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霆
目的 观察改良TCD方案(小剂量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TCD方案6周期治疗2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细胞形态学和β2-徽球蛋白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CR 6例,nCR 7例,PR 5例,轻度反应2例;总有效率69.2%,总反应率76.9%.化疗不良反应轻,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改良TC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素毅;朱兴虎;左文丽;周健;杨景柯;宋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皮肌炎(dermatomyositis)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横纹肌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患者往往合并恶性肿瘤,但合并食管癌的病例极其少见[1].我科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亮;王建军;赵峰;刘全;张群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早期症状不具特异性,容易漏诊[1].筛查是提高早诊率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的筛查方法存在敏感度差、特异性欠佳、依从性差、成本高等缺陷[2].有研究发现,头颈部鳞癌患者急性炎症相关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和乳头状瘤患者[3],但未见有观察NPC时这些指标的变化.本研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鼻咽部疾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临床常用检验指标对NPC及其进展的预测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龙;王晓凤;苏炳泽;黄家军;罗志飞;李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4与卵巢癌铂美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100A4的表达情况;采用Weatem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顺铂化疗敏感度的卵巢癌细胞A2780及CP70中S100A4的差异表达,MTT法测定顺铂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1)S100A4在卵巢癌组织中呈胞核表达、单纯胞质表达及核浆共同表达.铂类化疗耐药组中S100A4阳性表达率为66.67%(16/24),高于敏感组33.33% (12/36) (P<0.05).(2)耐药株CP70中S100A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敏感株A2780.(3)顺铂对A2780和CP70细胞的IC50分别为20.54μmol/ml和56.23 μmol/ml.结论 S100A4的高表达参与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过程.
作者:高静;辛晓燕;张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在1840年由DurandFardel报道,90%以上表现为腺癌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该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晚,早期诊断困难,除外科手术治疗外,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虽然相对少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贾海珍;卢筱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hsp27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P460(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株)、CNE2(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及S18(CNE2的高转移亚克隆)的hsp27转录水平,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hsp27转录水平较低的CNE2中过表达hsp27,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S18细胞内的hsp27,用MTT技术检测过表达或抑制hsp27后细胞增殖速率的变化,同时检测转录因子NF-ΚB的转录水平的变化,分析hsp27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速率的可能机制.结果 (1)三种细胞株中的内源性hsp27水平为S18>CNE2>NP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CNE2细胞中过表达hsp27基因后,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加快,NF-ΚB转录水平明显上调.(3)抑制S18细胞内的hsp27基因后,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减缓,NF-ΚB转录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hsp27基因可能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而对鼻咽癌细胞发挥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可设计针对hsp27基因的抗鼻咽癌分子治疗策略.
作者:李国萍;陈绍春;李晓江;武要洪;何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利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中的移植物抗肿瘤反应( graft-versus-tumor effect,GV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如肾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伴随其严重的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非常高,阻碍了alloHSCT发展,影响了allo-HSCT治疗效果.GVHD 的靶器官主要有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等,由于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gastrointestinal GVHD,GI GVHD)发生率高,临床症状重,对患者全身影响大,是增加患者痛苦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针对GI GVHD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GI GVHD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GI GVHD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作者:姚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亲和力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胶质瘤组织中的分布;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热疗后胶质瘤组织中的分布;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胶质瘤细胞经热疗联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hTNF)作用后,胶质瘤细胞中rhTNF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改变;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Caspase3/7的活性来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热疗后胶质瘤侵袭性的变化.结果 TNFR存在于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但以TNFR1分布于胶质瘤细胞为主;热疗后的胶质瘤组织中TNFR1的表达明显高于TNFR2,且于热疗后的120 rin时TNFR1的表达达到高峰;胶质瘤细胞经热疗联合rhTNF作用后,rhTNF与TNFR1的结合率和Caspase3/7的活性呈上升趋势,两者均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下降,与此同时,胶质瘤侵袭性降至低水平.结论 热疗后,rhTNF可能是通过增加胶质瘤细胞TNFR1的表达并与之结合,并增强了rhTNF与TNFR1的亲和力,进而引起胶质瘤细胞凋亡导致胶质瘤侵袭性降低的.
