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何永恒
目的:观察参芍宁心饮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芍宁心饮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中医症候疗效、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改善情况进行判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TnT、LDH、CK、CK-MB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宁心饮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本病的可选方法.
作者:张芯;皇甫海全;陈会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应用matrine作用肺癌A54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吖啶橙染色(AO)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状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GFP-LC3质粒转染实验观察细胞胞质中绿色点状聚集的自噬泡.结果:matrine可以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P<0.01),随着给药时间和剂量的增加,matrine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matrine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细胞内酸性滤泡染成亮红色荧光比例增多,其中以0.5 mg/mL和1.0 mg/mL浓度较为明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实验即选择0.5mg/mL和1.0 mg/mL作为实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matrine0.5 mg/mL和1.0 mg/mL组LC3-Ⅱ/GAPDH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matrine0.5 mg/mL组相比,matrine0.5 mg/mL+3-MA组LC3-Ⅱ/GAPD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matrine1.0 mg/mL组相比,matrine1.0 mg/mL +3-MA组LC3-Ⅱ/GAPDH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GFP-LC3转染实验选择matrine1.0 mg/mL于肺癌A549细胞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转染GFP-LC3质粒的细胞在1.0 mg/mL处理后,细胞胞质中出现绿色点状聚集的自噬泡,而正常培养组极少细胞有自噬泡形成;同时转染GFP-Control对照质粒的细胞在1.0 mg/mL处理及正常培养条件下均未观察到点状聚集的自噬泡产生.结论:matrine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
作者:周晓芳;李菲;方慧;徐佳丹;李影影;唐夏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的疗效,来明确这3种化合物的药效.方法:以给大鼠灌服大剂量番泻叶为造模方法,再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给药对象,分别给以不同剂量的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并测量不同组别大鼠的血清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淀粉酶活性(AMS)、胃动素(MTL)等生理指标.结果:大鼠在灌服3种单体化合物后其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淀粉酶活性、胃动素等生理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灌服高剂量5-羟甲基糠醛的大鼠血某些指标好于阳性药物组大鼠.结论: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这3种单体化合物均对脾虚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这3种单体化合物可能是苍术健脾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玉强;许晨曦;贾蕊;刘阳芷;才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DAM33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相关性.方法:引入计算机识别系统,实现大鱼际掌纹特应征客观量化分级,采用SNaPshot方法检测400例哮喘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的ADAM33基因rs2280090、rs487377、rs2787094共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相对于CC-CG基因型,rs2787094的GG基因型频率在掌纹阴性组为11.3%,在掌纹阳性组为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0,95%=1.26-3.50,P=0.003 8).结论:ADAM33基因rs2787094多态性与哮喘患者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呈显著相关,而rs2280090、rs487377多态性和掌纹无相关性.
作者:周兆山;王燕青;朱习军;姜洪玉;陶红卫;姜文青;陆学超;胡海波;梁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轻、中度及慢性迁延型溃疡性结肠炎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因而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从病证结合,主病主方;理气活血,贯穿始终;清肝理脾,不容忽视;内外合治,疗效更佳;温清并举,寒热同调等5个方面归纳了王庆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与用药特色,并列举了王教授治疗本病的治验实例,以期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作者:闫军堂;王雪茜;刘晓倩;刘敏;赵琰;王庆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根据临床试验前期病例纳入情况,结合灵活性较强的适应性设计方法,观察干预方案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α消耗函数法进行主要结局指的期中分析,样本含量的重新估算.结果:NPQ百分比在各个观察时点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 >0.026),尚不能终止试验;重复测量的时点间有显著性差异,与分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样本含量重新估算需继续纳入1386例受试者.结论:继续试验,并可参考期中分析结果调整试验方案.
