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蕾;蒋勇联;刘泽洪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例高处坠落伤致主动脉瓣撕裂、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主动脉瓣左冠瓣叶撕裂,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予以剪除瓣叶,置换Carbomedics机械瓣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膜撕裂非常罕见,需要积极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对于严重的瓣膜撕裂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雷伟;李伟栋;马量;倪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结肠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超声诊断结肠癌47例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误诊1例,共46例彩色多普勒诊断结肠癌与结肠镜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约90%以上.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肠癌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还能了解病变浸润的深度及远处转移情况.
作者:徐顺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微创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本院自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5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3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24例,3例发生术后胆漏,1例发生腹腔残余感染.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的情况下,Ⅰ期缝合术较T管引流术更能体现腹腔镜技术的优越性.
作者:朱建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意义.方法 将健康大鼠随机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 β水平,并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三七总皂甙、乌司他丁均可以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其中以两者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为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三七总皂甙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β水平,对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傅丽霞;罗鸣;陈然;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A199、CA242、CA125、CEA和OPN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41胰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CEA和OPN的水平,比较胰腺癌组术前和术后的变化.并计算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胰腺癌组各肿瘤标志物测定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测定值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其中单项以CA199敏感性高.结论 CA199、CA242、CA125、CEA和OPN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复发预测是较理想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洪秀宇;张立清;钱春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本院收治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4~35天,平均21天,1例术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余8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创伤性膈疝病死率高,但只要从疾病的本质入手,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多的患者必将能得到挽救.
作者:俞晓军;郑武俊;姜正科;冯侃;陆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2.8%.结论 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特别是对移位明显的MasonⅡ型及MasonⅢ、Ⅳ型,疗效满意.
作者:卢焕兴;章银灿;王乃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应用.方法 从2003年8月至2011年4月,笔者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8人30例.结果 3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4年,平均1年3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结论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术式操作方便,适宜修复拇指软组织在2.5cm×1.5cm大小的缺损,对于刚开始开展这类手术的医务人员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容易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占进文;袁西儿;周强;章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全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后应用对疼痛减轻及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全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后病例13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术后予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涂抹,1次/天,共3天,对照组60例术后6小时予朵贝氏液含漱,3次/天,共3天.结果 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显效率为87.5%,疼痛消失率为72.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为56.7%,疼痛消失率为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功能,可减轻患者扁桃体剥离术后的痛苦,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国庆;边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丙泊酚组(P组).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制作SAP模型.丙泊酚组(P组)在制作SAP模型前30分钟经股静脉注射5mg·kg-1,随后以10mg·kg-1·h-1继续持续输注.各组均于造模12小时后取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湿干重比及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SAP组相比,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湿/干重比、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以及血清TNF-α和ICAM-1 mRNA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大鼠SAP相关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积聚,抑制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卢建喜;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4年来对12例经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取出肾盏结石的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分钟,术中出血40~100ml,术后住院5~8天,未发生因器械、设备故障或改变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法.
作者:翁责茗;贾万伟;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0年3月至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8例TNB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32~73岁),发病年龄≤35岁者9例(11.5%);绝经前患者47例(60.3%);有乳腺癌家族史(≥1个Ⅰ级亲属患乳腺癌)6例(7.7%),淋巴结阳性患者49例(62.8%),肿瘤大径≥5cm者12例(15.4%),浸润性导管癌66例(85%);病理分级Ⅰ级12例(15.4%),Ⅱ级48例(61.5%),Ⅲ级18例(23.15%);病理分期Ⅰ期11例(14.1%),Ⅱ期40例(51.3%),Ⅲ期22例(28.2%),Ⅳ期5例(6.4%).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者37例(78.7%),3年总生存率69.4%,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48.6%.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确诊时原发肿瘤较大、病理分期较晚、病理分级较高、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较高等特征,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任伟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均经小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切开岛叶皮质,清除血肿,术后予综合治疗.结果 随访3~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估预后: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27例,Ⅳ级21例,Ⅴ级7例,死亡2例.结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具有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陈伟;杨岳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法治疗为主的梨状肌综合症患者19例资料.采用VAS评分,观察手法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变化.结果 19例患者手法治疗前其VAS评分为>(7.02±0.83)分,手法治疗后VAS评分为 (1.86±1.07)分,手法治疗后疼痛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手法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症是一种安全、迅速、方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明途;杜光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例急性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30分钟内输注完毕.在手术开始前(T0)、手术开始后2小时(T1)、手术后24 小时(T2)测定血清SOD浓度,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3、7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浓度.结果 两组SOD活性T1、T2与T0相比,均增加明显(P<0.05),但T1、T2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7天治疗组NSE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及3个月治疗组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探头,对2007年11月至2011年5月间因已婚不孕、反复习惯性流产的子宫发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发现纵隔子宫124例,双子宫16例,双角子宫11例,单角子宫15例,残角子宫9例,弓形子宫2例.结论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快速、简便、明确、重复性好、无射线.尤其是纵隔子宫更具有特征性的三维声像特点,是诊断子宫畸形并且区分畸形种类的佳检查方法,可替代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宫腔镜检查等有创手段,值得在子宫畸形者中应用,有利于优生优育,减少流产儿的发生.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王敏;袁华;周佳梅;刘继荣;钟汉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防跌工作计划,成立院防跌管理小组,分层次施行防跌工作知识培训,实施规范防跌护理程序,防跌干预措施启用和评定标准及指标以达到干预措施防跌的实效.结果 全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7.55 /万人下降到2.82/万人,严重伤害率由82.98%下降到63.42%;患者由宣教前平均掌握人次8.1%提高到76.6%,未掌握人次由51.9%下降到6.5%.护理人员能掌握相关知识由培训前30%提高到培训后82%,未掌握下降到0,陪护人员掌握防跌相关知识与年龄无关,但与学历和工龄有关联,培训前后有明显关联.结论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防跌采用干预措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严重伤害率,宣教和指导是住院患者防跌回报率高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跌意识和技能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关键,加强陪护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是住院患者防跌的保证.
作者:王谊;林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6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在相等非蛋白热量(104.6 kJ/Kg·d) 摄入条件下,进行14天不同糖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2 周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及每日平均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8天生存率和改良Rankin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肠内泵入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影响差异不明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患者可选择该制剂.
作者:黄建江;施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并结合Fast-Fix系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21例陈旧性损伤半月板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再应用Fast-Fix系统修复.患者术前McMurray征、研磨试验均阳性,磁共振检查显示半月板破裂或退变.治疗前后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疗效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术后3个月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92%.检查膝关节无肿胀、积液,关节间隙无压痛.术后大部分患者能够从事正常的劳动,无关节活动障碍.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的优良率为88%.结论 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经过部分切除修整,再结合Fast-Fix系统对破裂处进行缝合,大限度地保留了半月板组织,相比传统的半月板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章智伟;廖乐明;刘雪龙;屠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直肠肛门异物产生原因、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接诊的78例直肠肛门异物临床资料.结果 按不同异物形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直肠肛门异物治疗重点在于明确异物性质、形状,处置合理,并发症处理及时,应加大宣教,重在预防.
作者:沈福兴;吴庆平;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