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癖消巴布膏制备工艺

刘先继;王永强;刘先锋;汪作斌

关键词:乳癖消巴布膏, 巴布剂, 基质, 制备工艺
摘要:分析乳癖消巴布膏基质(黏着剂、软化剂、填充剂、保湿剂、渗透促进剂选择)、制备工艺(组成、制备、涂布).乳癖消巴布膏,具有载药量大,保湿性能好的特点,且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符合标准和环保要求.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调血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柳氮磺胺吡啶片,活动期1g/次,4次/d;缓解期逐渐减量至0.75g/次,3次/d.治疗组34例益气调血方(炙黄芪30g,党参、白术、白芍各15g,当归10g,鸡血藤、仙鹤草各20g,云苓15g,黄连5g,木香10g,甘草5g),水煎100mL,1剂/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Mayo活动指数、TNF-α水平、肠黏膜病变内镜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180d,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TNF-α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肠黏膜病变内镜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治疗组复发率11.53%,对照组复发效率3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调血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普伟;陈金泉;彭林;杜刚毅;林锡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疏肝健脾方联合解毒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pG2 IL-6和IGF-IR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测疏肝健脾方联合解毒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pG2 IL-6和IGF-IR影响.[方法]使用疏肝健脾方、解毒抗癌方和HpG2细胞株共同培养24h、48h、72h和96h后进行MTT、IL-6 ELISA和IGF-IR ELISA检测,使用顺铂作为对照组.[结果]MTT抑制率11.1%,解毒抗癌方为72.8%,顺铂为74.7%.疏肝健脾方和解毒抗癌方(x2=1.600,P=0.000<0.01).顺铂与HpG2(P=.001 <0.01);解毒抗癌方与HpG2(P=0.008<0.01),疏肝健脾方与HpG2比较,(P=.752>0.05).IGF-IR,顺铂与HpG2(P=0.001 <0.01);解毒抗癌方与HpG2(P=0.004< 0.01).疏肝健脾方与HpG2(P=0.860>0.05).IGF-IR,顺铂与HpG2(P=0.001 <0.01);解毒抗癌方与HpG2(P=0.004<0.01).疏肝健脾方与HpG2(p=0.860>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和解毒抗癌方对HpG2细胞株的作用不同,解毒抗癌方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其作用可能是抑制IL-6和IGF-IR的分泌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疏肝健脾方对HpG2细胞株无作用.

    作者:赵昌林;陈超;郭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十全方腰眼穴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腰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十全方腰眼穴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腰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4例门诊及住院腰痛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腰痛片,6片/次,3次/d,盐开水口服.治疗组47例十全方(淫羊藿、广木香、巴戟天、补骨脂、柱仲、川楝子、川牛膝、肉桂各30g,乌附片15g,当归20g),将此10味中药碾至粉末后再过100目筛,取15~20g以鲜姜汁调制成膏剂,患者取俯卧位,将调制好的药膏涂抹在双侧腰眼穴并盖上纱布;艾柱于药膏之上灸之,1~2壮/穴,1 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十全方腰眼穴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腰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福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铝碳酸镁,0.5g/次,3次/d.治疗组43例疏肝健脾汤(柴胡12g,半夏9g,党参20g,黄芩6g,黄连3g,丹参30g),1剂/d,水煎300mL,3次/d.疏肝健脾汤药渣穴位敷贴,取中脘,下脘,双侧足三里,4h/次,1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刺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卡马西平0.2g,2次/d.治疗组37例针刺阿是穴,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屈;华佗牌0.35×40mm不锈钢毫针,选取枕神经分布区域内痛一点,常规消毒,将针快速刺入皮下,逆督脉循行方向平刺1寸左右;手法用泻法,行提、插、捻、转至酸、麻、胀为度,留针20~30min,期间行针1~2次,1次/d;如针刺后痛点转移,则在新痛点处再刺一针,方法如前,每名患者多针刺2针.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指数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玺;张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阻痹祛痛方治疗冠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阻痹祛痛方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消心痛片,10mg/次,3次/d.治疗组50例阻痹祛痛方(太子参15g,茯苓、石菖蒲、远志、丹参各10g,桂枝8g,炙甘草6g,麦冬、川芎各10g,五味子6g,元胡10g,龙骨、柏子仁各15g;胸痹加瓜蒌、薤白;气滞血瘀重加三七、赤芍、五灵脂;心烦、心悸、汗出加浮小麦、大枣),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胸闷、心绞痛、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阻痹祛痛方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心痛定5mg.治疗组30例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各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瘀血痹阻重,胸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各12g、郁金9g,丹参12g.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加沉香、檀香各9g.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伴畏寒肢冷,脉沉细者,加桂枝9g、细辛、薤白各5g.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加人参4g,黄芪6g),1剂/d,水煎300mL,分早午晚3次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心电图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临床症状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心电图显效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金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失眠古籍研究

    通过查阅针灸相关经典古籍,收集医学经典中关于针灸治疗失眠疾病相关医案,探究古籍中治疗失眠疾病的针灸取穴原则.结果表明,有关针灸治疗不寐相关的条文有195条,整理出不重复的针灸处方条文共有72条,共计穴位75个.可以发现古代治疗失眠相关疾病时,遵循中医学的整体观与辨证思想,主要依据脏腑经络辨证决定所选穴位,绝大多数穴位出自于膀胱经、督任二脉、脾经、胃经以及肾经.

