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精准医疗的智慧

胡昌江;陈志敏;吴珊珊;胡麟;杨卓

关键词:精准医疗, 中医药, 理-法-方-药, 治未病
摘要: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于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而中医药学凝聚了数千年的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它的诊疗全过程无不体现出精准医疗的智慧.从中医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以及中药的随证加减、炮制品选用、剂量剂型、煎煮以及治未病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中医诊疗过程中的精准医疗智慧,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的精准性.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肺痹、肺痿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分析

    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通过追溯肺痹和肺痿病名,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文献,认为肺痹和肺痿相当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病理阶段,这有助于中医理论准确指导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作者:李重;雷章;卢宏达;孔庆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从“秋燥”探析清燥救肺汤制方特点

    清燥救肺汤为治疗燥邪伤肺的代表方剂.清代医家喻昌博《黄帝内经》“秋伤于湿”为“秋伤于燥”,首次提出“秋燥为病”之论,并自制清燥救肺汤方以补外燥治方之遗.清燥救肺汤在制方上具有宣清降润之四法,又具祛邪扶正之配伍特点.由此从探析秋燥之源流入手、阐明清燥救肺汤的制方理论、以“性味—功效—治法”为体系,分析、讨论清燥救肺汤中宣法、清法、降法、润法的配伍特点,以期宗喻昌之秋燥理论,指导临床.

    作者:王贵帮;吴振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黄丸联合TC化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西黄丸联合TC化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5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8例,采用西黄丸+ TC化疗方案;对照组125例,采用TC化疗方案.治疗后评价两组患则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CEA(癌胚抗原)、CA125表达水平及KPS评分(卡氏评分),并记录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2.34%,高于对照组的3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表达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EA、CA125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脱发发生率于对照组水平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及口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配合TC化疗方案能够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国暑;谢鑫灵;孙大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泻宁口服液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腹泻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泻宁口服液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腹泻的抑制作用和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小儿腹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复制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采用结直肠扩张刺激法评估肠道敏感性,治疗组用中药泻宁口服液,对照组用匹维溴铵进行治疗,病理学检测结肠组织及肥大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5-HT、促炎因子TNF-α、IL-1β、抗炎因子IL-10表达.结果:模型组内脏疼痛阈值和大耐受阈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泻宁口服液治疗组及匹维溴铵对照组均较模型组的内脏敏感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后各组结肠黏膜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泻宁口服液治疗组能够减少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内肥大细胞数目,有效控制肥大细胞受P物质刺激后脱颗粒状态,降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HT表达;模型组的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高于正常组,抑炎因子IL-10表达低于正常组.结论:泻宁口服液能够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结肠组织中5-HT表达,下调肠道黏膜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杜建民;桑杲;陈明显;陈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精准医疗的智慧

    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于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而中医药学凝聚了数千年的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它的诊疗全过程无不体现出精准医疗的智慧.从中医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以及中药的随证加减、炮制品选用、剂量剂型、煎煮以及治未病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中医诊疗过程中的精准医疗智慧,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的精准性.

    作者:胡昌江;陈志敏;吴珊珊;胡麟;杨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决明子降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疾病,并由此1发一系列临床病理表现的病症,如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决明子作为传统中药凭借其药源丰富、降脂作用温和、疗效确切稳定、多层次、多靶点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决明子相关文献的查阅,对近年来相关研究中所提及的中药决明子降脂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其降脂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决明子降脂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许鹏飞;孙学斌;黄尹琦;单义珠;吴延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对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实验

    目的:观察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对肝癌SMMC7721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差异.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药用成分,MTr检测其对SMMC7721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及观察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存在差异,成熟者强于未成熟者;且成熟者诱导细胞内空泡发生的作用强,提示其诱导内质网应激成分得到富集.结论:随着预知子成熟,其种子中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内质网应激的成分均得到富集,提示应收获成熟的预知子,提高其药用价值.

