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专业方向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赵铁建;钟振国;方卓;谢海源;韦燕飞;廖丹;彭岳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实验技术, 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以整合教学资源和优势资源共享,构建中医药专业方向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培养质量为目的.通过跨学科协作自编教材、专题报告形式授课、自选实验技术模块、讨论式评分法等方式,探索对不同专业方向研究生的科研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性构建.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兔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客观的、全面反映疾病情况、切合于实际的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选用白毛黑眼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予以湿热环境应激及番泻叶灌胃加饥饱失常复合法造模,用药组于造模中期预防性给香砂六君丸治疗.通过各组动物一般情况、粪便含水率、肠道敏感性、肠道转运功能以及组织病理学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模型组动物较正常组一般情况明显较差;粪便含水率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各压力值下AWR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碳末推进率明显增高(P<0.01).用药组较模型组在上述方面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通过本实验方法建立的白毛黑眼兔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可较好模拟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其评价指标客观,操作简单易行,对动物伤害小.

    作者:徐珊;谭涛;晋丽君;张永生;潘永明;陈方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熏洗一号方对小鼠肛旁手术伤口愈合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熏洗一号方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熏洗一号方、洁尔阴、PP粉、生理盐水分别熏洗小鼠实验性肛旁手术伤口,通过观察各组小鼠术后第5天伤口上皮爬行及肉芽组织出现情况、术后7、14天伤口抗张强度、术后5、9、13天伤口愈合率和平均愈合天数来判断药物对伤口愈合作用的影响.结果:熏洗一号方能促进上皮爬行的出现,术后7、14天伤口抗张强度明显提高,术后9、13天伤口愈合率提高,平均愈合天数提前.洁尔阴能使术后14天伤口抗张强度提高,第13天伤口愈合率提高.PP粉组各指标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熏洗一号方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作者:刘华;高家治;柏连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通过对3T3-L1细胞的作用探讨山楂叶总黄酮调脂机制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分化和分泌Leptin、PAI-1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的含量.结果:山楂叶总黄酮中浓度组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但抑制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山楂叶总黄酮对成熟脂肪细胞分泌Leptin、PAI-1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影响其分泌因子而达到调脂作用.

    作者:刘新迎;周联;梁瑞燕;王培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及KC活化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及KC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0只,SPF级,随机分成空白组、CCl4组各10只,余80只为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复制ALD模型6周.空白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CCl4组予微量CCl4腹腔注射2次/周.造模4周后将模型组随机分成4组,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组各15只,余为模型组.予等效剂量清肝活血方及拆方灌胃2周.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留取肝脏标本进行HE染色;采用偶氮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CD68表达.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1)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均可明显改善ALD大鼠肝脏脂肪变及肝脏炎症程度,清肝活血方>活血方>清肝方,清肝活血方优于清肝方.(2)清肝活血方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水平,清肝方和活血方无明显作用;清肝方、活血方、清肝活血方均可明显降低ALD大鼠血清AST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3)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4)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均可抑制模型大鼠KC活化,活血方优于清肝活血方,清肝活血方优于清肝方.结论: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发挥对ALD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和抑制KC的活化有关.

    作者:吴涛;柳涛;郑培永;邢练军;季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慢性肾炎患者血清中的微量元素

    目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常常会反映出某种疾病的状态.肾病则是人体健康的杀手之一.探讨微量元素和慢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快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血清中多个微量元素.样品加5mL浓硝酸经微波消化系统消解后可直接分析.结果:Na、K等微量元素在慢性肾炎发生时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l、Fe、Zn等则低于正常(P<0.05).结论:根据肾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可以为临床中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张文洁;何学红;赵友林;马进;包永睿;陈晓霞;刘询;英锡相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

    目的:通过对有关穴位埋线文献的分析,探讨穴位埋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方法:收集1978-2006年在国内中文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穴位埋线文章518篇,提取相关信息,建立穴位埋线文献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埋线临床适应症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在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痰病方面存在优势.结论:穴位埋线在新世纪应有更广泛的用途,但需要进行临床改进.

    作者:左芳;楼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姜黄煎对大鼠血管损伤后NF-κB与TNF-α和IL-6的表达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煎对大鼠血管损伤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影响.方法:模拟PCI术,采用ELISA法检测144只大鼠血清NF-κB与TNF-α和IL-6水平含量.其中姜黄煎干预组36只,生理盐水干预组36只,并与36只假手术组和36只健康组作为对照.结果:模拟血管急性损伤组血清NF-κB与TNF-α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血清NNF-κB与TNF-α和IL-6水平含量高于健康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姜黄煎组血清NF-κB与TNF-α和IL-6水平含量明显低于各对照组.结论:NF-κB与TNF-α和IL-6可能参与了再狭窄的病生理变化.检测患者血清NF-κB与TNF-α和IL-6水平含量可能有助于评估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病变的程度及转归.姜黄煎对大鼠NF-κB与TNF-α和IL-6水平具有下调作用.

    作者:王志伏;昌艳艳;董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元统计分析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湿证辨证标准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慢性胃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医湿证辩证标准研究的思路和多元统计方法.方法:采用DME(design measurement evaluation)设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慢性胃炎湿证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两次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此筛选出对慢性胃炎湿证辨证有决定意义的主要症状、体征.结果: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了对慢性胃炎湿证诊断有意义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建立其规范化、标准化的证候标准提供参考.结论:多元统计分析可客观地评价各症状在证候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李福凤;王忆勤;董英;郎庆波;何建成;燕海霞;李果刚;庄燕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风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风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大风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会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芪甲苷对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CFB,采用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RT-PCR法半定量检测Ⅰ胶原mRNA表达.结果:AngⅡ10-7 mol/L有促进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osartan10-6 mol/L可降低AngⅡ引起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分泌增加,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黄芪甲苷100 μg/mL有降低AngⅡ引起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分泌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直接促进CFB分泌Ⅰ型胶原,并能显著增加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黄芪甲苷对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及分泌增加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提示,黄芪甲苷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的产生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的合成增加来实现的.

