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宪
目的:研究姜百胃炎片所含的4种药材即高良姜、醋香附、百合和乌药提取物的体外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方法:在96孔板上依次加入培养基、试验药品和细菌,放入厌氧培养袋并密封,37℃摇床培养3天后加入Alamar blue进行显色反应,判断抑菌效果.结果:以生药量计算的浓度为0.016g·mL-1高良姜乙醇提取物和乌药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分别呈阴性和弱阳性.结论:姜百胃炎片中的高良姜脂溶性成分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作者:王建平;傅旭春;单海丽;白海波;扈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及AFP、ALP、GGT、LAP、AFU等血清学标志物单项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慢性肝炎、36例肝硬化、57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对GP73及AFP、ALP、GGT、LAP、AFU等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GP73与AFP、ALP、GGT、LAP、AFU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GP73、AFP、ALP、GGT、LAP、AFU在疾病组(包括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H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疾病组中又以PHC患者高,GP73的血清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对上述指标构建新的预测模型,新的预测因子的AUC虽然高于其它单项指标,但与GP73的差异不大(P>0.05),且这两者的AUC均显著高于其它5种血清学标志物(P<0.05).结论:GP73单项检测对PHC有较好的诊断作用,GP73联合AFP、AFU、GGT、LAP、ALP检测对提高诊断效能帮助不大,GP73是潜在的有可能取代AFP的诊断PHC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作者:徐炜烽;高国生;祝成亮;徐晓珍;胡耀仁;翁彭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保和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大柴胡汤合保和丸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与对照组的70% (P<0.01);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B超脂肪肝表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合保和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维增;吕红梅;谢峥伟;陈晓峰;张海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石榴皮对脾虚泄泻小鼠的止泻作用并初步探讨脾虚泄泻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苦寒药物灌胃致小鼠脾虚泄泻模型,治疗组以石榴皮水煎液反佐验证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思密达),观察实验小鼠一般情况,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等指标.结果:造模后小鼠出现活动减少、蜷卧、扎堆、摄食次数减少、大便稀溏等变化,符合脾虚泄泻证表现.治疗组小鼠症状明显改善,血清sigA含量、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转化率、腹腔吞噬细胞百分率及吞噬指数、胸腺/脾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石榴皮能改善脾虚泄泻小鼠症状,并能降低造模后小鼠血清sIgA含量,提高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转化率、腹腔吞噬细胞百分率及吞噬指数等指标,提示石榴皮的止泻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有关.
作者:吴苗敏;单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以探讨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后根据两组症状、体征前后积分值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比单纯手法治疗在疗效和缩短病程方面优势明显;在症状、体征方面改善显著(P<0.05).结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结合局部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和现代研究分析,其手法作用机制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配合运动疗法,着重恢复肩部诸肌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发挥自我调节作用.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符合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基本观念,对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起到了提高疗效,预防复发的积极作用.
作者:彭程;王燕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近5年电针治疗肥胖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回顾.新近的研究显示电针对一些肥胖相关的下丘脑活性物质,脂肪因子,炎症因子有良性调节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肥胖的机制之一.运用现代医学前沿技术,探寻电针的作用机制,对拓宽电针治疗的适用范围有重要意义.
作者:郜婕;唐成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平治疗冠心病(CHD)中医临床症状的发作情况和用药前后对心电图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抗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影响与关联性,评价其改善CHD的内皮功能障碍(EDF)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独立评价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60例符合条件的CHD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每组80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冠心平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加用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各组均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每7天复诊一次.观察时间为1个疗程.观察CHD心绞痛患者综合疗效、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及TC、TG、HDL-C、LDL-C、SOD、GSH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结果:两组CHD心绞痛患者在CHD的综合疗效和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胸闷、心慌、气短、神疲乏力、舌象、脉象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ST段下移、T波低平及倒置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TG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T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两组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SOD、GSH较治疗前升高P <0.05,对照组SOD、GSH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冠心平治疗CHD心绞痛,可以明显缓解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及血脂和抗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抗氧化等途径而发挥保护VEC、改善EDF,进而达到治疗CHD的作用,为进一步诠释中医辨证施治CHD心绞痛的机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作者:韩旭;李七一;王令谆;蒋萌;周琴妹;朱波;赵惠;刘福明;刘健;严士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咳特灵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拄(4.6mm × 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芦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68~0.3627mg·mL-1(r =0.9999),0.6644~132.9μg·mL-1(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9%(RSD=1.70%),99.90% (RSD=1.3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咳特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伟影;余华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狗脊生、制品的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作用.方法:研究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用狗脊生、制品的不同提取部位溶液对小鼠灌胃给药.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研究其对小鼠的抗急性炎症作用.研究其对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将棉球植入大鼠背部皮下形成肉芽肿,造成慢性炎症模型,用狗脊生、制品的不同提取部位溶液对大鼠灌胃给药,研究其对大鼠的抗慢性炎症作用.结果:狗脊生品正丁醇提取物组和狗脊生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明显抑制了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狗脊制品正丁醇组和狗脊制品乙酸乙酯组的作用不明显.狗脊生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明显抑制了大鼠的肉芽组织增生,狗脊生品正丁醇提取物组、狗脊制品正丁醇组、狗脊制品乙酸乙酯组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狗脊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狗脊生品正丁醇提取物组和狗脊生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作用比较明显.
