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健脾散的质量研究

骆军;黎旸

关键词:婴儿健脾散,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碳酸氢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酸碱滴定法
摘要:目的建立婴儿健脾散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UV检测波长为225nm;酸碱滴定法测定碳酸氢钠的含量.结果此方法可靠,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66%和98.94%,RSD分别为1.28%,1.51%和0.81%(n=6).结论该方法测定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魏酸(0.8,1.6 g·kg-1·d-1)对小鼠全脑缺血30min及再灌注60min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8mg·kg-1),共2次,间隔4h,在第一次注射后2h将大鼠浸入4℃冰水5min,造成血瘀模型,观察阿魏酸(50~200mg·kg-1·d-1)对血黏度的影响.结果阿魏酸(0.8g·kg-1·d-1)可显著提高脑组织LDH活性、可明显降低MDA含量、可显著提高SOD活性;阿魏酸(1.6g·kg-1·d-1)可显著降低MDA/SOD比值;对大鼠血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预防性应用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大鼠血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科声;赵飞;阮琴;胡燕月;陈勤;余袁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uSO4比色法测定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根据枸橼酸钾具有2-羟基-1-羧酸的结构,与CuSO4络合显蓝色,具有紫外吸收的特点,采用CuSO4比色法测定枸橼酸钾含量.结果枸橼酸钾在0.010 29~0.061 74 mg·mL-1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06 275C(mg·mL-1)-0.016 0,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23%(n=6).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方崇波;龚燕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促渗剂对氟比洛芬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促渗剂对氟比洛芬体外经皮渗透的促渗作用.方法采用TK-6A型透皮扩散仪,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不同的促渗剂[二甲基亚砜、月桂醇、丙二醇、月桂氮酮(氮酮)、尿素、油酸]及其组合对氟比洛芬体外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以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接受室中药物浓度,求算透皮吸收的有关参数,比较各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结果 15%二甲基亚砜、3%氮酮、1%尿素可使氟比洛芬经皮渗透速率分别提高1.8,1.5,1.1倍, 促渗剂联用取得的促渗效果更佳,5%油酸+20%丙二醇+1%尿素可使该药物的经皮渗透速率提高6倍.结论单用促渗剂对氟比洛芬经皮渗透促渗效果有限,促渗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氟比洛芬经皮渗透速率.

    作者:陈刚;梁文权;饶跃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收集国内自1984年至2005年3月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和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推荐级别为B级占13.7%,C级占86.3%;证据水平为2b级的占5.6%,3b级的占8.1%,4级的为86.3%.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13.7%,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12.9%.随机双盲占2.9%,随机单盲占2.9%,说明组间基线可比性的占64.7%,有诊断标准的占85.3%,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2.9%,说明统计学方法的占52.9%,有疗效评价指标的占38.2%,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2.9%.结论六味地黄丸的临床研究较为活跃,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需要进一步规范,论文撰写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张炯炯;徐领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提取物中甘草次酸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提取物中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 柱(250×4.6mm),流动相为乙睛-水-甲醇=7:2:1,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68nm,柱温15℃.结果甘草次酸的线性范围为0.392μg~1.960μg,r=0.999 8,重复性RSD=1.1%,平均加样回收率102.33%,RSD=1.3%.结论此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其它组分无干扰,可用于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翠哲;李翠芹;刘喜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忍冬藤中马钱素和当药苷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目的对忍冬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硅胶柱色谱进行成分提取、分离,运用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忍冬藤中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分别是马钱素(I)和当药苷(II).结论化合物I、II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茎枝中发现.

    作者:陈军;马双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分子蒸馏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精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目的总结了近年来分子蒸馏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精制的研究进展.方法围绕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探讨了该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前处理与后处理、蒸馏冷凝温度、系统真空度、物料流速与刮膜转速,以及携带剂等对中药有效成分精制的影响.结果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精制中药有效成分的良好途径,特别适用于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物的分离和纯化.结论分子蒸馏技术有利于促进中药分离纯化技术的现代化.

    作者:杨得坡;朱宝璋;韩亚明;吴立宏;王发松;刘华;褶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牛磺酸镁盐制备工艺的改进

    目的研究牛磺酸镁盐的制备工艺,以提高产物收率.方法以酸碱中和反应合成牛磺酸镁盐,采用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改进后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h;牛磺酸与氢氧化镁投料摩尔比2:1(氢氧化镁略过量).结论该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收率可达55%.

    作者:苗宇;杨庆敏;李学庆;张晓友;李炳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的292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中女性患者大于男性,40~69岁年龄段发生率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中成药占首位;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姜建芳;王思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产鸸鹋蛋壳粉影响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鸸鹋蛋壳粉对小鼠性功能的影响,对国产鸸鹋蛋壳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的实验研究. 方法给成年雄性小鼠连续服药21d后采用小鼠交配试验测其交配的潜伏期及交配次数. 给幼龄雄性小鼠连续服药30 d后检测其附性器官的脏器指数.以重复悬吊应激复制小鼠性行为障碍模型,观察雄性小鼠的交配能力.结果鸸鹋蛋壳粉能增加成年雄性小鼠的交配次数,促进未成年雄性小鼠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对重复悬吊应激引起的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结论国产鸸鹋蛋壳粉具有一定的增强小鼠性功能,提高小鼠性器官生长发育的作用.

