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源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杨福平;王艳;杨帆

关键词:双源螺旋CT, 冠心病,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对患者进行双源螺旋Cf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双源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无显著差异.结论 双源螺旋CT为冠心病诊断的无创方法,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对糖化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对糖化白蛋白(GA)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122例,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47例,非肾病综合征患者75例,比较各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与GA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GA的因素.结果 GA与24h尿蛋白定量(UP)在肾病综合征组明显相关(r=-0.382,P<0.05),在非肾病综合征组无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组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低于非肾病综合征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肾病综合征组,仅空腹血糖(FBG)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 肾病综合征水平的尿蛋白可以降低GA的数值,这种改变可独立于高血糖对GA的影响之外,故在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时,亦需考虑尿蛋白的影响.

    作者:戴静怡;李声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其心理状态及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研究表明[1],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约10%同时患有糖尿病,而在老年医学科,其罹患率更高.由于未得到恰当的治疗,严重影响其他疾病的预后.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社会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作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观察其心理状态的改善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雅梅;杨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养胃颗粒联合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胃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Hp根除率72.9%,治疗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痛、胃胀和嗳气等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养胃颗粒联合三联疗法对Hp相关慢性胃炎的症状改善、Hp根除等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学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噻托溴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噻托溴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AE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噻托溴胺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5%、86.4%(P<0.05).两组肺功能观察指标FEV、FEV%、FEV/FVC, PaO、PaCO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噻托溴胺治疗AECOPD不艮反应较少,无严重不良反应,较之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为显著的肺功能改善.

    作者:张荣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双源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对患者进行双源螺旋Cf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双源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无显著差异.结论 双源螺旋CT为冠心病诊断的无创方法,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作者:杨福平;王艳;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啶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目的 探讨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啶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骨科上肢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在静脉全身麻醉(插SLIPA喉罩)下手术.右美托咪啶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各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啶或0.9%氯化钠注射液前(T1)、麻醉诱导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10min(T4)、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啶或0.9%氧化钠注射液后90min(T5).结果 T3、T4和T5右美托嘧啶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预防上肢手术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血管反应.

    作者:陆蓉;马国平;黄成泉;张家新;赵邦娥;邹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浆白介素-6测定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白介素-6(IL-6)水平的测定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62例及足月临产自然破膜的孕妇50例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IL-6浓度.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血浆IL-6浓度及绒毛膜羊膜炎阳性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组血浆IL-6浓度及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具有高浓度的生物学标记,其测定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孙爱密;戴婵娟;叶秀明;陈洪;章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敷贴改良固定法在外科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通道,适用于长期接受输液、胃肠外营养、药物化疗、血液透析,且为危重患者提供监测中心静脉压治疗的新途径[1].有报道置管部位的皮肤情况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之一[2],而感染是导致导管拔除的主要原因[3].因此妥善固定导管、加强穿刺点皮肤护理是减少不良反应和延长置管时间的关键.作者应用敷贴改良法固定深静脉导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应学;应灵妹;范美琴;阎九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神经上皮肿瘤放射性损伤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上皮肿瘤患者放疗后脑放射性损伤的磁共振波谱特点.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神经上皮肿瘤放疗后脑放射性损伤患者20例,另外收集原发神经上皮肿瘤20例,所有患者均在3.0T磁共振传统平扫及增强的基础上行磁共振多体素氢质子波谱分析扫描.分别以病灶强化区、水肿区及正常对照区为感兴趣区,测量各感兴趣区Cho/Cr、NAA/Cr、Cho/NAA的比值.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原发神经上皮肿瘤和放射性损伤病灶的强化区、水肿区Cho/Cr、NAA/Cr、Cho/NAA的比值,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 原发神经上皮肿瘤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Cho/Cr比值分别为(3.50±1.10)和(1.95±0.66);其Cho/NAA比值分别为(4.42±1.98)和(2.14±1.11).放射性损伤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Cho/Cr比值分别为(1.80±0.21)和(1.20±0.26);其Cho/NAA比值分别为(1.69±0.37)和(0.84±0.24).NAA/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原发神经上皮肿瘤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Cho/Cr、Cho/NAA比值与放射性损伤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诊断依据.

    作者:金松;张鑫;张冰;朱斌;项蕾;武文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联合T形锁定接骨板治疗移位的肩峰骨折9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均获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失效、延迟愈合、不愈合,ASES评分78~98分,平均90.6分,其中优7例、良1例,优良率88.9%.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训练、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小康;阮建伟;孔劲松;陈滔;郑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联合静脉新辅助化疗对老年晚期卵巢癌伴大量腹水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联合静脉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伴大量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 108例老年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满意细胞减灭术成功率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38例(74.14%)患者成功实施肿瘤细胞减灭术,而对照组23例(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7286,P=0.0054).两组患者平均失血量分别为(695±48.6) ml和(956±5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821,P<0.001),失血量>800 ml的患者观察组19例(32.76%),对照组46例(92%)(x2=41.4507,P=0.0000).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t=23.5124,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残存肿瘤体积和化疗疗程均为晚期卵巢癌的预后因素,而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残存肿瘤大小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02,P=0.5901).结论 老年晚期卵巢癌伴腹水患者采用腹腔联合静脉新辅助化疗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成功率.

