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肛门异物78例临床分析

沈福兴;吴庆平;冯敏

关键词:直肠肛门, 异物, 诊治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肛门异物产生原因、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接诊的78例直肠肛门异物临床资料.结果 按不同异物形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直肠肛门异物治疗重点在于明确异物性质、形状,处置合理,并发症处理及时,应加大宣教,重在预防.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探头,对2007年11月至2011年5月间因已婚不孕、反复习惯性流产的子宫发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发现纵隔子宫124例,双子宫16例,双角子宫11例,单角子宫15例,残角子宫9例,弓形子宫2例.结论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快速、简便、明确、重复性好、无射线.尤其是纵隔子宫更具有特征性的三维声像特点,是诊断子宫畸形并且区分畸形种类的佳检查方法,可替代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宫腔镜检查等有创手段,值得在子宫畸形者中应用,有利于优生优育,减少流产儿的发生.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王敏;袁华;周佳梅;刘继荣;钟汉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丙泊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丙泊酚组(P组).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制作SAP模型.丙泊酚组(P组)在制作SAP模型前30分钟经股静脉注射5mg·kg-1,随后以10mg·kg-1·h-1继续持续输注.各组均于造模12小时后取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湿干重比及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SAP组相比,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湿/干重比、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以及血清TNF-α和ICAM-1 mRNA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大鼠SAP相关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积聚,抑制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卢建喜;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选择适合封堵的房间隔缺损病人46例,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行封堵术,术后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动态随访观察.结果 46例患者除1例封堵失败外,45 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97.83%,术后1例病人有少量残余分流,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病例筛选及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大小、术中放置封堵器过程监测和术后评价疗效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

    作者:鲁建兴;郭航远;刘夏天;张丽琼;石鹏;王华;池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琥珀酰明胶预注对直肠癌手术病人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琥珀酰明胶预注对直肠癌手术病人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ASAⅠ~Ⅱ级无心、肺、肝、肾及血压异常的择期直肠癌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Ⅱ组、Ⅲ组在T1、T2较Ⅰ组的MA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酰明胶预注能有效地提高直肠癌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容量和灌注压,保持循环稳定,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作者:吴伟华;蓝建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应用.方法 从2003年8月至2011年4月,笔者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8人30例.结果 3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4年,平均1年3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结论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术式操作方便,适宜修复拇指软组织在2.5cm×1.5cm大小的缺损,对于刚开始开展这类手术的医务人员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容易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占进文;袁西儿;周强;章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盆开放性骨折并右下肢毁损伤术后感染1例

    目的 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 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 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作者:金掌;张立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开放性Pilon骨折均行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将伤口彻底清创后,稳定性骨折复位后可直接固定;对不稳定骨端和粉碎骨块整复后先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折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然后超关节外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4~27月,平均13月.36 例中31例伤口Ⅰ期愈合(83.7%);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踝关节功能活动功能和骨折愈合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1例,良2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6%).12例(33.3%)发生针孔部位浅表感染;5 例(13.9%)出现针孔局部疼痛;1例(2.8%)因过度负重而引起固定针断裂;经相应处理均获得痊愈.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其固定确切、操作简单,对骨生长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环境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朱慧华;毛兆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合皮混合移植早期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

    目的 总结复合皮混合移植早期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本组12例含踝关节深度烧伤的病例.烧伤总面积18%~65%,Ⅲ度5%~35%TBSA,烧伤后72小时内行踝关节深度创面削痂,采用J-Ⅰ型异体脱细胞真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复合皮移植面积10cm×8cm~18cm×12cm.结果 术后2例因皮下积血部分皮缺血坏死脱落,肉芽形成Ⅱ期自体皮移植修复,其余均Ⅰ期愈合.随访2~24个月,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是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喻三宝;蒋金珩;宗文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例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例高处坠落伤致主动脉瓣撕裂、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主动脉瓣左冠瓣叶撕裂,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予以剪除瓣叶,置换Carbomedics机械瓣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膜撕裂非常罕见,需要积极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对于严重的瓣膜撕裂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雷伟;李伟栋;马量;倪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原发性结肠癌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分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结肠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超声诊断结肠癌47例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误诊1例,共46例彩色多普勒诊断结肠癌与结肠镜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约90%以上.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肠癌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还能了解病变浸润的深度及远处转移情况.

