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显军;朱临江;滕晓生;梁建华
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被证实能显著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但手术同时可能会造成术后记忆力的下降,出现严重的顺行性遗忘。如何权衡手术所带来的收益和副作用,做出一个对患者有利的医疗抉择成为一项重要难题。本文就手术对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力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医疗抉择提供帮助。
作者:吴建跃;王卫民;肖国民;袁云鹏;丁皓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囊肿切除的佳操作方法,既保证减少手术创伤,又保证对囊壁切除的彻底性,防止复发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指入引导方法切除坐骨结节囊肿,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及止血彻底,无需放置引流。结果本组住院3~5天,术后10天拆线,均获彻底治愈,无1例发生脂肪液化、积液、血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指入引导方法在坐骨结节囊肿切除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肯定与推广。
作者:章胜伟;陆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吗啡膝关节腔内注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的异同。方法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MFNB组为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内注射;CFNB组为续股神经阻滞组。两组均持续镇痛2天,术后观察记录静息,主动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静息VAS评分,主动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MFNB组均低于CFNB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内注射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
作者:李庆华;邓芳;陶守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更年期功血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研究本院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另选57例40岁以下育龄功血患者为育龄组,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同时分析更年期功血患者年龄、出血时间、内膜厚度的相互关系。结果功血高发人群为40岁以上围绝经期妇女。本次研究中,内膜单纯性增生、内膜复杂性增生、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分泌反应不佳、内膜不规则脱卸分别为70.0%、5.0%、10.0%、13.75%、1.25%;增生期、单纯性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出血时间呈递增趋势,内膜厚度为相同变化趋势,但复杂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比较无显著差异;出血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负相关,出血时间较长、子宫内膜厚度上升可作为子宫内膜复杂型或不典型增生的判断依据。结论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相关,出血时间越长可导致内膜厚度变小,是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理进展的重要机制,同时内膜单纯性增生发生功血几率较高,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黄小娟;徐群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改良的Devien术在治疗隐匿性阴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5例,年龄8~14岁,均采用改良Devine手术矫正。结果33例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全部患者得到随访,术后当日、3个月时及6~12个月(平均10月)时,34例阴茎显露满意,包皮自然上翻,无狭窄环,阴茎头完全裸露,1例阴茎回缩,无阴茎包皮顽固性水肿及阴茎勃起疼痛等并发症。阴茎长度由术前0.5~2.0cm增长到4~6cm,患者及其家长均感到满意。所有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活学检查,提示为异常纤维组织,3例含有脂肪组织。其中2例术后3天发生阴茎皮肤缺血性坏死,经换药及氦氖激光照射后12~15天创面Ⅱ/乙愈合。1例阴茎回缩患者拒绝作进一步治疗。结论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术后阴茎显露满意,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林;张常银;陈静辉;席广君;张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脑脊液中铁离子浓度与颅内压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32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铁含量的变化,探讨脑外伤脑脊液中铁离子浓度与颅内压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与颅高压明显相关(P<0.05),与脑脊液中红细胞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与脑水肿程度正相关,可为脑水肿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晓广;张科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宫腔镜电切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收缩压为(113.2±8.7)mmHg、舒张压为(64.3±9.7)mmHg、HR指标为(63.8±6.6)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SpO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丙泊酚总用量为(220.2±24.2)分钟、意识恢复时间为(4.9±0.4)分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清醒后5分钟VAS评分为(1.9±1.1)分、10分钟VAS评分为(1.7±1.2)分、20分钟VAS评分为(1.7±1.2)分、30分钟VAS评分为(1.8±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中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伟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Hookwire定位技术结合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于不明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手术的SPN患者的资料,69例术前行CT引导Hookwire定位行VATS为观察组,51例行单纯VATS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以及中转开胸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其出血量和中转开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病理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CT引导下定位,并通过VATS对SPN的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并能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疼痛较轻,减少中转开胸率对SPN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作者:顾勤花;沈琦斌;李冬;郑屹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分别予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测两组病例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其术后出血量、出血倾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结果80例病例中,共有4例发生DVT,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例,发生率均为5%。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D-二聚体含量、血小板计数、PT及APTT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出血倾向发生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DVT的发生,而且比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作者:苏嘉;戴寿旺;郭晓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在经皮内窥镜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火激光切除术(PELD)后的护理与康复过程中应用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并观察疗效。方法3年内符合要求的PELD术后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基础护理同时采用超声药物导入疗法,对照组以基础护理为主,1疗程(10次)结束后将两组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护理评估等的评定比较。结果术后2组患者均出现有并发症,疗程结束后消失。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直腿抬高、间歇性跛行(一次步行的距离)比对照组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总有效率:试验组93.2%,对照组85.4%,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F=0.077)。