作者:李慧;符文彬;梁伟雄;欧爱华;朱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研究,了解全国和广东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开展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收集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病例的基本情况和辨证分型.结果:一共纳入34篇文献,包括4570例患者,男性稍微多于女性,以轻度、中度患者为主.全国文献以大肠湿热证(34.8%)、脾胃虚弱(19.8%)、肝郁脾虚(12.5%)和脾肾两虚(10.8%)为主;四篇文献来自广东,一共645例患者,以大肠湿热(36.0%)、脾虚湿阻(18.9%)和脾胃虚弱(12.6%)为主.广东文献报告更多的脾虚湿阻、大肠湿热、血瘀肠络证患者(P<0.05);全国文献报告更多的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肾两虚、寒热错杂、阴血亏虚和脾虚湿热证患者(P>0.05).结论:广东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生活饮食习惯和体质决定了该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大肠湿热和脾虚湿阻为主.
作者:陈新林;张长荣;王丹丹;莫慧霞;刘俊城;候政昆;徐谦;刘凤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灸疗法发展迅速而灸具作为施灸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目前使用的灸具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制作一款功能强的灸具.通过研究传统艾灸法的功效与不足以及临床使用时遇见的诸多问题,据此研制出一种能代替传统灸疗法的双头全方位多功能温灸治疗仪.研制的艾灸仪既保持传统灸法的特色,又解决了灸疗中存在的费力费时,烟雾污染等问题.使灸疗安全卫生,避免烫伤,省时高效,易于患者接受,便于推广.
作者:王树东;陈文辉;董宝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2例慢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疗程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率变异(HRV)指数.以及患者服药期间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化验结果和不良事件.应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试验组(88.42%)优于对照组(76.85%)(P<0.05).对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测量结果显示,治疗前,SDNN/ms、SDANN/ms、SDNNI/ms、RMSSD/ms、PNN5050/%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DNN/ms、SDANN/ms、SDNNI/ms、RMSSD/ms、PNN5050/%较治疗前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0.05或0.001),对照组治疗后SDNN/ms、SDANN/ms、SDNNI/ms、PNN5050/%较治疗前有改善作用(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比较发现,试验组对SDNN/ms、SDANN/ms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检查测量结果评价,试验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0.05),对照组治疗后P波离散度较治疗前有改善作用(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比较发现,试验组对P波离散度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益气活血法”较好地提高HRV值、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
作者:齐欣;郭书文;陈剑明;黄琨;张璐;陈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治疗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对血清IL-2、IL-6的影响.方法:将内异症术后复发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中药益气活血方组30例、西药抑那通组31例、联合组32例.治疗组连续用药6个月,停药12个月,观察3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囊肿大小、血清CA125值、IL-2、IL-6的变化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痛经评分、卵巢囊肿大直径、血清CA125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及联合组能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升高血清IL-2值、降低血清IL-6值(P<0.05);在复发率方面,联合组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复发率低(P<0.05),而中药组及西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缓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卵巢囊肿,下调血清CA125的值,降低复发率,并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红;齐聪;曾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机制相当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越来越多与疼痛相关的生物分子被发现,这些生物分子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疼痛网络系统,就近年来疼痛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刘钰;何永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优化中药人参叶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以回流法提取作为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人参叶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人参叶中皂苷类化合物的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20 min,料液比为10∶1.动物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人参叶连续灌胃30 d,高剂量组0.5 g· kg-1人参叶可显著降低MDA、Prot含量,对GSH含量有一定增加作用.表明人参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应用优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提取人人参皂苷的效率的大化,所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张语迟;李赛男;刘春明;唐英;李森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作者:戴忠华;笪舫芳;朱华;樊柳园;秦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01月),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筛425篇文献,终纳入11个RCT,计14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逆转LVH作用:LVDd[WMD=0.47,95% CI(-1.36,2.30),P=0.62];IVST[WMD=-0.26,95% CI(-0.52,0.01),P=0.06]、LVPWT[WMD=-0.22,95% CI(-0.45,0.00),P=0.05]、LVMI[WMD=-1.97,95% CI(-4.24,0.30),P=0.09],各P值均大于或等于0.05,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中成药逆转高血压痛LVH的作用与单用西药无明显差异.②降压疗效:SBP[OR =0.98,95% CI(-0.68,0.63),P=0.25],DBP[WMD=0.58,95% CI(-0.85,2.01),P=0.43],SBP及DBP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成药在降压方面疗效西药相当.③临床症状的改善率:[OR =3.83,95% CI(1.81,8.11),P=0.000 4],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LVH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体现出其优势.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成药与单纯西药比较,逆转LVH及降压作用两者相当,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成药有其明显优势.不良反应方面,中成药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咳嗽,与对照药选择有关(大部分为血管转化酶抑制剂).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研究较少,证据强度有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刘丹;曾勇;段吾磊;周骞;谭元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上诊治为困惑的精神类疾病,有很高的误诊率,尤其是在综合医院其误诊率更高.中医对该病虽早有认识但不够系统,多将此病分为两种疾病来看,在治疗上多采取疏肝解郁的方法,临床不仅不能取得疗效,相反还会加重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有本质的区别,内生火热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内生火热的角度来探讨其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提供线索.
