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龚丽娟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

陶兴;许陵冬;龚丽娟

关键词:龚丽娟, 益肾清利法, 慢性肾炎
摘要:目的:观察龚丽娟教授益肾清利法基本方加减与该院临床常用的其他中医治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临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予益肾清利法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予该院临床常用的其他中医治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控制蛋白尿、减少尿红细胞计数以及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均有效,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龚丽娟教授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优于该院临床常用的其他中医治法.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资生经》灸法学术思想初探

    《针灸资生经》是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执中所撰写的一部针灸著作,其对灸法理论贡献巨大,继承了宋代以前的灸疗理论,对我国灸疗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此文从灸法的取穴,施灸的体位、顺序,灸炷的大小,施灸的壮数、施灸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灸法与针药相结合的临床用法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针灸资生经》的灸法学术思想.

    作者:艾坤;王德军;刘密;张泓;李铁浪;常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杨小平辨治久泻经验

    “久泻”又称慢性泄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长期反复发作的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杨小平教授业医3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对辨治久泻尤有独到见解.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杨小平;吉春阳;牛清涛;张连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聂惠民运用泻白散与经方合方治疗肺热咳喘验案

    聂惠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潜心研究《伤寒论》,对经方多有独到的见解.临床中聂教授不仅善用仲景经方,更善用合方治疗疑难杂症.文章总结了聂教授运用泻白散与经方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栀子豉汤的合方治疗肺热咳喘的临床验案,与读者共飨.

    作者:郭玉娜;郭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明代名医龚居中养生方法探析

    我国明代晚期太医院医官龚居中勤奋好学,精通医理,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而且通晓针灸、气功等却病养生之术,他在《痰火点雪》介绍的一十六句之术,充分表现他注重丹田穴位,强调闭息功法,保健注重养颜,认为吞津托踏的动作有益五脏,保持淡食与平和心态增进健康的养生思想,值得现代人作为养生的借鉴.

    作者:卢银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朱培庭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经验拾萃

    朱培庭教授师从已故著名外科专家顾伯华、徐长生教授,悉得真传,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肝胆管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用药颇多独到之处,对肝胆管结石术后的治疗,善用益气养肝柔肝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将介绍朱培庭教授调治肝胆管结石术后的经验.

    作者:李炯;肖广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穴位贴敷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经临床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痛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痛经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将70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芬必得治疗.观察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P <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药线点灸是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梁瑾冰;梁茜茜;吕计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配方颗粒治疗,每日.1剂,水冲服,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多潘立酮片10 mg,饭前10 ~ 30 min服用,每日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亦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提高FD脾胃虚弱型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马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7例尪痹患者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尪痹的辨证施护及其他护理方法.方法:47例旭痹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及中药熏洗、情志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以缓解病情.结果:47例患者2例因病情需要转外科治疗,45例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受累关节未进一步发展,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出院.结论:对本病不同证型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致残及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谢珍惠;覃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多种代谢异常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证候群.中医认为应从整体观的辨证思想论治本病.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5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晓波;石岩;连捷;石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当归含药血清对阿尔兹海默病细胞模型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当归含药血清对Aβ25-35与H2 O2分别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当归防治A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Aβ25-35与H2O2分别诱导PC12细胞损伤,以不同浓度当归含药血清对抗干预,以MTT比色法观测当归含药血清对两种AD细胞模型增殖的保护作用,以比色法检测当归含药血清对AD细胞模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总超氧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分析当归治疗AD机制.结果:10%当归含药血清对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有明显提高作用,可显著降低细胞模型培养液中LDH活力、MDA含量,提高T-SOD活力(P<0.05).讨论:当归含药血清对H2O2及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机制与当归阿魏酸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杨植媛;吴红彦;李海龙;邱家权;邓健男;王红蕾;师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

    过去的一年,由于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促进,中医思维方法研究更为活跃,主要集中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中医象思维研究及中医临床思维研究等几个方面.但由于思维科学本身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加之中医界学人思维基础知识的相对欠缺,中医思维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加强.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钟罩灸防治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钟罩灸防治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40例病人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神阙、关元、双足三里穴钟罩灸)20例和对照组(服用地榆升白片)20例.结果:放化疗后第7天观察组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15天观察组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钟罩灸(神阙、关元、双足三里穴)能有效防治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并能减少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用量.

