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欢;韩莹毅;袁乐丽
目的 探究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临床特点及具体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方法;研究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0%,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由于外伤引起的创伤性或突发性疾病导致发生出血,并使得患者出现黄斑孔、青光眼、视网膜出血等一系列的合并症.结论 根据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实施临床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傅优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和传统麻醉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麻醉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组(n=30)和传统麻醉方法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宫颈松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组患者T2时的HR显著低于T0时(P<0.05),传统麻醉方法组患者T1时的HR、MAP、SpO2均显著低于T0时(P<0.05);T1时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组患者的HR显著高于传统麻醉方法组(P<0.05),T2时显著低于传统麻醉方法组(P<0.05),T1时SpO2显著高于传统麻醉方法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1/30)显著低于传统麻醉方法组86.7%(26/30)(P<0.05),宫颈松弛率73.3%(22/30)显著高于传统麻醉方法组3.3%(1/30)(P<0.05).结论 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较传统麻醉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好.
作者:刘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曲安奈德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的效果及对IL-6、TNF-α、IFN-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变化、前房闪辉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天、1周前房闪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曲安奈德能有效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恢复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前房闪辉,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战巧;钟柳美;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HCCA患者111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姑息性手术组36例、根治性手术组42例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组33例,对比三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姑息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6%,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35.71%、0;姑息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69.44%、11.11%、0;PTCD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21.21%、0、0,根治性手术组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和PTCD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HCCA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刚;陆可;潘万能;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经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HCH患者80例,依据治疗疗效分为无效组(n=10例)和有效组(n=70例),检测两组血清NSE、HMGB1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血清NSE、HMGB1水平和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无效组血清NSE、HMGB1水平和血肿量、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E、HMGB1下降值均与血肿量、NIHSS评分下降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H患者经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血清NSE、HMGB1水平变化与其病情转归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林丹江;郑伟明;朱聪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对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本院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实验组行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大尿流率、残余尿差异不显著(P>0.05);2组IPSS评分、生活质量均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和传统的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相比,乳腺癌切除整形术可以应用于体积较大的乳腺肿瘤,且不影响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但是局部扩大切除术可以增加手术切缘阴性的概率.本研究通过比较乳腺癌切除整形术和局部扩大切除术3种手术切缘宽度比较二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0例接受乳腺癌切除整形术治疗,另外30例接受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在3种手术切缘宽度下的切缘阳性率和再手术率.结果 临床数据表明两组病人具有相似的年龄、肿瘤类型、肿瘤体积.接受乳腺癌切除整形术的病人在1mm切缘宽度具有较低的切缘阳性率(5.7%vs 20.8%,P=0.036),二次手术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乳腺癌切除整形术用于切除体积较大的肿瘤在治疗效果和切缘阳性率上与局部扩大切除术(切缘宽度0~2mm)无异,其额外的美学收益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除保乳术外的选择.
作者:应健;陶德友;应荣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MSCT在无症状的成年人髋关节中测量FAI相关的形态学定量参数,确立这些参数的均值及参考区间,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注的240例有腹部或泌尿生殖系统病变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为行CT检查的年轻成年人,计算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a角及股骨头颈交界处偏心距;钳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髋臼前倾角、中心边缘角、髋臼交叉征;对上述影像学形态参数进行统计学数据定量分析.结果 凸轮型撞击相关形态学参数,α角为51°(SD 9)和股骨头颈交界处偏心距为9mm(SD 2),钳型撞击相关形态学参数,髋臼前倾角为19°(SD 6),中心外侧角为32°(SD 6);凸轮型相关形态学参数均值及95%参考区间远远超出目前文献中界定异常阈值,而在钳型中超出程度略小.不同性别间参数在凸轮型中相近,而钳型中略有差异.结论 无髋关节症状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年轻成年人形态学测量值的95%参考区间超出异常范围阈值,形态学参数在成像时应该谨慎使用,特别是a角不是定义凸轮型FAI的合适参数,需要重新定义,这个参数似乎反映的是正常的解剖变异.FAI是一种临床诊断,无症状患者的预防性手术不应仅基于影像学征象.
