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奚圣祥;张通理
盆腔CT扫描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1],但对肿瘤样病变的文献报道较少.作者对2000年3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证实、CT诊断为卵巢囊肿及肿瘤样病变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发病年龄18~69岁(平均36岁).其中主诉腹痛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3例;B超提示26例为卵巢肿瘤.
作者:薛梅;奚圣祥;张通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巨和粒(rhIL-11)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即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下20例,定期复查血常规使之自然恢复≥80×109/L,作为自身对照(第一周期),在下一疗程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巨和粒25 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4~14 d(平均8 d),观察15 d(第二周期).同一患者前后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相同.结果 第二周期(化疗+rhIL-11)血小板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第一周期,分别为(86.25±31.27)×109/L和(26.91±10.42)×109/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头晕等,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巨和粒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作者:陈占红;黄健;楼彩金;王晓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替硝唑是一种较强的抗厌氧菌及滴虫感染的药物,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替硝唑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容易产生降解产物.作者用HPLC法测定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的含量,使替硝唑与降解产物有效分离.此方法准确、专属性强,测定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仪器、试剂与样品Agillent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G1311A Quatpump、GB14AVWD和HP 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色谱柱为Extend-C18柱(4.6×250 mm、5 μm),替硝唑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进口),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样品由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张爱娜;李军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肿瘤病人放化疗过程中所引起的口腔并发症比较常见.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科收治放化疗病人458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并发症1310例,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83例,其中男2650例,女1933例,年龄7~82岁(平均49岁),病种为食管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脑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3420例,放疗1163例.出现口腔并发症有1310例,其中放疗病人422例、化疗病人888例;口腔出血508例,口腔干燥症300例,口腔溃疡或伴感染502例.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除1例白血病病人因年老体弱,死于严重感染,其余1309例口腔并发症均在1~7 d内愈合.
作者:章哲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及胰岛素抵抗.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显示T2DM患者在确诊时β细胞功能减退约达50%.磺酰脲类药物(SU)通过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以达到血糖的控制,但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进一步衰退,导致磺酰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对于磺酰脲类继发性失效(SFS)的T2DM患者,本院通常应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本研究选择SFS的T2DM患者在服用上述口服降糖药(OAD)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IG)或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晨;张世伟;谭吾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始于1977年,Kramer等[1]率先应用于临床,在ICU治疗对利尿剂无反应的体液超负荷患者并取得成功.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CBP的临床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作者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CBP技术治疗18例重度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贺鹤群;朱建华;沈亚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酒灌胃联合自由饮酒法建立大鼠早期酒精性肝病模型的意义,以便找到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均与临床接近且周期较短的方法来制作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方法 模型组采用52%二锅头白酒配置成40%、45%、50%浓度,分别灌胃4、4、2周,第11周起改用自由饮酒(浓度50%);对照组前10周用等容生理盐水灌胃,第11周起自由饮水.12周后测定大鼠血清ALT、AST、白蛋白、白球比例,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S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白蛋白水平、白球蛋白比例明显下降,肝脏组织有炎症、坏死和轻微脂肪变性、纤维化.结论 白酒灌胃联合自由饮酒法是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的一种可靠稳定方法,将为酒精性肝病的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实验室基础.
作者:赵初环;卢中秋;李惠萍;吴斌;李景荣;胡国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药物流产逐渐被孕妇所接受,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是有不全流产率高、出血量多和出血时间长的缺点.近几年,作者在用米非司酮和索米前列醇流产时配伍紫草、益母草等(以下简称中西药结合流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芙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甚至其他系统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转归.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心衰患者肾功能损害和贫血较为常见,微量蛋白(MA)和血红蛋白(Hb)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本文研究心衰患者MA及Hb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峰华;方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瘢痕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机体应激反应小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推广,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对本院经腹腔镜手术的1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欧阳远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电极在耳蜗内不同深度NRT阈值的检测,探讨耳蜗不同部位螺旋神经节对NRT反应阈值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Nucleus CI 24M型人工耳蜗植入的15例患者,选择位蜗内浅5个电极和深5个电极区间,分别在蜗内3.20~7.05 mm深(A组)和20.20~23.28 mm深(B组)两个组,进行NRT阈值的检测.结果:A组NRT阈值为195.667±10.506,B组NRT阈值为182.200±14.3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位于蜗顶的NRT阈值比蜗底部低.
作者:王海英;胡宝华;张道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5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特异疗法.作者应用酚妥拉明联合丹参酮对DPN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志坤;陈一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科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采用654-2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血清总胆红素(TBil)≥170 μmol/L,并伴有丙氨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升高.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照.治疗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3~66岁(平均34.3岁);急性黄疸型肝炎13例,慢性肝炎重度1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6例,淤胆型肝炎8例;HBsAg(+)30例,抗HEVlgM(+)10例,病原分型不明2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4~63岁(平均32.6岁);急性黄疸型肝炎12例,慢性肝炎重度1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淤胆型肝炎6例,HBsAg(+)28例,抗HEVIgM(+)8例,病原分型不明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炎程度、分型及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袁柳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般认为,从正常胃黏膜到发生癌变,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几个阶段,但癌前变化在何种状态下发生癌变,目前尚无客观标准.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发现胃黏膜细胞从正常到癌变过程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Hp感染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初探胃黏膜病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所起的作用.
作者:莫耘松;孙晓珍;张桂珍;徐利军;杨巧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Lutembacher's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少有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内文献对本病少有报道.本科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诊断此病5例,并行房缺损修补和二尖瓣置换,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付云;谢德耀;林超西;郑亮承;蒋成榜;孙成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脂肪性肝病(FID)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及病毒性肝炎等所致的脂肪肝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作者2002年至2006年自拟中药郑氏脂肝煎治疗脂肪性肝病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可飞;陈孟峰;倪炼;胡晚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用维生素K1治疗后,出血症状可迅速得以缓解,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部分患儿即使渡过危险期,也可留下永久性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1998年至今收治的2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张霞平;沈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年发病18万,且呈年轻化趋势.要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要从宫颈癌的筛检工作做起,进行干预、治疗、阻断[1].醋酸作用后宫颈直视(visual inspection after acetic,VIA)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比较有效的筛检手段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VIA在宫颈癌筛检中的临床实用价值作初步评估.
作者:王虹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常见,发病急,治疗棘手,预后差.近5年来,本科手术治疗30例,现作一分析,报告.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51.5岁).肝癌的诊断,依据病理学确诊15例,其余依据影像学和AFP诊断.合并肝硬化20例,其中15例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凝血酶原时间有不同程度延长(平均17.8s).肿瘤部位:右肝20例,左肝10例.肿瘤大小:直径3~15 cm(平均7.5 cm).临床表现:上腹部剧烈疼痛25例;腹膜刺激症状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16例.实验室检查:AFP>500 ng/ml(放免法)21例,血红蛋白<100 g/L 22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22例;B超、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15例.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12例,采用输血、输液及止血剂等对症治疗,原因是病情危重,不宜或拒绝手术治疗,其中1例存活30 d,其余均在短期内死亡;手术治疗18例,采用局部填塞压迫止血5例、肝动脉结扎6例、肝动脉置皮下植入式输药泵5例、出血部位局部切除2例,其中7例存活3个月以上,长1例生存12个月.
作者:应荣培;密雷;陈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肩胛骨骨折约占肩部损伤的5%、全身损伤的1%[1],主要由于剧烈的直接暴力所致,多合并其他器官和组织的损伤.过去多以非手术方法治疗,但易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长期疼痛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三维重建图像对肩胛骨折能多方位观察,手术治疗提供了详细信息.本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任鹏;陈增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