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WBC计数、CRP和ESR联检在发热待查疾病中的应用

刘艳红;舒晓春

关键词:WBC, 计数, CRP, ESR, 发热待查, 疾病,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组织炎症,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联合应用, 联合检测, 非特异性, 反应蛋白, 难杂症, 白细胞, origin, 血沉, 时间
摘要: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由于其病因及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需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才能做出诊断,短时间内难以确诊.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都是组织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三者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有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现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98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是新生儿ICU常见的严重急性疾患,多需机槭通气治疗,高频震荡机械通气(HFOV)是一种以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高的通气频率,在较低的气道压力下进行通气的一种特殊的通气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本科引进斯蒂芬尼呼吸机后,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已经抢救成功10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患儿.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HFOV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疗效.

    作者:杨丽;王岳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菌株种类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菌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2009年,分离出病原菌21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1.16%,革兰阳性球菌占26.05%,真菌占12.5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51.8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71.43%.2010年,分离出病原菌231株,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4.55%,革兰阳性球菌占25.97%,真菌占13.42%;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53.17%,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7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感染以阴性杆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对阿齐霉素耐药率高.

    作者:曾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

    脑卒中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因语言障碍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要求,因肢体瘫痪生活自理能力差,排便困难需人护理,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康复过程和康复疗效.如何正确引导、帮助患者走出困境,尽可能减少心理障碍发生或减轻心理障碍程度,促进康复,本科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范海燕;单梅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主要用激素治疗,但长期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可致抗利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下降,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减退,是小儿NS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剂量ACTH试验可良好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使NS的缓解率升高.现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1 研究背景小儿NS由于大多数属于对激素敏感的微小病变,国际肾脏病研究会(ISKDC)建议在初发患儿确定NS后即开始投用激素治疗[1].

    作者:楼学航;朱彩凤;朱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创钻孔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35例临床疗效分析

    脑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占全部脑卒中的10%~20%[1],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本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微创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5~80岁,平均(60±3.5)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31例,其余患者在发病前未正规检测过血压,发病至手术时间1h~1d,其中发病后1~9h手术29例,9~24h手术6例.

    作者:黄杰;李丽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护士定期到药房轮转对降低输液不良反应的影响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药品的种类日益增多,新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缩短,临床用药品种中新剂型、新疗法不断出现,这给门诊护士在护理、治疗、宣教方面增加了不少难度.本院为提高门诊护士临床合理用药及宣教水平,将门诊每个护士定期安排连续4d到药房脱产轮转学习,充分利用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护士的临床经验相互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对护士的药物管理、合理用药、减少输液反应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熊继红;刘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种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利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3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从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各随机选取80例,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比较其药物经济学效果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A组C/E 170.18,小;C组⊿C/⊿E 6.87,小于其他两组.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方案经济,但是格列齐特缓释片疗效佳,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药.

    作者:廖祖松;陈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诊断,典型病例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诊疗不及时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病变(CAL),即冠状动脉扩张(CAD)、冠状动脉瘤(CAA)、冠状动脉狭窄等.目前KD已成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为此,就本院2000年9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例不典型KD患儿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水赋;蒋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运动神经元病的物理治疗与护理(附11例报告)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肌萎缩侧束硬化症(ALS)、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和原发性侧束硬化症(PLS)[1].MND发病率1~1.5/10万,大部分为散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只有5%~10%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本科2008年3月以来对MND运用物理疗法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俞琴;陆玉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护理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多瓣膜受损,且时间长,心肌处于高负荷、超耗能状态,心肌细胞损害,加之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手术死亡率较高(文献报道9%~14%).手术疗效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本院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35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邹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72例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激源的增多,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目前世界上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列第五位,其患病率己超过了冠心病,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为第2位[1],抑郁症将是21世纪面临的主要疾病[2].为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艳;李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是一种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1],是护士行动的指南.2009年下半年开始,本科实施产科健康教育路径,对产妇进行动态、系统、规范化的健康知识及技能指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600例产妇资料.2009年1至6月300例为对照组,2009年7至12月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平产175例,手术125例;平均年龄25.3岁;文化程度小学102例、初中及以上198例.