作者:尹冬青;贾竑晓;周方;刘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络病理论的起源、发展概况,总结络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等,结合络病理论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充分认识其理论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以期为慢性肝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景豪;郑超;周振华;朱晓骏;黄凌鹰;张鑫;郁怡婷;高月求;孙学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64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维生素B1+甲钴胺片+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连续治疗15 d.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P物质水平,VAS、QOL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3+、CD4+以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降低(P<0.05),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CD4+以及CD4+/CD8+较高(P<0.05),CD8+较低(P<0.05),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较低(P<0.01),QOL评分较高(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能显著减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可能机制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降低血清P物质水平.
作者:胡湛歆;蒋亦秀;黄池清;付梦珠;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要药”配伍对脾虚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推进及血浆中Ghrelin,NO和VIP含量的影响,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胃肠动力障碍的机制及其“要药”配伍的科学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复制脾虚胃肠动力障碍模型,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莫沙必利组、补中益气汤组、补中益气汤去升柴组和升柴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 d,给药结束后获取标本测定胃肠推进率和血浆Ghrelin,NO,VIP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明显升高(P<0.05),而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莫沙比利组、补中益气汤组和升麻柴胡组的胃排空率显著升高(P<0.05,P<0.01,P<0.01),莫沙比利组、补中益气汤组和升柴组的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去升柴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Ghrelin显著下降(P<0.01),NO和VIP显著升高(P <0.05,P<0.01);经药物干预后,莫沙必利组,补中益气汤组和升麻柴胡组Ghrelin相比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 <0.05,P<0.05,P<0.05),去升柴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莫沙必利组,补中益气汤组和去升柴组NO相比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 <0.01,P<0.01,P<0.01),升柴组没有明显改变(P>0.05);莫沙必利组,补中益气汤组和去升柴组VIP相比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 <0.05,P<0.05,P<0.01),升柴组VIP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脾虚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的胃排空亢进和小肠推进率下降,血浆Ghrelin下降,NO和VIP含量明显升高;补中益气汤具有良好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其机制为升高脾虚大鼠的Ghrelin,降低NO和VIP含量;单纯升麻柴胡配伍对部分指标有改善作用,提示升麻柴胡为补中益气汤的“要药”,升麻柴胡配伍有其科学性.
作者:李强;郭蕾;陈少丽;都广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及其蛋白组学的变化,从蛋白质的分子水平上探索中药益糖康对糖尿病作用机制生物学基础.方法:高脂高糖饮食+用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10周后,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并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对糖尿病大鼠进行串级质谱数据分析,对检测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达差异白进行研究.结果:给药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从第6周开始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比较,给药组中的TC、TG、HDL-C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C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所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给药组的TC、TG、HDL-C、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IR)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LDL-C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组学变化,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共得到40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大于1.5倍的蛋白有11个,下调小于0.75倍的有29个.结论:中药益糖康是通过改善和修复蛋白的合成而降低血糖,并改善糖脂代谢的,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发现了中药益糖康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生物学基础.
作者:陈红谨;刘小溪;连捷;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多见,原因复杂,治疗上较为棘手,中医药在耳聋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在基础实验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综述了中医药防治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础研究进展,以其进一步揭示其疗效机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李莉;王俊锋;吕翔;聂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