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嵘;徐玮;冯博
目的 探讨跟距关节外侧缘弧形水平小切口,直视复位,结合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46例(47足)并发距下关节面骨折的跟骨骨折行跟距关节外侧微创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按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27足.切口采用外踝下一横指,平行距下关节的横弧形切口,根据切口长度需要可以延长至外踝后方半横指,长约2.5~3 cm.直视显露塌陷的跟距关节面,复位后以3~5枚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 结果 随访4~20个月、平均12.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6.9%. 结论 跟距关节面,跟骨宽度,B觟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 跟距关节外侧缘小切口微创、直接、简单,大大减少传统L型手术切口的并发症.能解决大多数涉及跟距关节面骨折的跟骨骨折的问题.
作者:黄宁;史景超;蒋海勇;李铭;黄常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10例在本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5例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115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手术的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作者:夏广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长型第3代Gamma钉与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6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予以加长型第3代Gamma钉(对照组)和加长型PFNA内固定(研究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 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78.13%,总有效率87.5%,并发症总发生率6.24%;观察组优良率为78.79%,总有效率为90.91%,并发症总发生率6.0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总出血量上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总切口长度、术前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无差异性(P>0.05). 结论 加长型第3代Gamma钉与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但加长型PFNA总效果更加满意.
作者:路磊;朱大安;方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奇曼丁经直肠给药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对本院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间12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60例:术后即刻经直肠给予奇曼丁100mg;对照组(B组)60例: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口服奇曼丁100mg.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A组)疼痛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 结论 混合痔术后直肠给予奇曼丁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焦国华;高利强;刘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间于本院及上级医院行碎石术的患者140例,其中70例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为观察组;另外70例接受气压弹道碎石术,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碎石成功率及2个月后结石排净率,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肾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和2个月术后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作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术式.
作者:阮磊;袁利荣;鲁来兴;张承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腰麻用于7例低体重儿外科手术的体会. 方法 2004年至今共7例低体重儿的外科手术选用腰麻,男性5例,女性2例,腰骶部硬脊膜膨出1例,锁肛1例,巨大脐膨出1例,十二指肠幽门闭锁2例,食道裂孔疝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体重平均2.09±0.23kg,观察新生儿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 结果 术中6例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1例新生儿经处理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结论 低体重新生儿外科手术选用腰麻可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平稳度过围术期.
作者:黄晓霞;蓝志坚;杨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 方法 报告1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特点. 结果 通过开颅手术切除包膜和包膜内机化组织,患者术后恢复可. 结论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袭,很容易误诊.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认真阅片,可以避免此类误诊,骨瓣开颅是目前重要的治疗选择.
作者:袁紫刚;李锦泉;金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确诊的Peutz-Jeg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和家族史,及时行胃镜、肠镜和小肠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胃肠息肉并取病理检查.病例确诊后采用了胃肠镜下息肉电切治疗,经2年多时间的4次治疗,并随访5年,患者体重增加,营养状态改善,复查胃肠镜息肉无复发,所有切除的息肉经病理检查均无恶变. 结论 在Peutz-Jegher综合征患者尚未出现腹痛、血便、贫血或肠梗阻前,经内镜下电切胃肠多发息肉操作简单,风险小,疗效好,且能保留了几乎全部有功能胃肠组织,为复发再次手术提供了更多机会,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利荣;郭绿云;詹雅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临床改变. 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共252例为烧伤组,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白蛋白(ALB)、总蛋白(TP)、二氧化碳(CO2)、空腹血糖(GLu)、尿酸(U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胆固醇(CHOL)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烧伤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烧伤组的ALB、TP、CO2、UA、HDL-C、CHOL值高于对照组,而AST、ALT、Glu以及血液NO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且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海军;应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比较快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1至2014年11月在本院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胃癌根治术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快速康复外科组),并选取同期在传统理念指导的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一并纳入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 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3.32±42.17)ml,切口长度(9.2±1.1)cm,手术时间(243.24±18.21)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1.2±0.8)天,肛门排气时间(2.7±1.2)天,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天外周血PCT(215.32±145.21)mg/dL;快速康复外科组术后3天外周血PCT(76.8±23.7)mg/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同期在传统理念指导下行的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相比,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治疗下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炎症水平及免疫改变更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楼珍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产后门急诊就诊并确诊性乳腺炎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以头孢呋辛2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天,治疗组加服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的乳痈1号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200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天.同一疗程对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症状评分及中医兼症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为86.2%,治疗组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乳房结块大小在治疗后均明显减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不同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急性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54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其中采用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为治疗组,而选取常规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愈合天数等指标,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发症情况及终恢复效果. 结果 治疗组无论是在手术持续时间或住院天数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尤其是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明显缩短(P<0.01);术后随访1年的过程中,治疗组的整体优良率为70.4%,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3%. 结论 在熟练掌握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临床适应证和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其不仅具有术后恢复快和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同时由于术中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的损伤愈合情况良好,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邢海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Ⅱ、Ⅲ型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对于不能手法复位的尺骨冠状突骨折Ⅱ、Ⅲ型,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及术后石膏外固定,并早期结合自主功能锻炼. 结果 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肘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治疗优良率为92%. 结论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不稳定型骨折采用前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方法,能避免两次手术,减轻病患痛苦及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大恢复.
