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炳洋;沈国良;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强化疗方案的应用,ALL的诱导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已有明显提高,但白血病本身及化疗周期长,骨髓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严重的感染[1]。其中,并发水痘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出现肺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而致致死亡。现回顾性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出血性水痘致肺出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2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高居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所在。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新型对比剂的出现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血流灌注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提高了超声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本文通过实时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龚元淑;梁柏松;薛袁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提供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操作,减少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但止血带充气、放气过程中可能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加重老年患者的心脏负担,严重者可引发止血带反应,甚至休克[1]。本文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中老年患者使用止血带行膝关节置换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术中患者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黄小彬;梁宁;黄中华;罗肇孟;黄国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感染可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本人、家庭、医院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精神病院患者大多长期住院,且由于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其特殊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精神病医院院感的防治提供一个思路。
作者:林翠绿;程航;孙继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合理用药,已经不仅是肾科医师,也越来越引起其它临床科室医师的关注。药物与肾脏关系,不仅药物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而且在有慢性肾损害基础上的用药,药物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作用也大为增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副作用小而广泛使用,但其相关性脑病也时有发生。本文对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相关性脑病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探讨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药物性脑病的临床途径和方法。
作者:吴国仲;韩久怀;张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麻醉意识深度监测仪(narcotrend,NT)是一新型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能将麻醉/镇静下的脑电图自动分析并分级,从而显示麻醉/镇静深度。NT能很好反映意识状态,麻醉镇静程度与麻醉药物的用量,与镇静药的血药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减少丙泊酚用量[1],对围手术期麻醉安全,减轻疼痛,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观察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七氟醚全麻过程中NT的监测与变化,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目前已广泛开展,但腹腔镜手术对于复杂性阑尾炎(包括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合并腹膜炎及病程超过3d)的治疗仍存在争议[1],合并腹膜炎的阑尾炎腹腔镜手术腹腔脓肿发病率高[2]。本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阑尾炎356例,其中复杂性阑尾炎117例,采用腹腔镜(LA)治疗58例,常规手术(OA)治疗59例。现对两种术式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郭小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感染性疾病,人兽共患常。由病犬(疯狗)或带病毒的“正常”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人经伤口传染,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本院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仅收治2例,而后至2011年12月共收治50例。地震后可能由于流浪犬剧增,当时控制不当引起流行。后50例患者中49例于入院3h~9.5d抡救无效死亡,1例从病房窗口跳楼身亡。50例虽均未成功救治,但作者认为,对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仍有总结探索的必要。现将50例狂犬病患者的护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熊凤鸣;寇国先;陈明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医学科内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六西格玛法借助统计学工具,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步法和顾客、数据、团队等要素的资源整合实现佳的服务模式[1~3],自1998年美国在医疗系统应用后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目前,我国医疗部门也开始引进、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4]。本科尝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娄雪萍;郑贞苍;余方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及有性生活史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约占妇科疾病的56%[1]。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保障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患者自体对传统药物耐药性增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物理治疗目前已成为宫颈糜烂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微波治疗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出血、阴道排液时间长,容易感染。本院在微波术后采用艾立舒加保妇康栓,较好地克服了单用微波治疗的弊端。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与传统单纯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死亡率及伤残程度。结果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组死亡率15.0%(6/40),传统单纯开颅组死亡率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窗开颅联合显微镜下手术既能迅速降低颅压,又能用以小的创伤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能降低脑溢血合并脑疝的死亡率,是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合并脑疝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坚钧;郑东红;郭雷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全球每年新增约120万女性乳腺癌患者,约有50万人死亡[1]。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占女性肿瘤的第二位。早期确诊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乳腺钼靶摄片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对于<2cm 的癌漏诊率较高[2]。近年来,随着MRI 技术的不断进展(特别是增强MRI),已成为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3]。作者采用钼靶联合MRI 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较单一检查方法效果更好。
作者:巴图尔·吐尔地;马福明;古兰白尔·买买提;赫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介导机体免疫系统,对肝细胞产生严重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损伤后,出现的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可因肝脏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可达70%以上)。因此,探索一种既可迅速控制病情,又能有效调整肝脏代谢功能的方法,是除肝移植外提高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俞亚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传统医学认为,不良心理可导致胆气郁积,容易形成胆石症,相反,胆石症患者胆气受损,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1]。研究表明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明显[2]。然而,哪些心理因素与胆石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关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96例胆石症患者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参考。
作者:蔡琪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特别是鼻腔后部隐蔽性出血,临床处理较为困难。由于鼻内窥镜技术广泛应用及日益成熟,以往治疗鼻出血由简到繁、循序进行的原则受到挑战,本科采用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后部出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赖余胜;孙伟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逐年增多,肺炎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老年重症肺炎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对本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2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老年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张文艳;陈希胜;崔丽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容易复发,治疗有药物和手术二种方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可控制痛经症状、减小病灶体积、使不孕患者生育情况得到改善,且不损害肝功能、是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主要药物[1],但价格较高,曲普瑞林是GnRHa类药物,给药1次,抑制卵泡刺激素(FSH)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分泌的作用分别可达3~4周、8周和7~8周[2]。本文应用曲瑞普林,探讨GnRHa延长周期疗法这一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者:杨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女性高发。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率占妊娠女性的0.5%~3.9%[1]。子宫肌瘤已成为产科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一直存在着争议。为此,作者对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17例与未作肌瘤处理的48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胥红斌;吴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蜂毒属生物毒素,蜂蜇伤可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症状,轻者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表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本院肾内科共收治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21例,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治愈18例,2例因经济因素好转后自动出院,1例肾功能未完全恢复。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锦华;曹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口底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缺损涉及下颌骨和舌体,直接拉拢缝合会限制舌体活动、发音、张口等[1],需要转移组织瓣进行修复。游离皮瓣耗时长,技术复杂,需作第二手术野,创伤大且皮瓣不易成活;胸大肌皮瓣组织量大,修复后显得臃肿,且胸部创伤大,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根据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原则,能简单修复就不用复杂组织瓣,作者采用颏下反流面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绍贤;李家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