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扎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PONV的临床观察

郑晖;吕晨;邹建玲

关键词:阿扎司琼, 地塞米松, 预防, 妇科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术后,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恢复, 发生率, 创伤小, 临床
摘要: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开展比较广泛,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较高.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配合与护理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本科对135例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伴炎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及胆总管恶性肿瘤等致胆道梗阻病人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再予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手术配合,临床观察及护理等报告如下.

    作者:项爱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前人路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能较彻底减压并同时有效内固定.由于手术风险大,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增加,护理难度较大.

    作者:施华萍;蔡玲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量化积分奖金分配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护理人员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者,如何发挥激励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作者:王利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儿童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比较

    作者对本院儿童ICU和成人ICU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

    作者:彭鹏;李向阳;杨锦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ILMA)是一种专门为引导盲探气管插管而特殊设计的改良型喉罩通气道.本院自2000年,应用ILMA于困难气管插管40例,取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辉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原发性创伤弧菌脓毒血症3例报道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为非霍乱弧菌,1970年Roland首先报道了由Vv感染引起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1],已引起美国、韩国、日本等沿海国家的重视.

    作者:薛丽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血管瘤是少见的肿瘤,占全部骨肿瘤的0.7%,好发于脊椎.颅盖骨血管瘤占全部骨肿瘤的0.2%,好发于顶骨,其次是额骨;多为单发,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病程发展缓慢,呈质硬无活动的非炎性肿块.作者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奕;江国华;邬万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分子遗传学诊断研究

    目的 对一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结合测序的方法,筛选KCNH2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 患者第7外显子在编码序列的1682位点发生C>T碱基替换,引起A561V错义突变.同时,在编码序列的1691位点上存在一个G>A的SNP,引起L564L同义突变.在该家系中患者父亲和母亲也携带了L564L同义突变.结论 分子遗传学分析可以准确的诊断LQTS,排除临床疑似患者,指导临床LQTS的治疗和遗传咨询.

    作者:廉姜芳;周建庆;葛世俊;黄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子宫角部妊娠是少见部位妊娠,临床上难以与输卵管妊娠鉴别,一旦发生破裂,危险性很大,早期准确诊断对其处理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谷笑蓉;管丽洁;胡元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颅内常见的动静脉瘘,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1].而外伤性CCF(TCCF)占80%以上.

    作者:陈美蓉;马亚红;陈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耐量减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糖耐量减低(IGT)是处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一种特殊的代谢状态,是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危险阶段[1].

    作者:朱华;周劲峰;沈俊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上皮8-羟-2-脱氧鸟苷表达水平增加

    目的 通过检测胃上皮组织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羟-2-脱氧鸟苷(oh8dG)表达水平,探讨Hp的致癌性.方法 对Hp阳性患者予以PPI三联治疗,以ELISA法分别检测HP根治前后及HP阴性胃上皮组织oh8dG含量.结果 Hp阳性组胃上皮oh8dG为(2.017±1.134)ng/mg蛋白,明显高于Hp阴性组的(1.289±0.942)ng/mg蛋白(P<0.01),Hp感染患者在抗Hp根治治疗后胃上皮oh8d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Hp感染增加了胃粘膜组织oh8dG水平并与胃癌发生有关,抗Hp治疗有助于改善胃上皮DNA氧化损伤的程度.

    作者:王建;潘月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MRP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liated protien,MRP)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骨髓涂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2例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表达.其中初发AL 29例,复发13例.按FAB分类: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logenousleukemia AML)31例.结果 初发AL患者MRP的表达阳性率(17.2%)与复发患者(46.2%)有差异.骨髓涂片中MRP表达阳性患者化疗缓解率54.5%低于MRP表达阴性患者9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检测是判断疗效的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对其疗效有其一定影响关系.

    作者:沈丹;童向民;宋菊贞;金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的粘附分子表达与血微循环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水平和全血粘度与血微循环相关性.方法 对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技术测定ICAM-1、MCP-1水平;以全自动血流变仪锥板稳态测量技术检测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从微循环角度观察血液流变学、ICAM-1表达与中医证候各型关系.结果 三组ICAM-1、MCP-1明显高表达(P<0.01),全血粘度依次为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候型与血微循环之间存在一定关系,ICAM-1、MCP-1水平高表达、血液流变异常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血微循环障碍时检测指标.

    作者:金国健;樊锦秀;张茂华;朱红;万卫昌;陈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曲马多-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是应用广泛的麻醉方法之一,具有效果确切、易于管理等优点.由于术中病人常处于清醒状态,紧张和焦虑常会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要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常需辅助其他药物.

    作者:张芳芳;邹建玲;张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聚乙烯医用包装袋灭菌后有效期的实验研究

    我国卫生部规定:医用物品用4层棉布包装或是置于专用的金属容器内,灭菌后物品的有效期为1周[1].从浙江省各大医院同行会议交流获知,用纸塑包装袋包装医用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期为1个月.

    作者:占敏;程一惠;潘银莲;吴恋恩;陈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分析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先天性发育畸形[1].系部分肺组织发育不全,不与正常支气管相通,无呼吸功能.

    作者:林兴旺;纪建松;赵中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杭州市无偿献血宣传管理模式的进程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崇尚互助共济,弘扬团结友爱,体现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公益事业.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确保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宣传的效果.现结合杭州市无偿献血宣传管理工作的实践做以下探索.

    作者:赵晓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用血压计进行吹气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室上速的效果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亦可发生于各种心脏病患者.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阿斯综合症.

    作者:周月明;柳月珍;姜雅珍;许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早期联用MEP和大剂量rhGH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联用美罗培南(MEP)和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烫伤免疫抑制大鼠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治疗组(C1组、C2组、C3组),后两大组制成25%总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免疫抑制模型,伤后2h给予rhGH 1.33IU/kg、MEP 20 mg/k,伤后8、24h检测门静脉血清内毒素(LPS)、腔静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肝功能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率.结果 C3(MEP+rhGH治疗)组LPS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组未发现肠道细菌移位且肝功能检测指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用MEP和rhGH治疗严重烫伤免疫抑制大鼠能显著减轻或防止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保护脏器功能.

    作者:尚兴红;宋国栋;汤华林;马印东;辛乃军;贾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