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性发作过程.病因不甚明了,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靠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药来控制症状.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六虫汤加减治疗该病7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安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临床尚无理想治疗效果.本研究依据中医理论,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痰、瘀、热蕴肺.
作者:阎醒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萎缩性胃炎因其病程缠绵、病机复杂而经常面临标本先后的困难选择.笔者体会,准确把握本病的标本治则,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现将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结肠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5例,女7例;病程长者3年,短者1个月;年龄23~58岁.临床检查,有慢性反复发作史,如腹痛、腹泻,有脓性血便;乙状镜检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等.
作者:蒋明琴;杜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差很大,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发展趋势、治疗方法及预后等均有较大差异.小细胞肺癌具有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倍增时间短、分裂指数高,易发生广泛的远处转移的特性.
作者:张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病程1周至数月不等.发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头痛,甚则惊厥、颈强直,伴或不伴局限性神经体征.随着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激素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程,减轻了症状.但在临床中该病的寒热往来或不规则发热仍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关注,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或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在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中的应用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建民;董秋燕;杨冬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桂枝茯苓丸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篇,为治疗癥病合并妊娠胎漏下血而设.自汉末以来,通过历代医家对本方的不断发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经、妊、胎、产及妇科杂病诸多领域,但对男性病证的治疗尚不多见.笔者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天花粉、冬葵子、泽兰,随证化裁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略有所得,兹录验案2则介绍如下:
作者:李仲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称为胸痹或胸痹心痛.临床以胸闷心痛,甚而心痛彻背,伴有心悸、气短、喘息而不得平卧为主症的心脉疾病,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相似.笔者自2002年至今,应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建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临床报道不完全相同,多在40%~50%左右.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方面的恢复,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且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笔者运用从肝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与西药百忧解组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鹏;王洪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 ,RA)又称顽固性腹水,是指对限制钠的摄入和大剂量的利尿剂(螺内酯400 mg/d,呋噻米 160 mg/d)治疗无效,或者治疗性腹穿放腹水后腹水很快复发[1].此标准中,利尿治疗失败表现为:应用利尿剂但体重降低很少或无降低,同时尿钠的排出<78 mmol/d,或利尿剂导致有临床意义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血清肌酐>2.0 mg/dl、血钠<120 mmol/L或血清钾>6.0 mmol/L.门静脉高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是导致RA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关于本病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田冀虹;谭万初;周道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慢性便秘的发生率因饮食结构的改变逐渐上升.但治疗尚无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功能性便秘,多采用药物果导片、芦荟胶囊等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且易复发.笔者自2002年以来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中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此概念由Kerr[1]等在1972年首次提出,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效果提示中药、针炙等疗效有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参麦注射液是以人参、麦冬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生津、复脉、固脱之效,临床上应用颇广.用其治疗冠心病、心肌炎、脑梗死以及提高癌症病人的免疫力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近10年来参麦注射液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舒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结核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882年发现结核菌[1],1921年才将卡介菌用于预防结核,但迄今对卡介菌的作用和价值仍有争论[2].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出现异烟肼问世为标志的抗结核化疗时代的到来,是人类与结核病漫长斗争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作者:乐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临床因出汗多而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在治疗中沿袭传统的理论和治疗方药,疗效不佳,笔者经多年的临床探索,在治疗汗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细胞减少症是慢乙肝病人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常见副反应,约占25%~30%.同时,白细胞减少又影响了病人防御体系免疫功能的健全,导致病人肝功能不能恢复.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干扰素同时佐以成都地奥集团生产的强力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福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2003年5月~2005年11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1例,临床上以温补为基础治法结合兼杂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金波;马西宽;洪利生;何新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由于存在气道气流受阻、通气功能障碍,可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呼吸衰竭(呼衰),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笔者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α-细辛脑注射液治疗92例COPD急性期Ⅱ型呼衰患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苑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80例病例均来自本院2002年~2004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经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特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大65例,小27岁,平均46岁;病程1~10年,平均4.4年;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为5例、23例、12例,其中肝功能异常36例,高脂血症35例.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1例;大66岁,小26岁,平均45岁;病程1~10年,平均4.6年;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为6例、24例、10例,其中肝功能异常37例,高脂血症34例.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有实;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形气不足,卫外功能较差,不耐寒热之邪的侵袭,气候骤变、寒热失常之时,衣服增减不及时,或坐卧当风,更衣脱帽,以及洗澡受凉、相互传染等均可引起感冒发生,直接影响肺呼吸的功能,使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气机失调,进而引起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笔者应用宣肺泄腑法治疗小儿咳嗽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地区位于华北塞外高原,常年风沙大、气候干燥,煤尘空气污染严重.老年人因抗病能力减低,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故易于患病,脏腑精气亏损难以恢复.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一书,历代医家多有论著.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气虚神疲,阴虚口干及虚汗、虚喘、虚脉等.笔者多年来用生脉散加味治疗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汗证、肺心病、糖尿病、直肠癌术后等疾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郭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