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明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AD)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时间地点定向力的受损情况.方法 :收集51例AD患者、9例MCI患者和26例正常老人,进行MMSE检查,针对MMSE的总分和时间地点定向10个分项进行分析.结果 :MCI组和对照组之间时间定向分、地点定向分、定向力总分无显著差异.MCI患者和轻度AD的时间定向分有显著性差异.轻度与中度AD之间比较,年份、月份、星期、街道和楼层这几个分项的回答正确率有差异.中度与重度AD之间比较,季度、省市、区、街道层、所在地这几个分项的回答正确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随着认知障碍的进展AD和MCI患者的定向力受损也是逐渐加重.在早期认知减退的情况下,个体的时间定向力受损会较地点定向力更为明显.对于认知下降的患者,时间定向力是一个敏感的指标.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地点定向受损越来越明显.未发现某些分项较其他分项更为敏感.
作者:金煜;倪娇娜;吴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情重,并发症多,昏迷时间长,甚至长期植物生存,死亡率高,在我国其死亡率达24.5%~81.6%.本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糖、血钠及其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它们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建军;王科;赵冬青;张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5例有明显症状、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重建左房和肺静脉前庭,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CPVA),消融终点为同侧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中肺静脉隔离率为100%,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23例患者保持窦性心律.在消融后3个月行心超检查,成功维持窦律者左房从38.6mm降至34.5mm;未成功维持窦律者左房从38.4mm升至42.8mm,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前后各组病人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有良好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成功维持窦性心律患者扩大的左心房回缩,而不能维持窦性心律者左房进一步扩大,房颤的导管消融对心脏的收缩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李恒栋;江隆福;陈玉峰;王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为少见的脑梗死部位,在新英格医学中心后循环卒中登记中,MMI占后循环梗死的5%以下[1].
作者:白文静;郑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卒中的超级预警信号,约三分之一TIA患者继发为脑梗死,其中三分之二发生在7d内[1],因此早期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吕祥兄;李晓彤;方凯;石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索-1(Er-1)与急性脑梗死(ACI)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72小时内发病的ACI患者120例及正常对照组84例,分别检测血浆EF-I、空腹血糖、血脂7项、血压,并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SS)对发病初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CI组血浆ET-1为(183.27±56.63)pg/ml,对照组为(156.47±34.24)pg/mL,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CI组内,按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分组比较ET-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ESS及血脂7项与ET-1进行偏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早期血浆ET-1增高,提示ET-1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但其与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
作者:周志斌;余永洁;朱正芳;朱荣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浓度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贴壁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00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100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重新铺板后继续在胰岛素浓度分别为Onmol/L、10nmol/L及100n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0、CD80和CD83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0、TNF-a的浓度;用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DC形态变化.结果 :胰岛素浓度为10nmol/L、100nmol/L组的DE表面标成CD40、CDSO和CD83阳性表达率较含胰岛素Onmol/L的对照组升高,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TNF-a的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而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则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高浓度胰岛素促进了树突状细胞表型CD40、CDS0和CD83的表达;促进了DC对细胞因子IL-12和TNF-a的分泌;对IL-10的分泌则起抑制作用.高浓度胰岛素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成熟,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礼平;叶双樱;武蓉珍;陈东红;胡武明;陈俊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浙江舟山海岛社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社区门诊体检及人户访谈方式,对舟山海岛六个社区8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及药物分析.结果 老老年高血压人群患病率为58.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66.2%,除了年龄、性别外,平均伴随的危险因素为4.7个,降压药物以短中效钙通道阻滞剂、复方制剂、短效ACEI为主.结论 舟山海岛老老年高血压人群患病率高,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伴随危险因素多,降压药物种类和控制情况还不理想.
作者:林韩立;郑杨剑;朱素芬;金锡雄;李飞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由于动态血压(ABP)能较偶测血压(CBP)更好地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本文对住院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作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节律的改变以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旨在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以及动态血压在扩张型心肌病晚期心衰病人低血压发生检测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继锋;王迎;张建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量化评定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1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探讨EQ-5D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郑迎夏;俎德玲;王小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达70%[1],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 pulsstion,IABP)是再灌注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俞春花;邹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眩晕、偏侧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视觉障碍和瞳孔变化,老年、心血管疾病、脂代谢异常、原发性高血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MRI显示病灶部位在小脑、枕叶、丘脑、中脑、桥脑、颞叶内侧面及胼胝体压部,均显示2~5个病灶,其累及部位以枕叶、丘脑、小脑为常见.通过综合治疗24例(75%)好转,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具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夏树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习惯有荤食、素食之分,研究荤、素饮食与血脂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AS)等人群日益增多的现象,探讨如何合理膳食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裘林秋;史小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冠状动脉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病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
作者:孙志敏;范晓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伴微量白蛋白尿的轻、中度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比较国产厄贝沙坦与安博维的降压及降蛋白尿效果.服国产厄贝沙坦(35例)150mg/d或安博维(35例)150mg/d,于2周末血压未达标者则剂量加倍,继续服用2周.4周末血压未达标者加用拜新同30mg/d.结果 4周末安博维组血压达标率71.4%(25/35),国产厄贝沙坦组为62.9%(22/3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安博维组和国产厄贝沙坦组在12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均达到统计学意义,MA均明显下降(P<0.05),安博维组血压和MA下降幅度稍大于国产厄贝沙坦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头痛.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可以作为不能承担安博维费用的患者的选择.
作者:黄旭梅;戴海岳;林苗;季晓君;王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阐明了脂质异常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血清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危险之间的相关性,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地位[1],但对于有混合性高脂血症者仅通过他汀类降脂药物不能达到全面调脂目的.
作者:周继旺;季乃军;梅益斌;童丽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许多高龄患者接受该手术治疗.据Zaidi等报道,70岁以上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由90年代初期的7.9%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16.5%[1].
作者:骆晓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术前后冠状窦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变化.方法 选择7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后、即刻、球囊扩张后即刻、支架置入后即刻、术后30min采集冠状静脉窦血,用放免法测定ADM浓度.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前后ADM无明显变化(P>0.05);球囊扩张后即刻冠状窦内ADM明显升高(P<0.01);支架后即刻ADM明显升高(P<0.001);术后30min ADM降至术前水平.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循环ADM基本不影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循环中ADM明显升高,可能与球囊损伤内皮、支架对管壁的机械压迫及刺激有关.
作者:彭放;郭航远;杨彪;池菊芳;朱敏;周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铁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85例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A组)48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B组)37例,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较单纯糖尿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原因之一.
作者:胡朝晖;祝素文;刘加和;万金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