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小娟治疗汗证验案5则

王晓燕

关键词:汗证, 李小娟, 验案, 中医药疗法
摘要:汗证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治疗较复杂.李小娟教授对该病进行辨证,分型治之,同时兼顾不同的兼症以及用有效药对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文化与中医发展——中医疾病名称解释引发的思考

    目前很多中医学疾病名称被现代医学完全解释,并进行临床应用和科普教育,这会逐步丧失中医学临床发展的文化基础,对这一现象中医界应予以关注.从科学哲学、文化心理和医患沟通角度,对中医学有效性尚在、而理念正在消失的现象进行反思,希望引起中医界的重视.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灵龟八法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血压、NO的影响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按时开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NO的影响.方法:将56例诊为Ⅰ或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灵龟八法治疗组28例,按照灵龟八法按时开穴治疗,药物对照组28例,使用开博通片治疗;并将这两组与29例正常参照组治疗前的NO水平比较.结果:灵龟八法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浆NO值均升高,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值均降低.灵龟八法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结论:灵龟八法组及药物治疗组均能升高平均血浆NO值,降低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值.灵龟八法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组.

    作者:罗本华;于建春;邓柏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原发性头痛舌象、脉象的优尺度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头痛的舌质、舌苔、脉象的表现规律.方法:采集2009-2010年307例原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3种舌质、4种舌苔、6种脉象的中医证候,进行优尺度分析.结果:偏头痛与舌质黯、苔白腻、脉弦关系密切,紧张型头痛与和脉弦缓关系密切,丛集性头痛与舌质红关系密切,而其他原发性头痛与舌苔薄黄关系密切.结论:优尺度分析是研究头痛证候学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解释结果.原发性头痛的舌象、脉象表现具有一定的共病性.

    作者:白方会;陈宝田;郭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张静生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张静生教授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即心脏虚损为发病基础,同参肝胆脾肾诸脏,脉症结合,病证结合,强调明辨虚实寒热,扶正与祛邪兼顾,合理遣方用药.

    作者:詹杰;柳承希;李景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红花的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用性状、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本地区药店销售的药材红花质量进行剖析.方法:采用药典方法对不同药店红花进行性状检验、化学定性、杂质检查等方法;运用薄层鉴别,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结果:30家零售药店红花药材抽样检查,无添加剂胭脂红现象,掺加杂质比例为33%.结论:市售红花全部合格,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作者:魏清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艾滋病发热中医诊疗临床路径的构建思路

    临床路径标准化是当前医学发展的必需及必由之路,通过对艾滋病发热临床研究和临床路径研究的文献复习,提出构建艾滋病发热中医诊疗临床路径的思路,明确了今后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方向.

    作者:薛柳华;潘菊华;黄世敬;王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健脾益气中药对脾气虚证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研究脾气虚证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9Ⅱ)、内皮素1、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健脾益气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六君子汤组、归脾汤组.分别采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AngⅡ、ET-1,血清中的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的AngⅡ、ET-1含量升高,NO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AngⅡ、ET-1含量降低明显,NO含量升高明显.结论:脾气虚证大鼠血浆中AngⅡ、ET-1含量升高,NO含量降低,而健脾益气中药能改善这一情况,为健脾益气中药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常亮;张立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滋补肝肾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西医常规对照组(51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Glu、Scr、Bun、NAG、m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Glu、Scr、Bun、NAG、mAlb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显著的降低尿蛋白的排泄和恢复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裴宏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调节TLRS/NF-κB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TLRs/NF-κB信号通路是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免疫、炎症、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来有大量研究通过中药对这一通路的调节作用来探讨中药对相关疾病治疗的分子基础.对中药提取物及药对配伍,中药复方及其他中药制剂对TLRs/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做了综述.

    作者:王群;周红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天门冬本草辨疑

    天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纲目>列入卷十八草部蔓草类.在整理天门冬资料时发现天门冬的名称,植株,功用方面都有一些疑点,也存在着一些现代不重视的应用.鉴于此,我对其进行深入的本草考证,让天门冬发挥全面的作用.

