分子机制进行拆方研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水杨酸钠灌胃为主复制CAG大鼠模型.确定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全方组、补益组、祛邪组、西药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萎胃康水煎液、拆方Ⅰ号水煎液、拆方Ⅱ号水煎液和维霉素混悬液,1次/d.给药30 d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Bcl、Bax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明显改善,其中以全方组效果好.模型组Bcl-2、Bax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18.36±1.24、8.94±0.65,较正常组的(11.19±0.82)、(16.98±0.96)分别明显升高和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以全方组大鼠胃黏膜Bcl-2的平均光密度(11.93±1.17)低,较补益组(14.68±1.16)、西药组(14.19±1.64)和祛邪组(13.00±0.9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ax的平均光密度(14.43±0.57)高,较西药组(11.56±0.7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胃康能明显改善CAG大鼠胃黏膜萎缩的情况,推测其分子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5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开窍方治疗,而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2,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开窍法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勇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聂惠民运用泻白散与经方合方治疗肺热咳喘验案

    聂惠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潜心研究《伤寒论》,对经方多有独到的见解.临床中聂教授不仅善用仲景经方,更善用合方治疗疑难杂症.文章总结了聂教授运用泻白散与经方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栀子豉汤的合方治疗肺热咳喘的临床验案,与读者共飨.

    作者:郭玉娜;郭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瓜蒌皮注射液干预急性心肌梗塞药效与舒张血管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瓜蒌皮注射液干预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脉动脉,制备冠心痛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参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大鼠腹腔注射给药.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TTC),测定心肌梗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5项心肌酶活性,确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明确瓜蒌皮注射液调节血管舒张的能力.结果: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瓜蒌皮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其心肌梗死率及血浆中5项心肌酶活性,提高eNOS活性及NO分泌量,降低ET含量,维护缺血心肌正常生理功能,作用效果与丹参注射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ET的合成、激活eNOS活性,提高NO分泌量,增强冠状动脉的扩张,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实现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鹏;赵启韬;高兆慧;黄臻辉;琚姝;张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阳利水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体会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但是很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反复发作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差,究其原因其本多为脾肾阳虚,采用温阳利水法配合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孙红旭;戴恩来;曹晓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调肝益气通络方药物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调肝益气通络方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从而评价该方的促增殖能力.方法: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悬液制备Wistar小写大鼠(35只)肝纤维化模型;其中30只灌胃给予调肝益气通络方(低、中、高3个剂量)1个月,制备含药血清;另外5只用于MSC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用含药血清诱导MSC向肝细胞的分化连续7d;在各检测点进行形态学观察及通过MTT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各浓度含药血清在加入1~7d后,其细胞数量均比常规培养组增多,并同用药剂量呈正比,浓度越大细胞数量越多,细胞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结论:调肝益气通络方对大鼠骨髓里的间充质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韩海啸;李军祥;孟捷;杨晋翔;来要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萎胃康及其拆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对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分子机制进行拆方研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水杨酸钠灌胃为主复制CAG大鼠模型.确定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全方组、补益组、祛邪组、西药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萎胃康水煎液、拆方Ⅰ号水煎液、拆方Ⅱ号水煎液和维霉素混悬液,1次/d.给药30 d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Bcl、Bax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明显改善,其中以全方组效果好.模型组Bcl-2、Bax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18.36±1.24、8.94±0.65,较正常组的(11.19±0.82)、(16.98±0.96)分别明显升高和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以全方组大鼠胃黏膜Bcl-2的平均光密度(11.93±1.17)低,较补益组(14.68±1.16)、西药组(14.19±1.64)和祛邪组(13.00±0.9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ax的平均光密度(14.43±0.57)高,较西药组(11.56±0.7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胃康能明显改善CAG大鼠胃黏膜萎缩的情况,推测其分子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于佳宁;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

    过去的一年,由于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促进,中医思维方法研究更为活跃,主要集中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中医象思维研究及中医临床思维研究等几个方面.但由于思维科学本身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加之中医界学人思维基础知识的相对欠缺,中医思维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强.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20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4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试验组给予蛭龙活血通瘀胶囊1.2g,口服,每天3次.连续用药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压、ABI、hs-CRP、Hcy的变化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AB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ABI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hs-CRP、Hcy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hs-CRP、Hcy水平,改善其动脉硬化程度.

    作者:白雪;杨思进;江云东;张德稠;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难治性丙型肝炎研究进展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提高了难治性丙肝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但是由于其价格高昂导致接受治疗的患者有限,加之病毒变异、耐药性、副作用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对丙型肝炎筛查不足,使我国许多难治性丙肝患者不能得到及早发现以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致使病情进展.故而寻求安全、有效、低成本、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我国未来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关注的重点.文章综述了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包括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及安全,以及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作者:李红玉;薛博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科室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筛选出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试验组1),另随机选出10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1.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得出结论,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然后把100例有斑块的病例再次分为试验组2和对照组2各50例,试验组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每晚1次,另服用本科室经验方—软脉化斑汤,对照组仅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每晚1次,两组病人均低脂饮食及适当锻炼.观察12周,重新测定斑块的大小及性质,并重新进行体质辨识,通过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无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体质辨识中首先以痰湿质、瘀血质,其次以阳虚质为多见.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经过12周的治疗,试验组斑块的大小及性质变化优于对照组,经缩小及稳定斑块治疗,患者的原体质评价得分已有明显降低.结论:与无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体质辨识中首先以痰湿质、瘀血质,其次以阳虚质为多见.软脉化斑汤与瑞舒伐他汀协同使用,有助于缩小颈动脉斑块,并增强其稳定性.缩小及稳定斑块有助于体质的改善.