作者:秦丽娟;王东春;张田;孙娜;张伟;王晓君;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Eph家族是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和调控生物学效应的重要成员,与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普遍具有促肿瘤生成作用不同的是,Eph受体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受体EphB4与其配体EphrinB2相互作用产生双重信号调控细胞黏附、迁移.人类大肠癌和胃肠道肿瘤中,EphB4表达缺失与肿瘤恶性程度增高相关.在配体EphrinB2信号刺激下,受体EphB4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EphB4具有促进激酶活化和信号转导,是一个可行的抗肿瘤靶向治疗目标.明确EphB4在肿瘤发生中的多重作用,有助于发展新的抗肿瘤治疗.
作者:赵卫红;黄彬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的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来源于内源转录本,为单链RNA分子,主要作用于靶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其功能为调节内源基因的表达,几乎参与了调控细胞活动的各个环节.迄今已经发现并命名的miRNA超过了9 500个.在人类,有关miRNA的大规模研究已经开始,并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miRNA-200家族在多种肿瘤中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其家族的主要特点、分子机制和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常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儿,女,5月龄,以发现其左大腿增粗约半月入院.患儿家长诉约半月前发现其左侧大腿变粗,无发热,无疼痛,无四肢活动异常,无消瘦等;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B型超声示:发现左大腿肿块.未作治疗.PE:左侧大腿较右侧明显膨大,以大腿前侧为甚,无红肿及压痛,肿块边界不清,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X线片:骨质未见异常,可见软组织肿块影;CT检查显示,左侧股骨前外侧肌层可见5.5×6.8×9.5cm不均一软组织肿块,见图1.术中见肿块呈分叶状,浅黄色,边界较清楚,有出血坏死现象.快速活检提示脂肪肉瘤,建议截肢,其家长拒绝,行扩大切除,术后行放疗.
作者:何炳书;杨星海;桂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侵袭转移能力.方法 收集43例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新鲜手术标本为实验组,对照组包括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肺腺癌22例和癌旁肺组织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VEGF-C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和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与肺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与肺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20例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及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显著低于肺腺癌组织(P<0.01).结论 VEGF-C蛋白表达上调提示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能具有与肺腺癌相同的侵袭转移特性;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较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作者:邹亮;雷浪;石丹;汪庆余;邬黎青;冯琼;廖首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0 引言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具有抗肿瘤和促进肿瘤的双向作用,其密度与多数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相关[1].目前,中医药对TAM表型及功能调节、逆转TAM促肿瘤生长作用等方面研究尚缺乏相关资料,但依据TAM来源及不同活化表型转换的内在机制,中医药对其的免疫重塑过程可能是免疫调节作用的新靶点.
作者:刘瑞;张玉人;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EK/ERK在结肠癌细胞NDRG1基因表达调控和体外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分析ERK通路、NDRG1基因、肿瘤侵袭及迁移三者间的潜在联系.方法 将MEK/ERK抑制剂与HT-29结肠癌细胞共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24孔-小室法检测癌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NDRG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抑制剂共培养后,HT-29结肠癌细胞及胞核形态、大小趋于一致,排列多呈腺样结构.细胞表面微绒毛、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丰富,胞质内微腺腔常见,同时可见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加抑制剂组在侵袭迁移实验中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HT-29组与DMSO组NDRG1表达较少,加抑制剂组表达显著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加抑制剂各组均出现NDRG1蛋白表达条带,而HT-29组与DMSO组则未见有NDRG1蛋白的表达.结论 阻断ERK通路可诱导HT-29结肠癌细胞发生分化且促进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其体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明显上调其NDRG1蛋白的表达.
作者:季语祝;王芳;高倩;宋精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1例发生于子宫的腺瘤样瘤的临床信息、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为生育期女性,常伴发的疾病为子宫平滑肌瘤(36.7%).肿瘤镜下形态多样,可见印戒样细胞、裂隙样腔隙、多囊网状或不规则大囊状结构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nCK( 100%)、calretinin( 100%)及HBME-1 (82%)强阳性,CK5/6弱阳性(27.3%),而CD31(0)为阴性.主要应与腺癌、平滑肌瘤等相鉴别.结论 仔细取材,准确把握其镜下形态及鉴别诊断要点,合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有助于正确诊断该疾病,避免临床的误诊及误治.
