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量化积分奖金分配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王利芳

关键词:量化积分, 奖金, 分配法, 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 管理的核心, 工作积极性, 质量问题, 激励手段, 护理质量
摘要: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护理人员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者,如何发挥激励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疗效分析

    巨大甲状腺肿临床较为常见,药物治疗无效特别是引起压迫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时,手术切除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巨大甲状腺肿通常手术切除风险大、并发症多且易复发.

    作者:董礼阳;杜玉清;周为中;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危重手术病人围术期胃肠粘膜内pH测定的临床意义

    胃肠粘膜内pH值(pHi)监测作为早期反映内脏灌注和组织氧合的指标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目前临床应用的无创胃肠张力监测仪(Tonometry),可以测量胃肠粘膜内的PCO2和pH,此项技术已作为危重手术病人重要监测项目.现就有关危重病人围术期胃肠粘膜内pH测定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KV的CR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CR(computed radiography)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放射诊断学.尘肺病是国家法定职业病中第二类的常见职业病,主要靠胸片的诊断和分期,所以对胸片X线检查的技术要求高;尘肺病诊断新标准规定差片不能作为尘肺病的初诊.本文旨在比较高KV CR与高KV传统胸片影像质量的差别,以探讨CR影像系统在尘肺病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伟贤;李建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聚乙烯医用包装袋灭菌后有效期的实验研究

    我国卫生部规定:医用物品用4层棉布包装或是置于专用的金属容器内,灭菌后物品的有效期为1周[1].从浙江省各大医院同行会议交流获知,用纸塑包装袋包装医用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期为1个月.

    作者:占敏;程一惠;潘银莲;吴恋恩;陈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088例肺结核门诊病例的分析

    肺结核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也增多,对肺结核病项目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为降低肺结核发病率,作者对本院1999至2004年确诊的1088例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胡美春;王绍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早期联用MEP和大剂量rhGH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联用美罗培南(MEP)和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烫伤免疫抑制大鼠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治疗组(C1组、C2组、C3组),后两大组制成25%总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免疫抑制模型,伤后2h给予rhGH 1.33IU/kg、MEP 20 mg/k,伤后8、24h检测门静脉血清内毒素(LPS)、腔静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肝功能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率.结果 C3(MEP+rhGH治疗)组LPS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组未发现肠道细菌移位且肝功能检测指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用MEP和rhGH治疗严重烫伤免疫抑制大鼠能显著减轻或防止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保护脏器功能.

    作者:尚兴红;宋国栋;汤华林;马印东;辛乃军;贾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杭州市无偿献血宣传管理模式的进程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崇尚互助共济,弘扬团结友爱,体现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公益事业.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确保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宣传的效果.现结合杭州市无偿献血宣传管理工作的实践做以下探索.

    作者:赵晓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患者各种血清酶的检测及其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血清特异性的鉴别指标,并用其来判断病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76例酒精性脂肪肝、62例酒精性肝硬化以及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和血脂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 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比,酒精性脂肪肝的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异常率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1)的构成比的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酒精性脂肪肝相比,酒精性肝硬化的AST/ALT比值,AST和GGT的水平都有明显增高.结论 AST、AST/ALT(>1)、GGT等指标对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判断其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彬;潘发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阶段性健康宣教与产后1年内再孕的关系调查

    哺乳期再孕带来的人流风险很大,而剖腹产后1年内再孕带来的人流风险更大.通过健康教育发现90%以上的产妇,对哺乳闭经期会发生怀孕的知识缺乏.

    作者:沈翠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分析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先天性发育畸形[1].系部分肺组织发育不全,不与正常支气管相通,无呼吸功能.

    作者:林兴旺;纪建松;赵中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的改进

    妇科盆腔手术前肠道准备是重要的一环,它能减少术中肠胀气,利于手术野的暴露,避免术中、术后排便,增加患者的舒适及利于睡眠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林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发病数量并非少数,且其致残率高,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法,主要是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作者2004至2006年,采用益肾蠲痹丸结合柳氮磺胺嘧啶治疗肝肾不足兼痰瘀阻络型AS,并追踪随访达1年以上的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华;黄建武;黄卫;张久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鲍温样丘疹病39例临床病理分析

    鲍温样丘疹病是一种少见的外阴皮肤疾病,自1970年Lloyd首先报道1例以来,陆续有人报道,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增高.本院1997年1月至2005年7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9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避免误诊和错过治疗.

    作者:杨惠英;包磊;蔡红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儿童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比较

    作者对本院儿童ICU和成人ICU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

    作者:彭鹏;李向阳;杨锦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肩难产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11579例头位分娩的产科临床资料,观察22例肩难产的母体相关因素和围生儿情况.结果 头位阴道分娩肩难产的发生率为0.19%,巨大儿阴道分娩肩难产发生率为3.53%,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的0.047%(P<0.001),产钳分娩的肩难产发生率为0.57%,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的0.14%(P<0.005).新生儿产伤6例,包括锁骨骨折4例和臂丛神经损伤2例,各种娩肩方法均有产伤发生,围生儿病死率为181.82‰.结论 巨大儿、产钳分娩与肩难产发生有关,但肩难产难以预测,处理方法首选屈大腿法,避免暴力牵引有助于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周春华;华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的粘附分子表达与血微循环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水平和全血粘度与血微循环相关性.方法 对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技术测定ICAM-1、MCP-1水平;以全自动血流变仪锥板稳态测量技术检测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从微循环角度观察血液流变学、ICAM-1表达与中医证候各型关系.结果 三组ICAM-1、MCP-1明显高表达(P<0.01),全血粘度依次为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候型与血微循环之间存在一定关系,ICAM-1、MCP-1水平高表达、血液流变异常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血微循环障碍时检测指标.

    作者:金国健;樊锦秀;张茂华;朱红;万卫昌;陈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误诊分析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急腹症,由Broide于1827年首先报道.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和病死率高.

    作者:严秋亮;朱锦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量化积分奖金分配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护理人员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者,如何发挥激励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作者:王利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阿扎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PONV的临床观察

    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开展比较广泛,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郑晖;吕晨;邹建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的若干研究状况

    (上接第11期)4 基因的变异[2,5~8]每个基因组都可能发生变异.原因是宿主的免疫力、治疗药物、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压迫所致.

    作者:刘水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