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良;龚以榜;林涛;叶启玲
对12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小儿肾母细胞瘤(WT)67例统一进行形态学分类,统计流行病学、形态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等29个与WT有关的因素并输入CECox模型分析,结果有8个单因素,即分型、分化、肿瘤包膜浸润、血管瘤栓、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等与WT预后有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治疗方式三个因素与WT预后有关.讨论Cox模型在预后分析应用中的特点,多因素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以正确认识并指导临床.
作者:刘唐彬;蔡志明;梅骅 刊期: 1995年第06期
肥厚性硬脊膜炎罕见,我院近年来收治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病致瘫率高,预后差,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复习国外有关文献,认为对无明显病因而发生脊髓压迫症,X线片上无异常改变者,应注意排除本病.脊髓造影和MRI对本病的诊断颇有帮助.本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以免脊髓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作者:侯铁胜;倪斌;欧阳跃平 刊期: 1995年第06期
笔者采用国家体委颁发的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对本院1990年10月至1993年4月收治的57例2~1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骨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49例骨龄延迟(骨龄小于实际年龄),其中40例(70.18%)骨龄延迟在半年以上,长达3年,8例骨龄与实际年龄大致相等.研究结果表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在发病前可能有一段全身骨骼生长发育异常的时期.
作者:刘传康;刘正全;戴品华;覃均昌 刊期: 1995年第06期
患儿:男,5岁.前胸及上腹被拖拉机撞伤1小时急诊入院.患儿路边行走时,不慎被行驶拖拉机撞倒,着力点为前胸及左上腹.诉腹痛,伴呕吐.无呼吸困难.过去无心脏病史.体检:体温36.5℃,脉搏及血压测不清.意识清楚,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颈静脉不怒张.胸廓无畸形及反常呼吸,双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在正常范围,心前区触及收缩期震颤,心音低钝,心律18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翁端舜 刊期: 1995年第06期
报告神经母细胞瘤术前化疗病例的临床病理观察,与术前未化疗病例比较,提示化疗使肿瘤细胞固缩、坏死、变性,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包膜增厚,从而使肿瘤完全切除率从14.3%提高到70.0%,术后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也显著提高和延长,病理改变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从病理组织学的角度证实了术前化疗延期手术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作者:陈莲;高解春;金百祥;孙宝荣 刊期: 1995年第06期
联胎畸形属单卵双胎,根据其发育情况可分为对称性、非对称性联胎及胎内胎3种类型.近15年来,作者共治疗联胎畸形10例,包括对称性联胎畸形3例,其中胸腹联胎、脐剑联胎及坐骨联胎各1例;非对称性联胎2例;胎内胎5例.
作者:李振东;牛爱国;李索林 刊期: 1995年第06期
例1 女,7岁.以腹部进行性膨隆1年,加重两月入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左侧面部及左上、下肢肿胀.至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而出现进行性腹胀,经当地医院给利尿剂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无效.入院前两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体检:体重21kg.
作者:赵玉元 刊期: 1995年第06期
患儿:男,21个月.出生时发现右肋弓下腹直肌外有一10 cm×9 cm×8 cm囊性肿物,柔软.双侧阴囊内无睾丸.6月后因间断性血尿行肾排泄造影:双输尿管扩张,直径在1.0~1.5 cm之间,左输尿管下端迂曲.左肾轻度积水,右肾呈大囊腔,肾盏形状消失,直径约10 cm.经肿物横切口探查:该处腹肌缺如,腹膜前仅一层菲薄筋膜,周边与肋骨及腰肌、腹肌相移行.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被膜状纤维组织包裹,松解后见该处呈哑铃状狭窄,直径约0.2 cm.肾皮质约厚1.0 cm,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与造影相同.
作者:郭伯璋;齐勇;鄂彤光 刊期: 1995年第06期
报告我院1984~1993年间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54例(64只肾).男36例,女18例.年龄小3月,大13岁.为探讨病肾切除指征,除1例脓肾被切除外,余53例63只病肾均施行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术后46例54肾获得半年至10年的随访,结果:全部病例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改善,肾功能存在或恢复,毋须再次手术.本病一旦确诊即宜尽早手术,除脓肾有指征切除外,余均有希望保留.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可为首选术式,术后可免除肾造痿管,但宜留置支架管以利引流和避免吻合口成角扭曲.
作者:李旭良;龚以榜;林涛;叶启玲 刊期: 1995年第06期
近2年内我们收治因食管异物而继发甲状腺结节3例,现报告如下.例1 女,7岁.以左颈前肿块4个月为主诉入院.6个月前曾鱼骨刺伤食管,并经食管镜取出2根鱼骨,异物取出后10天左右,仍感进硬食疼痛.2个月后左颈前发现肿块,伴疼痛及全身不适,外院按淋巴结炎治疗,疼痛减轻,但肿块在1个月内增大约1倍.此后常有肿块增大、疼痛,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减轻、肿块稍缩小,停药后症状再现.肿块4 cm×4 cm×4 cm,扫描示甲状腺左叶冷结节,拟诊为异物性甲状腺肿块.
