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柴可夫;马纲;慎知;孙炜

关键词:糖耐量低减, 中医证型, 实验室指标
摘要:目的: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收集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指标相关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阳虚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的年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 <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阳虚血瘀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临床客观检查指标是有差异的.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外科托法实验研究设想

    托法是中医外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是异病同治的良好方法.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与机制不明限制了其作为特色疗法而被国际同行认同.代谢组学技术是目前对中医证候、治法、方剂研究的良好技术方法,可以结合诸多现代实验手段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外科托法补益与透毒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及代表方剂进行实验研究.对促进中医学特色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和得到国际同行承认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德轩;姚昶;朱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熏蒸在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中TH1/TH2的变化

    目的:检测大鼠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 -4、IL - 10、IFN -γ、TNF -α,以阐明中药熏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机理.方法:建立大鼠A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熏蒸组、低浓度中药熏蒸组、高浓度中药熏蒸组、西药组.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不治疗,蒸馏水熏蒸组、低浓度中药熏蒸组、高浓度中药熏蒸组大鼠分别蒸馏水、低浓度中药熏蒸、高浓度中药熏蒸,西药组采用扶他林喷雾剂治疗,隔天测一次各组大鼠体重及双后肢足肿.一疗程(10天)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 -4、IL - 10、IFN - γ、TNF -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中药熏蒸可上调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 -4、IL -10水平,下降IFN -γ、TNF -α水平,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中药熏蒸疗法的抗炎作用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作者:刘明岭;沈鹰;陈志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美沙拉嗪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的实验研究.方法: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外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美沙拉嗪干预9周.第9周末将全部小鼠脱椎处死,截取全部结肠(回盲部-肛门),内眼及光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肉眼可见浆膜层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镜下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低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溃疡样改变,镜下见黏膜充血肿胀,部分腺体萎缩;中、高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镜下见黏膜上皮脱落,充血肿胀,未见溃疡及癌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具有防治渍结相关癌变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殷汉华;张涛;李捷壮;温达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越婢汤属太阳温病代表方(下)

    确定了越婢汤为太阳温病代表后,再对越婢汤方名进行探讨,“越”即是超越之意,“婢”即指脾,“越蜱”之意即脾气散精、发越水气之意,因此越婢汤所治的风水,其病本在脾.可是越婢汤用在太阳温病时,则不取此意,而在辛凉解表,属异病同治.太阳温病与后世温病学中的太阴温病,在病性与治法上基本一致,只是在具体选方用药上存在差异.明确太阳温病属越婢汤主之,对于打破寒温之争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宇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谷气过旺”到“热郁痰瘀”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机演变

    从血脂代谢紊乱起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病机演变规律,即谷气过旺,消耗不足,是血脂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气化失司,膏脂凝结,是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脂浊壅滞,聚结肝胞,是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主要病机;脾运失健,痰瘀互结,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病理基础和病机关键;痰瘀郁热,积损肝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病理关键及其预后转折点.其中脾失运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进展的关键因素,而气化失司则贯穿与整个疾病过程.

    作者:纪云西;郑超伟;林穗玲;陈冠林;韩棉梅;刘佳;季幸姝;周福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芪白平肺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COP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加用芪白平肺胶囊与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能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童佳兵;王传博;彭波;杨程;李泽庚;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含朱砂中成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

    目的:分析含朱砂中成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初步探讨这些中成药临床疗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采用ICP - OES法测定4种含朱砂中成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补肾益脑丸、七厘胶囊等4种中成药均含有Co、Cr、Cu、Fe、Mn、Zn、B、As、Pb、Hg、Cd和T1等12种微量元素,其中柏子养心丸与天王补心丸富含Fe、Mn元素,七厘胶囊的Fe、Mn、Zn、B、Cr、Co等元素的含量高于其他3种中成药.4种中成药的Hg元素含量均大大超出限量标准,补肾益脑丸富含Cu元素含量略超标.结论:这些中成药的疗效可能与其所含的微量元素相关,且临床使用应注意控制剂量以保证安全.

    作者:金乾兴;戴晓燕;郝云云;吴巧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胆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检索、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综述了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并重点介绍了其在肠肝循环药物以及经胆囊排泄药物的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结论:胆微透析技术在药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有不足之处,尚需继续研究不断改进完善.

