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术对冠状动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

彭放;郭航远;杨彪;池菊芳;朱敏;周研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 经皮, 经腔, 冠状动脉介入术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术前后冠状窦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变化.方法 选择7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后、即刻、球囊扩张后即刻、支架置入后即刻、术后30min采集冠状静脉窦血,用放免法测定ADM浓度.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前后ADM无明显变化(P>0.05);球囊扩张后即刻冠状窦内ADM明显升高(P<0.01);支架后即刻ADM明显升高(P<0.001);术后30min ADM降至术前水平.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循环ADM基本不影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循环中ADM明显升高,可能与球囊损伤内皮、支架对管壁的机械压迫及刺激有关.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前治疗偏头痛药物较多,方法各异,疗效不一,为了选择一种更适合患者长期治疗的方法,用小剂量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偏头痛患者4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周春飞;杨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开展心力衰竭高危人群和心衰患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r7年5月参加我院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患者306例的知晓率及药物依从性.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知晓率低(P<0.01),药物依从性低(P<0.01).结论 不同心衰阶段的患者采取不同内容的宣教和指导,采取医院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完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和随访.

    作者:戴海文;虞意华;严静;龚仕金;张悦;蔡国龙;陈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冠状动脉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病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

    作者:孙志敏;范晓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对脑血管病患者SOD活性及LPO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评估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在人类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发病快、恢复慢、致残及死亡多的病种.据WHO公布在57个国家中,有40个国家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列入前三位,其中在中国和日本已居首位.

    作者:马传花;余玲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法在中国卒中人群应用效果的比较

    目的:评价Adams等的TOAST分型法和Sang Won Han等的新分型法的一致性,并研究用这两种分型法在中国卒中人群中诊断的各亚型的差异.方法 :连续入选3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由一名神经科医生分别采用两种分型法在出院时进行病因分型,用x2检验比较两种分型的各亚型比例的差异;同时,随机选取20例患者由两位神经科医生独立进行两种方法分型,采用Kappa分析评价研究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1)用TOAST分型法,两名医生对20例患者的病因分型有17例一致,K=0.78;采用Sang Won Han新分型有18例一致,K=0.93.(2)TOAST分型的构成比:不明原因39.0%、小动脉闭塞29.6%、大动脉粥样硬化21.3%、心源性栓塞8.9%、其他明确病因1.3%;Sang Won Hart新分型的构成比: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44.6%、不明原因25.1%、小动脉闭塞23.3%、心源性栓塞5.8%、其他明确病因型1.3%.结论 :这两种分型法的研究者间的一致性都较高;与TOAST分型相比,Sang Won Han新分型法,一致性更高,不明原因型的比例更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的比例增加.

    作者:韩钊;臧秋玲;王苹莉;肖美娟;叶祖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疗效及消融后心功能观察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5例有明显症状、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重建左房和肺静脉前庭,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CPVA),消融终点为同侧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中肺静脉隔离率为100%,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23例患者保持窦性心律.在消融后3个月行心超检查,成功维持窦律者左房从38.6mm降至34.5mm;未成功维持窦律者左房从38.4mm升至42.8mm,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前后各组病人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有良好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成功维持窦性心律患者扩大的左心房回缩,而不能维持窦性心律者左房进一步扩大,房颤的导管消融对心脏的收缩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李恒栋;江隆福;陈玉峰;王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为少见的脑梗死部位,在新英格医学中心后循环卒中登记中,MMI占后循环梗死的5%以下[1].

    作者:白文静;郑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症(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的发生率,与脑血管病因和意识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05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症发生率81.9%.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率高,达94.4%,其次为脑出血88.8%,脑梗死为72.5%;意识障碍者脑心综合症发生率高,为90.91%;脑心综合症死亡率高,达30.23%.结论 脑心综合症与脑卒中类型有关;与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冠状动脉痉挛,高颅内压有关;脑心综合症的防治尚无理想的方法,积极治疗原发性脑部疾病是根本的措施.

    作者:王亚峰;钟海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素食对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习惯有荤食、素食之分,研究荤、素饮食与血脂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AS)等人群日益增多的现象,探讨如何合理膳食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裘林秋;史小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初探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一年半后的血糖达标与胰岛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入组107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DS指南按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A组),和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促泌剂(B组).平均随访1.5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e)、血脂(TC、LDI-C、H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基线时提高(55.5~70.37%,48.94~65.96%),增敏剂组治疗后HOMA-IR、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促泌剂组治疗后,HOMA-IS、HOMA-IR以及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实行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后显著提高血糖的达标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功能.

    作者:宁帆;曾文衡;汤珂珂;吴箐;谷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合并心血管疾病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分析,探讨麻醉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这类手术患者86例,术前行各项检查,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程度,并作相应的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 术前心血管疾病以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率(66.2%)居首位,其次是高血压(60.5%),列居第三位的是各种类型心律不齐(47.6%).手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发生率分别较术前下降35.0%、43.4%和11.6%.手术后72h内: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发生率分别较术前下降25.5%、48.9%、9.3%,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分别较术前升高22.1%、51.1%.结论 高龄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以心肌供血不足常见,手术后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应予以重视,因此高龄手术病人充分的术前估计与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麻醉中加强监测和管理,维持循环稳定,是减少麻醉手术危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陈宏才;应丽丽;郏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日渐受到重视的与多系统学科相关联的疾病.OSAS可引发呼吸、心血管及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OSAS的高患病率,OSAS患者又常合并2型糖尿病,且二者都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作者:汤珂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用对室性早搏病人T波峰-末间期(Tpe)的影响.方法 86例经24h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以稳心颗粒(1包,每日3次)及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倍他乐克口服,疗程为5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室早个数和Tpe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Tpe间期、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Tpe间期,Tpe离散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6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用不仅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而且能缩短Tpe,改善其预后.

    作者:占林兵;谢波;胡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达70%[1],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 pulsstion,IABP)是再灌注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俞春花;邹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TCD对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目的:探讨TCD监测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与伤情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于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颅脑外伤患者,于入院第1、2、3、4、5、6、7、14天行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健康成人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作为对照比较,并对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和未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进行比较,对轻、中、重度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患者伤后1~3天出现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快,4~6天达高峰,14天已明显减轻;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于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P<0.05);病情越重,脑血管痉挛程度越重.结论 :TED可以及时、准确、无创的对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进行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血管痉挛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以作为指导治疗的一个指标.

    作者:宋大刚;刘伟国;屠传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欧洲5维健康量表在评价PCI术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中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量化评定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1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探讨EQ-5D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郑迎夏;俎德玲;王小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80例老年E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尿微量白蛋白(MA)和肌酐(Cr)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EH患者尿MA/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EH患者尿MA/Cr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SBP(P<0.01)、空腹血糖(P<0.05)、高敏C反应蛋白(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可能与24hSBP、空腹血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陈宇凯;应强;李秀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

    由于动态血压(ABP)能较偶测血压(CBP)更好地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本文对住院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作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节律的改变以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旨在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以及动态血压在扩张型心肌病晚期心衰病人低血压发生检测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继锋;王迎;张建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高血糖是重要的心血管系统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冠心病患者或仅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高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作者:郭艺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硝普钠治疗伴血压升高的急性左心衰竭的价值

    在伴血压升高的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已得到公认.本文旨在以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鲁南欣康)为对照,探讨硝普钠治疗伴血压升高的急性左心衰竭的价值.

    作者:宗金波;鲍东来;姜昌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