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性较强的医疗区,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剖宫产对于初产妇难免会紧张、焦虑.手术室背景音乐的应用,能分散初产妇的紧张、焦虑,从而减轻术中的不适.其主要作用是掩盖噪音并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在酒店、商场、健身房等均有广泛的应用[1].本文探讨背景音乐在初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陈琴娟;陈淑琼;吴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Apo-A)的浓度,了解血清Apo-A浓度不同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CHF患者130例,根据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NYHA分级不同,检查生化、血脂、超声心动图和pro-BNP等指标,并随访出院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Apo-A的含量逐渐下降.Apo-A含量与pro-BNP和LVEF值进行相关分析显示Apo-A含量与LVEF值呈正相关(P<0.05,r=0.325)和pro-BNP呈负相关(P<0.05,r=-0.284).未发生临床事件的患者Apo-A含量高于发生临床事件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临床事件的发生绘制ROC曲线显示Apo-A取值1.035时敏感性0.78,特异性0.51.结论 Apo-A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出现下降,且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马驰千;沈佳庆;杨向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杂性巨大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及开放手术在巨大肾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复杂性巨大肾结石患者12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A组)70例;开放手术联合术中肾镜超声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组(B组)5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位置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杂性巨大肾结石尤其是铸型肾结石,经皮肾镜治疗相对困难,应用开放手术联合肾镜超声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袁广全;欧阳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美蓝溶液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外阴白色病变15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了解复方美蓝溶液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外阴瘙痒评分:治疗前(9.07±0.91)分,治疗后1个月(1.57±1.45)分,3个月(1.36±1.01)分,6个月(1.36±1.28)分,12月(1.93±1.86)分.外阴褪色皮肤面积占比:治疗前(57.14±24.94)%,治疗后1个月(47.86±19.49)%,3个月(29.29±12.54)%,6个月(15.00±7.07)%,12个月(9.64±6.03)%.缓解率:治疗后1个月完全缓解率0%(0/14)、总体缓解率21.43%(3/14),3个月完全缓解率64.29%(9/14)、总体缓解率100%,6个月完全缓解率100% (14/14),12个月完全缓解率85.71% (12/14),总体缓解率100% (14/14).治疗后随访1年未见患者复发.结论 复方美蓝溶液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显著,副反应少.
作者:高晗;李艳丽;郑红兵;朱发霞;袁毅翀;吴绪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联合T形锁定接骨板治疗移位的肩峰骨折9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均获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失效、延迟愈合、不愈合,ASES评分78~98分,平均90.6分,其中优7例、良1例,优良率88.9%.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训练、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小康;阮建伟;孔劲松;陈滔;郑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美皮康联合洁悠神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美皮康联合洁悠神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后疼痛程度、创面菌种变化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轻(P<0.05);创面菌种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10.84±4.8)d,对照组(17.54±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1,P<0.05).结论 美皮康联合洁悠神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作者:孙淮庆;徐莉;秦静静;刘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研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采用TLIF技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和VA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年随访,VAS、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后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缓解了术前症状,操作空间安全、减压有效、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唐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中常见骨折,占老年骨折的20%[1].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多伴有内科疾病,影响髋关节功能术后康复效果,下肢行走功能障碍,身体未能达到佳平衡,活动时容易跌倒致髋部第2次骨折,日.骨折多发生在对侧[2-4].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对侧骨折主要潜在风险包括:性别[5]、骨质疏松[6]、神经系统疾病[7]、心血管系统疾病[8]、呼吸系统疾病[7]、眼部疾病[6].本文阐述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次骨折的主要风险.