    作者:毛泽玲;冯健;李范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艾烟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回顾近几十年艾烟在空气消毒、皮肤病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艾烟的不良反应作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艾烟的安全性和效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作者:兰蕾;张国山;石佳;常小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临床多中心研究

    目的:通过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粗针神道穴平刺和传统针灸两种方法对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共240例患者随机分成粗针平刺组和传统针刺组,以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及House - Brackmann分级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将两组样本总体和各中心的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同时进行安全性、依从性评价.结果:实际完成病例230例,其中粗针平刺组116例,传统针灸组114例.粗针平刺组在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House - Brackmann分级及总体治愈率上均优于传统针灸组.该方法安全,依从性好.结论: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且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

    作者:宣丽华;虞彬艳;高宏;戴朝富;张海峰;徐福;李雪珍;邱昌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中医证治及研究思路

    分析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中医证治,总结当前防治情况.中医基于经典和理论对于慢性肝纤维化有明确分型,在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西医在肝纤维化的现代研究中从蛋白、基因水平阐述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手段.西医的研究促进了中医优势的发挥,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和西医在肝纤维化研究上优势互补.

    作者:张宇忠;雷海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花椒抗衰、养生与美容作用浅论

    花椒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花椒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认为,花椒通过温中散寒、顾护阳气等综合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花椒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业;李云;宋昕;孙莹;赖杰;李云超;贾丽华;胡秋莹;袁英;李长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进展概述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临床疑难疾病,以往由于认识不够而诊断困难,目前西医除手术外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手术治疗后多易复发.目前中医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的进展,对于各型浆细胞性乳腺炎均有良好疗效,且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术后该病的复发率.通过文献复习,期望对近5年中医治疗该病的进展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张翔;张喜平;贾鹏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模拟中医病因所致脾气虚、脾阳虚大鼠模型的证候比较研究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物反证.结果: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宏观证候计分高于正常组(P<0.01),且以脾阳虚组为著(P<0.01);两组血清GAS均低于正常组(P<0.01);脾气虚组的血浆MTL低于正常组(P<0.01),而脾阳虚组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脾中药干预后,各项脾虚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或消失;血清GAS、血浆MTL紊乱回复.结论:多因素复合法复制的脾气虚、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符合证候的生物学特征,稳定性良好,且经得起药物反证;脾气虚、脾阳虚大鼠的脾虚宏观证候呈递进关系;血浆MTL在脾气虚和脾阳虚中变化趋势不一致,可作为鉴别两证的微观指标.

    作者:王颖;郑小伟;李秀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皮肌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皮肌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中医治疗对缩短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病程,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彻底摆脱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方法:将60例PM/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PM/DM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病情稳定时间短,治疗的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终完全撤去激素的人数多,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M/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增高(P<0.01),但PM/DM病情活动期与稳定期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PM/DM,可以减轻病症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降低血清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地减轻患者对于激素的依赖性,减少病情复发率,缩短病程,终减停激素.

    作者:孙剑虹;徐串联;严宇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与中枢神经核团关系的研究进展

    经脉(穴)一脏腑相关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核心在于揭示人体上下内外联系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临床观察角度以及实验研究方面,就针剌腧穴对胃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现已证实针刺可通过影响外周及中枢中相关神经肽的含量来调节胃肠运动,中枢的某些部位及核团参与了这一过程.对近年对针刺腧穴对胃运动的影响和中枢神经核团与胃运动关系的研究总结.

    作者:颜纯钏;林亚平;彭艳;陈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头针运动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优化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5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头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先头针后进行运动疗法和先运动疗法后进行头针疗法.治疗4周后,以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变化为客观指标以及采用简式Fugl - 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ugl - 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3组都能提高患侧SEP的N20波幅,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且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的Fugl - 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以及SEP的N20波幅提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愈显率均高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结论: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更有效,疗效更佳.

    作者:李小军;胡彩虹;柳文丹;王玲玲;郑斌;王潇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 25∶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选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连翘苷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4348~4.34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8.9%,RSD=0.68%(n=6);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洛南,湖北邵县以及四川成都的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该方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连翘苷在各产地连翘间差异较大.

    作者:雷建林;李艳桃;聂会生;杜升旗;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填精方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影响.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填精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双益平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 -40复制老年性痴呆模型.造模24h后开始连续给药3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的变化.结果:补肾填精方可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减少突触的丧失.结论:补肾填精方能改善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的病理损害.

    作者:安红梅;张占鹏;史云峰;陈久林;顾明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络调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管理

    目的:观察经络调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常规护理+经络调理)9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90例,观察比较生理性体重下降值、出生第1天、第28天体重、经络调理前后新生儿中医生理状态改变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生第1天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8天时体重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生理状态评估出生第1天辨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生第28天辨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经络调理能明显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及身心的健康发育,改善新生儿生理状态,对新生儿保健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顾晓春;赵红梅;裴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