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荩芳;王美丽;敖弟书;吴中明
目的 比较早期黑色素瘤行截肢或截指手术与病灶扩大切除术两者的疗效.方法 收治四肢黑色素瘤患者32例,手术治疗29例.行截指或截肢术15例,应用病灶扩大切除加皮瓣转移覆盖术或植皮术14例,将其分为截肢组和保肢组.结果 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60月,平均42月,截肢组15例中有2例复发,保肢组14例中有5例复发,截肢组与保肢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与57 1%.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比较(P=0.318),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黑色素瘤行截肢或截指手术相对于保守的病灶扩大切除术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的局部复发率,但两者术后5年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焱;邢丹谋;任东;赵志明;冯伟;吴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1992年福州分期和2008年分期差异、CT和MRI对鼻咽癌病变的检出率和原发肿瘤靶区(GTV)勾画和体积计算的影响.方法 收集8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CT和MRI图像,分别按1992年福州分期和2008年分期标准进行,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各解剖部位的检出差异,挑选出CT与MRI检出有差异的39例,在TPS下进行GTV勾画及体积计算.结果 MRI在1992年福州分期中的参与使早期(T1+ T2)构成比降低,晚期(T3+ T4)构成比升高.鼻咽癌2008年分期使T3、T4期患者增多.两种分期标准对T2、T3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08);在N1、N2的判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较CT对头长肌、咽旁间隙、海绵窦、副鼻窦及颅神经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在对咽后淋巴结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包膜、坏死、融合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对39例CT和MRI成像有差异的病例进行靶区勾画,结果显示GTVMRI> GTVCT.结论 根据MRI图像进行1992年福州分期发现了更多的晚期病例,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的患者增多,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以MRI为基础的2008年分期是指导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标准.按照MRI图像进行肿瘤靶区勾画能有效避免CT图像对肿瘤组织的漏诊以及对正常组织的误诊,既能加强局部控制,又能保护正常组织,对于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有利无弊.
作者:龚唯;周菊英;吴琼;赵奇;陈龙;郭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亲和力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胶质瘤组织中的分布;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热疗后胶质瘤组织中的分布;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胶质瘤细胞经热疗联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hTNF)作用后,胶质瘤细胞中rhTNF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改变;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Caspase3/7的活性来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热疗后胶质瘤侵袭性的变化.结果 TNFR存在于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但以TNFR1分布于胶质瘤细胞为主;热疗后的胶质瘤组织中TNFR1的表达明显高于TNFR2,且于热疗后的120 rin时TNFR1的表达达到高峰;胶质瘤细胞经热疗联合rhTNF作用后,rhTNF与TNFR1的结合率和Caspase3/7的活性呈上升趋势,两者均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下降,与此同时,胶质瘤侵袭性降至低水平.结论 热疗后,rhTNF可能是通过增加胶质瘤细胞TNFR1的表达并与之结合,并增强了rhTNF与TNFR1的亲和力,进而引起胶质瘤细胞凋亡导致胶质瘤侵袭性降低的.
作者:秦丽娟;王东春;张田;孙娜;张伟;王晓君;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采用手术联合免疫疗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8月-2010年12月,对收治的34例皮肤MM患者按照无瘤技术在一定深度与广度完整切除肿瘤病灶,根据创面部位、大小、深度,遵照“宁近勿远,宁简勿繁”的原则,分别选择皮瓣或皮片修复创面;术后按照“扶正驱邪”理论,选择免疫治疗做为辅助治疗,并按期随访.结果 14例采用18个皮瓣修复,皮瓣均100%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13例于术后7~132月得到随访,9例存活,4例死亡;存活者中长1例已无瘤健康存活11年.18例皮片修复者中,7例度片存活率为95%左右,经换药愈合;其余11例皮片成活率均为100%,术区外形与功能均良好;15例术后12~120月随访结果显示,9例存活,6例死亡.2例分别行掌指/跖趾关节离断术者,伤口一期愈合,现分别为手术后15月与24月,全身情况良好,局部无任何复发迹象.结论 手术联合免疫治疗是目前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良好方法.
