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致脑栓塞一例

肖展翅;李钢;高聚;郑操;罗红兰

关键词:肺转移癌, 脑栓塞,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摘要:患者,男,77岁,2014年3月13日因“直肠癌术后3年余,发现肺转移1年余”入院。现病史:2010年10月患者在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病检示腺癌。2012年10月复查发现肺转移癌,患者无胸痛、胸闷等不适。2013年4月、10月本院两次经支气管动脉对肺转移癌病灶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患者能够耐受。此次以“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收入。患者既往有烟酒嗜好,无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脑卒中病史。体格检查:BP 130/80 mmHg (1 mmHg=0.133 kPa),P 72次/min,R 18次/min,T 36.5℃,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神志清楚,言语正常,无面舌瘫,两侧肢体肌力5级,无感觉减退,腱反射(+),病理征(-)。入院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及心电图正常,肺部 CT 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纵膈淋巴结肿大(图1A),入院诊断为肺转移癌,直肠癌术后,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并拟行肺转移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相关文献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头颅 CTA 检查,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8例,中度和重度残疾6例,死亡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野显露良好。

    作者:夏吉勇;焦铁鹰;李志强;路长宇;苗林;郭吉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在脑出血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评估脑出血应激时肠粘膜细胞凋亡的状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3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建立急性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粘膜细胞 Bax 和 Bcl-2表达;TUNEL 法检测肠粘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脑出血组大鼠均成功建成脑出血模型。脑出血组肠粘膜细胞 Bax阳性细胞率高于对照组,Bcl-2阳性细胞率低于对照组,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脑出血后肠屏障功能障碍可能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加速凋亡相关。

    作者:张继龙;武国艳;汪连珍;王智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患者血脂表达情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脂表达情况,探讨血脂水平对 PD 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 PD 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161例,分别为 PD 组、脑梗组及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其他因素;以 PD 组、脑梗组为因变量对2组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一步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结果:PD 组 TG、L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脑梗组(均 P<0.05),HDL-C 水平高于脑梗组(P<0.05);PD 组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人数比例低于脑梗组(P<0.05)。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HDL-C、低水平的 LDL-C、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可能与 PD 人群中脑卒中发生相关。结论:PD 患者 TG、LDL-C 水平低于健康人和脑梗死患者,HDL-C 水平高于脑梗死患者。高水平的 HDL-C、低水平的 LDL-C 可能与 PD 人群中脑卒中发生相关。

    作者:王扬扬;史长河;吴峥嵘;刘凯;吴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及法舒地尔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及法舒地尔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40只,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及法舒地尔组各20只,采用腹主动脉夹闭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依达拉奉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法舒地尔组注射法舒地尔,疗程均为14 d,采用 Jacobs 运动功能评分评估家兔下肢运动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以及 Caspase-3表达情况,肌电图评估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结果:2组 Jacob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依达拉奉组 MEP 潜伏期 N1、P1短于法舒地尔组, Caspase-3阳性表达低于法舒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法舒地尔相比,依达拉奉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

    作者:刘忠志;王峥;刘建光;阎平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癫痫患者中拉莫三嗪联合治疗转为单药治疗的血药浓度变化

    目的:研究小剂量拉莫三嗪(LTG)与丙戊酸(VPA)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转为 LTG 单药治疗后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选取经小剂量 LTG 与 VPA 联合治疗6个月后发作完全控制的癫痫患者35例,逐渐减掉VPA,采用 LTG 单药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及 LTG 血药浓度。结果:35例患者中有2例失访,33例完成半年随访,其中转 LTG 单药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2例(6.1%),无发作31例(93.9%);药物转换期 LTG 血药浓度较转单药治疗前 LTG 血药浓度增高(P<0.05),停用 VPA1周时、单药治疗6个月时的 LTG 血药浓度与单药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复发患者发作时血药浓度与无发作患者血药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G 与 VPA 联用能使 LTG 的血药浓度加倍且临床疗效显著增强,小剂量 LTG 与 VPA 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转为 LTG 单药治疗时应将 LTG 剂量加倍。

    作者:王满利;黄希顺;陈晨;吴天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9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泮托拉唑组加用泮托拉唑针剂静脉注射,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疗效、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泮托拉唑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好,能降低脑出血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李钢琴;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侧海马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全面性遗忘一例及文献综述

    目的:探讨短暂性全面性遗忘(TGA)的诊断、发病部位、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一例 TGA 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检查和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该患者无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神经科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为一过性顺行性情景记忆障碍,神经心理学检查提示词语再认障碍,头颅 MRI 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MR 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海马 CA1区显示高信号。结论:TGA 的发病部位在海马 CA1区,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应激诱发海马 CA1区一系列病理生理的级联反应,导致海马神经元的急性细胞性水肿。

