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东英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少数患者是以牙龈出血为首发症状到口腔科首诊,作者1998年以来遇到3例,报道如下.
作者:汪湛;何一川;沈绍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回旋手机用于塑化根管和弯曲根管治疗中的扩管效果.方法采用Kavo回旋手机对塑化根管和弯曲根管进行扩管并行根管充填.结果塑化根管扩通率达90%,弯曲根管扩通率达80%,扩通后的根管治疗有效率分别达97%和100%.结论回旋手机扩管用于塑化根管和弯曲根管的治疗简便有效.
作者:程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舌癌不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疗效,为舌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342例舌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治疗性颈清术212例(222侧),选择性颈清术130例(133侧).经3年随访,舌癌根治性颈清术、改良根治性颈清术、功能性颈清术、非连续性根治性颈清术和舌骨上清扫术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4.8%、7.3%、0、13.6%和40.0%,舌骨上清扫术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式(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颈清术术后近l/4病理证实有转移,对于T2期以上患者应考虑选择性颈清扫术.舌骨上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术式,临床上应摒弃此术式;改良根治性颈清术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又可达到与舌癌根治性颈清术相近的根治效果.
作者:孙明磊;王昌美;温玉明;李龙江;代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喷粉洁牙和牙面系列抛光技术治疗牙齿外源性染色的效果.方法观察1056例,喷粉操作由Microprep完成,牙面抛光用Super-snap砂碟完成.结果牙面抛光后达到镜面样外观,牙齿无疼痛及敏感症状发生.结论喷粉加抛光可以快速、有效、无痛达到美牙目的.
作者:薛鹏;孙社利;刘宁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鼠鼻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形态特征.方法取Balb/c小鼠子鼠的鼻中隔软骨,随机分为4组后分别消化4 h,8 h,12 h及16 h,观察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生长状况,并用Ⅱ型胶原抗体进行细胞来源鉴定.结果经Ⅱ型胶原酶孵育消化4 h的组织,细胞量少,生长缓慢,无法进行正常传代.而消化8 h的软骨组织、细胞于l d后即开始贴壁、伸展,9 d后第一次传代,传代细胞生长稳定,形态多样,Ⅱ型胶原抗体染色阳性.消化2 h及16 h的细胞几乎不贴壁.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可获得体外培养的小鼠鼻软骨细胞,消化时间以8 h为佳.
作者:陈小平;张蓉;肖明振;赵守亮;张春宝;陈富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方法在离体牙上采用染料渗入法检测CPC、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LGIC)及夹层技术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情况.结果三组穿孔修复体渗漏从小到大依次为:LGIC组、夹层技术组、CPC组,三组渗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PC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其密封性与LGIC相近似.CPC可作为髓室底穿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作者:黄辉;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X线牙片长期保存和椅旁迅速调用的数字化管理方法.方法将牙片置于观片灯上,通过数码相机将普通X线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并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加工、整理和保存.结果通过临床近1年的试用,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韩义丹;张世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检测对口腔白斑和扁平苔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鳞癌,12例白斑和32例扁平苔藓患者,测定其血中TSGF的浓度.结果鳞癌的阳性率为53 33%,白斑为33.33%,扁平苔藓为25.00%.白斑与鳞癌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扁平苔藓与鳞癌的阳性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检测患者血中TSGF可做为临床预测口腔黏膜病是否有癌变倾向的初步手段.
作者:范媛;顾宁;刘海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17岁.右下颌骨含牙囊肿,拟行手术治疗.术中以2%利多卡因15 ml行右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3 min后起效.切开皮肤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呼叫无应答、脉膊扪不清,随后出现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双眼上翻、瞳孔散大、口唇紫绀、意识丧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请麻醉科紧急会诊.诊断为利多卡因过敏致呼吸心跳骤停.即刻给予面罩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 mg,2min后行气管插管,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血气分析 5 min后心跳恢复,心率148次/min,先后给予西地兰0.4 mg,20%甘露醇250 ml,速尿40 mg,0.5%碳酸氢钠250 ml静滴,并使用升压药.大约2 h后,病人血压逐渐上升,呼吸恢复但急促,咯大量泡沫痰,仍神志不清,测BP:60/40 mmHg,P:140次/min,R:42次/min,T:36.0℃.
