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分析

潘家平;朱秀宝;郑业虎

关键词:髌骨骨折, 空心钉, 张力带,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髌骨横行骨折随访12个月以上,予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均不用石膏及支具外固定止动.定期行影像学及功能随访,评价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愈合时间9~14个月,疗效优的19例,占82.6%,良3例,占13.0%,可1例,占4.3%,差0例,愈合优良率达95.6%.22例术后9~14个月行内固定拆除.1例术后1个月时发现空心钉偏长,钢丝在髌骨下端空心钉头处断裂,但未出现骨折移位.结论 髌骨横行骨折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该术式不推荐应用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与X线肾造影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与X线肾造影对比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肾结核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B型超声、X线肾造影检查.结果 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符合率稍高于X线肾造影诊断符合率,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肾结核患者B型超声与X线肾造影诊断分型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综合B型超声与X线肾造影及手术病理各自特点进行联合诊断,提高符合率,为治疗肾结核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爱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治疗方法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了本院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间,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人21例.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丢失57%(46~75%),Cobb角平均26°(18°~39°),平均在伤后5.7天内手术.结果 所选21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0~6.1年,平均随访时间5.4年.影像学资料显示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96%(87%~100%),术后Cobb角平均为6.5°(0°~10°),复位良好,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89%(81%~94%),Cobb角平均为8.3°(4°~13°).无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失败.讨论对胸腰椎骨折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后凸成角,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减少内固定的失败率,但远期随访仍有一定程度的矫正丢失.

    作者:何勇;冯明录;董涛;朱大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扁桃体剥离术后应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全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后应用对疼痛减轻及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全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后病例13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术后予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涂抹,1次/天,共3天,对照组60例术后6小时予朵贝氏液含漱,3次/天,共3天.结果 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显效率为87.5%,疼痛消失率为72.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为56.7%,疼痛消失率为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功能,可减轻患者扁桃体剥离术后的痛苦,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国庆;边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6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在相等非蛋白热量(104.6 kJ/Kg·d) 摄入条件下,进行14天不同糖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2 周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及每日平均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8天生存率和改良Rankin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肠内泵入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影响差异不明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患者可选择该制剂.

    作者:黄建江;施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应用.方法 从2003年8月至2011年4月,笔者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8人30例.结果 3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4年,平均1年3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结论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术式操作方便,适宜修复拇指软组织在2.5cm×1.5cm大小的缺损,对于刚开始开展这类手术的医务人员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容易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占进文;袁西儿;周强;章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2005年至2010年的23例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病人,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3例病人中22例病人成功留置双J管,术后3~14天后症状都消失.双J管拔出后随访6~12个月,影像学上未见明显肾积水或者输尿管狭窄征象.结论 输尿管镜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减轻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旭亮;于志坚;廖国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钩钢板联合韧带重建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 评价锁骨钩钢板联合韧带锚钉重建治疗肩锁关节TossyⅢ型脱位和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及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Tossy Ⅲ型脱位21例、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30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49例获得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0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2~3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根据Lazzcano标准,优41例,良8例.患者恢复工作和劳动为2~5月,平均为3月.内固定取出时间为5~12月,平均为8月.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肩锁关节再脱位、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锁骨钩钢板联合韧带锚钉重建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TossyⅢ脱位及锁骨远端Neer Ⅱ骨折疗效肯定,术后肩关节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章慧斌;郑慷;应弋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丙泊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丙泊酚组(P组).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制作SAP模型.丙泊酚组(P组)在制作SAP模型前30分钟经股静脉注射5mg·kg-1,随后以10mg·kg-1·h-1继续持续输注.各组均于造模12小时后取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湿干重比及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SAP组相比,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湿/干重比、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以及血清TNF-α和ICAM-1 mRNA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大鼠SAP相关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积聚,抑制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卢建喜;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方法选择应用.方法 选择超声诊断80例异位妊娠病例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结果 经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80例,53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中包含25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余28例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其中27例患者超声诊断立即手术治疗,25例患者为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结论 经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的选择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伟军;洪尚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年轻妇女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年轻妇女疾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本院因输卵管妊娠或卵巢囊肿年轻患者22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发生率、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疤痕,并与同期传统腹腔镜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对比,单孔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感、切口美观优于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但随着病例的积累,手术时间可缩短,同传统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别;术中出血、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无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腹腔镜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美容效果,但由于学习曲线较长,故应掌握指征,特别适合于美容要求高的年轻患者.

