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萍;马祯一;徐广涛;胡泊;沈瑞林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NICP监测技术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监测,同时评价NICP监测在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结果 随访3个月,按ADL评定标准,Ⅰ组42例,2.70≤ICP<5.30kPa,Ⅰ~Ⅲ级32例(71.1%),Ⅳ~Ⅴ级6例(14.3%),死亡4例;Ⅱ组23例,ICP≥5.30kPa,Ⅰ~Ⅲ级4例(17.4%),Ⅳ~Ⅴ级7例(30.4%),死亡12例.结论 早期手术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无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作者:张斌;栗洁;贾丛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使用缝合锚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应用缝合锚治疗17例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重建喙锁韧带,肩锁关节稳定性.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5.6分,主观疼痛评分平均为1.5分.术后3月复查X线片示无锚钉松动,脱出.结论 缝合锚技术操作简单,切口小,软组织剥离少,内固定可靠,临床短期疗效满意.
作者:王飞雄;徐志坚;徐农;陈焕庆;赵万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开放性Pilon骨折均行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将伤口彻底清创后,稳定性骨折复位后可直接固定;对不稳定骨端和粉碎骨块整复后先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折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然后超关节外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4~27月,平均13月.36 例中31例伤口Ⅰ期愈合(83.7%);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踝关节功能活动功能和骨折愈合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1例,良2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6%).12例(33.3%)发生针孔部位浅表感染;5 例(13.9%)出现针孔局部疼痛;1例(2.8%)因过度负重而引起固定针断裂;经相应处理均获得痊愈.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其固定确切、操作简单,对骨生长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环境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朱慧华;毛兆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髌骨横行骨折随访12个月以上,予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均不用石膏及支具外固定止动.定期行影像学及功能随访,评价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愈合时间9~14个月,疗效优的19例,占82.6%,良3例,占13.0%,可1例,占4.3%,差0例,愈合优良率达95.6%.22例术后9~14个月行内固定拆除.1例术后1个月时发现空心钉偏长,钢丝在髌骨下端空心钉头处断裂,但未出现骨折移位.结论 髌骨横行骨折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该术式不推荐应用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作者:潘家平;朱秀宝;郑业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4年来对12例经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取出肾盏结石的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分钟,术中出血40~100ml,术后住院5~8天,未发生因器械、设备故障或改变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法.
作者:翁责茗;贾万伟;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非手术治疗30例闭合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非手术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治愈率93.33%,其中2例并发肝脓肿.经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冲洗,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6.67%.中转手术2例,中转率6.67%.结论 在严密监测及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条件下,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是安全、可行的.但对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手术.
作者:陈军强;厉学民;毛根军;郑樟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 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 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作者:金掌;张立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直肠肛门异物产生原因、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接诊的78例直肠肛门异物临床资料.结果 按不同异物形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直肠肛门异物治疗重点在于明确异物性质、形状,处置合理,并发症处理及时,应加大宣教,重在预防.
作者:沈福兴;吴庆平;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先试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闭合复位失败再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采用前路或后路或联合入路先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再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术后按照Matta标准和Haidukewych标准分别评价髋臼复位和股骨颈复位.结果 术后随访18~74个月,平均35个月.髋臼骨折4例解剖复位,1例满意复位;股骨颈骨折均复位优,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2例患者伴脱位,进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对功能满意,余3例患者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对术后功能满意.结论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髋关节良好功能,髋臼的解剖复位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起很大作用.
作者:周明弟;茅国军;沈建明;汪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获治疗成功,术后切口处皮下血肿2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远端栓塞及急性血栓形成病例的发生,随访2~12个月,出现再狭窄病例1例,经再次血管腔内治疗后好转.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本院就诊的43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前后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A125变化,及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的变化.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者明显增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在Ⅲ期、Ⅳ期比Ⅰ期明显增高,而Ⅱ期与Ⅰ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MMP-2和CA125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手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降低,在Ⅲ期和Ⅳ期患者中降低尤为明显;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在G2、G3期比G1期明显增高,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血清中MMP-2和CA125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手术后血清中MMP-2和CA125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判定、评价预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与X线肾造影对比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肾结核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B型超声、X线肾造影检查.结果 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符合率稍高于X线肾造影诊断符合率,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肾结核患者B型超声与X线肾造影诊断分型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综合B型超声与X线肾造影及手术病理各自特点进行联合诊断,提高符合率,为治疗肾结核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爱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股静脉置管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122例下肢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5000IU,对照组采取下肢主被动活动等常规预防方法.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有无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7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15例出现,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PTT、PT、INR、PLT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股静脉置管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荆山;董燕;胡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明确诊断的27例创伤后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 27例创伤后急性肺栓塞患者占总患者的0.8%,经过治疗后死亡6例,占22%.结论 年龄大于50岁,长期吸烟,有高血压病史,创伤合并骨折与肺栓塞发病相关;D-二聚体检查可以作为肺栓塞的筛选检查,增强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王雪峰;张楼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265例根管治疗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根管急症发生的原因,从而进行策略研究.结果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为11%~14%,EIAE发生率与根管预备超出根尖孔,有无瘘管,上下颌牙位、及根管内药物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预备长度,牙位及有无瘘管与EIEA发作有显著关系,预备前消毒,根管预备后开放引流等措施可能减少EIEA的发作.
作者:杨沛蕾;蒋勇联;刘泽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并结合Fast-Fix系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21例陈旧性损伤半月板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再应用Fast-Fix系统修复.患者术前McMurray征、研磨试验均阳性,磁共振检查显示半月板破裂或退变.治疗前后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疗效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术后3个月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92%.检查膝关节无肿胀、积液,关节间隙无压痛.术后大部分患者能够从事正常的劳动,无关节活动障碍.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的优良率为88%.结论 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经过部分切除修整,再结合Fast-Fix系统对破裂处进行缝合,大限度地保留了半月板组织,相比传统的半月板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章智伟;廖乐明;刘雪龙;屠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五常法区域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作用.方法 对开展五常法区域化管理活动前后8个月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开展五常法活动前相比,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54%上升至75%(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从13件减少至5件(P<0.05)、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评分从平均住院满意度(21.5±6.5)分上升至平均分数(26.4±2.6)分(P<0.05).结论 开展五常法区域化管理能美化工作环境,护士可控区域改善明显,能加强护士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护理管理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公平化,杜绝差错.
作者:徐苏芹;沈爱芝;陈金芳;祁海琴;张丽;宋大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可吸收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26例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6~21月,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5~5.5月.疗效评价:优21例,良5例,差0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腕舟骨骨折治疗效果良好,且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对腕关节损伤小,是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茅国军;朱少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评价自控静脉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对术后早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LC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舒芬太尼镇痛;B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曲马多镇痛.观察麻醉前30分钟、手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小时的镇痛效果.结果 术后各时点A组、B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除术毕即刻T细胞总数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外(均P<0.05),余时间段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变化与基础值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小时血浆IL-2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5),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小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小时两组患者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结论 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对LC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两者的免疫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崇辉;胡桂英;傅理;徐军;陈元良;吴俊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0~65天,平均54天.拆除外固定器时间平均为78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时间平均为86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18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85.7%.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术后效果优良.
作者:祝小敏;邵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