作者:贺振年;康信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联合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对APE患者91例和非APE患者60例予以PESI评分和死亡危险分层,并检测血清-BNP、cTnⅠ表达水平.比较不同PESI评分及死亡危险分层的病死率,cTnⅠ、BNP阳性率以及cTnⅠ、BNP分组及死亡危险分层.结果 PESI评分及死亡危险分层的病死率随着评分和危险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P<0.05);APE组cTnⅠ、BN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Ⅰ、BNP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各死亡危险分层AP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nⅠ、BNP阳性组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PESI联合BNP、cTnⅠ在APE诊断及危险分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脑小血管病患者82例,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细41例,认知障碍组41例.观察两组的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hs-CRP、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尿酸、hs-CRP是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作者:沈轲;周君;詹风云;张钰;叶峰;刘初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产妇血清相关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产褥感染产妇82例及未发生产褥感染产妇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原Ⅲ(AT-Ⅲ)、降钙素原(PCT)及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髓过氧化化物酶(MPO)等抗氧化能力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各类型产褥感染产妇血清IL-6、CRP、 PCT及MDA、MPO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T-Ⅲ及TAC、SO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产妇血清IL-6、CRP、PCT及MDA、MP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产褥感染产妇(P<0.05),而血清AT-Ⅲ及TAC、SOD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产妇的炎症反应程度明显重于其他类型,而抗氧化能力较其他类型受损更为严重.
作者:刘洁;王本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机体免疫功能、睡眠结构、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160例受试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将受试者分为轻(38例)、中(38例)、重度(44例)OSAHS组及对照组(40例),比较受试者的年龄、睡眠结构及睡眠中末梢血氧,将受试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 OSAHS组低血氧、平均血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中重度OSAHS组快动眼睡眠期百分比(REM%)及4期睡眠百分比较对照组及轻度OSAHS组下降(P<0.05),中、重度OSAHS组Ⅰ期和Ⅱ期睡眠比例及睡眠呼吸事件比对照组及轻度OSAHS组增加(P<0.05).OSAH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3+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比对照组下降(P<0.05);OSAHS组CD8+/CD3+淋巴细胞较对照组升高(P<0.05);OSAHS细CD16+56+比对照组升高(P<0.05);CD1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外周血CRP比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升高(P<0.05).结论 OSAHS导致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同时伴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炎症反应增强,上述改变与OSAHS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曹娟;薛佳;郑闻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感染性眼内炎是儿童眼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危害,致盲率达78%[1].玻璃体切除手术可迅速清除球内异物、病原微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玻璃体,是目前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的方法[2].硅油填充可以较好地复位视网膜,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利于眼内炎的控制[3].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作者对16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外伤性眼内炎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良梅;舒苏凤;严婉丽;陈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51 (CD15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膀胱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复发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组织与膀胱癌组织中CD151和MMP-9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在膀胱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D151和MMP-9在膀胱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和62%,CD151和MMP-9在膀胱正常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及复发有密切关系(P<0.05).膀胱癌中CD15 1和MMP-9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具有正相关性(rs=0.356).结论 CD151和MMP-9在膀胱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虞伟星;何非平;陈杰;张健;章更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对患者进行双源螺旋Cf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双源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无显著差异.结论 双源螺旋CT为冠心病诊断的无创方法,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作者:杨福平;王艳;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恶性肿瘤是高致死率的疾病之一,2012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已达1400万,因其死亡的人数达800万,带癌生存人数已逾3200万.因此,故需积极寻找对恶性肿瘤有效的诊治方法.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特异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MicroRNAs是一种非编码小RNA,其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肿瘤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作者:张颖;张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子宫内膜癌患者232例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并对英临床特点、发病相关因素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怀孕次数、生产次数以及未产率、合并肥胖及高血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组患者肿瘤的Ⅲ级分化、肌层浸润深度、ER和PR阳性率与绝经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患者中的发生率增高,其发生与雌激素关系更密切.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少,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较高,恶性程度低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若早期诊断并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王菲;崔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白介素-6(IL-6)水平的测定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62例及足月临产自然破膜的孕妇50例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IL-6浓度.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血浆IL-6浓度及绒毛膜羊膜炎阳性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组血浆IL-6浓度及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具有高浓度的生物学标记,其测定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孙爱密;戴婵娟;叶秀明;陈洪;章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危重症肠内营养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腹泻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能有效缓解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症状.
作者:武晨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食管异物尤其是动物骨刺,容易嵌顿于食管中,是内镜中心常见的急症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内镜水平技能的提高,大部分食管异物均可通过内镜治疗顺利取出,仅有约1%的患者需要外科手术[1].作者应用内镜治疗食管嵌顿性异物患者13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食管嵌顿性异物患者135例经内镜治疗.男94例,女41例;年龄12~85岁,平均年龄57.1岁.
作者:冯丽娟;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