    作者:田国琴;陈建炜;徐虹;倪惠娟;陈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获治疗成功,术后切口处皮下血肿2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远端栓塞及急性血栓形成病例的发生,随访2~12个月,出现再狭窄病例1例,经再次血管腔内治疗后好转.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治疗小腿严重创伤41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非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治疗小腿严重创伤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2001年4月至2010年12月,回顾性分析对41例小腿严重创伤病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或组合移植,皮瓣血管桥接或嵌入受损胫前或胫后血管的非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覆盖创面,同时改善或重建伤肢远端血供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41例58块组织瓣52块皮瓣Ⅰ期成活,皮瓣坏死膝下及膝关节平面截肢各1例,皮瓣部分坏死VSD封闭引流换药肉芽生长后植皮3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监测,细致的心理护理,积极有效的各项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潘仙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96例

    目的 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9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在全麻下行手术内固定,随访评价效果.结果 96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1~15)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2例胸廓稍有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有胸廓塌陷或畸形,胸部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90例恢复受伤前体力劳动,余6例可生活自理.结论 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可考虑行内固定治疗;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王欢;陈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28例

    目的 探讨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2.8%.结论 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特别是对移位明显的MasonⅡ型及MasonⅢ、Ⅳ型,疗效满意.

    作者:卢焕兴;章银灿;王乃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11年来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肿瘤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以恶性多见.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作者:王纲;朱忠良;胡浩忠;张芸;孙勤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意义.方法 将健康大鼠随机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 β水平,并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三七总皂甙、乌司他丁均可以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其中以两者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为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三七总皂甙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β水平,对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傅丽霞;罗鸣;陈然;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防跌工作计划,成立院防跌管理小组,分层次施行防跌工作知识培训,实施规范防跌护理程序,防跌干预措施启用和评定标准及指标以达到干预措施防跌的实效.结果 全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7.55 /万人下降到2.82/万人,严重伤害率由82.98%下降到63.42%;患者由宣教前平均掌握人次8.1%提高到76.6%,未掌握人次由51.9%下降到6.5%.护理人员能掌握相关知识由培训前30%提高到培训后82%,未掌握下降到0,陪护人员掌握防跌相关知识与年龄无关,但与学历和工龄有关联,培训前后有明显关联.结论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防跌采用干预措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严重伤害率,宣教和指导是住院患者防跌回报率高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跌意识和技能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关键,加强陪护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是住院患者防跌的保证.

    作者:王谊;林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创伤致急性肺栓塞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明确诊断的27例创伤后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 27例创伤后急性肺栓塞患者占总患者的0.8%,经过治疗后死亡6例,占22%.结论 年龄大于50岁,长期吸烟,有高血压病史,创伤合并骨折与肺栓塞发病相关;D-二聚体检查可以作为肺栓塞的筛选检查,增强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王雪峰;张楼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困难清宫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困难清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困难清宫术115例,对超声引导下行困难清宫术进行实时观察,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为99.0%(113/115),刮出组织均经病理组织活检,为绒毛、蜕膜及机化组织.术后无严重出血、感染,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可明显提高困难清宫术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清宫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此方法应用简便,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银娣;叶少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均经小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切开岛叶皮质,清除血肿,术后予综合治疗.结果 随访3~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估预后: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27例,Ⅳ级21例,Ⅴ级7例,死亡2例.结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具有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陈伟;杨岳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