    作者:徐丹;黄映君;吕霞;刘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干预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6周后,称重脾脏并计算脾脏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脾脏CD4+、CD8+T细胞亚群的表达,计算CD4+/CD8+比值.结果:黄连解毒汤治疗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脾脏指数明显升高,脾脏CD4+、CD8+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优于二甲双胍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对2型糖尿病引起的T细胞亚群异常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文军;赵兴国;蔡欣蕊;崔秋环;钱秋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疏肝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生金法组(24例)、舍曲林组(23例)及呼吸操组(22例),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3组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降低,肺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及HAMD评分方面,舍曲林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影响方面,中药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培土生金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晓梅;代宏勋;林火真;黄鑫;顾芳;雷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在常规应用抗菌素的基础上,应用桂枝汤,黄连解毒汤,当归六黄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桂枝汤可有效治疗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其机理为:桂枝汤可调节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营卫.结论:对多系统萎缩发热无汗患者可用调和营卫法治疗.

    作者:王燕;杨学青;田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IgA肾病血尿中医古籍研究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中医对该病的认识缺乏统一性,关于中医古籍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完善,文章就中医古籍相关记载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一定结果,认为中医古籍对该病的记载可见于“尿血”“溲血”“溺血”“小便血”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禀赋不足、饮食内伤、外邪侵袭、脏腑内热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除清脏腑热、凉血止血等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养阴补血、益气摄血、清热利湿等方法治疗该病,研究目的为通过中医古籍的记载,探寻治疗方法,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曹云松;秦建国;任可;王暴魁;张承承;丁昕宇;郭颖博;王东峰;许光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量效关系谈李可老中医临床常用药物特点

    目的:从量效关系角度谈李可老中医临床常用药物的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医师提供经验指导.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就仲景本源剂量、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量效之间的关系、大剂量用药安全性控制策略及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中药饮片剂量观等方面对李老进行了访谈.再者,对李老所编著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里的相关处方按照本课题组选定的常用50味药物(TOP50)统计了小量、大量、常用量以及常用量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饮片剂量上限值的相对比.结果:李老某些药物使用剂量极大,如炮附子600 g,生石膏500 g,柴胡250 g等,在选定的药物中有16味药物使用量超过100 g,占30.77%.李老用药的剂量阈比较宽泛,如大黄、生黄芪、炙甘草等13味药,其剂量阈值均过百.而在其常用剂量与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饮片剂量的上限值的比较中,18味药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限值一致,且有3味药物:生石膏、大黄、黄柏的常用剂量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限值.结论:李老在急危重症中,尤其在亡阴亡阳时,其剂量大,一日数剂,且急煎频服.对于毒性药物的炮制及煎服法值得当代临床医生在急救时效仿.对于稳定期或者恢复期患者的常用剂量仍多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接近.

    作者:倪胜楼;严芳;何丽清;傅延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难治性丙型肝炎研究进展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提高了难治性丙肝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但是由于其价格高昂导致接受治疗的患者有限,加之病毒变异、耐药性、副作用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对丙型肝炎筛查不足,使我国许多难治性丙肝患者不能得到及早发现以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致使病情进展.故而寻求安全、有效、低成本、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我国未来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关注的重点.文章综述了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包括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及安全,以及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作者:李红玉;薛博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阳利水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体会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但是很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反复发作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差,究其原因其本多为脾肾阳虚,采用温阳利水法配合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孙红旭;戴恩来;曹晓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科室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筛选出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试验组1),另随机选出10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1.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得出结论,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然后把100例有斑块的病例再次分为试验组2和对照组2各50例,试验组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每晚1次,另服用本科室经验方—软脉化斑汤,对照组仅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每晚1次,两组病人均低脂饮食及适当锻炼.观察12周,重新测定斑块的大小及性质,并重新进行体质辨识,通过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无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体质辨识中首先以痰湿质、瘀血质,其次以阳虚质为多见.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经过12周的治疗,试验组斑块的大小及性质变化优于对照组,经缩小及稳定斑块治疗,患者的原体质评价得分已有明显降低.结论:与无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体质辨识中首先以痰湿质、瘀血质,其次以阳虚质为多见.软脉化斑汤与瑞舒伐他汀协同使用,有助于缩小颈动脉斑块,并增强其稳定性.缩小及稳定斑块有助于体质的改善.

    作者:文秀华;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