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能有效缓解PELD术后的疼痛、改善体征,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张兰君;赵正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性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进行12~48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性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内肿瘤复发率为3例,占9.38%,对照组五年内肿瘤复发率为2例,占6.25%,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可获得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后相同的远期疗效恢复和存活率,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作者:王竞;杨汉良;邵世飚;刘君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Rope治疗Rockwood Ⅲ型脱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例30例,采用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分别采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例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参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B组病例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等围手术期指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例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 Tail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是治疗该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郭子仪;伍峻松;凌志恒;郑永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曲马多用于单侧经皮肾镜碎石术瑞芬太尼麻醉后抗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90例单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P:生理盐水5ml组,T:曲马多1 mg/kg组,TL:利多卡因1.5mg/kg+曲马多1mg/kg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术毕前15分钟分别静注生理盐水或镇痛剂,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呼吸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的VAS:T、TL组低于P组(P<0.05),TL组低于T组(P<0.05);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T、TL组均高于P组(P<0.05),TL组高于T组(均P<0.05);T组和TL组自主呼吸恢复的初始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低于P组(13.4±2.6次/分),而自主呼吸完全恢复的时间(6.8±1.8,7.0±1.9)相当(P>0.05);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1.5mg/kg能增强曲马多1 mg/kg用于单侧经皮肾镜碎石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的镇痛及抗痛觉过敏作用,有一定的镇静效果,不影响麻醉复苏,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不能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陈超;汪卫星;胡四平;何焕钟;吴鹤芬;刘洋;单汉民;余亮;潘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4月至2013年11月经视频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行切除术的23例病例,包括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复发性上颌窦息肉7例,上颌窦囊肿5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加轴位CT扫描,选择的病例为病变位于上颌窦内壁及泪前隐窝区,考虑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而病变不能完整切除者;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则在术前行MRI检查,并明确为上颌窦病变。结果23例病例经试探性手术证明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不能完整切除病变部位,改行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并随访6~24个月。术后鼻后滴漏、流涕、鼻腔臭味、头痛、头晕症状逐渐消退,其中1例由于病变累及鼻泪管而将鼻泪管切除,导致术后发生溢泪现象,继而给予视频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而好转,至术后第6个月时,溢泪现象消失。1例患者术后于术侧上颌中、侧切牙部位有麻木感,1个月后消退。1例术后病理检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变,经院外放射治疗失访,余下随访的22病例中,1例下鼻甲形态略有缩小,其余病例均形态良好,上颌窦光滑,下鼻道开窗形态良好。结论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损伤小,便于病变观察和切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形态及功能。同时为开展翼腭窝等侧颅底区域手术提供了一种入路方法。
作者:刘晓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用三维数字成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少见并发症及相关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67例应用钛网三维适型颅骨修补术,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教训。结果共发生各类少见并发症9例,其中面瘫1例,张口困难1例,失血性休克1例,脑梗塞1例,头皮缝合困难1例,眉毛上扬困难1例,颞部不整1例,皮瓣中心坏死1例,面部畸形1例。结论使用三维数字成型钛网,术前定制钛网、术中选切口、分离头皮、放置固定钛网、术后处理均需掌握一定经验技巧,除有效减少或控制常见并发症外,还要考虑到可能的少见并发症。
作者:万默各;钱佳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膝关节骨质增生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的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56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49例(87.5%),死亡7例(12.5%)。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3例、颅脑损伤脑疝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MODS 1例。结论早期的快速急救与准确诊断、合理选择各部位和各脏器损伤的手术处理顺序、合理采用损伤控制、逐步建立多发伤的急诊一体化救治体系等,对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金成;孙华山;陈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及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切口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的90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同年龄、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其他部位感染情况、手术时间、是否胎膜早破及BMI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9056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6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73%,且年龄较大、并发基础疾病、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手术时间较长、开腹手术及BMI值较高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是与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仍需进一步控制,而年龄较大、并发基础疾病、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手术时间较长、开腹手术及BMI值较高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桂君;张春华;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4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情况及术后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1.89%,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81.0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建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骨外露、骨缺损患者,多次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采用Papineau技术开放肉芽创面植骨,Ⅱ期植皮或直接缝合闭合创面。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1月,平均16月。18例感染控制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结合Papineau技术能有效控制感染,消灭骨死腔促进骨愈合,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慢性骨髓炎及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建杰;虞建浩;应一鸣;徐建桥;童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