    作者:莫志贤;梁荣能;彭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吉非替尼(Iressa)对鼻咽癌CNE-Ⅰ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Iressa)在体外对鼻咽癌CNE-Ⅰ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Iressa对CNE-Ⅰ细胞的吸光度A550值并计算抑制率;培养瓶克隆形成率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CNE-Ⅰ细胞在10,30μg/mL的Iressa作用后24,48h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结果 MTT数据显示CNE-Ⅰ细胞的抑制率与Iressa浓度成正相关,随Iressa浓度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经计算IC50=13.155μg/mL.培养瓶克隆形成率实验,对照组克隆形成率为33.2±1.8%,而10μg/mL Iressa组、30μg/mL Iressa组均为0,提示Iressa能明显抑制CNE-Ⅰ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Iressa处理48h使CNE-Ⅰ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随浓度升高凋亡率升高越明显(P<0.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Iressa使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下降,但除10μg/mL Iressa组G2-M期比例下降明显以外(P=0.042),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ressa在体外对鼻咽癌CNE-Ⅰ细胞有显著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

    作者:毛中萍;周翔;冯建国;马胜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雌性大鼠激素水平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雌性大鼠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妊高征患者选药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8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灌胃21d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E2,FSH,LH的含量.结果实验组的E2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FSH、LH激素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氯沙坦可提高雌性大鼠的E2水平,可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有治疗和妊娠的保护作用;对FSH、LH影响不大,则不会增加其流产风险.

    作者:张秀华;张振南;池迎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蒲公英中咖啡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RP-HPLC法对蒲公英中咖啡酸和阿魏酸同时定量,考察不同产地蒲公英中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分析柱(5μm ,4.6mm×250 mm),柱温40℃,流动相为甲醇‐0.01M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为3.7)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3nm.结果咖啡酸、阿魏酸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咖啡酸8.192~81.92μg·mL-1,r=0.9991(n=6);阿魏酸1.96~39.2μg·mL-1,r=0.9992(n=6);回收率咖啡酸为95.3%~98.2%,阿魏酸为92.1%~95.3%(n=9).结论本方法测定了9个不同产地或不同批号的蒲公英样品中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该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晏媛;刘世霆;许重远;谭亚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三种抗厌氧菌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有效的阑尾炎术后抗厌氧菌治疗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85例分别应用甲硝唑(A组)、替硝唑(B组)和奥硝唑(C组)治疗阑尾炎术后厌氧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成本进行评价.结果三种方案治疗阑尾炎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总成本分别为A组962.23元、B组1 126.81元、C组1 610.12元.结论应用甲硝唑相对低廉,成本-效果比优.

    作者:杨青;马传学;王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薄膜包衣粉中As,Pb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适合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薄膜包衣粉中As,Pb含量的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干法和消解器法两种消解方法对薄膜包衣粉中As,Pb含量分别进行检测,通过回收率的对比,确定佳的前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干法消解,Pb的回收率约为43%;通过消解器法消解,Pb的回收率约为90%,As的回收率约为80%.结论薄膜包衣粉的消解方法以消解器法为合适、可行.

    作者:贾毅;邱湘龙;张育胜;黄葛琳;仇佩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婴儿健脾散的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婴儿健脾散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UV检测波长为225nm;酸碱滴定法测定碳酸氢钠的含量.结果此方法可靠,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66%和98.94%,RSD分别为1.28%,1.51%和0.81%(n=6).结论该方法测定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骆军;黎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内酯B滴丸的含量

    目的建立银杏内酯B滴丸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选择EclipseXDB-C18 (150mm×4.6mm, 5μm) 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33.3:66.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5nm.结果银杏内酯B在0.2650~4.24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1.3%).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银杏内酯B滴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邵胜荣;蒋惠娣;曾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地尔硫(艹卓)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合贝爽)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6例经硝酸甘油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UA患者用合贝爽30mg加入液体中持续静脉滴注,初始剂量1μg/(kg·min)-1,若效果欠佳,速度则增至3μg/(kg·min)-1,直至大速度5μg/(kg·min)-1.症状缓解后按有效剂量维持48h后改用合心爽片剂30mg,tid口服.用药过程中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6例老年UA患者用药前72h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5.26±2.57次,给予合贝爽治疗后(9.2±6.8)min时症状缓解;其中7例患者加大合贝爽的剂量至5μg/(kg·min)-1后心绞痛得到控制.与用药前72h内相比,开始用药48h后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静滴合贝爽后有3例UA患者异常ST段和T波恢复,6例明显改善;患者血压、心率降低,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经硝酸甘油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UA,持续静脉应用合贝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吴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西迪林)为β内酰胺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面部潮红等.我院一患者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使用西迪林而致过敏性休克,实属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忠;刘亚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度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观察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治疗重度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SIRS 诊断标准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GSH 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MODS 发生率下降,炎性介质TNFα,IL-6,IL-10 水平在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GSH能改善SIRS 的临床症状,对炎性介质起调控作用.

    作者:蔡挺;陈童恩;杨群;刘鹏;许兆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