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宁胶囊对调节动物脑血流量及抗缺氧作用的研究

王微;贡济宁;周鸣;邓毅峰;王景龙

关键词:脑宁胶囊, 动物脑血流量, 研究
摘要:脑宁胶囊是为吉林省铭泰药业公司研制开发的中药三类新药.主要由蜈蚣、细辛、白芷、荜菝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脑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头痛的治疗,笔者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方面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安宁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分析

    心安宁胶囊是镇江中药厂对心安宁片改变剂型而研制成的一种中药四类新药胶囊剂,自2000年7月起,笔者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娄彬;王德春;韩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透慢性肾功能衰竭述略

    CRF尿毒症期病机为脾肾衰败,浊郁壅塞三焦,脾肾衰败为本,浊邪壅塞三焦为标.指出证型虚实兼杂占多数,单纯正虚少见,邪实以水湿为多,正虚以脾肾气虚阳虚为主.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降低体内多种毒素的水平.从病因病机及证型方面来看,历代医家大多认为,CRF尿毒症期病机为脾肾衰败,浊邪壅塞三焦,脾肾衰败为本,浊邪壅塞三焦为标.认为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和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努力深入、系统地探讨中医药治疗的机理.应重点开发用药方面,药效学稳定、药理毒理明确的中药剂型.这些都是今后中医药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点.

    作者:蔡北源;谢桂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清喉炎糖浆中葛根素的含量

    建立清喉炎糖浆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式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YWG-C18柱,以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葛根素在0.206~2.0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3%(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关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1世纪初台湾地区中医药的兴起与开发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及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予以极大影响.台湾地区的中医药事业也不例外.为此,本文从三方面叙述当前台湾地区中医药的现况与发展.

    作者:肖林榕;曲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过早搏动36例分析

    冠心病过早搏动(早搏)不仅病情顽固,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笔者以加减炙甘草汤治疗36例,并与西药治疗33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有关.ITP患者自身免疫的终效应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其他相关抗体.在ITP的发生机理中,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起关键作用,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发病及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范颖;马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榄香烯乳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用榄香烯乳(观察组)与用常规化疗药(对照组)各30例对照观察.结果:用榄香烯乳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反应,临床症状缓解率较明显,榄香烯对肿瘤的生长抑制能力较使用常规化疗药物差.结论:用榄香烯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作者:华阳;李康;李法庆;刘德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对心血瘀阻及痰浊壅塞型胸痹疗效比较

    目的:通心络胶囊一般用于对心血瘀阻型胸痹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其对痰浊壅塞型胸痹也有一定疗效.故对两证型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30例为一组,痰浊壅塞型胸痹患者30例为一组,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一个月.结果:通心络胶囊对心血瘀阻、痰浊壅塞两证胸痹均有明显疗效,经统计学分析,作用相似.

    作者:富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宁胶囊对调节动物脑血流量及抗缺氧作用的研究

    脑宁胶囊是为吉林省铭泰药业公司研制开发的中药三类新药.主要由蜈蚣、细辛、白芷、荜菝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脑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头痛的治疗,笔者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方面的研究.

    作者:王微;贡济宁;周鸣;邓毅峰;王景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脉象冠心病概率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冠心病概率诊断法是一种诊断冠心病的新方法,该法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随访,由于冠心病隐性期可分为心肌缺血前期和缺血期两个亚期,而冠心病概率诊断法则有可能在心肌缺血前期就有所提示,使隐性冠心病可能早期发现,从而可能预防其进入缺血期,甚至预防其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概率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冠心病概率与血脂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概率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概率测定对有血脂异常者调整血脂水平,则有助于改善冠心病进程.

    作者:杨天权;张曼韵;陈丽英;孙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梗死分期辨治述要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病范畴,一般按中经络、中脏腑分类辨治.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简明、易掌握,但施之临床则过于笼统.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脑梗死的病理分期已相当明确,分为超早期(1~6小时)、急性期(6~24小时)、坏死期(24~48小时)、软化期(3天~3周)、恢复期(3~4周后)[1].为此,笔者提出对脑梗死分期辨治的设想,即根据本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特征确立相应的佳治疗原则.