    作者:马美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晚孕期胎盘植入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结局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1月32例中晚孕期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率:本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1月的8年间,胎盘植入发生率为0.175%.高危因素:年龄≥35岁占28.1%,有刮宫史者占78.1%,有子宫手术史者占37.5%,前置胎盘者占46.9%.诊断:32例胎盘植入患者中,B超诊断6例、病理诊断19例、临床诊断7例.结局与治疗:32例患者中产后出血20例、失血性休克7例;23例保留子宫,其中9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8例行盆腔动脉结扎术、6例行胎盘植入部分局灶切除术等方式、9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可能包括高龄、刮宫史、剖宫产史及合并前置胎盘等;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综合应用彩超、MRI等检查,有可能于分娩前诊断胎盘植入,但目前仍以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为主;传统治疗方式可选择子宫切除或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有效治疗胎盘植入的保守性方法.

    作者:伍亚伟;胡建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和胃癌根治术的14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并发症38.0%(54/142),死亡率1.4%(2/142).年龄>60岁[相对危险性11.3(95%CI:2.50~50.6)]及体重指数(BMI)≥26kg/m2[相对危险性4.08(95%CI:1.08~15.4)]是引起手术并发症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并不是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作者:龚伟;张勇;施伟斌;刘颖斌;毕建威;方国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nti-oxLDL)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科诊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anti-oxLDL水平,比较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组(冠状动脉无狭窄)血清anti-oxLDL水平低,SAP组、UAP组和AMI组的血清anti-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anti-oxLDL水平亦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nti-oxLDL水平与冠心病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anti-oxLDL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正相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熊瑛;张武昌;戴文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难治性网球肘的发病机制与潜在因素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因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致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群肌腱附着处的纤维组织和桡侧副韧带肌腱粘连、变性所致.主要临床特征为肱骨外上髁处压痛,Mill试验阳性,一般经针灸、封闭、推拿等可以治愈,但也有难治性的网球肘.Nirsch等[1]提出难治性网球肘的病理改变不单局限于肱骨外上髁,将难治性网球肘定义为一侧或双侧肘外侧疼痛、病程1年以上、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网球肘的病理机制目前主要集中在肱骨外上髁的研究,滑囊炎、神经血管束狭窄、相关的周围神经嵌压、肱桡关节滑膜嵌顿性炎症刺激均可成为其病因,但也存在潜在性因素.现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朱胤晟;杨米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共194肾)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诊疗资料:肾盂肾盏多发结石96例(共113肾),结石长径2.8cm(2.0~4.6cm);肾铸形或鹿角形结石71例(共81肾),结石长径5.8cm(4.1~8.4cm).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碎石方法为联合应用钬激光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建立经皮肾通道211条,从穿刺到建立第一条通道时间平均6min;X线透视平均时间为52s;其中10例二次取石;单通道取石177侧患肾,双通道取石17侧患肾.结石清除率84.02%(163/194),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住院时间12d;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12.8g/L,其中6例输血,2例延迟出血,1例经输血、抗炎等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肾动脉选择性栓塞,脓毒血症2例经加强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治愈,无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确切,具有高效、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办法.

    作者:廖松柏;于永刚;李学德;武英杰;刘为池;廖桂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361例剖宫产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和麻醉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剖宫产的安全性普遍认可,我国剖宫产率也随之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率快速升高的原因很多.本文对2008年1至12月1年中在本院行剖宫产1361例的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为2008年1至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361例产妇.剖宫产原因以剖宫产指征中第一诊断统计.

    作者:张秋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股静脉导管非计划拔管的防护

    脑肿瘤术后患者在腹股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因手术位置特殊以及部分患者双上肢肌张力过高,必须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本科在肿瘤患者术后的复苏监护过程中,使用透明敷贴IV3000(9cm×12cm)固定穿刺导管,并加强双上肢的保护性约束,防止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氨酚双氢可待因超前镇痛在骨折术后镇痛疗效的临床评估

    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都会有疼痛表现;随着认识及就医需求的转变,患者也要求从单纯的治病到安全且无痛的治病.理想的镇痛模式对减少患者术后痛苦及降低手术创伤对机体应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术后无痛康复已成为现代骨科手术的理念.本科应用氨酚双氢可待因骨折术后超前镇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祖罡;毕大卫;王辉;陈亿民;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