作者:沈剑荣;何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4例获得8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各类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手术治疗.根据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结果,对不同类型骨折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循序进行功能锻炼.随访8~18个月,分析其复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进行X线评估,24例患者中17例解剖复位、5例复位良好、2例复位较差,优良率为91.7%;临床疗效评估按照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24例患者中优17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24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为坐骨神经损伤、1例为腹股沟疝,并发症发生率为8.3%. 结论 对于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于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准确复位骨折及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隽;夏永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制剂对危重创伤患者静脉胰岛素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40名危重创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配方的EN制剂(瑞素),研究组给予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瑞代),比较两组患者EN期间胰岛素用量及EN前后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浓度变化. 结果 EN期间研究组的胰岛素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无明显差异(P>0.05);同EN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A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ALB则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能够很好地改善危重创伤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对血糖影响较小,比标准配方更加适合危重创伤患者.
作者:蔡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主要对前牙即刻种植同期用无机牛骨和可吸收性胶原膜并以CGF辅助对骨再生的引导作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到2014年10月,到本院就诊的需进行前牙种植的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口腔检查、X线片以及模型制作等术前准备,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通过对术后种植体周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以及牙槽骨骨量3个指标的测定,用以评价骨缺损区域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结果 在植入术后6个月以后,种植体的mBI指数与正常邻牙均无显著性差异,探诊深度于6个月后与正常邻牙无显著性差异,且牙槽骨骨量在手术后6个月以后较手术前明显增加.(观察时间太短,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有无显著差异). 结论 由结果可得,同期用骨替代品联合CGF引导骨再生解决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孟海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救治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在伴有基础疾病、收缩压≤8.0kPa、GCS评分较低、ISS评分较高、伤后时间长、血小板计数≤80×109/L、血糖≥9mmol/L、合并胸腹部损伤、休克以及ARDS等因素方面与生存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收缩压≤8.0kPa、存在基础疾病、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5小时、合并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或ARDS等8个变量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2.14、3.18、2.21、2.87、3.48、6.58、3.06,P<0.05).结论 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通道,正确评估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及时确切的救治措施,始终注意对并发症的防治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朱军东;骆建国;蒋海涛;谢民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在处理泪小管断裂植入支撑物困难时,要考虑合并泪道阻塞. 方法 术中泪囊切开逆行插管. 结果 泪囊切开逆行植入支撑物证实合并泪道阻塞. 结论 泪小管断裂植入支撑物困难时考虑合并泪道阻塞,正确的诊断能大大减少手术时间,进一步恢复泪器功能,减少患者痛苦并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朱艳霞;俞颂平;施天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剖宫产对产妇的麻醉镇静效应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 方法 将7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待产产妇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甲磺酸罗呱卡因),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lS),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10天的NBNA值. 结果 两组产妇入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手术结束时的HR、SpO2、MAP值,入室时、意识消失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手术结束时和意识恢复时的BIS值及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及娩出后第3天、10天的NBN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泊酚复合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安全有效,可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使产妇处于镇静状态,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召文;鲁华荣;李亭;李水凤;郑良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伴发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患者68例,入院后行相关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需输血例数、术后排气及禁食时间、术后VAS评分,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评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排气和禁食时间、拔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1、2、3天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06%、2.94%,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29%、11.76%.观察组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腹腔镜手术优点多,创伤小,如果临床医师严格准确掌握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精准,则腹腔镜手术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陈建军;蒋祖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