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处理外伤性肝破裂25例临床分析

马国峰;吴志明;孙伟军;孙玲国;胡德杨

关键词:腹腔镜, 肝破裂, 修补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处理外伤性肝破裂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合适的外伤性肝破裂病例,在腹腔镜下吸引腹腔积血,确定肝破裂部位、深度,有无合并伤的前提下,行电凝、钳夹、缝扎、氩气凝血器(Argon beam coagulator ABC)等止血及修补裂口.结果 22例修补成功,3例因伴胆管损伤、大血管裂伤及伴胰腺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对肝损伤不严重、无胆瘘及其他严重合并伤的患者,可行腹腔镜下修补.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联合胆道镜取肾盏结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4年来对12例经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取出肾盏结石的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分钟,术中出血40~100ml,术后住院5~8天,未发生因器械、设备故障或改变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法.

    作者:翁责茗;贾万伟;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96例

    目的 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9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在全麻下行手术内固定,随访评价效果.结果 96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1~15)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2例胸廓稍有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有胸廓塌陷或畸形,胸部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90例恢复受伤前体力劳动,余6例可生活自理.结论 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可考虑行内固定治疗;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王欢;陈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11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质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0例,治愈率90.91%,术后并发症1例9.09%,无死亡.结论 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及术后足量抗酸药物及生长抑素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彭小根;王晓年;邹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年轻妇女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年轻妇女疾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本院因输卵管妊娠或卵巢囊肿年轻患者22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发生率、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疤痕,并与同期传统腹腔镜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对比,单孔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感、切口美观优于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但随着病例的积累,手术时间可缩短,同传统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别;术中出血、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无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腹腔镜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美容效果,但由于学习曲线较长,故应掌握指征,特别适合于美容要求高的年轻患者.

    作者:田国琴;陈建炜;徐虹;倪惠娟;陈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防跌工作计划,成立院防跌管理小组,分层次施行防跌工作知识培训,实施规范防跌护理程序,防跌干预措施启用和评定标准及指标以达到干预措施防跌的实效.结果 全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7.55 /万人下降到2.82/万人,严重伤害率由82.98%下降到63.42%;患者由宣教前平均掌握人次8.1%提高到76.6%,未掌握人次由51.9%下降到6.5%.护理人员能掌握相关知识由培训前30%提高到培训后82%,未掌握下降到0,陪护人员掌握防跌相关知识与年龄无关,但与学历和工龄有关联,培训前后有明显关联.结论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防跌采用干预措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严重伤害率,宣教和指导是住院患者防跌回报率高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跌意识和技能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关键,加强陪护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是住院患者防跌的保证.

    作者:王谊;林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异丙酚)和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复合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记录清醒后5分钟、0.5小时和6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后0.5小时和6小时两个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不能即时产生充分的镇痛,但有良好的人工流产术术后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人流术后镇痛.

    作者:林佩君;徐韶怡;柯建韩;林江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

    目的 摘要:总结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护理.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ARDS,一旦并发ARDS要做好良好的气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维持恰当输液量,同时应用机械辅助通气,防止进展为晚期,才能提高救治率及预后.

    作者:吴丽萍;朱建英;郑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丙泊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丙泊酚组(P组).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制作SAP模型.丙泊酚组(P组)在制作SAP模型前30分钟经股静脉注射5mg·kg-1,随后以10mg·kg-1·h-1继续持续输注.各组均于造模12小时后取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湿干重比及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SAP组相比,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湿/干重比、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以及血清TNF-α和ICAM-1 mRNA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大鼠SAP相关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积聚,抑制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卢建喜;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0~65天,平均54天.拆除外固定器时间平均为78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时间平均为86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18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85.7%.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术后效果优良.