    作者:潘斯腾;马铁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白芷+雪花膏外涂治疗黄褐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白芷+雪花膏外涂治疗黄褐斑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清淡饮食,忌食辛辣腥发食物,避风寒、慎起居、畅情志,注意防晒,禁止滥用药物、保健品等.对照组30例温水洗脸,毛巾拭干水渍,友谊雪花膏,早晚外涂面部皮损处.治疗组30例温水洗脸,毛巾拭干水渍,白芷粉末5g+友谊雪花膏,早晚外涂面部皮损处,稍加按摩、温柔揉搓促进局部吸收.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色斑面积、皮损面积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黄褐斑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芷+雪花膏外涂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吕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柴胡汤与足三里针刺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与足三里针刺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住院患者,小柴胡汤(柴胡15g,黄芩、半夏各20g,党参、茯苓各15g,白术30g,陈皮、枳壳各15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水煎200mL,顿服;针灸:小柴胡汤服后1~2h未排尿者,患者仰卧屈膝,取双侧足三里穴,常规消毒,垂直进针1.5~2cm,顺逆时针交替缓慢旋转,平补平泻法,留针15min;足三里穴位注射,进针处有酸、麻、胀感得气后分别注射新斯的明0.5mg.连续治疗15min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排尿状况(时间、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1剂药后可自解小便,排出通畅14例,足三里注射后30min内排尿26例,注射后30~60min排尿22例,尿量均达600~1000mL,无效4例,其中尿点滴而出伴无力1例,因痛不排3例,均行留置导尿处理,总有效-93.33%(56/60).[结论]小柴胡汤与足三里针刺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宋天宇;于永铎;赵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蛋白尿辨证论治

    蛋白尿病因病机以正虚与邪实有关,正虚系脾虚和肾虚,邪实乃风邪、水湿、热毒、瘀血,或因风邪外袭,肺失通调,精微不布,下走膀胱;或因外感水湿,脾阳被困,脾失转输;或因热毒内侵,损伤肺脾,脾运失健;或因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致精气下泄.清热化湿、活血祛瘀、祛风清热治标,益肾健脾扶正治本,根据病情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栗睿;郭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顾自悦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治疗脾胃病

    顾自悦教授认为脾胃病虽病机多样,但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脾虚胃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久病则气滞血瘀,虚在脾,实在胃;遵从“顺脾土之所喜,投其所好”的古训,各有所得者愈,各有所恶,各随其不喜者为病,应顺脏腑之性,投其所好.应用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治疗,兼顾脾虚湿重,胃热夹湿,气滞血瘀;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凉与温的侧重,注意升降、润而不滞,辛而不燥;结合经验应用萆薢,给邪以出路,从小便去之.

    作者:张小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病志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28例急性期制动、卧位,住院5~7d病情稳定后康复训练,1次/d.治疗组32例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脑梗死入院当天开始,脑出血48~72h病情稳定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一对一形式,一名护士负责一名病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活动能力练习、针灸(头针、体针)、推拿按摩、情志护理.连续治疗护理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ADL(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肖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辨证分型治疗眩晕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86例门诊患者辨证分型:肝阳上亢(钩藤、天麻、川牛膝、益母草、山栀、杜仲、黄芩各10g,石决明、代赭石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g,桑寄生、茯神各12g);肝肾阴虚(龙胆草、全当归、醋柴胡各6g,山栀子9g,黄芩10g,青黛冲服3g,、生地、白芍各12g);气血亏虚(人参15g,当归、川芎、白术、地黄、白芍、牛膝各12g,黄芪25g,茯苓、甘草炙各10g,肉桂6g);痰浊中阻(半夏、白术、茯苓、橘红、天麻各10g,大枣、甘草告6g,生姜2g),1剂/d,水煎200mL,2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55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53%.[结论]辨证分型治疗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余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简况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西医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采用中药内服,中药联合西药灌肠等多学科,内外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但临床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陈英俊;黎民画;陈明德;袁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龙生蛭胶囊治疗颈动脉短暂性缺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龙生蛭胶囊治疗颈动脉短暂性缺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治疗组56例龙生蛭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治疗颈动脉短暂性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古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混合痔术后并发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痔康片,0.9g/次,3次/d,术后第1d开始口服.治疗组35例四妙汤(火麻仁、郁李仁、地榆各15g,黄柏、苍术、白芷、牛膝各9g,薏苡仁24g,甘草3g),1剂/d,水煎200mL,术后第1d开始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连续治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向昌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自然季节转换与天穹日月星辰位置变化有直接关系,世间时令变化受制于天文,日月星辰系人们确定世间流转的重要参照物.天星十二穴命名意为取穴应与时辰相关,即相当针灸应用的“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等.原十一穴,由金·马钰(丹阳顺化真人)撰为歌诀,载《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至明初徐凤《针灸大全》加入太冲称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天星十二穴均为四肢穴,足三里、内廷属足阳明胃经;曲池、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委中、承山、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太冲属足厥阴肝经;环跳、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通里属手少阴心经;列缺属手太阴肺经.临床应用主要为“担截法”,即配穴方法为主;穴位特点:针感强-疗效高、针刺深-效应大、四肢穴-安全好、易暴露-取穴准,见效迅速,针到病除;相互配穴,难症即消.

    作者:郑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护理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降压药物护理.护理组中医特色护理,①中医养护;②膳食指导;③保健按摩;④药浴与足疗护理.连续护理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不良反应.连续护理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04列,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热毒宁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10mg/k利巴韦林+50~100mL5%葡萄糖,静滴;重症患儿降颅压,激素、丙球,纠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治疗组30例0.5mL/kg热毒宁注射液+50~100mL5%葡萄糖,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温、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芮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