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

雷伟;李伟栋;马量;倪一鸣

关键词:钝性胸部创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瓣膜置换
摘要: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例高处坠落伤致主动脉瓣撕裂、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主动脉瓣左冠瓣叶撕裂,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予以剪除瓣叶,置换Carbomedics机械瓣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膜撕裂非常罕见,需要积极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对于严重的瓣膜撕裂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破裂的临床体会(附30例报告)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非手术治疗30例闭合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非手术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治愈率93.33%,其中2例并发肝脓肿.经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冲洗,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6.67%.中转手术2例,中转率6.67%.结论 在严密监测及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条件下,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是安全、可行的.但对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手术.

    作者:陈军强;厉学民;毛根军;郑樟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髌骨横行骨折随访12个月以上,予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均不用石膏及支具外固定止动.定期行影像学及功能随访,评价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愈合时间9~14个月,疗效优的19例,占82.6%,良3例,占13.0%,可1例,占4.3%,差0例,愈合优良率达95.6%.22例术后9~14个月行内固定拆除.1例术后1个月时发现空心钉偏长,钢丝在髌骨下端空心钉头处断裂,但未出现骨折移位.结论 髌骨横行骨折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该术式不推荐应用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作者:潘家平;朱秀宝;郑业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妊娠期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对孕妇不同妊娠时期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第5代循环酶法定量检测150例健康未孕妇女(对照组)和450例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清TBA浓度.结果 血清TBA浓度:对照组(3.6±1.6)μmol/L,妊娠早孕组(4.2±1.9)μmol/L,妊娠中孕组(5.6±2.3)μmol/L,妊娠晚孕组(7.5±2.7)μmol/L.各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例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中有35例TBA浓度大于正常值,异常率为7.8%.结论 妊娠过程中血清TBA浓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在妊娠期间定期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有利于早期发现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减少围产儿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晓岚;马红松;潘辉;范淑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气腹腹腔镜在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报道临床应用非气腹腹腔镜在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体会.方法 本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应用非气腹腹腔镜诊断和治疗30例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病例.结果 30例按手术设计完成诊治,阴性探查2例,术后无1例并发症.结论 非气腹腹腔镜在治疗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具有积极、微创、准确、安全、少并发症、患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詹汉柽;沈方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盆开放性骨折并右下肢毁损伤术后感染1例

    目的 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 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 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作者:金掌;张立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扁桃体剥离术后应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全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后应用对疼痛减轻及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全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后病例13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术后予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涂抹,1次/天,共3天,对照组60例术后6小时予朵贝氏液含漱,3次/天,共3天.结果 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显效率为87.5%,疼痛消失率为72.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为56.7%,疼痛消失率为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功能,可减轻患者扁桃体剥离术后的痛苦,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国庆;边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合皮混合移植早期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

    目的 总结复合皮混合移植早期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本组12例含踝关节深度烧伤的病例.烧伤总面积18%~65%,Ⅲ度5%~35%TBSA,烧伤后72小时内行踝关节深度创面削痂,采用J-Ⅰ型异体脱细胞真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复合皮移植面积10cm×8cm~18cm×12cm.结果 术后2例因皮下积血部分皮缺血坏死脱落,肉芽形成Ⅱ期自体皮移植修复,其余均Ⅰ期愈合.随访2~24个月,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是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喻三宝;蒋金珩;宗文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对白血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40例白血病缓解患者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20例和异体输血20例.贮存式自体输血方式:患者在化疗前3天,采集自体全血200~400ml,于4℃保存,待患者病情需要时回输.结果 自体输血组患者异体输血量远远低于无自体输血组患者,自体输血组患者未出现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无自体输血组患者出现2例发热反应,3例过敏反应,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及输血不良反应,对白血病治疗是科学、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

    作者:沈少卿;钟永根;桑利勇;冯水堂;金炯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时机的选择

    目的 分析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采取放射治疗的时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本院进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患者术后5周内予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13周后予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后,分别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肿瘤控制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结果 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5.71%,5年生存率为75.51%,胸壁复发率为2.04%,远处转移率为12.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后的患者,放射治疗时间越早,乳腺癌术后生存率越高,复发及转移率越低,因此应当在临床上及早进行放疗.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对止血带反应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对止血带反应的效果评价.方法 上肢前臂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腋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B组(单纯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C组(单纯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每组各30例.以止血带下及以远部位疼痛不适作为评价的止血带反应的标准,比较3组间止血带反应例数、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止血带反应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需辅助静脉麻醉的例数及止血带反应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试验组与两对照组在止血带反应例数、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止血带反应程度、术中需辅助静脉麻醉的例数及止血带反应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明显优于两对照组.结论 腋路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有效地减少上肢止血带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上肢前臂手术麻醉方法.