作者:岳君秋;王行富;王明伟;夏和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孕激素(progesterone,P)对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JEC细胞体外培养,加入含不同浓度P的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的方法,观察JEC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同时用FCM检测加入P前后JEC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检测加入P前后JEC细胞内Cyclin A的表达.结果 (1)细胞计数法和MTT法显示,P可使JEC细胞数明显减少;(2)1× 10-5 mol/L的P作用72 h,可使JEC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及G2/M比例减少;(3)P对JEC细胞内p21蛋白的表达无影响.(4)P可明显抑制JEC细胞内Cyclin A蛋白的表达.结论 PR阴性的JEC细胞生长可受到孕激素的调控,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这种调控可能与CyclinA有关,但与P21蛋白无关.
作者:蒋荩芳;王美丽;敖弟书;吴中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早期黑色素瘤行截肢或截指手术与病灶扩大切除术两者的疗效.方法 收治四肢黑色素瘤患者32例,手术治疗29例.行截指或截肢术15例,应用病灶扩大切除加皮瓣转移覆盖术或植皮术14例,将其分为截肢组和保肢组.结果 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60月,平均42月,截肢组15例中有2例复发,保肢组14例中有5例复发,截肢组与保肢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与57 1%.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比较(P=0.318),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黑色素瘤行截肢或截指手术相对于保守的病灶扩大切除术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的局部复发率,但两者术后5年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焱;邢丹谋;任东;赵志明;冯伟;吴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脂联素受体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1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71例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以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脂联素受体在大肠癌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和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肿瘤的Dukes分期越晚、淋巴结发生转移者及分化程度越低,其脂联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越低,表达程度越差.健康对照组、腺瘤组中脂联素受体均匀表达于大肠黏膜组织腺管的腺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腺癌组中脂联素受体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少量表达,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腺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健康对照组与腺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脂联素受体在健康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癌组(98.59% vs.74.65%脂联素受体1和97.18% vs.70.42%脂联素受体2),在Dukes分期、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的表达水平降低与大肠癌及其分化水平、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它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和监测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建良;谭志军;郭雪西;陈玥;姜伟;谷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1992年福州分期和2008年分期差异、CT和MRI对鼻咽癌病变的检出率和原发肿瘤靶区(GTV)勾画和体积计算的影响.方法 收集8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CT和MRI图像,分别按1992年福州分期和2008年分期标准进行,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各解剖部位的检出差异,挑选出CT与MRI检出有差异的39例,在TPS下进行GTV勾画及体积计算.结果 MRI在1992年福州分期中的参与使早期(T1+ T2)构成比降低,晚期(T3+ T4)构成比升高.鼻咽癌2008年分期使T3、T4期患者增多.两种分期标准对T2、T3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08);在N1、N2的判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较CT对头长肌、咽旁间隙、海绵窦、副鼻窦及颅神经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在对咽后淋巴结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包膜、坏死、融合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对39例CT和MRI成像有差异的病例进行靶区勾画,结果显示GTVMRI> GTVCT.结论 根据MRI图像进行1992年福州分期发现了更多的晚期病例,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的患者增多,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以MRI为基础的2008年分期是指导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标准.按照MRI图像进行肿瘤靶区勾画能有效避免CT图像对肿瘤组织的漏诊以及对正常组织的误诊,既能加强局部控制,又能保护正常组织,对于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有利无弊.
作者:龚唯;周菊英;吴琼;赵奇;陈龙;郭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药连翘叶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TE-1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连翘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e leaf,FSEE)对人食管癌细胞TE-13、TE-1、Yes-2和Eca-109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FSEE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Wright-Giemsa染色观察TE-1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经Annexin V/PI双染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SEE对TE-1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1、0.2、0.5mg/ml) FSEE作用于TE-13细胞24 h后,分析细胞PARP、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FSEE对TE-1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中Bcl-2、Bcl-x(L)、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FSEE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经FSEE处理24 h后,TE-13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TE -1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表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0.1、0.2、1.5 mg/mlFSEE作用24 h后,TE-13细胞PARP,Caspase 3、Caspase 9蛋白出现裂解片段,并随药物浓度增加,裂解片段浓度升高,呈浓度依赖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FSEE处理后,TE-13细胞BaxmRNA表达上调.Bcl-2和Bcl-x(L)mRNA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FSEE在体外可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诱导TE-1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Caspase依赖性的内源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雷秋香;赵连梅;颜晰;张倩;单彪;耿艺曼;单保恩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