    作者:刘珊;滕佳琳;王永春;王加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益气法对SMMC-7721和Hepal-6肝癌细胞体外抑瘤作用和细胞周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法对SMMC-7721和Hepal-6肝癌细胞的体外抗癌作用;从细胞周期揭示扶正抗癌的作用机制;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为肝癌的防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MTT法从细胞水平评价益气法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从细胞周期角度观察中医扶正治法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体外研究提示益气法对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在50mg/mL浓度以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各浓度组对两种不同的肝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G2/M期阻滞作用.结论:益气法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益气法有G2/M阻滞作用.

    作者:陈嘉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清养化痰方治疗41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养化痰方治疗41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给予清养化痰方,1次10g,1日2次.共服用24周.对于急性发作患者可给予适当的西医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痊愈3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受试者服用清养化痰方0周、服用后12周、服用后24周,患者的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有持续下降趋势、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有持续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养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立然;王志英;金路;郑志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贾英杰应用理气药治疗恶性肿瘤用药经验管窥

    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已日渐凸显,但如何能够将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充分发挥疗效,仍是临床医生困惑的一个难题.气滞血瘀是肿瘤的基本病机,且理气药的应用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将贾英杰教授应用理气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经验简单介绍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郝力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疗效观察

    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温补肾阳活血法、滋补肾阴活血法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种治法均能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减少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问.提示补肾活血法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曾垂义;朱明军;王振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晚期胰腺癌及肝癌中药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方法设想

    目的:探讨适合中药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及肝癌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记录患者介入治疗2个周期前后的临床资料,评价有关肿瘤客观疗效评价的资料的完整程度.结果:以往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很全面地反映中药介入治疗的疗效.结论:以生存质量为先导的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可能更适合于中药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有必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梁芳;孙珏;许建华;李朝衡;曹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骼肌肌钙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肌钙蛋白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中药组6个组.用地塞米松肌注造模.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骨骼肌肌钙蛋白,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股骨上1/3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补肾中药组升高程度为显著(P<0.01),其余各治疗组骨密度较模空组升高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补肾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升高为明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血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升高程度低,与正常组、补肾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空组、健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组和骨疏康组升高程度也比较明显,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和肌钙蛋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作者:杨芳;郑洪新;朱辉;林庶如;王剑;张国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的镇痛作用,探讨赤雹根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48℃热板法、小鼠48℃热水浸尾法、灌胃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法,评价赤雹根总皂苷的镇痛作用.结果:48℃热板试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240mg/kg、120mg/kg、60mg/kg)小鼠痛反应潜佚期(35.73±3.84)s、(28.20±3.74)s、(27.00±3.38)s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24.88±5.02)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小鼠48℃甩尾实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药后40min、60min缩尾潜伏期(11.89±1.36)s、(10.83±1.09)s、(10.30±2.20)s、(8.98±1.65)s、(9.08±1.22)s、(8.01±2.04)s均显著高于NS组(7.27±1.32)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15min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24.10±2.77)次、(28.40±3.75)次、(35.60±4.99)次均显著低于NS组(40.40±5.04)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作者:刘永平;陈建双;张玉玲;赵波;佟继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研究,揭示了许多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这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葛汝青;张继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壮医针挑治疗哮喘120例

    目的:研究壮医针挑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按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运用分层随机对照原则分配,分为壮医针挑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应用抗喘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抗炎、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治疗.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哮喘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哮喘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自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71.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χ2=2.406,P=0.121,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与应用西医抗喘药物治疗效果相同,但壮医针挑疗法在减轻毒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等指标上占优势.

    作者:王小平;蒋桂江;黄东挺;叶绍文;朱云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拟胸痹汤治疗糖尿病心肾并病临床观察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血管病变不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是糖尿病主要的致死原因,有资料显示,70%的糖尿病人终死于此.糖尿病心脏病和糖尿病肾病则是其中严重的并发症,而二者又常同时存在,严重威胁糖尿病人的生命.

    作者:刘臻华;蓝柳贵;彭万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