作者:轩东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儿腭裂修复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吸氧后血氧饱和度的恢复情况..方法18例腭裂修复术后患儿,返病房时用脉搏血氧仪探头夹于食指或拇指,观察即时、吸氧后、停吸氧5 min后以及2 h后多次停吸氧的血氧饱和度(SpO2)值.结果术后回病房即时SpO2值均有明显下降,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33 3%,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11.1%,且持续时间长,个别达6 h;吸氧后SpO2值能立即回升,5 min后达正常水平.结论小儿腭裂修复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上呼吸道管理,加强护理观察.
作者:刘灿辉;李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旦的研究神经电刺激(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ENS)对面神经周围支端侧吻合后促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组,双侧面神经颊支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颈支作端侧吻合.右侧为实验组,术后给予ENS,共5周.左侧不给电刺激,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5,15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组织学,电生理,透射电镜等检查.结果各组实验侧颊支有髓鞘神经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侧(P<0.05).实验侧颊支神经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ENS在提高神经端侧吻合后侧支萌出率和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鸿飞;张字彤;徐勇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且疗效较好的保持方法.方法对20例矫冶完成的病例采用塑料夹板式保持器进行保持,并对保持效果采用ITRI进行评估.结果保持前后的ITRI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Wraparound保持器是一种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要的保持器.
作者:张漫;韩光丽;陈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在根管内封药治疗慢性根尖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慢性根尖脓肿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根管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氢氧化钙和传统的根管消毒药物樟脑对氯酚(CMCP)根管内封药,对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a(OH)2根管内封药组总有效率(93.10%)优于对照组CMCP根管封药(68.97%),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OH)2根管内封药对于病程长、长期渗出、疼痛,根尖区破坏较大的病例较CMCP能更有效地控制症状.
作者:汪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EP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显微镜下解剖妊娠第13 d的鼠胚腭突,用0.25%胰蛋白酶进行消化获得游离分散的EPM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采用反复贴壁法纯化EPM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10-6M地塞米松,采用AgNOR染色、Feulgen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地塞米松对EP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地塞米松处理的EPM细胞银染颗粒数减少(P<0.01),核面积比及DNA合成能力下降(P<0.01),胞浆内线粒体数目减少,粗面内质网肿胀.结论地塞米松对EPM细胞的增殖及生物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腭突的正常发育,是腭裂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伯友;李宏礼;傅豫川;王学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测量颌骨不同区域修复设计要求的牙种植体植入方向(PPT)与颌骨骨量允许的植入方向(RBT)间的差异.方法在30例患者的85个种植部位上,制作带有放射标识物的放射模板,以确定修复设计要求的种植方向.通过螺旋CT的斜位多平面重建功能(oblique-MPR)获取种植区放射标示物所在部位的颌骨横断面影像,测量PPT和RBT间的角度差异.结果二者间角度差异在下颌磨牙区大.结论二者间角度差异的测定有助于口腔外科、修复科医生协同制定佳的种植手术方案.
作者:孟翔峰;陈建钢;李清;孙骏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曾进行过前牙义齿修复的成人患者,对以往的修复结果不满意,希望进一步通过正畸改善前牙美观后重新进行义齿修复.但在矫治过程中,不希望暴露缺牙间隙,不希望矫治中对美观有所影响,兼于此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4例尝试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银钟;石若梅;匡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不同性别人群刷牙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实验对象按性别分组,均使用波浪型牙刷,刷牙前后各做一次菌斑检查,用O'Leaiy卡记录菌斑在牙面的分布.结果女性比男性刷牙更彻底(P<0.01),菌斑清除率相差10.42%.结论性别对刷牙后菌斑清除效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郑晓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科门诊1994~1997年间开始使用含有颊舌侧支托的活动义齿并且坚持使用至今的患者71例,共计76个活动修复体,颊舌侧(牙合)支托共计84个,颊舌侧 支托基牙78个.均有病历记载,由同一位医生按同一标准检查并记录.
作者:谭志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旦的观察必可酮配伍思密达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8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必可酮配伍思密达,对照组采用朵贝氏液及VitB1治疗.结果治疗组口腔炎发生率38.6%,对照组为59.1%;治疗组3、4级口腔炎发生率为6.8%,对照组为38 6%,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必可酮配伍思密达是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袁响林;胡国清;胡长耀;于世英;肖仁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0例安氏Ⅱ类错进行矫治前、中、后及追踪复查的颞颌关节薛氏位片的测量,分析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安氏Ⅱ类错各个时期颞颌关节的改变.结果矫治前、中、后及追踪复查的比较,关节前后间隙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矫治前与后期追踪复查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本矫治器可引导后缩的下颌及髁突前移,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恢复了牙位、肌位、关节位的协调一致.
作者:毛靖;曾引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