    作者:卢涛;许群瑶;郝尧;宋艳荣;任红艳;方肇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XCL12及其受体与肿瘤生物学关系研究

    近年愈多研究表明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CXCR7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与密切相关.就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在不同恶性肿瘤中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生物学特性关系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俊萱;赵川;韦燕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临界流体萃取补肾活血方产物GC/MS分析及诱导成骨细胞增殖研究

    目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选择性萃取补肾活血方产物的化学组成及体外诱导成骨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采用多元超临界流体萃取补肾活血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各萃取产物的化学组成,并以体外培养原代大鼠颅成骨细胞为模型,研究各萃取产物含药血清诱导成骨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补肾活血方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SFEI和SFEII两个产物,GC/MS分析显示两个萃取产物挥发性组分的化学组成极为相似,为倍半萜和醛类化合物,但组成比例不同;体外研究显示SFEI与SFEII高、中、低剂量组合药血清均可显著诱导成骨细胞增殖(P<0.05),且SFEI中剂量组、SFEII低剂量组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强于醇-水提取物组和阳性对照药组(P<0.05).结论:超临界流体可萃取选择性萃取补肾活血方中的挥发性和脂溶性成分,且该萃取物具有体外诱导成骨细胞增殖的活性.

    作者:钱亚芳;金红婷;单乐天;谷满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研究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和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5组,每组10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生理盐水,6h后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6h后分别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及低、中、高剂量药液.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后采血并分离出血清待测.细胞实验中,KB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在KB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和GY在MX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培养72 h后,收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及培养液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中NF-kB、IkBs激酶(IKK)、NF-kB诱导激酶(NIK)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IKK、NIK、NF-kB p65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kB p65在各组细胞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中,MX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KB组均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ZY组和GY组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MX组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实验中,MX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165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DY组和ZY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蛋白表达较MX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MX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显著高于KB组(P<0.01),而DY组和ZY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较MX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NF-kB信号通路是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关键,泻火解毒法可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来治疗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作者:何卫东;文丹;吴晖;邵丹;翁淑琴;高芳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丹栀逍遥丸辅助治疗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丹栀逍遥丸辅助治疗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纳入丹栀逍遥丸辅助治疗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至2016年11月,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总计4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栀逍遥丸结合西药治疗PCOS患者组T变化值[SMD =0.29,95% CI(0.10,0.48),P=0.002]、FINS变化值[SMD=-0.23,95% CI(-0.43,-0.03),P=0.03]、2hINS变化值[SMD=-0.42,95%CI(-0.62,-0.21),P<0.0001]、排卵率[RR=1.27,95%CI(1.19,1.36),P<0.000 01]、周期排卵率[RR=1.16,95% CI(1.09,1.23),P<0.000 01]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但LH变化值[SMD =0.19,95% CI(-0.53,0.90),P=0.61]没有明显改变.结论:丹栀逍遥丸辅助治疗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本次研究纳入文献和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不高,证据强度有限,仍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循证研究支持.

    作者:葛彦;王克华;查玉桃;尚国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作者:孙年怡;何宇;王文春;柏玲;张安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PSQI评分、PANSS评分、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入睡时间得分比观察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精神病理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阳性因子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ES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状态,促进预后,利于其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轶虎;崔力军;潘鑫;陶百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ER、PR、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标准纳入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宫宁颗粒和消炎痛进行干预,宫腔镜下观察并定点获取IUD压迫区、移行区、远器区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检测ER、P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宫宁颗粒临床疗效优于消炎痛组(P<0.05);内膜损伤程度与距离IUD远近成反比,治疗前ER、PR、VEGF在不同区域表达不同步(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EGF在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ER表达在压迫区降低远器区升高,治愈或好转后,较之治疗前,VEGF表达降低,PR表达升高,且表达趋于同步.结论:内膜周期性修复障碍是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的病理基础,宫宁颗粒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瘀热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PR、VEGF同步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作者:李盼盼;徐丽;张芳;李彦楠;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水蛭对肾病血瘀证的研究及应用

    目的:总结归纳肾病血瘀证的中医探讨及水蛭干预治疗作用.方法:查找出近10年来肾病血瘀证的中医探讨及水蛭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得出结论.结果:肾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比较提示血瘀证患者肾脏病变更加严重,及其预后差的指标表达率更高,水蛭干预治疗后可以减少化验指标对其肾脏损害.结论:水蛭可以改善肾病血瘀证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肾功能进展,保护肾脏.

