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作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这对于不透X线性异物,透视就能明确诊断;吞钡棉出现垂挂现象,也可提示此处有不透X线异物如鱼刺等,但很难明确异物的实际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此,多层螺旋CT(MSCT)薄层重建有很高价值.
作者:黄善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包炎是尿毒症心脏方面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中发病率13%~40%,由其导致的病死率为1.5%[1].本院近6年来,收治尿毒症血液透析550例,并发心包炎6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素波;王关乔;杨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几年来,我国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较快增长,对高危人群的频繁筛查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早期检出率.临床常用的HCC诊断方法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以及超声、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等.Bialecki等报告,在HCC的诊断方法中,肝活检的敏感性优于无创诊断技术,尤其是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肝脏穿刺活检术(简称肝穿术),是目前普遍采用诊断肝病的方法,通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电镜检查,能够明确肝组织的基本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科自2004年起对68例影像上难以诊断的肝脏小结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立体定位行肝穿刺活检术,现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剑锋;陈文辉;王楚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的病理改变大多属不可逆,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效果不理想.根据近10年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资料表明,长期氧疗(LTOT)是COPD缓解期治疗的一场革命.LTOT在欧美国家开展较为普遍,受经济和技术条件影响的我国仍未得到COPD患者的普遍接受.目前认为在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Hg(7.3 kPa)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的COPD患者,以及有明确夜间低氧血症和运动性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均是LTOT的指征.作者就LTOT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张继礼;周华娟;刘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先天性巨输尿管临床上较少见,其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手术治疗方法亦较多.本院1994年2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12例,现作一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汪官富;陈安屏;章灵芝;方夏玲;卢思保;王仙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本院腹部手术后并发DVT 18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行腹部手术3456例,术后并发DVT18例(0.52%).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48.53岁),体重48~71 kg(平均56.8 kg);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活动受限、肿胀、肢体增粗、皮肤苍白或发钳,皮温低,腓肠肌挤压痛试验阳性,Homans征阳性,术后体温37.5 ℃~38.5 ℃,血象偏高.
作者:范筱勇;赵占吉;李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约40%合并高血压[1],有关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手术后高血压的变化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76例行前列腺手术后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马登扬;陈挺;林连祥;张宝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哮喘是特异体质的人群在吸入或接触致敏原后发生的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采用气雾剂吸入疗法具有所需药物剂量小、作用直接迅速、作用强而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而正确使用定量型气雾剂是保证疗效的关键.作者对100例哮喘患者就定量型气雾剂使用的方法作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对霉菌性上颌窦炎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采用Caldwellluc手术,但术后下鼻道造口易狭窄、闭锁,导致通风、引流不良,而且局部创伤也大,故疗效不够理想.随着鼻内镜技术日臻成熟,为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998年至2005年,本科采用犬牙窝上颌窦自然口双径路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31例,疗效满意.
作者:沈淦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肺炎类型,呈流行趋势.本科采用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雾化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6例,为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住院患儿,其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45 d~2岁(平均4个月),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标准[1],且全部病例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对照组53例,男31例,女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樊慧苏;吕建飞;兰秀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5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特异疗法.作者应用酚妥拉明联合丹参酮对DPN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志坤;陈一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始于1977年,Kramer等[1]率先应用于临床,在ICU治疗对利尿剂无反应的体液超负荷患者并取得成功.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CBP的临床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作者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CBP技术治疗18例重度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贺鹤群;朱建华;沈亚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巨和粒(rhIL-11)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即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下20例,定期复查血常规使之自然恢复≥80×109/L,作为自身对照(第一周期),在下一疗程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巨和粒25 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4~14 d(平均8 d),观察15 d(第二周期).同一患者前后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相同.结果 第二周期(化疗+rhIL-11)血小板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第一周期,分别为(86.25±31.27)×109/L和(26.91±10.42)×109/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头晕等,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巨和粒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作者:陈占红;黄健;楼彩金;王晓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通过观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Hp感染情况及p53、p21ras、bcl-2蛋白表达情况,研究Hp感染与p53、p21ras、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Hp感染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取2002年至2003年因消化道症状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有病理诊断患者98例(除外2月内接受过Hp治疗者),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17~82岁(平均48.5岁);浅表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18例为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在胃窦部和胃体部),肠上皮化生22例,异型增生18例(均中度以上),胃癌20例.
作者:张占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儿童乳牙对将来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恒牙列的形成都有重耍意义,因此乳牙的牙髓治疗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氢氧化钙作为乳牙根管消毒剂治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4~8岁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儿童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乳前牙12例,乳磨牙48例,X线均显示根尖区大小不等的透亮区.
作者:姚征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罗格列酮属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和C肽水平,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也有降低作用,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1].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本科应用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68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饶高峰;陈恩福;林海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4年6月至05年8月,本科采用加压装置推注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15例,并与常规推注方法1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需行PVP术病例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59~93岁(平均76岁);上胸椎2例,下胸椎9例,腰椎19例;4个椎体2例,3个椎体5例,2个椎体8例,1个椎体15例.一次手术多治疗3个病椎,超过3个的2月后再行PVP术.作单侧椎弓根穿刺21例,双侧穿椎弓根穿刺9例.
作者:雷村;周雷杰;黄燎原;徐荣明;杨立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表达以及乌司他丁(UTI)对PAF表达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ALI 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 d后评价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测定血清PAF水平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改善、PAF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均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呼吸支持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间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TI能够减少ALI患者PAF的表达,从而作为非特异性PAF抑制剂能减轻ALI患者症状、缩短病程,为临床早期治疗ALI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赵仁国;林海;张鸣华;慈晓;刘凌云;胡永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儿童抽搐是儿科常见病,多数国家儿童期发病率为2%~5%[1].对儿童首次不明原因抽搐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是儿科医生及患儿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对首次发作是否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尚有争议[2].由于抗EP药物长期服用会有毒副反应,但若不服又有复发的危险[3],而每发作一次,脑细胞就遭受一次损伤,因此对基层医院的临床医师怎样去衡量两者的关系,往往是个棘手的问题.为此,作者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住院的58例儿童首次不明原因抽搐病例进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鸣;葛可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腰椎滑脱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两种,真性滑脱系腰椎峡部不连引起,假性滑脱因小关节退变引起.通常以真性滑脱多见.腰椎滑脱平片检查即可诊断(图1),而CT检查能显示椎间盘及其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影响(图2),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24例腰椎滑脱病例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建荣;高建根;蒋廷宠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