作者:索天娇;韩蕾;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进行脑卒中中医药综合防治模式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生存状况、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疗的现状等;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法及文献综述回顾进行综合防治模式的建立.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手段有较大的需求,综合防治模式的建立及评价具有实践的基础.结论:研究建立的社区脑卒中中医药综合防治模式融合了健康教育、预防、临床医疗、康复等手段,具有一定可行性.
作者:丁旭峰;杜玉玲;潘丹青;余蓝;朱洁;周泓;顾品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药对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大鼠外在表征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采用氨水加慢性束缚法复制慢性胃炎肝郁证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病证组)、疏肝健脾方药高剂量组、疏肝健脾方药低剂量组.测定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及ET含量(ELISA法).结果:病证组大鼠外在表征发生明显改变.各给药组大鼠的在给药后外在表征发生好转.病证组大鼠ET、NO逐渐升高,而给药组ET水平均低于病证组(P<0.05),NO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通过调节ET水平,改善慢性胃炎肝郁证的外在表征以及胃血管血流,从而发挥较好的慢性胃炎防治作用.
作者:任健;陈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虚拟筛选相关作用靶点.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结肠癌SW620细胞,通过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时的超微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作用靶点进行虚拟筛选.结果:MTr实验显示姜黄素可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肿胀、破裂、呈坏死状,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核内染色质凝集,内质网扩张,空泡形成增多,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细胞凋亡率增加,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虚拟筛选出19个可能的作用靶点.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有效地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
作者:张云龙;彭彦;姚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概述近20年来中医心系疾病脉象客观化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探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展望.
作者:许文杰;燕海霞;王忆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芦青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芦青颗粒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观察芦青颗粒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芦青颗粒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降温作用;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及由醋酸引起的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芦青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作者:钟邱;林凯;温坚;戴卫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小儿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探讨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收集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临床资料51例,对常见中医症状频数、中医证候(虚证、实证)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主要症状有:疲倦乏力发生的机率高(74.5%),其次为腹胀痞块(68.6%)、纳差(60.8%)、黄疸(58.8%)、腹部青筋暴露(52.9%)、面色晦暗或黧黑(50.9%)、便溏(45.1%)、大便浅黄(35.3%)、畏寒肢冷(31.4%)、尿黄(27.5%)、易感冒(25.5%)、自汗盗汗(21.6%)等.(2)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主要舌质表现为舌质淡(82.4%),或舌体胖有齿印(27.5%);舌苔多见白、厚、腻苔为主(62.7%),或有灰黑苔(13.1%);指纹表现多为淡(74.5%)、红(84.3%)、达气关(67.7%).(3)胆道闭锁术后患儿的中医单一证候以脾虚证、气滞证多见,分别占86.3%、84.3%;复合实证分布以气滞血瘀证,气滞寒湿证,血瘀寒湿证多见,分别占66.7%、56.9%、52.9%,虚实复合证中出现较多的是脾虚+气滞证,占54.9%.结论: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中医证候主要集中在脾虚证、气滞证、寒湿证、血瘀证;各种证候常相兼出现,虚实夹杂.
作者:赖东兰;许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医学智能进行概要论述,以推动医学智能的发展和进步;方法:主要采用叙述和论证的方法;结果:给出了医学智能的定义,概要论述了智能医学所涉及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在线分析处理(OLAP)、ETL-数据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医学智能系统架构等重要内容及核心技术;结论:医学智能包含智慧和能力两方面,智慧强调思维思想理念层面,能力强调行动层面,医学智能终要解决诊疗智能化等实际问题,开展和研究医学智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该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王志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颤振范畴,发病责之于肾虚,肾虚髓空是其发生的内因.然而,脾位中央,脾虚则五脏俱虚.肾精亏损,脑髓不足,筋脉肢体失主而发为颤震;肝虚血少,阴虚阳亢化风,发为头摇、肢颤.常见证候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痰热动风,气滞血瘀以及肝风内动.病机特点归于虚、风、痰、瘀四者,脾虚痰阻、瘀血阻络也是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
作者:刘庆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色2号方治疗白癜风的分子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复色2号方对B16细胞增值的影响,在酶标仪下测定并记录B16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复色2号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NaOH裂解法测定B16细胞黑素含量.结果:复色2号方药物浓度在1~1000g/L对黑素瘤B16细胞增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复色2号方对黑素瘤B16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促进作用,可以达到治疗白癜风的目的.
作者:杨柳;张明明;马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发狂为疫病急症之一.清代温病学家刘奎《松峰说疫》治疫病发狂独具特色,其经验为:狂分3种,治辨三阳经;详察脉症以断预后;辨别病位,灵活加味;善遣单方、成药;巧用外治,内外结合;识五运六气论治;制方遣药,独创新意.
作者:邱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较为惰性的血液系统肿瘤,西医治疗以减轻肿瘤负荷、防治并发症为主,除CML外均缺乏特异性的疗法,而JAK2V617F抑制剂的临床研究为MPN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提供了希望.中医在MPN的治疗中可以发挥其优势,起到辅助西药降低肿瘤负荷,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稳定性的作用,为临床MP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翔;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