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峻;樊卫飞;杨民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容易建立侧支循环,影响介入治疗效果.本文分析50例TACE后肝外侧支循环情况,发生率54%,其中以右膈动脉来源多见.
作者:何国治;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选择2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时游离并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术后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认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能减少术后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封义兵;何用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通过对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术,分析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并与同期进行的D2手术50例进行手术创伤程度、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比较.[结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出现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其他各组淋巴结转移有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手术创伤程度比D2手术大,但主要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与之并无明显差别.[结论]在T3、T4及低分化腺癌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应纳入清扫范围之内.
作者:许燕常;林杰成;吴雪雷;陈健;许雪峰;郑天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欧必亭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预防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毒副反应,并与单用欧必亭比较.[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方法,将36例接受含顺铂的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第1周期用欧必亭,第2周期用欧必亭加甲基强的松龙;B组第1周期用欧必亭加甲基强的松龙,第2周期用欧必亭.止吐方案:欧必亭5mg,静注,第1~3天,甲基强的松龙120mg,静注,第1~3天.[结果]欧必亭加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组)第1~6天无恶心和轻度恶心发生率均高于单用欧必亭(单用组),其中第2~4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急性呕吐(第1天)完全控制率(CR率)联合组为94.4%,有效率为97.2%,单用组为77.8%和86.1%,联合组高于单用组(P<0.05).迟发性呕吐(第2~4天)CR率和有效率联合组均高于单用组.两组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能增强欧必亭对含顺铂化疗所致的恶性、呕吐的控制,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含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张晓琛;余新民;沈朋;朱利明;包文龙;徐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7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左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残胃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无输入、输出襻梗阻表现.对远端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中下段食管癌,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宜采用本术式.
作者:郭明;林大富;袁思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铂类化合物的耳毒性由于其初期症状的隐匿性,病理改变的不可逆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严重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2例顺铂化疗引起神经性耳聋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姗;黄惠芳;潘凌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服优福啶和顺铂联合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52例有病理学诊断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该项研究,所有病人以前未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均有可测量病灶.给药方法为优福啶350mg,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顺铂40mg,静滴,每日1次,第6~9天.4周为1个疗程.[结果]52例病人中,2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36.5%,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40%(95%CI=28%~57%),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3.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占5.8%,没有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病例.[结论]口服优福啶和顺铂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并且毒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尤其是其血液毒性很低,适合治疗老年病人,并且有利于对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开展同步放化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京栋;王瑞斐;贺文茜;张湘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内置泵,术后皮下泵内区域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随访观察88例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经术中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后的疗效.其中胃癌45例,直肠癌31例,结肠癌12例.[结果]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77例,其中11例行二次根治性癌肿切除术;稳定者(NC)9例,无1例恶化者(PD).有效率89.8%(79/88).置泵术后生存满1、2、3年者分别为86.4%(76/88)、30.7%(27/88)、10.2%(9/88),平均生存期为21.5个月.[结论]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蒲永东;朱志东;何建苗;杨波;董立国;林刚;刘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探讨90例乳腺良恶性肿块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检查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韩云轩;周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治疗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2510mg/m2/天,口服14天,休息7天为一疗程)单药治疗2~6个疗程.[结果]17例患者中CR1例,PR4例,SD4例和PD8例,有效率为29.3%.至疾病进展中位时间5个月(范围2~10+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4.7%)、皮肤色素沉着(58.8%)、白细胞减少(41.2%)和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17.6%),一般程度较轻,可耐受,Ⅲ度毒性反应为1例手足综合征,无Ⅳ度不良反应.应用VitB6治疗能减轻手足综合征的症状.[结论]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口服方便,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门诊治疗是一理想选择.
作者:应江山;曹军宁;印季良;洪小南;许立功;赵体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观察104例(208只耳)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44.1%(64/145只耳).放疗后6个月,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达高峰,为50.1%(33/64只耳).放疗所致分泌性中耳炎与电离辐射对中耳的直接损伤和放疗前中耳负压升高有密切关系.[结论]改进放射治疗设野技术,使用有效药物,采取鼓膜置管和鼓膜切开等方法对防治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一定用处,但其耳瘘发生率很高.
作者:李志玖;宋仕茂;明帮舂;熊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癌的根治过程与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试验组(91例)首先结扎肿瘤区域流向门静脉血流途径,并再从门静脉血取样,而对照组(181例)则直接取样.两组均以抗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为探针,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血中癌细胞.[结果]试验组阳性率19.8%(18/91),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和58%;对照组阳性率为66.8%(121/181),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2%和3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是导致癌细胞转移的危险性因素,去血管的肿瘤清扫术,可能会有效防止癌细胞转移.