作者:张学东;聂洁伟;鲍学斌;翟保平 刊期: 1995年第06期
应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法,施行小儿法乐三联症矫治术27例,手术死亡1例,手术病死率为3.7%.应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法施行小儿法乐三联症矫治术能在术中较好地保护心肌功能,有利于术后右心功能的维护,减少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应用此方法时应重视防止术中室颤及动脉气栓的发生.
作者:张镜芳;庄建;岑坚正;陈伟达;罗征祥;蔡增欣 刊期: 1995年第06期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简称TCS)是指硬膜内终丝短缩、增粗、纤维粘连或脂肪团块等病变束缚了脊髓末端的正常回缩,致使圆锥部处于低位,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尿便失禁、足部畸形、脊柱侧弯等~[1~5].随着MRI的问世,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TCS已成为较常见的脊椎脊髓先天畸形之一.为此介绍本病的病理研究进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选择手术时机和外科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陈辉;王宪刚;吉士俊 刊期: 1995年第06期
采用颞前切除术治疗小儿颞叶癫痫12例.其中9例病检有明显异常.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经2~3年随访,痊愈4例,抽搐发作频度和严重程度减少60%以上6例,无明显变化1例,失访1例.对用脑皮质电图作术中痫灶定位、手术适应证以及影响疗效的病理因素分析,认为小儿颞叶癫痫早期实施颞前切除术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鲍文公;李龄;蒋先惠;魏明发;周游;王金祥;王德华 刊期: 1995年第06期
对31例有胸锁乳突肌包块和20例无包块初诊为肌性斜颈婴幼儿,每2月进行B超检查,发现超声表现与病理变化相符,与正常比较超声影像可以是强回声、中等回声或低回声.随访发现持续强回声是肌肉组织纤维化的表现,不均质回声可变为均质,且回声减弱是预后好的表现.对该病超声诊断及超声在治疗随访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作者:唐盛平;刘正全;全学模;张德文;覃均昌 刊期: 1995年第06期
例1 女,13岁.因左上腹部肿块4月入院.包块发现时约鸡蛋大,并有增大的趋势,无腹痛和畏寒、发热,饮食及两便正常.体检:发育营养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阴性,腹平软,肝脏未触及,左上腹可触及一约7 cm×5 cm的包块,质中等硬度,边缘清楚,表面光滑,移动度好,尢压痛.实验室检查:RBC 6.8×1012/L,WBC 5.7×109/L,N0.63,L 0.33,E 0.04.静脉肾盂造影示双侧泌尿系正常.超声波示肿块实质性,大小为5 cm×6.5 cm×6.5 cm,与脾肾不连续.临床诊断:腹部肿块性质待查.手术探查见肿块为脾脏,呈三节葫芦状,其中脾上极肿块为7 cm×8 cm×7 cm,脾门部肿块为6cm×3 cm×5 cm,脾下极肿块为5.5 cm×4.5 cm×5 cm.
作者:王建 刊期: 1995年第06期
患儿:女,8岁.因反复发热、咳嗽3月余而入院,无咳脓痰及咯血史.体检:T38~39℃,面颈部肿胀,颈静脉及胸前壁静脉怒张,肝脾未及,胸片示右上肺野纵隔块影.过去常有在霉变麦草堆玩耍史.剖胸探查,术中见肿块来自上叶肺尖前段,约9cm×8 cm×7 cm,呈实质性,与纵隔面肿块融合一体,伸向胸廓出口,压迫并包绕上腔静脉、右无名静脉及右锁骨下静脉,穿刺(-).
作者:施慈欣;刘学刚;李涤臣 刊期: 1995年第06期
小儿穿破性肝包虫病相对少见,但其危害却较大.我院从1960年1月~1994年5月手术治疗小儿肝包虫病132例,其中穿破性者37例(28.03%),年龄3~14岁.
作者:赵玉元 刊期: 1995年第06期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少见的肝内外胆管均可受到侵犯的慢性炎症,病理表现为进行性胆管系统纤维性变,导致胆管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锁.多数认为病因与: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环境污染、药物中毒;③细菌病毒感染;④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肝功能检查、肝穿刺活检.以保守治疗为主,可能时行胆肠内引流或经内窥镜、PTC放导管扩张,弥漫性胆管病变可行肝移植术.本病预后差,多死于肝硬化、感染及出血.
作者:王燕霞;孙琳 刊期: 1995年第06期
将1965年10月~1991年10月行病灶刮除后植骨术治疗的小儿骨囊肿43例与1991年5月~1994年5月用克氏针行经皮穿刺后较长时间留置法治疗的骨囊肿16例进行比较,后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前者,并且后者方法简便、安全、理想、实用.详细介绍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其临床和放射学变化.
作者:张新河;邵景范;王军 刊期: 1995年第06期
我院近10年收治小儿肾下极裂伤并肾盂输尿管断裂4例,平均年龄4.5岁.受伤当日就诊1例,25~30天就诊3例.伤后1日内血尿2例.导尿发现血尿1例,无血尿1例.受伤当日腹腔穿刺出不凝血2例.腰痛伴肿块3例.B超检查3例,见肾下方巨大囊性肿块,肾下极形态不整.CT检查1例,肾向内、向上移位,肾下方见包膜下血肿.IVP检查3例,显示患侧肾无功能.
作者:胡月光;褚先秋;都定元;张国波;李莉 刊期: 199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