    作者:张勇;王国瑾;王丽萍;庄儒鸿;袁振华;黄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拉莫三嗪致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患者,女,29岁,因“服用拉莫三嗪片后全身瘙痒2 d”入院。患者有双相障碍病史10年,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2007年开始使用拉莫三嗪(商品名:利必通)联合奥氮平治疗,初次服用拉莫三嗪时严格按照拉莫三嗪说明书推荐的方法缓慢加量至100 mg/d,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其后长期服用拉莫三嗪100 mg/d,奥氮平10 mg/d 维持治疗。2014年初患者自行停药,至7月份患者在受到刺激后病情复发,表现兴奋话多,忙碌,做事无头绪,家属于2014年8月10日起擅自给予患者服用“奥氮平片10 mg/d,拉莫三嗪片100 mg/d”,患者症状稍有好转,服药1周后患者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至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考虑拉莫三嗪过敏,停用拉莫三嗪,并予以对症处理,患者全身皮疹略有好转。2014年8月21日,因患者兴奋症状进一步加剧,家属感觉单用奥氮平无法控制病情,再次擅自给予“拉莫三嗪片50 mg/d”治疗。2 d 后患者自诉全身瘙痒难过,遂入院治疗。入院查体:患者全身密集分布大小不等暗红色丘疹、斑丘疹,皮疹以面部、躯干为著,背部皮疹融合成片,未见水疱;体温36.5℃。血常规:白细胞3.08×109/L,中性粒细胞1.96×109/L,淋巴细胞0.87×109/L,红细胞3.70×1012/L,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242×109/L;肝功能 ALT 83 U/L,AST 51 U/L。即请外院皮肤科会诊,诊断为多形红斑型药疹。立即停用拉莫三嗪,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 肌注,并补充液体量约1000~1500 mL/d,结合氢氯噻嗪片12.5 mg/d、螺内酯片20 mg/d,加快体内药物排泄。对症治疗3周后患者全身皮疹消失。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45×109/L,中性粒细胞1.25×109/L,淋巴细胞0.90×109/L,红细胞3.15×1012/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133×109/L;肝功能指标复查恢复正常。

    作者:胡建伟;潘惠;魏英;杨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外伤性上矢状窦区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上矢状窦区因解剖特殊,在硬膜外血肿很小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颅内压恶性增高,如果延误诊治,会影响预后效果。外伤性上矢状窦区急性硬膜外血肿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红;袁邦清;林立;吴贤群;陈邱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抑制自噬减少大鼠脊髓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的丢失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剂对脊髓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9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组和干预组各33只,各组再分成损伤后3、7、14 d 3个时间点,应用打击器制备 T10脊髓损伤模型。干预组造模前注射1μL 3-甲基腺嘌呤(3-MA)。假手术组不造成打击。提取脊髓样本进行 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荧光 PCR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 LC3-Ⅱ和 MBP 的蛋白、mRNA 水平。用 BBB 行为学评分分别于伤后1、7、14 d 评估大鼠。结果:伤后14 d 时干预组的 BBB 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P=0.001)。损伤组各时间点大鼠脊髓损伤区域的 LC3-Ⅱ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干预组损伤区域的 LC3-ⅡmRNA 和蛋白水平在伤后3、7、14 d 均比损伤组减少(P<0.05)。干预组大鼠损伤区域的 MBP mRNA 和蛋白水平在伤后3、7、14 d 均比损伤组增加(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存在自噬的过度激活,自噬抑制剂可通过减少脊髓损伤后 MBP 的丢失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杨德刚;李建军;杨明亮;杜良杰;褚宏宇;胡安明;高峰;李军;顾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脑脊液常规及 MRI 对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索血、脑脊液(CSF)常规及 MRI 对病毒性、结核性、化脓性及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病毒性、结核性、化脓性及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20例的临床资料,筛选出 CSF 压力、氯化物、蛋白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有无 MRI 病灶这5个指标,建立判定函数;比较应用此诊断标准诊断4种脑膜炎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423,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0.6%,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2;病毒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425,敏感性为67.5%,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化脓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390,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73.4%,ROC 曲线下面积为0.754;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194,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56.9%,曲线下面积为0.705。结论:结合 CSF 压力、氯化物及蛋白含量,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有无 MRI 病灶建立判别函数可以提高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正确率,但确诊仍需病原学检测结果。

    作者:高文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评估

    大部分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轻度认知功能减退(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痴呆[1-4]。但也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无显著关系[5]。临床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临床期痴呆的治疗也是一项难题。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认知功能减退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白质微结构改变,认知功能障碍者白质损伤更严重[6]。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整体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对鉴别认知功能损害具有高灵敏度。本研究采用 MMSE 量表及 CT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总体认知功能评估及脑部扫描,对这类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进行研究。