    作者:祝小敏;邵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对白血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40例白血病缓解患者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20例和异体输血20例.贮存式自体输血方式:患者在化疗前3天,采集自体全血200~400ml,于4℃保存,待患者病情需要时回输.结果 自体输血组患者异体输血量远远低于无自体输血组患者,自体输血组患者未出现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无自体输血组患者出现2例发热反应,3例过敏反应,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及输血不良反应,对白血病治疗是科学、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

    作者:沈少卿;钟永根;桑利勇;冯水堂;金炯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6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在相等非蛋白热量(104.6 kJ/Kg·d) 摄入条件下,进行14天不同糖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2 周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及每日平均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8天生存率和改良Rankin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肠内泵入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影响差异不明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患者可选择该制剂.

    作者:黄建江;施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盐酸坦洛新缓释片配合针灸治疗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5例女性DNB患者采用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排尿改善情况、尿流率改善情况及残余尿量变化.结果 随访1周,18例疗效显著,11例有效,6例疗效不明显.2周后,11例有效者中5例转为显效,6例疗效不明显中2例转为有效.本组无病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配合针灸对治疗女性DNB有较好疗效,副作用也小.

    作者:金霆;丁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困难清宫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困难清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困难清宫术115例,对超声引导下行困难清宫术进行实时观察,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为99.0%(113/115),刮出组织均经病理组织活检,为绒毛、蜕膜及机化组织.术后无严重出血、感染,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可明显提高困难清宫术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清宫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此方法应用简便,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银娣;叶少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CA199、CA242、CA125、CEA和OPN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41胰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CEA和OPN的水平,比较胰腺癌组术前和术后的变化.并计算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胰腺癌组各肿瘤标志物测定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测定值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其中单项以CA199敏感性高.结论 CA199、CA242、CA125、CEA和OPN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复发预测是较理想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洪秀宇;张立清;钱春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方法选择应用.方法 选择超声诊断80例异位妊娠病例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结果 经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80例,53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中包含25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余28例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其中27例患者超声诊断立即手术治疗,25例患者为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结论 经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的选择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伟军;洪尚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开放性Pilon骨折均行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将伤口彻底清创后,稳定性骨折复位后可直接固定;对不稳定骨端和粉碎骨块整复后先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折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然后超关节外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4~27月,平均13月.36 例中31例伤口Ⅰ期愈合(83.7%);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踝关节功能活动功能和骨折愈合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1例,良2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6%).12例(33.3%)发生针孔部位浅表感染;5 例(13.9%)出现针孔局部疼痛;1例(2.8%)因过度负重而引起固定针断裂;经相应处理均获得痊愈.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其固定确切、操作简单,对骨生长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环境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朱慧华;毛兆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有限切除结合Fast-Fix系统修复陈旧性半月板损伤

    目的 探讨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并结合Fast-Fix系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21例陈旧性损伤半月板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再应用Fast-Fix系统修复.患者术前McMurray征、研磨试验均阳性,磁共振检查显示半月板破裂或退变.治疗前后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疗效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术后3个月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92%.检查膝关节无肿胀、积液,关节间隙无压痛.术后大部分患者能够从事正常的劳动,无关节活动障碍.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的优良率为88%.结论 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经过部分切除修整,再结合Fast-Fix系统对破裂处进行缝合,大限度地保留了半月板组织,相比传统的半月板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章智伟;廖乐明;刘雪龙;屠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应用抗氧化剂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例急性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30分钟内输注完毕.在手术开始前(T0)、手术开始后2小时(T1)、手术后24 小时(T2)测定血清SOD浓度,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3、7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浓度.结果 两组SOD活性T1、T2与T0相比,均增加明显(P<0.05),但T1、T2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7天治疗组NSE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及3个月治疗组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的58例中治愈57例,1 例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伤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4例,两次出现梗阻者2例,均经保守治疗缓解.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手术时机应在肠绞窄发生之前.

    作者:季剑芳;潘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瞳孔散大、急诊手术、首次CT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计算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3例(37.5%)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OR=12.421,95%CI=1.263~42.715,P=0.001)和首次CT时间(OR=0.421,95%CI=0.263~0.715,P=0.002)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时间内完成首次CT检查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沈良军;章国海;黄杭斌;吕庆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