    作者:张冬梅;秦英;牛福玲;朱陵群;王硕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纤溶途径的调控

    目的:研究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纤溶酶-MMP级联反应纤溶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处死大鼠.观察一般情况、肝功能(ALT、AST、ALP、TBil)、肝组织病理、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uPA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肝组织MMP-2、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均能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il(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复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复方.3个复方均能显著提高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MMP-2、MMP-9的表达(P<0.01),合方对上述环节的调控优于两个复方.结论: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均能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纤维化程度,合方作用优于两个复方,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uPA、MMP-2、MMP-9,从而调控uPA-纤溶酶-MMP级联反应纤溶途径有关.

    作者:陈珺明;安德明;柳涛;邢练军;郑培永;季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药文献检索》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文献检索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利用、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从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通过确立培养目标,推进素质教育,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强化动手能力训练以及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等手段,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于Agent技术的中医诊疗模型探索

    在过去几十年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中医诊疗过程的研究不断开展.如何能在信息量日益膨胀的今天,准确的搜集提取有效的专业信息,提高医学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已经成为当今智能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人工智能领域中的Agent技术、发展趋势和运用在中医信息智能检索和交流方面的广阔前景进行阐述;并尝试以能体现医者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特色的医案为切入点,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的中医诊疗平台.

    作者:谢晴宇;孟庆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恶性胸水中医药治疗进展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胸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治疗对象以晚期和手术后的病人为主,系统综述近10年的研究概况.

    作者:李竹英;刘建秋;王珏;王晶波;隋博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猫爪草皂苷对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和线粒体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猫爪草皂苷(Radix ranunculus temate saponins,RRTS)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按猫爪草皂苷浓度分为1、10、100、500μg·mL-1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猫爪草皂苷),处理LoVo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现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猫爪草皂苷处理组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猫爪草皂苷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01);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增加,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图可看出细胞阻滞在C1期,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峰(AP峰)越来越明显(图1);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观察显示,细胞经皂苷作用4h、8h、12h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结论:猫爪草皂苷可导致人结肠癌LoVo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具有明显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周清安;余海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影响的动态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电针水沟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靶点.方法:SHR大鼠基础上,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尾状核注射的方法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电针水沟穴治疗,采用Bederson神经缺损体征评分法和伊文斯蓝法进行各组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体征的评价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检测,并以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加以对照.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体征积分和脑组织伊文斯蓝的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体征积分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从1天起,P<0.01),脑组织伊文斯蓝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0.01).结论:电针可以有效减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少血管源性水肿对脑组织的损害,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佳;袁凌松;周爽;李白羽;龚张斌;杨丽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芩植株体内黄芩苷积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对近20年来有关黄芩植株体内黄芩苷合成与积累规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综述.结果显示:黄芩植株根、茎、叶等器官均含有黄芩苷,以根部含量高;在黄芩植株不同的个体发育阶段,其体内的黄芩苷含量按一定规律发生着变化,表现在于不同的时间采收时其黄芩苷含量不同;栽培周期、产地、肥料等因素对黄芩植株体内黄芩苷的含量均有影响.后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永清;张春凤;李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陇中损伤散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陇中损伤散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成年青紫蓝兔75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健骨生丸组、陇中损伤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内毒素加激素诱导的方法建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2周,各组动物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后2、4、8周心脏采血.第8周末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进行病理组织观察,血浆ET与NO、血浆TXB2与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与N组比较,M组骨组织形态学出现典型的坏死表现;各治疗组坏死程度较M组显著降低,特别是SH组尤为明显.与M组比较,第8周SH组和SM组ET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NO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M组比较,第2到8周SH组和SM组血浆TXB2含量明显下降,而6-keto-PGF1α含量明显上升,且第8周两者都基本接近正常值水平(P<0.05或P<0.01).SH组和SM组的T/K比值较M组有显著减小,用药后第2到8周,相应各组指标M组与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Y组与M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陇中损伤散具有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部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骨内压,改善微循环.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潘文;姚正凯;宋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不同药用部位的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煎剂、散剂、95%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油部分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3种细辛的散剂、煎剂、95%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油部分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3种细辛的不同提取部位均有止痛作用,从起效量看煎剂<散剂<95%乙醇提取物<挥发油部分;从作用机理上看,扭体法的起效量要小于热板法.

    作者:张彦;张立德;王超凡;朱艳菊;张芳;孙科峰;尤春来;贾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优化活血利水方干预大鼠自体髓核移植后移植髓核神经根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建立自体髓核移植致大鼠非压迫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神经根性疼痛模型,以阿斯匹林为阳性对照药物,运用透射电镜观察方法探讨优化活血利水方对移植髓核、神经根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阿斯匹林组,建立大鼠自体髓核移植致腰5神经根性痛模型,造模后1周起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1.82mL、生理盐水1.82mL、中药汤剂1.82mL、阿斯匹林1.82mL(0.1g·kg-1·d-1),每日1次,连续用药4周.给药后第3、7天测大鼠左后肢机械刺激痛阚值、第31天取移植髓核和左侧L5神经根作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结果:术后3、7天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左后肢的机械刺激痛阈比术前显著降低.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明显异常,西药组及中药组显著优于模型组,中药组略优于西药组.结论:优化活血利水方可减轻髓核和神经根病理损害程度.

    作者:邰东旭;王哲;房凌桥;郝红党;柴继严;房景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