    作者:孙晓宇;杨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颅内外其他血管闭塞是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卒中再发的预测因素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卒中再发的影响及预测因素。方法:选取头颈部 CTA 或 MRA证实存在 MCAO 的119例患者进行随访,以脑卒中再发为结局指标,将 MCAO 患者分为卒中再发组和非再发组,统计分析相关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失访17例(14.28%),平均随访46.8个月,脑卒中再发14例(13.7%)。再发组合并其他动脉血管闭塞比例、年龄显著高于未再发组(P<0.01),D-二聚体、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低于未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其他脑血管闭塞为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合并颅内外其他血管闭塞的 MCAO 患者卒中再发风险升高,可作为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陈彬;孙玉芳;王云峰;程姚儿;程晓悦;李继梅;张拥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的线粒体机制

    尽管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与遗传性 AD 病理上都表现为淀粉样蛋白沉积,淀粉样蛋白基因突变与散发性 AD 的发病之间并无明显联系,并且脑内 Aβ积聚的个体可长期无临床症状的出现。已证实,AD 患者体内存在线粒体结构、功能紊乱和线粒体 DNA 突变,且为 AD 病理改变的早期事件,因而提出了 AD 病理机制的线粒体级联假说。基于动物和细胞模型的大量研究表明,淀粉样蛋白与线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 AD病理进展的关键环节,靶向作用于线粒体的抗氧化药物为 AD 治疗的新思路。

    作者:刘艳萍;陆征宇;董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致脑栓塞一例

    患者,男,77岁,2014年3月13日因“直肠癌术后3年余,发现肺转移1年余”入院。现病史:2010年10月患者在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病检示腺癌。2012年10月复查发现肺转移癌,患者无胸痛、胸闷等不适。2013年4月、10月本院两次经支气管动脉对肺转移癌病灶行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患者能够耐受。此次以“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收入。患者既往有烟酒嗜好,无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脑卒中病史。体格检查:BP 130/80 mmHg (1 mmHg=0.133 kPa),P 72次/min,R 18次/min,T 36.5℃,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神志清楚,言语正常,无面舌瘫,两侧肢体肌力5级,无感觉减退,腱反射(+),病理征(-)。入院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及心电图正常,肺部 CT 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纵膈淋巴结肿大(图1A),入院诊断为肺转移癌,直肠癌术后,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并拟行肺转移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

    作者:肖展翅;李钢;高聚;郑操;罗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龄孕妇临产前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临产前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高龄孕妇45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状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检测个体的社会支持状态,并纳入一般资料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发生焦虑102例(22.7%),抑郁108例(24.0%)。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早孕反应、不良孕产史与社会支持与临产前焦虑明显相关(P<0.05);夫妻关系、家庭支持、不良孕产史、产前检查次数与社会支持与临产前抑郁明显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及抑郁评分与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高龄孕妇临产前多伴随有焦虑与抑郁,其发生与社会支持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任茂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组织扩张器联合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血肿

    大部分高血压脑出血都属于高血压基底核区血肿,多位于壳核,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的局部粟粒状微型动脉瘤破裂等原因所造成[1]。一旦发现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者脑疝迹象,那么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手术。很多学者认为,经侧裂入路手术不仅能迅速减轻脑疝症状或受压状态,还解剖清楚、视野清晰,能有效清除血肿,而且术后再出血机会少,对病情影响小[2]。脑组织扩张器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利用外侧裂的自然间隙进入血肿腔,提供至少一个外科手术器械进入大脑组织内部的手术通道和清晰视野,术中可根据需要旋转脑组织扩张器角度,能够精确暴露手术部位,大程度地减轻因利用和调整脑压板的位置牵拉造成的大脑健康组织损伤,止血彻底,从而降低或避免因脑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杨学;陈劲草;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维生素 B12缺乏相关的白质脑病1例报道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简称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一类因维生素 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1]。该病典型的脊髓 MRI 表现为不同范围的后索、侧索等 T1、长 T2异常信号,以胸髓多发,而及时补充维生素 B12后该异常信号则减轻或消失[2]。此外,文献报道少部分 SCD 也可有大脑白质脱髓鞘改变[3]。该病变的出现与维生素 B12的缺乏关系如何,目前报道少见。本文报道表现为智能减退的 SCD1例,头颅 MRI 显示双侧大脑白质对称性改变,脊髓没有明显病变,补充维生素 B12后白质病变范围较前减少。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及早诊治,改善预后。

    作者:苏敬敬;刘建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癫痫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n=23)和添加治疗组(n=19),疗程为6个月。观察 LEV 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添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EV 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11.9%)。结论:LEV 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杜远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焦虑抑郁对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影响

    目的:了解焦虑、抑郁对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不孕症患者242例,在 IVF-ET 过程的不同时间点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评,按其焦虑及抑郁程度分为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2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情况,并分析负性情绪对 IVF-ET 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终224例患者完成调查,纳入轻度组138例,中度组86例;轻度组体外胚胎正常发育、胚胎遗传筛查结果正常及足月产的比例及受精率均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轻度组胎盘异常发生率及流产率低于中度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焦虑、整体负面情绪是影响 IVF-ET治疗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焦虑、抑郁对 IVF-ET 的成功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作者:彭芳;姚丽华;刘忠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