    作者:莫超;史伟;王夏青;向长玉;胡雯;赵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优选测定波长、显色试剂用量、显色时间及显色温度,建立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确定了β-谷甾醇显色的条件为检测波长为420 nm,加浓H2 SO41.0 mL,并于50℃水浴显色4 min,建立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 =0.010 1x +0.026 1,R2=0.999 3,β-谷甾醇在10 ~ 7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3种半夏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780、1.172、0.844 mg/g.结论:半夏3种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清半夏高,法半夏其次,姜半夏低.结果可为半夏炮制品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临床上选用半夏组方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参考依据.

    作者:张素清;李敏;虞立;范红晶;郑丽萍;张宇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损伤小鼠足细胞表达TRPC6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损伤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表达TRPC6的影响,探讨不同类中药的作用强度.方法:应用PAN(50 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形成PAN足细胞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的足细胞随机分为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血清对小鼠足细胞表达TRPC6 mRNA及蛋白的影响.结果:①RT-PCR结果显示:空白组与PAN刺激24、48 h的模型组TRPC6mRNA表达差异显著(P<0.05).含药血清作用24h后,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表达TRPC6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益气组(P<0.05),而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益气组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含药血清作用48 h后,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及复方组表达TRPC6mRN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4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②Wersten印迹结果显示:空白组与PAN刺激24、48 h的模型组TRPC6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5).含药血清作用24h后,益气组、化瘀组TRPC6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清热组、复方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4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含药血清作用48 h后,益气组、清热组、复方组TRPC6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化瘀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P>0.05);复方组、益气组、清热组3者在TRPC6蛋白表达上无差别(P>0.05);化瘀组TRPC6表达水平高于复方组(P =0.008 <0.01),而与益气组、清热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均能抑制造模足细胞TRPC6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不同药物作用于造模足细胞的时间不同,抑制TRPC6表达的作用强度不同.

    作者:翟文生;杨濛;张建;张霞;张秋月;张茂华;郭庆寅;宋纯东;李广;黄岩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大鼠肠道内MRP2转运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之间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方法: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存在于大鼠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中主要亚型MRP2的抑制剂环孢素A对底物普伐他汀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的外排转运率及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采取LC-MS/MS法测定样品中普伐他汀含量,通过计算,比较对照组与抑制剂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建模实验表明,对照组中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外排转运率分别为1.06±0.31、1.73±0.41、2.10±0.67,加入50μg·mL-环孢素A之后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9±0.30)与回肠(0.81±0.13)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加入100 μg·mL-1环孢素A后也同样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2±0.24)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了研究肠道内MRP2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为此后研究肠道内转运蛋白与药物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谭瑞湘;黄娟;黄志海;丘小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的诠释

    益气解毒法是课题组长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科研临床中总结而出的中医治则.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益气解毒法的理论内涵,感毒清组方特点、药理机制及临床研究对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作出分类诠释.诠释目的是深入挖掘益气解毒法的本质特征,对感毒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虚邪犯证)的机理进行科学地解释,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作者:王振兴;潘怡;张秀;徐世军;王永炎;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转化医学在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为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使各个学科发挥主观能动性,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无论在科研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中,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无形中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尤其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的研究中更为重要.使RSA血栓前状态的机制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与动物实验水平,更多的转化到临床中应用加以验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再提出新的问题,反馈到基础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基础研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中医药历来就注重转化,重视临床经验,大量的中医药理论源自于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转化医学思想是中医药学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梁程程;雷磊;邓文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