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108例临床分析

蒋永进;杜朝亮;陈敢峰;王跃胜;方军康;袁云鹏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穿刺引流术, 引流术治疗, 治疗方法, 颅骨钻孔, 临床效果, 创伤, 冲洗, 报告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以颅骨钻孔流术为首选,也有报道采用微创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微小等优点[1].2003年9月至2007年2月,本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95例分析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是有胆总管结石或疑有胆总管结石疾病的常规手术,但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可导致较多并发症,特别是年老患者的胆汁流失,可导致较多并发症.

    作者:王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CT测量、MRI上影像学改变,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来鉴别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区别.方法 取98例患者资料,经手术证实为RLDH 57例、LDH 41例,选取CT中椎间盘突出的大层面作为测量层.测量包括:突出物的大矢状径(h)、相应层面的椎管矢状径(H)、参照Bernkardt的研究计算髓核脱出率(NPR)、突出物的后突角(α)、椎间盘突出的层距(D).同时对MRI矢状位上形态学分型,在临床起病方式、疼痛程度和性质、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角、肌力感觉改变、反射改变以及大小便改变等方面进行对比,后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CT上RLDH组h值为8.47±0.92 mm,平均8.5 mm,NPR值为58.62%±5.95%(大于50%),α值为70.47±12.70(小于90°),D值至少3层;LDH组h值为5.61±0.85 mm,平均5.6 mm,NPR值为40.09%±5.26%(小于50%),α值为105.44±6.12(大于90°),D值不超过3层,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矢状位上的形态学分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疼痛程度和性质,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角以及肌力改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LDH术前根据病史、疼痛程度和性质、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角改变、肌力下降,并结合影像学中CT测量h>8.5mm,NPR>50%,α<90°,且D在3层以上,可以诊断;MRI示髓核巨大脱出入椎管或向上、下游离者,可以诊断.

    作者:谢垒;池永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肩胛骨骨折内固定的术后护理

    肩胛骨骨折临床较少见,仅占全身骨折1%,肩部骨折的5%[1].以往肩胛骨骨折治疗常采取保守疗法.往往引起肩部疼痛、肩关节和上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手术治疗可大限度的恢复肩胛骨和肩关节的解剖结构,稳定骨折,缩短肩关节的制动及外固定时间[2].

    作者:黄瑾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震荡患者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脑震荡作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中较轻的一种,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本院于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63例脑震荡患者,伤后24小时内经CT扫描未见异常而行MRI检查,发现有39例证实为轴索损伤、轻度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杜笥凤;吴挺前;钱瑜;王丰;徐强;孙孟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老年梗阻性大肠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大肠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寿命的普遍延长,社会老龄人口比例急剧增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第2个高峰期.因此目前发生肠梗阻的大肠癌在向老年化发展[1].

    作者:杨月明;孙一峰;宋新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腹产病人术中寒战原因分析及对策

    寒战是机体对低体温的一种代偿反应.寒战可对病人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氧离解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可使机体基础代谢率显著升,耗氧量增加,心肺负荷加重,重者可致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张静芳;历美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伤性基底节出血23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由于血肿部位深,对脑干和内囊等重要结构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在病程早期死亡或留有严重后遗症,及时正确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本院自2001年以来共收治23例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文健;胡未伟;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5%.对于大多数简单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可获的较满意的效果.但对于关节内骨折,往往导致畸形,骨关节炎,握力下降,肌萎缩及手指僵直等并发症[1].

    作者:费自威;周富根;曹武;邵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

    手术是甲状腺癌的佳治疗手段.本院于1992~2004年对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作者:邬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因治疗上存在较多并发症,骨科临床上处理至今仍比较棘手.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此类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中林;于虎;杨徐松;赵国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报告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系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本院自1989年4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输尿管癌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彪;陈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两种途径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以往多需开腹完成,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中的深入开展,腹腔镜手术日益受到妇产科学界的重视.本文对腹腔镜铺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玉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108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以颅骨钻孔流术为首选,也有报道采用微创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微小等优点[1].2003年9月至2007年2月,本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蒋永进;杜朝亮;陈敢峰;王跃胜;方军康;袁云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状腺微小癌42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肿块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结节[1],具有隐匿性,临床往往难以发现,并可与其它甲状腺疾病并存.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本文对42例甲状腺微小癌作回顾分析.

    作者:朱建明;王文强;宋汉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上矢状窦中后2/3段严重损伤窦内置管治疗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性,42岁,5楼落下花缸击伤头顶大出血1小时入院.神志清,面色苍白,双侧瞳孔0.25 cm,光反射灵敏,BP80/60 mmHg,顶部有5 cm长伤口持续出血,经加压包扎并抗休克处理.

    作者:潘红日;金杭煌;毛天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25例报告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有2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选择性采用微创钻颅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Z-Plate钛板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近年来由于建筑事故、交通事故等高能创伤的增多,使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作者:赵旭辉;叶利武;陈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治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现分析本院自2000年至2006年共收治的32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高龄患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鹏;章伟丽;李于红;范华平;朱正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体会

    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的上端,因外伤、手术后组织移位、水肿、分泌物阻塞等常造成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而气管切开术不仅是抢救窒息病人唯一有效的措施,而且预防性气管切开能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所以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许杰峰;何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治

    1982年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axonalinjury,DAI)的概念由Gennarelli等成功地制作了动物模型而得到肯定后,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但由于DAI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的复杂性,使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外伤中,有32例被确诊为DAI,占33.3%.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