作者:刘毅;张诚;张鲜英;张绪生;刘萍;宋玫;肖斌;姜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改良TCD方案(小剂量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TCD方案6周期治疗2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细胞形态学和β2-徽球蛋白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CR 6例,nCR 7例,PR 5例,轻度反应2例;总有效率69.2%,总反应率76.9%.化疗不良反应轻,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改良TC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素毅;朱兴虎;左文丽;周健;杨景柯;宋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3例既往接受过多方案化疗的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接受尼妥珠单抗每周200 mg,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d1、d8,每3周重复,每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13例中,CR 2例(15.2%),PR 6例(46.2%),CR+ PR 61.5%,1年生存率76.9%.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作者:陆颖;黄海欣;李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肾脏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the Kidney)临床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病变三年,于2011年4月26日收住我院.患者三年前体检时意外发现左肾实质占位病变,因未有特殊不适,未特殊处理.半月前感患侧腰部酸痛,呈持续性,可耐受,遂复诊彩超.彩超报左肾体积增大,下极见一枚混合性实质包块,边界清,大小约6.2cm×5.0cm,其内测及血流,RI 0.4.
作者:孙方浩;魏晋;刘星;顾婷;高立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利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中的移植物抗肿瘤反应( graft-versus-tumor effect,GV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如肾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伴随其严重的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非常高,阻碍了alloHSCT发展,影响了allo-HSCT治疗效果.GVHD 的靶器官主要有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等,由于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gastrointestinal GVHD,GI GVHD)发生率高,临床症状重,对患者全身影响大,是增加患者痛苦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针对GI GVHD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GI GVHD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GI GVHD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作者:姚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核黄素是一种重要的黄素类物质,在体内形成两种主要衍生物——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作为黄素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一系列生化代谢过程.近年来,机体内核黄素缺乏与肿瘤的发生,尤其是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食管鳞癌高发区河北磁县居民20世纪90年代膳食营养调查和生化分析表明,核黄素水平为健康者群水平的53.3%[1].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是世界上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地区,男性和女性食管鳞癌发病率分别为161/10万和103/10万[2].因此,研究本地区食管鳞癌患者、健康对照人群血浆中及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核黄素的水平及其差异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核黄素缺乏与食管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作者:纪爱芳;魏武;王金胜;魏子白;连长红;马良;马莉;秦小琪;王立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Eph家族是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和调控生物学效应的重要成员,与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普遍具有促肿瘤生成作用不同的是,Eph受体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受体EphB4与其配体EphrinB2相互作用产生双重信号调控细胞黏附、迁移.人类大肠癌和胃肠道肿瘤中,EphB4表达缺失与肿瘤恶性程度增高相关.在配体EphrinB2信号刺激下,受体EphB4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EphB4具有促进激酶活化和信号转导,是一个可行的抗肿瘤靶向治疗目标.明确EphB4在肿瘤发生中的多重作用,有助于发展新的抗肿瘤治疗.
作者:赵卫红;黄彬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EI-Gal+质粒组;PEI-Gal+超声+质粒组;PEI-Gal+ UTMD+质粒组.对组织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率、Tunel检测凋亡率.观察肿瘤的体积和组织学变化,同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Bcl-2及Caspase-3蛋白在各组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PEI-Gal+ UTMD+ pEG-FP-N3组基因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EI-Gal+质粒组与PEI-Gal+超声+质粒组(P均<0.01且对组织无明显损伤.治疗12天后PEI-Gal+ UTMD+ pCDNA-VP3组肿瘤凋亡率(34.57%±3.56%)、抑瘤率(5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EI-Gal+质粒组(P均<0.01).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能显著增强基因转染效率,且对组织无明显影响.联合凋亡素基因能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发挥抗瘤作用.
作者:张园;朱惠明;李银鹏;王娜;王菲;黄庆娟;姜岭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EK/ERK在结肠癌细胞NDRG1基因表达调控和体外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分析ERK通路、NDRG1基因、肿瘤侵袭及迁移三者间的潜在联系.方法 将MEK/ERK抑制剂与HT-29结肠癌细胞共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24孔-小室法检测癌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NDRG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抑制剂共培养后,HT-29结肠癌细胞及胞核形态、大小趋于一致,排列多呈腺样结构.细胞表面微绒毛、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丰富,胞质内微腺腔常见,同时可见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加抑制剂组在侵袭迁移实验中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HT-29组与DMSO组NDRG1表达较少,加抑制剂组表达显著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加抑制剂各组均出现NDRG1蛋白表达条带,而HT-29组与DMSO组则未见有NDRG1蛋白的表达.结论 阻断ERK通路可诱导HT-29结肠癌细胞发生分化且促进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其体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明显上调其NDRG1蛋白的表达.
