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成;张永方;宋蕴智
目的:观察中药泄浊除痹汤颗粒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纳入观察的81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苯溴马隆对照组,中药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分别服泄浊除痹汤颗粒剂或苯溴马隆片,疗程20天.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血尿酸均明显下降,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和90.24%与67.5%和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泄浊除痹汤对高尿酸血症有明显治疗效果,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孙维峰;徐伟;姚富庆;王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以发病率高,病变机理复杂,特异性治法少,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及恶变趋势而常令医者棘手.现代大多认为,慢性乙型肝炎部分系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转化,多数由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而来,亦有发病即是所谓的原发性慢性肝炎.笔者在研习古今有关中医文献,参阅现代一些实验研究,并从实践中探索出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六方,遂以肝复Ⅰ-Ⅵ号冠名,应之临证,今提出与同道商榷.
作者:苏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复合生命肽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观察复合生命肽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MDA含量及血清SOD活性、IL-2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清SOD活性及IL-2水平明显降低,而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复合生命肽治疗组血清SOD活性、IL-2水平较模型组升高,而脑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复合生命肽具有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指出,复合生命肽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明显回升,提示提高T细胞增殖和分泌IL-2的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复合生命肽延缓衰老的又一重要机制.
作者:吴红彦;刘永琦;苏韫;程小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呼吸衰竭的中医分型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慢性呼吸衰竭住院病例按中医辨证分四种类型,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指标情况,并进行了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其相应的血气分析指标转归取得了一致性.其中,痰热壅盛、肺气阴两虚、心脾肾阳虚水泛三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呼吸衰竭的中医分型与血气分析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指出,中医分型转归可判断呼衰的好转程度与实验室客观监测的血气分析数据.由此得出结论:根据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即可初步预测呼衰病人的血气分析状况,掌握呼衰的程度,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衰及观察疗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霍博雅;王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泻浊汤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在予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补肾健脾泻浊汤治疗,对照组50例,仅予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8例患者疗效、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检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泻浊汤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肾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姚红艳;朱莹;郑朝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静脉放血、化疗、干扰素等来减少血容量和抑制骨髓增殖.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祖国医学采用清肝泻火、补气活血、活血化瘀的治则,选用相应的方剂和药物,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发现中医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易复发.
作者:马东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中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院校新的培养目标.中医院校西医基础课是优化中医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罗晶;郭焱;勾敏慧;顾红缨;刘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儿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口腔较常见粘膜病,具有传染性,多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滥用以及分娩产妇阴道感染等所致.本病发病率有增无减,尤其以基层农村多见,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36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黎;翟性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从五个方面对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作了论述.即:现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综合疗法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作者:周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余甘子抗肝损伤的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理.方法:一是观察余甘子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二是采用四氯化碳(CCl4)一次性腹腔注射(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糖元水平,计算肝脏系数,并作病理学观察.结果:①余甘子水提物的LD50为35.16±2.5g/kg.②余甘子水提物各剂量组均可降低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的活性及肝脏系数,并能增加肝糖元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余甘子水提物对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该药口服安全,毒性极小.
作者:李萍;林启云;谢金鲜;李爱媛;谢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将更年期综合征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部分患者静脉血中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2.16%,总有效率为94.59%;而对照组显效率为18.75%,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较高,是更年期综合征较好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董文毅;傅景兰;曲陆荣;金岩;樊丽姿;梁守义;雍效军;梁宏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骨架型片剂是缓/控释制剂的重要组成,因具有开发周期短,生产工艺简易适于大生产;释药性能良好,服用方便的特点,愈来愈被医药行业所重视,研发种类也愈来愈多.本文参考近10年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了新型骨架片、异形骨架片及骨架型制剂溶出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中药骨架缓控释制剂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燕南;程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癌症的治疗进展快,特别是按照细胞生殖动力学的特点,制定联合化疗方案,使化疗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化疗的不足之处是杀伤正常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化疗的疗效,迫使疗程终止.中医扶正培本法对防治化疗副反应有独到之处.
作者:吴整军;王素珍;李好义;李淑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系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所载之名方.笔者临床体会,泻黄散对于此类病症屡用屡验,且对伴随证也有立竿见影之效.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审证求因,正确把握适应证,执简驭繁,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结合三则有代表性的病例,对此进行讨论.
作者:李方洁;刘国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于2000年11月至2002年6月,用中医学益气清热法辨证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162例,并与西药对照128例比较,同时以胃窦部实时B超为客观监测指标,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赤;宋丽;蔡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20~50岁的中、青年男性,在我国其发病率约为24.3%.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西医治疗颇为棘手,临床上以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为特点.从五个方面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分型,作了论述.即:健脾化湿,以清源头;舒肝理气,重在解郁;温补阳气,以治其本;活血化瘀,起阳振萎;年少精亏,攻补兼施.认为,中医药学历史悠久,要想发挥其优势,诊治思路是重要一环,应用中医学基本原理,以辨证施治为纲,以西医病名为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审因论治,详查体质,分清主次,治病求本,以健脾化湿,以清源头等法取效而收功.
作者:李卫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0年12月~2002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用英福美气雾剂吸入配合中药晨喘安、夜喘净Ⅰ号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26例对照观察,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平;郭开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中医药内治法治疗OA的实验研究概况对OA关节软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汪青春[1]以小鼠膝OA模型,观察几种治法方药对关节软骨的影响.结果显示柔肝方和补肾方对中、晚期膝OA均有较好的延缓软骨降解作用,柔肝方尚能抑制滑膜炎症;健脾方、芬必得对软骨降解无明显影响,但均有一定的抑制滑膜炎症效果.
作者:杨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过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pBV220-P30在大肠杆菌DH5α中20代培养,提取每一代质粒,进行双酶切实验,利用Agarose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得到每一代质粒酶切结果,确定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pBV220-P30在大肠杆菌DH5α中稳定遗传的代次.结果表明: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遗传13代,在13~20代外源的蚯蚓溶栓酶基因丢失或复制量不足,在Agarose电泳上不能显示.
作者:陈飞;吴红艳;刘艳玲;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从中医理论、西医病理及中医治疗、方药等方面论述肝硬化与瘀血的密切关系,提出无瘀无肝硬化、无瘀无腹水.认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应为贯穿治疗肝硬化全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