    作者:文秀华;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价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中方法学运用现状,并提供较为可靠的评价和建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2013年1月间文献,根据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对各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作者:詹理睿;周萌;程先祥;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种基于推拿受试者主观判断的量化评分设备及其论证

    目的: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设计推拿临床研究用主观量化评分设备,并建立以受试者感受为主的推拿手法轻重组别判定法.方法:选择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于承山穴做一指禅手法刺激,设备记录受试者主观刺激感受.结果:主观量化评分设备设计合理可用,其轻重手法组(x)±s分别为2.92±1.40,7.95±1.94;P<0.001,ROC曲线下面积0.970.一指禅推拿操作者经验与受试者感受间一致性较高.

    作者:张昊;房敏;蒋诗超;张仲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现代鲜药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机制探讨

    现代鲜药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之一,其独特的临床优势特点为鲜动物药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基础,多层次、多手段研究也为鲜药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和保障.金龙胶囊作为现代鲜药的典范,在临床治疗方面,其主要表现为:对多种肿瘤具有治疗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减毒增效及保护功能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作用;在抗肿瘤机制方面,研究结果证实其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血管生成、重塑免疫调节功能等作用机制.文章根据金龙胶囊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对其临床优势人群的选择、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现代鲜药,为治疗疑难杂症寻找突破口进行探讨.

    作者:刘瑞;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明代名医龚居中养生方法探析

    我国明代晚期太医院医官龚居中勤奋好学,精通医理,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而且通晓针灸、气功等却病养生之术,他在《痰火点雪》介绍的一十六句之术,充分表现他注重丹田穴位,强调闭息功法,保健注重养颜,认为吞津托踏的动作有益五脏,保持淡食与平和心态增进健康的养生思想,值得现代人作为养生的借鉴.

    作者:卢银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越鞠四逆散配合西药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和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

    目的:观察越鞠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炎症和幽门螺旋杆菌(Hp)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越鞠四逆散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胃黏膜炎症和Hp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0.42%、3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0.8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胃黏膜炎症显著改善率分别为64.58%、3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抗Hp治愈率分别为45.83%、39.58%,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81.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半年后随访结果,抗Hp治愈率分别为25.00%、2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5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越鞠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清除Hp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远期疗效较西药治疗更佳.

    作者:陈春红;王邦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检测意义及配合辨证论治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及大黄乌梅汤灌肠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60例乙肝肝衰竭患者,包括慢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随机分为:①按肝衰竭诊疗规范治疗,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②配合辨证论治中药汤剂及大黄乌梅汤灌肠治疗的实验组.采用鲎试剂动态浊度定量检测法检测患者入组0周、4周、8周、12周血清内毒素水平.结合患者黄疸、凝血功能指标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有效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无效及死亡患者则呈上升趋势,或起始即出现重度内毒素血症.肝衰竭患者入组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TB、DB、PT、PTA水平结果相符.结论:肝衰竭状态下,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水平可显著影响预后.辨证论治中药汤剂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在第8周有显著性差异,而此期间正是观察辨别肝衰竭预后情况的重要时期.

    作者:马文峰;周小舟;孙新锋;黄俏光;徐文军;徐韶敏;占伯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IL-8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COPD病性证素气虚、阳虚,同时对COPD患者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测定诱导痰上清液细胞因子IL-8水平,并探讨COPD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细胞因子IL-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气虚、阳虚积分分别为187.2±98.4,188.8±112.6,均为3级,提示存在严重的病理变化,气虚、阳虚证素积分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浓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气虚、阳虚是COPD主要的病理因素,这些病理因素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因虚致实,虚实错杂,使COPD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是COPD主要的病理机制.

    作者:黄小华;洪敏俐;李灿东;杨朝阳;刘燕鸿;洪春霖;陈慧暖;刘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龚丽娟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龚丽娟教授益肾清利法基本方加减与该院临床常用的其他中医治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临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予益肾清利法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予该院临床常用的其他中医治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控制蛋白尿、减少尿红细胞计数以及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均有效,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龚丽娟教授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优于该院临床常用的其他中医治法.

    作者:陶兴;许陵冬;龚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多种代谢异常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证候群.中医认为应从整体观的辨证思想论治本病.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5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晓波;石岩;连捷;石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杨小平辨治久泻经验

    “久泻”又称慢性泄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长期反复发作的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杨小平教授业医3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对辨治久泻尤有独到见解.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杨小平;吉春阳;牛清涛;张连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