作者:季语祝;王芳;高倩;宋精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槲皮素( quercetin,Que)对乳腺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Que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单用阿霉素(adriamycin,ADR)或ADR联合无毒剂量Que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不高于 0.7μM Que对细胞生长无影响.与单用ADR组相比较,0.7μM Que与ADR联用可提高AD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诱导其细胞凋亡、降低其体外侵袭和转移能力、下调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Que能够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敏感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该细胞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世正;李昆;张俊华;董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HP-1和SHP-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鼻咽癌组织和21例正常鼻咽组织中SHP-1、SHP-2蛋白的表达,分析他们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SHP-1表达率(64.2%)明显高于对照组(28.6%)(P<0.01).SHP-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SHP-2在鼻咽癌及正常鼻咽组织中表达无差异.结论 SHP-1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SHP-1可作为鼻咽癌转移的预测指标.
作者:彭纲;曹如波;李跃华;黄晶;丁乾;伍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侵袭转移能力.方法 收集43例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新鲜手术标本为实验组,对照组包括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肺腺癌22例和癌旁肺组织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VEGF-C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和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与肺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与肺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20例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及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显著低于肺腺癌组织(P<0.01).结论 VEGF-C蛋白表达上调提示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能具有与肺腺癌相同的侵袭转移特性;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较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作者:邹亮;雷浪;石丹;汪庆余;邬黎青;冯琼;廖首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在1840年由DurandFardel报道,90%以上表现为腺癌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该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晚,早期诊断困难,除外科手术治疗外,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虽然相对少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贾海珍;卢筱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1例发生于子宫的腺瘤样瘤的临床信息、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为生育期女性,常伴发的疾病为子宫平滑肌瘤(36.7%).肿瘤镜下形态多样,可见印戒样细胞、裂隙样腔隙、多囊网状或不规则大囊状结构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nCK( 100%)、calretinin( 100%)及HBME-1 (82%)强阳性,CK5/6弱阳性(27.3%),而CD31(0)为阴性.主要应与腺癌、平滑肌瘤等相鉴别.结论 仔细取材,准确把握其镜下形态及鉴别诊断要点,合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有助于正确诊断该疾病,避免临床的误诊及误治.
作者:岳君秋;王行富;王明伟;夏和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4与卵巢癌铂美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100A4的表达情况;采用Weatem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顺铂化疗敏感度的卵巢癌细胞A2780及CP70中S100A4的差异表达,MTT法测定顺铂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1)S100A4在卵巢癌组织中呈胞核表达、单纯胞质表达及核浆共同表达.铂类化疗耐药组中S100A4阳性表达率为66.67%(16/24),高于敏感组33.33% (12/36) (P<0.05).(2)耐药株CP70中S100A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敏感株A2780.(3)顺铂对A2780和CP70细胞的IC50分别为20.54μmol/ml和56.23 μmol/ml.结论 S100A4的高表达参与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过程.
作者:高静;辛晓燕;张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皮生长因子(EGF)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H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ABS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关于EGF 61A/G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从纳入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和对照组EGF61A/G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Stata 1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合并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共有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1 304例,对照2 613例.G/G基因型与G/A+ A/A基因型比较的OR值为1.34 (95% CI 1.16~1.54,P<0.001;I2=36%).而A/A基因型与G/G+ G/A基因型比较的OR值为0.66 (95% CI 0.53~0.83,P<0.001;I2=0%).结论 EGF 61G/G-基因型为罹患HCC的易感基因型,而EGF61A/A基因型则为HCC的保护基因型.
作者:钟鉴宏;龚文锋;黎乐群;马良;张宇;游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Cdx2基因过表达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pCMV-Cdx2-HA质粒或pCMV- HA质粒分别转染人胃癌MGC-803细胞,命名为MGC-803/Cdx2细胞或MGC-803/EV细胞.将两种细胞分别注射入裸鼠近腋右背侧皮下,待皮下成瘤后将瘤组织接种于胃,建立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接种MGC-803/Cdx2皮下瘤的裸鼠为实验组,接种MGC-803/EV皮下瘤的裸鼠为对照组;30 d后处死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转移情况,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移植瘸中Cd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肿瘤体积为(13.42±2.34) m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肿瘤体积(17.59±2.80)mm3(P<0.05);实验组成瘤率(73.3%)低于对照组成瘤率(86.7%);两组肿瘤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Cdx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Cdx2过表达抑制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但对肿瘤转移无明显影响.
作者:廉超;王晓通;谢玉波;肖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