    作者:刘向哲;王新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方证及病因病机考释

    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等症,其主治症状达100多种,但诸医家较为公认的是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肾虚证,其中包括肾气、肾精、肾水等虚损.对六味地黄丸的认识历代医家各有不同,但其根本则是一致的,即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虚的重要方剂,在肾虚的基础上,又各自有所发挥.如肾阴亏损则虚火上炎而致的虚火;肾阴不足则痰火内生;肾肝同源而致肝肾不足;脾肾主水液,肾虚无以化水,脾虚无以健运,六味则可脾肾并补.

    作者:李瑞;鲁兆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探要

    以阵发性喷嚏,浆液性粘液性鼻漏和鼻塞感为主症的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其病情常反复发作,且易伴发支气管哮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本文从临床应用和药物作用机理两个方面综述了内服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近五年的研究进展,指出内服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确切,疗程短,复发率低,但其疗效标准还待进一步统一;各组方中药物重复率高,待完善整理出基本方剂,避免重复劳动;机理研究尚需深入.

    作者:赵令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集粹

    从六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作了综合,即: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乳腺癌的辨证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治疗、放疗、化疗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外治法、精神疗法.指出,早期应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可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转移.还应注意应用外治和精神疗法.

    作者:姜开运;马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的影响

    中药冠心康可能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降低内源性TC的合成,从而增加LDLR数量、增强了LDLR与LDL-C的亲和力,即增强了受体本身的活性,调控了血脂水平.目的:观察中药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组、西药氟伐他汀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喂饲正常饲料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30天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LDLR的大结合力Bmax明显小于常组,kd值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而冠心康组与西药组大鼠血淋巴细胞LDLR的大结合力明显高于模型组,kd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冠心康能增加LDLR数量,增强LDLR与LDL-C的亲和力,即增强了受体本身的活性,调控了血脂水平.中药冠心康组大鼠淋巴细胞LDLR的大结合亦明显高于模型组,与西药氟伐他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者LDLR大结合的作用相近.

    作者:刘萍;张静生;汤理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论多级多路调气与中医证治方药的辩证关系

    从两方面可分可合地阐述了中医证治方药与多级多路调气的辩证关系:其一,从中医的有关理论和古今的临证诊疗实践阐明了多级多路调节气机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因果关系.其二,从有关整体观念一药多效,方剂组合辨证求本的中医理法方药阐明了其与多级多路调气的依据、明证体现和关键的辨证关系.从而在总体上论证了多级多路调气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科学内核.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温心胶囊对实验性动物粥样硬化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评价温心胶囊对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高脂饮食饲养家兔12周,用试剂盒测定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有上升趋势.12周时治疗组的丙二醛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治疗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被抑制(P<0.01);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SOD活性表现基本一致.结论:温心胶囊能显著的调脂、降脂,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内皮细胞,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张华敏;曹洪欣;殷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集粹

    细胞凋亡[1]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重视,研究认为[2],无论是急性的局灶性脑缺血,还是短暂性脑缺血后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都有神经细胞凋亡的参与,而凋亡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和半暗带的扩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许多调控因素,利用这些调控因素可以阻止细胞凋亡进一步发展为坏死,这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新途径,因此应用药物阻止神经细胞凋亡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已开展许多中药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对脑缺血与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因素的关系及近5年来中药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必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证治纂要

    皮肤淀粉样变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而引起的,属于皮肤病中的一种疑难病.1928年Gutmann报道了第一例皮肤淀粉样变,以后陆续有报道,随着皮肤科病理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可能与遗传、代谢紊乱及免疫反应有一定的关系,其诊断主要根据组织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目前尚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为了探索传统中医药在该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兹将近20年来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翠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结构性质及药理研究评析

    从四个方面,即:木瓜凝乳蛋白酶的结构、木瓜凝乳蛋白的性质研究、木瓜凝蛋白酶的药物作用研究及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开发前景.对木瓜凝乳蛋白酶的结构性质及药理进行研究.认为,可用于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于输血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纯化骨髓瘤细胞及加速儿科烧伤愈合.

    作者:蔡小玲;郭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