作者:钱建敏;戴文字;金丽君;程建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VP(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及伤椎椎体高度.结果 通过行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整体操作较为简单且具备一定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祝应平;邓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38)和研究组(n=262).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刻(T0-麻醉前、T1-麻醉后30分钟、T2-麻醉后60分钟、T3-麻醉后90分钟)免疫球蛋白指标、T细胞亚群指标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T1时刻的IgG、IgA、IgM水平和T2、T3时刻的IgA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T1时刻的IgG和IgM水平及T1、T2和T3时刻的IgA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T0时刻相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和T2时刻的CD4+低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水平,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T0时刻相比,对照组患者T1和T2时刻的CD4+明显升高,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镇痛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在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提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预后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林胜仙;孔微微;吴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86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手术状况.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组采取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5.34%vs 90.69%,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下鼻甲萎缩、鼻泪管损伤、鼻腔粘连的发生率(0.00%、2.32%、4.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7%、13.95%、32.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范光辉;陈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无手术病史的因空回肠憩室引起肠梗阻表现、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15例既往无手术病史的因空回肠憩室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部位、原因、诊断、治疗.结果 术中证实均为空回肠憩室继发引起肠梗阻甚至肠扭转,均行手术治疗,恢复顺利.结论 空回肠憩室发生肠梗阻较少见但易发生于高龄病人,往往既往有慢性腹痛病史,对于既往无腹部手术史的因肠梗阻就诊的患者,CT除外肿瘤、腹股沟疝等原因,因考虑到有空回肠憩室引起可能,腹腔镜探查有一定的优势.手术探查发现因以憩室切除或肠部分切除为主,如保守治疗好转,必要时可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进一步除外小肠疾病的可能.
作者:姜静华;罗建生;张兆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外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共计80例,其中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治疗;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观察组进行损伤控制.统计分析两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苏后的基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损伤控制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损伤控制后的体温和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同时可以加速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浩;陆骁臻;任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快速通道麻醉技术患者80例,依据术后镇痛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氟比洛芬酯组(n=40)和芬太尼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8、12、24小时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术后2、6、8、12、24小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中恶心6例,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0/40);芬太尼组患者中恶心12例,呕吐8例,嗜睡6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28/40).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中的镇痛效果相当,但前者较后者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敏娟;林丽娜;王红珠;金冰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CEUS)+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联合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疑似前例腺癌(PCa)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经会阴前列腺8点盲法穿刺活检;观察组行CEUS+TRTE后,对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活检情况以及两种穿刺活检方式在诊断PCa上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a检出率、单针检出率分别为60.87%、65.03%,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13%、16.44%),其阳性病例平均穿刺点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 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93.33%、91.30%、96.55%、8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0%、62.50%、60.87%、75.00%、45.4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TRTE联合应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能够更加有效、精确地发现靶目标区,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靶向穿刺,能够显著减少前列腺穿刺针数,使Pca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吕成;王正平;涂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WBC(白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临床效果、炎性反应标志物变化情况、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围术期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CT、CRP、NEU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止痛药使用率、肠梗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较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等特点,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欢;韩莹毅;袁乐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足踝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收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6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手术前后均拍摄X线片,比较分析手术前后的后跟骨重要复位指标情况,包括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判,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等改善明显,手术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andersⅡ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是82.50%,Ⅲ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是66.67%,Ⅳ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0%.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6±1.22)个月,大部分患者术后足外形良好,没有明显的跛行现象.术后未出现切口无法愈合、切口感染等情况.有3例患者3足出现腓骨肌腱鞘炎,经过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炎症得到缓解;有4例患者5足出现距下关节内外翻活动受限的情况,采取适当功能锻炼、理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SandersⅡ~Ⅳ型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效果好,固定安全,并且预后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映少,是一种能够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方煜丽;钟如钢;恵明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措施在减少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后皮肤感染、坏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2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预防组(n=63例)和常规组(n=60例),常规组给予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预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预防组术后引流量和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及皮肤感染、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和常规组足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促进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患者的创面愈合,有利于减少皮肤感染、坏死,且不影响患者足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叶慧;郑荣琴;叶勇;徐胜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囊肿患者46例,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止痛药使用情况和住院时长,并发症和短期内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短期复发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过程中,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操作更加安全,利于患者恢复,该手术方法能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该方法与腔镜手术在短期复发率上可达到同等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袁耀宇;刘世雄;张鑫圣;王慧;谢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 镇静效果及对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以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而对照组以吗啡进行镇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对各组患者术后2小时、12小时、1天、2天的镇痛、镇静效果进行评价.测定术前、术毕、术后12小时、1天、2天各时间点患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统计术后2天内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小时、12小时、1天、2天,两组患者安静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术后1天血浆IL-2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12小时达到低值后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2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和观察组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毕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持续升高至术后12小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2天两组患者的IL-6水平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毕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2h达到低水平,术后2天观察组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和观察组水平(P<0.05);术后2天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其镇痛、镇静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柯敏;王志波;郑潇宇;魏华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