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黄晨昕;夏于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益肾通络法, 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验证益肾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将72例2型DM性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合用中药益肾通络法,疗程3个月,根据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评分(IIEF-5)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9.6%,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通络法治疗2型DM性ED有效.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养肝清热颗粒对实验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养肝清热颗粒的抗实验性肝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半乳糖胺(D-GalN)诱导小鼠发生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结果:养肝清热颗粒可对抗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所致血清中ALT、AST、ALP升高及GSH降低,并减轻D-半乳糖胺所致肝脏病变程度,其中以中剂量(相当于生药80g/kg)预防给药7天效果佳.结论:养肝清热颗粒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崇俊;吴宏丽;乌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途径和作用靶位点的研究进展

    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因中药成分复杂,其抗肿瘤机理也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从抑制蛋白质合成、对DNA、RNA的影响,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对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逆转多药耐药等方面对抗肿瘤中药的特点、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单归纳、总结.

    作者:梁红;钟振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祖国医药学与模糊学辨析

    模糊学是专门研究模糊性事物和现象的一门边缘学科,其实它是一种非常原始,但又是一种科学且前途无量的综合性学科.然而,作为一种科学的学科,用于自然科学中早的莫过于祖国医药学,它是祖国医药学的精髓.

    作者:富同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论诊察大便的临床意义

    在认识大便的生理意义基础上,阐述诊察大便的方法,列出大便异常的辨病辨证意义,并以泄[腹]泻、便秘[闭]为例进行辨病思考.

    作者:黄碧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阴虚血瘀的病机及临床辨证运用探讨

    论述了阴虚可因血液黏滞、脉管失养、推动无力、虚火煎熬等原因形成血瘀的病机,并介绍在辨治中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冠心病、精液黏稠不液化等多种慢性疑难病中的运用.

    作者:汤朝晖;严石林;严俨;林辰青;贾淑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方剂学习记忆方法探析

    总结、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中医方剂学习、记背方法,如加减记忆法、配伍记忆法、类方比较法、趣味记忆法等等,以尽快达到较完整、正确、全面地掌握中医方剂学,且适合不同年龄学习中医人群的需要.

    作者:周叔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承气汤药理临床及药学研究概述

    通过对大承气汤近30年的药理研究、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统计和归纳,结果显示作为通里攻下的代表方,大承气汤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已明确了其作用的部分药理作用机制,因此对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对于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尚不够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田友清;丁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按镜像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采用按镜像辨证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并与传统的脉症辨证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按镜像辨证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UC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镜像辨证提高了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敏;梁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作用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的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AnnexinV-FITC标记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以蛋白印迹分析雷公藤内酯醇对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抑制Caov-3细胞的增殖,且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雷公藤内酯醇处理Caov-3细胞后,光镜与电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Annexin V-FITC标记法的定量检测进一步证实了雷公藤内酯醇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蛋白印迹检测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可使Caspase 3表达变化.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Caov-3细胞系具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节癌细胞Caspase-3蛋白活化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顾江红;董陆;宁维翾;朱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运用整体观念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考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从整体观念出发,从3个方面对中医认识及治疗恶性肿瘤进行了思考:①通过运用整体观念认识恶性肿瘤的自愈与发生,明确整体水平上的正邪关系,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核心问题.②运用整体观念治疗恶性肿瘤的两种主要方法:散寒回阳法和攻下法.③运用整体观念产生的假说:恶性肿瘤转移是正气驱邪的一种表现,癌细胞的转移就是在正邪交争中出现的一种情形.

    作者:林晓峰;赵永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于建立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限度标准的探讨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毒性极大.食物和加工食品对其含量有严格的限度控制要求.部分研究报告证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制剂中也含有一定的黄曲霉毒素,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尚未规定有关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方法和限度标准,本文对建立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含量限度标准的必要性,检测方法以及含量限度标准进行探讨.

    作者:张振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妇女关节痛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更年期妇女因关节痛来就诊,笔者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更年期妇女关节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汲泓;卢虹;王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因组研究

    微观的基因组整体是宏观的证候的内在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在基因组中找到根据.复方为基因组上不同位点基因作用的组合,是基因组上靶点的协同作用和整体性调节.

    作者:刘家强;江津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七味白术散(党参、炒白术、茯苓、木香、葛根、炒山药、炒薏苡仁、芡实、肉豆蔻、补骨脂、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常乐康胶囊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0.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味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会丽;杨晓霞;姚自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现状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包括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等屏障功能的障碍.有效的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对上述屏障的保护而对溃结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杨莹莹;钦丹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于方剂学教学内容专业选择性的探讨

    通过对本校方剂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方剂学教学内容应充分重视专业选择性,即以学生专业特点为切入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研究和从业方向,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以专业化侧重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择相适宜的教学重点,制定在教学各个环节上体现更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作者:王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益肾泄浊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确诊为IgA肾病且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136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68例,给予益肾泄浊方、雷公藤多甙片、洛丁新等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洛丁新等治疗,总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64.6%,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蛋白尿、血尿水平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血清白蛋白及降低血清肌酐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有效方剂,能明显减少患者蛋白尿、血尿,稳定患者肾功能.

    作者:易无庸;熊国良;杨琴;杨栋;张彩霞;钱晓岚;蔡芬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46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口服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对照组70例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局部麻黄素加可的松、苯海拉明针滴鼻.结果:表明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西药疗效更佳.

    作者:林丹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参丹健胰丸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病标志蛋白的变化及参丹健胰丸对这些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丹健胰丸低、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分别给予参丹健胰丸0.75g/kg、1.5g/kg、卡托普利1mg/kg治疗8周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转铁蛋白(UT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α1-微球蛋白(Uα1-MG)以及肾脏病理等的 改善情况.结果:参丹健胰丸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整体状态和一般情况(P<0.01),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P<0.01)以及尿中转铁蛋白(UTr)、尿α1-微球蛋白(Uα1-M)的含量(P<0.01);降低肾重与体重的比值(P<0.05)和有效地减少肾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厚度以及控制肾小球系膜区的扩张,减轻肾脏病理组织的损害程度.结论:参丹健胰丸能显著改善肾病标志蛋白的失调,从而发挥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意;方朝晖;鲍道林;刘晓辉;韩明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证的探讨

    一部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喘、满、肿、胀并见,这与文献记载的三焦病理表现一致,文中从三焦生理病理的角度探讨这部分心衰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以方验证,得出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证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证型.

    作者:杨祥坤;华新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