    作者:徐顺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异丙酚)和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复合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记录清醒后5分钟、0.5小时和6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后0.5小时和6小时两个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不能即时产生充分的镇痛,但有良好的人工流产术术后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人流术后镇痛.

    作者:林佩君;徐韶怡;柯建韩;林江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的58例中治愈57例,1 例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伤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4例,两次出现梗阻者2例,均经保守治疗缓解.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手术时机应在肠绞窄发生之前.

    作者:季剑芳;潘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五常法区域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五常法区域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作用.方法 对开展五常法区域化管理活动前后8个月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开展五常法活动前相比,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54%上升至75%(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从13件减少至5件(P<0.05)、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评分从平均住院满意度(21.5±6.5)分上升至平均分数(26.4±2.6)分(P<0.05).结论 开展五常法区域化管理能美化工作环境,护士可控区域改善明显,能加强护士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护理管理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公平化,杜绝差错.

    作者:徐苏芹;沈爱芝;陈金芳;祁海琴;张丽;宋大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早期Medpor填充手术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Medpor填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6例(26只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行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外肌运动及复视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2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患眼明显视力下降,术后眼球内陷度数为(0.7±0.3)mm,与术前(3.1±0.8)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6例患者复视完全消失,以上26例患者均未发现填充物移位、感染或排异反应.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术后早期运动训练,是治疗效果的关键.Medpor填充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所致复视、眼球内陷,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郑志斌;黄慧慧;赵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V6/11、HPV16/18与HPVL1蛋白检测在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调查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确定病理诊断应用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30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男性阴茎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手术标本的HPV6/11、HPV16/18和HPV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30例阴茎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病例,尖锐湿疣、低级别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鳞癌分别占64.6%、16.9%、10.8%、7.7%.尖锐湿疣中HPV6/11、HPV 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2.9%和97.6%,高于其他三组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病变HPV16/18表达阳性率为81.8%,高于其他3组病变.结论 对于HPVL1表达阴性的男性阴茎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患者应该严格随访.

    作者:钱萍;马祯一;徐广涛;胡泊;沈瑞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A125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本院就诊的43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前后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A125变化,及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的变化.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者明显增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在Ⅲ期、Ⅳ期比Ⅰ期明显增高,而Ⅱ期与Ⅰ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MMP-2和CA125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手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降低,在Ⅲ期和Ⅳ期患者中降低尤为明显;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在G2、G3期比G1期明显增高,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血清中MMP-2和CA125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手术后血清中MMP-2和CA125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判定、评价预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用一次性输血器改制脑室外引流装置

    目的 介绍一种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方法 将2付输血器取材改制成脑室引流装置,对2002年1月~2010年10月本院40例脑室出血患者,按脑室引流常规操作,穿刺成功后接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结果 脑室引流效果满意,临床观察未见有低颅压症状,引流期间2例出现脑脊液培养为阳性,经腰穿放脑脊液配合鞘内注射庆大霉素后恢复正常.结论 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取材和应用方便,效果确切,实用价廉,适于低收入或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柳建生;屠传建;宋大刚;郑刚;顾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处理外伤性肝破裂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处理外伤性肝破裂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合适的外伤性肝破裂病例,在腹腔镜下吸引腹腔积血,确定肝破裂部位、深度,有无合并伤的前提下,行电凝、钳夹、缝扎、氩气凝血器(Argon beam coagulator ABC)等止血及修补裂口.结果 22例修补成功,3例因伴胆管损伤、大血管裂伤及伴胰腺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对肝损伤不严重、无胆瘘及其他严重合并伤的患者,可行腹腔镜下修补.

    作者:马国峰;吴志明;孙伟军;孙玲国;胡德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96例

    目的 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9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在全麻下行手术内固定,随访评价效果.结果 96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1~15)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2例胸廓稍有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有胸廓塌陷或畸形,胸部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90例恢复受伤前体力劳动,余6例可生活自理.结论 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可考虑行内固定治疗;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王欢;陈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应用抗氧化剂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例急性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30分钟内输注完毕.在手术开始前(T0)、手术开始后2小时(T1)、手术后24 小时(T2)测定血清SOD浓度,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3、7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浓度.结果 两组SOD活性T1、T2与T0相比,均增加明显(P<0.05),但T1、T2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7天治疗组NSE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及3个月治疗组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