    作者:黄任水;周建辉;陈仁云;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先试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闭合复位失败再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采用前路或后路或联合入路先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再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术后按照Matta标准和Haidukewych标准分别评价髋臼复位和股骨颈复位.结果 术后随访18~74个月,平均35个月.髋臼骨折4例解剖复位,1例满意复位;股骨颈骨折均复位优,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2例患者伴脱位,进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对功能满意,余3例患者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对术后功能满意.结论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髋关节良好功能,髋臼的解剖复位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起很大作用.

    作者:周明弟;茅国军;沈建明;汪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防跌工作计划,成立院防跌管理小组,分层次施行防跌工作知识培训,实施规范防跌护理程序,防跌干预措施启用和评定标准及指标以达到干预措施防跌的实效.结果 全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7.55 /万人下降到2.82/万人,严重伤害率由82.98%下降到63.42%;患者由宣教前平均掌握人次8.1%提高到76.6%,未掌握人次由51.9%下降到6.5%.护理人员能掌握相关知识由培训前30%提高到培训后82%,未掌握下降到0,陪护人员掌握防跌相关知识与年龄无关,但与学历和工龄有关联,培训前后有明显关联.结论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防跌采用干预措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严重伤害率,宣教和指导是住院患者防跌回报率高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跌意识和技能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关键,加强陪护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是住院患者防跌的保证.

    作者:王谊;林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直肠肛门异物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肛门异物产生原因、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接诊的78例直肠肛门异物临床资料.结果 按不同异物形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直肠肛门异物治疗重点在于明确异物性质、形状,处置合理,并发症处理及时,应加大宣教,重在预防.

    作者:沈福兴;吴庆平;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联合胆道镜取肾盏结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4年来对12例经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取出肾盏结石的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分钟,术中出血40~100ml,术后住院5~8天,未发生因器械、设备故障或改变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法.

    作者:翁责茗;贾万伟;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带铜节育器治疗继发性功能性闭经6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带铜节育器治疗继发性功能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继发性功能性闭经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B超检查该组患者的子宫、卵巢正常,无过度肥胖和极度消瘦者,经患者同意,采用宫内放置带铜节育器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的变化.结果 该组患者治疗后52例月经恢复,总有效率为83.9%,且治疗后的FSH、LH、PRL及E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带铜节育器治疗继发性功能性闭经有一定疗效,可能与其刺激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释放有关.

    作者:章秀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颅内压监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NICP监测技术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监测,同时评价NICP监测在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结果 随访3个月,按ADL评定标准,Ⅰ组42例,2.70≤ICP<5.30kPa,Ⅰ~Ⅲ级32例(71.1%),Ⅳ~Ⅴ级6例(14.3%),死亡4例;Ⅱ组23例,ICP≥5.30kPa,Ⅰ~Ⅲ级4例(17.4%),Ⅳ~Ⅴ级7例(30.4%),死亡12例.结论 早期手术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无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作者:张斌;栗洁;贾丛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儿童少年牙源性颏瘘诊疗分析

    目的 旨在探索儿童少年牙源性颏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保留患牙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X线下颌前部咬合片或牙片对病源牙及瘘道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行开髓扩根疏通、瘘管通过术、根管治疗术、瘘道搔刮术、颏部皮瘘切除缝合术等方法联合治疗颏瘘.结果 经过对23例患者保留患牙的个性化治疗,有22例痊愈,有1例半年后复发.复发者经过X线片检查发现,根管内充填不完全,作再治疗后痊愈.23例经过1.5~5年追踪观察,均无复发.结论 牙源性颏瘘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恒前牙外伤所致,多有误诊误治史.对病源牙与瘘道的联合根治和严密完整的根管治疗是,保留患牙治愈牙源性颏瘘的关键.由于儿童、少年时期,身体各部还处在生长发育期,下颌骨还处在改建期,牙列和咬合关系尚处于动态调整期,拔牙后可影响颌面部、牙列、牙合关系的协调性,保存患牙对恒牙列的完整和正常牙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丙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盐酸坦洛新缓释片配合针灸治疗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5例女性DNB患者采用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排尿改善情况、尿流率改善情况及残余尿量变化.结果 随访1周,18例疗效显著,11例有效,6例疗效不明显.2周后,11例有效者中5例转为显效,6例疗效不明显中2例转为有效.本组无病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配合针灸对治疗女性DNB有较好疗效,副作用也小.

    作者:金霆;丁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型Airtraq 喉镜(氧瞬得)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Airtraq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60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使用Airtraq喉镜插管过程中患者声门显露率、气管插管总成功率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Airtraq喉镜组患者声门显露均为Ⅰ级,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100%),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稳定,未出现声音嘶哑、牙齿损伤或松动的病例,插管后出现口腔粘膜出血1例,术后咽喉痛1例,分别占总例数的3.3%.结论 Airtraq喉镜对麻醉中困难气管插管理及临床抢救插管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磊;李世文;李清平;王忠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96例

    目的 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9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在全麻下行手术内固定,随访评价效果.结果 96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1~15)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2例胸廓稍有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有胸廓塌陷或畸形,胸部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90例恢复受伤前体力劳动,余6例可生活自理.结论 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可考虑行内固定治疗;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王欢;陈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