    作者:刘恩令;糜若然;王德华;陈文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复位后过量产生的活性氧是否通过调控TATA结合蛋白相关因子2(TRF2)的表达导致生精功能损伤.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各20只.对照组左侧睾丸假手术.扭转复位组接受左侧睾丸扭转,1h后复位.清除活性氧组承受与扭转复位组相同的手术,但在复位时给予活性氧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静脉注射.复位后4h或3个月切除睾丸术,其标本测定丙二醛水平(活性氧标记),TRF2表达和生精功能.结果 单侧睾丸扭转复位明显增加同侧睾丸(即左侧扭转复位睾丸)丙二醛水平,降低TRF2表达和生精功能.相反,静脉注射活性氧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显著降低同侧睾丸的丙二醛水平,提高TRF2表达和生精功能.结论 睾丸扭转复位后,过量产生的活性氧通过下调TRF2表达导致生精功能损伤.

    作者:欧璎璎;吴远鹏;韦思明;杨淑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危重症肠内营养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腹泻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能有效缓解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症状.

    作者:武晨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癌症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癌症患者外科手术后,如不能有效缓解癌症疼痛,有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失眠、抑郁、焦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对病情恢复的信心[1].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是实现癌症患者术后康复的核心措施之一,也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前提.作者对癌症患者应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有效减轻癌症患者术后焦虑及疼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爱;徐嫣;吴筠奕;陈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褥感染产妇血清相关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产妇血清相关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产褥感染产妇82例及未发生产褥感染产妇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原Ⅲ(AT-Ⅲ)、降钙素原(PCT)及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髓过氧化化物酶(MPO)等抗氧化能力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各类型产褥感染产妇血清IL-6、CRP、 PCT及MDA、MPO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T-Ⅲ及TAC、SO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产妇血清IL-6、CRP、PCT及MDA、MP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产褥感染产妇(P<0.05),而血清AT-Ⅲ及TAC、SOD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产妇的炎症反应程度明显重于其他类型,而抗氧化能力较其他类型受损更为严重.

    作者:刘洁;王本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气胸患者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肺大泡再生及气胸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5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出现肺大泡再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5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气胸患者术后再手术13例,均发现切缘及其它部位肺大泡再生,发生率6.0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双侧气胸病史、首次手术是否采取胸膜粘连措施与肺大泡再生及气胸复发有关(P<0.05).结论 青年患者,双侧气胸病史是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肺大泡再生的危险因素.首次手术的胸膜处理有助于减少气胸复发.

    作者:施谷平;戚维波;胡奕;赵俊杰;杨帆;褚永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痛)患者的心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芪参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对心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芪参组患者经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1),右室压、平均肺动脉压、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其心功能与血小板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1或P<0.05).临床总有效率芪参组97.5%,常规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芪参益气滴丸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显著改善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与血小板功能,是辅助治疗肺心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杨文仙;贾连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游离脂肪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与游离脂肪酸(FFA)的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80例,利用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算患者的ABI,比色法检测患者的空腹血FFA水平.按照ABI水平的不同分为两组,PAD组32例及NPAD组48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细FF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D组FFA水平高于NPAD组(P<0.01).FFA水平与ABI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T2DM患者的ABI降低与高FFA血症关系密切,血FFA可作为早期诊断T2DM大血管并发症及预后判别指标.

    作者:徐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SAP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P)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各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AP水平在PCOS中的作用.方法 PCOS患者60例和正常组6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24kg/m2为肥胖标准,将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23例和非肥胖组37例,测定血清SAP、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PCOS血清SA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PCOS肥胖组SAP浓度高于PCOS非肥胖组(P<0.05);PCOS患者血清SAP水平与TC、LDL-C、TG、HOMA-IR正相关,与HDL-C及ApoA1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SAP水平与脂代谢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王权;秦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载脂蛋白A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Apo-A)的浓度,了解血清Apo-A浓度不同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CHF患者130例,根据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NYHA分级不同,检查生化、血脂、超声心动图和pro-BNP等指标,并随访出院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Apo-A的含量逐渐下降.Apo-A含量与pro-BNP和LVEF值进行相关分析显示Apo-A含量与LVEF值呈正相关(P<0.05,r=0.325)和pro-BNP呈负相关(P<0.05,r=-0.284).未发生临床事件的患者Apo-A含量高于发生临床事件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临床事件的发生绘制ROC曲线显示Apo-A取值1.035时敏感性0.78,特异性0.51.结论 Apo-A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出现下降,且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马驰千;沈佳庆;杨向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