作者:赵增顺;侯会池;焦喜林;陈金辉;王少文;甄四虎;刘继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1,男性,41岁.患者1992年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1992年1月21日出现牙龈出血,在外院查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于1992年1月24日转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均已亡故,死因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7.6℃,全身皮肤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牙龈有少量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象:WBC2.4×109/L,幼稚细胞18%,Hb85g/L,PBC45×109/L,骨髓穿刺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10.5∶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93%,原粒细胞占4%、早幼粒细胞占85.5%.部分早幼粒细胞可见Auer小体.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酶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15;17).PCR检测PML_RARαmRNA阳性.
作者:许小平;吕书晴;宋献民;许燕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榄香烯乳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榄香烯乳灌注前后的肿瘤组织及16例正常直肠粘膜,分别采用TUNEL法及SP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结果]本组患者榄香烯乳灌注前及灌注后7d~10d,AI分别为5.68‰、11.21‰;PI分别为50.05‰、40.1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榄香烯乳能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提示术前灌注榄香烯乳对治疗直肠癌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思奋;任东林;罗湛滨;范小华;赵江宁;冯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介入核素125I碘油内辐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外照射治疗肝癌患者的体内代谢和疗效.[方法]采用125I标记超液化碘油(125ILUF)治疗中晚期肝癌共3组病例:A组(125ILUF+放疗,19例)用125ILUF作内辐射加TACE治疗后进行肿瘤局部外放疗,B组(125ILUF,21例)125ILUF内辐射联合TACE,C组(单TACE,20例)仅肝动脉化疗栓塞.A、B、C组3组病例TACE平均治疗分别为2.56、2.48和2.6例次;A组和B组病人注入125ILUF放射剂量均值(x±s)分别为(303.77±120.99)MBq/例和(350.02±163.91)MBq/例.A组在瘤区加体外局部放疗,放射剂量均值(x±s)为(52.11±10.30)Gy.3组TACE用的化疗药物相同.[结果]体内代谢和SPECT结果显示125ILUF给药后核素125I长期特异滞留在瘤内.A、B、C3组治后肿瘤缩小率(CR+PR+MR)分别为68.42%(13/19)、47.6%(10/21)和25%(5/20),P<0.05;AFP下降率分别为84.6%(11/13)、85.7%(12/14)、60.0%(9/15),P>0.05;治后1、2、3、4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74%、80.64%、69.12%和69.12%;58.38%、58.38%、43.79%和29.19%;32.73%、26.18%、26.18%和0;A、B与C组比,χ2=13.98,P<0.0009;A、B、C3组治后中位生存期(月)分别为40.96(95%CI=33.30%~48.62%)、30.83(95%CI=22.29%~39.37%)和17.04(95%CI=11.72%~22.37%).A组病例中3例有门静脉右支癌栓,治后全部消失.[结论]①体内代谢和SPECT结果提示125ILUF作TAE后核素125I具有长期特异滞留在瘤内的特点;②125ILUF+放疗组疗效显著,可能与内辐射、抗癌药加外放疗的协同持续作用而增强杀伤癌细胞有关;③动脉化疗栓塞核素内辐射加外放疗可能是治疗门静脉癌栓和减少转移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英德;莫海鹰;黄鼎智;宋向群;康平;于起涛;胡晓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时利用CT模拟定位的疗效.[方法]对103例食管癌病例用CT模拟定位,全部病例以肿瘤中心为照射野的等中心点,照射野长度为肿瘤上、下缘放大3cm,野宽为肿瘤边缘外放1cm,总剂量为DT60Gy~70Gy,2Gy/次,5次/周,6~7周内完成.[结果]103例病例近期疗效显示完全缓解率达55.3%,部分缓解率为37.9%,1、3年生存率分别为73.4%和56.1%,在已死亡的42例中,因局部失败只占38.1%,而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占54.8%.[结论]利用CT模拟定位,以肿瘤中心为射野等中心点对食管癌进行外照射,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在已死亡的病例中,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上升.
作者:杜德希;吴鹤;叶永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自1993年起对收治的234例腮腺区肿块病例,均作B超检查,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不同病变的声像图特点.
作者:陈建平;方建华;丁新民;金亭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纵切口进行了改进.与常规纵切口比较,发现切口改进后手术难度未增加,腋淋巴结清扫彻底性相同,不影响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与常规做法相似,该纵切口改进方法完全可行,且美观效果较好,有其实用价值.
作者:冯丽萍;孟旭莉;李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卡莫氟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对35例不能手术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在门诊使用卡莫氟,450mg/d~600mg/d,每例至少服药20g以上.[结果]CR1例,PR10例,总有效率31.4%,Karnofsky评分提高,主要毒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结论]门诊口服卡莫氟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
作者:胡卫东;袁宏银;高幼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对45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进行分析认为30岁以上癫痫发作,应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头颅CT、MRI检查阳性率高,应是脑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金华;余存;於孝龙;宋水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