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
骨质疏松症(osteor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rorosis)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占据世界常见病的第7位[1],为老年人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将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进行概述.
作者:李晓昊;邓伟民;黄海;邵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症痛经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01/2010-06月间133例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为痛经者103例(77.4%):①腺体浸润肌层>80%39例(29.3%),其中37例存在重度痛经,2例中度痛经;腺体浸润肌层<80% 94例(70.7%),其中4例存在重度痛经,24例存在中度痛经,36例存在轻度痛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674,P=0.000).②浸润内膜有出血47例(35.3%),均有痛经,无出血86例(64.7%),其中56例有痛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71,P=0.000).③异位内膜小岛<3个51例(38.3%),其中有痛经35例;3~5个41例(30.8%),其中有痛经31例;>5个41例(30.8%),其中有痛经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4,P=0.045).④血平均雌激素水平722.5 pmol/L,重度痛经组为952.7pmol/L,中度痛经组为673.8 pmol/L,轻度痛经组为541.1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84,P=0.001).血平均孕酮水平18.1 μg/L,其中重度痛经组为21.8 μg/L,中度痛经组为17.6 μg/L,轻度痛经组为14.8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29,P=0.058).⑤子宫大小:重度、中度及轻度痛经组中子宫>孕6周者分别为32例(78.0%),22例(84.6%),28例(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7,P=0.764).结论 子宫腺肌症痛经与腺体浸润程度、浸润内膜出血、异位内膜小岛数量及外周血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而痛经程度与子宫大小及外周血孕激素水平无关.
作者:陈滢;王晶;杨赛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设计与应用医院自助挂号系统,优化就医流程.方法 设计开发基于储值就诊卡模式的自助挂号系统.结果 实现了自助挂号,免除了窗口排队挂号与缴费的等待环节.结论 自助挂号系统的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病人就诊,降低了运营成本.
作者:郭雪清;肖飞;黄正东;王光华;张伟;叶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坦克训练对坦克乘员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04名坦克乘员分别在训练前及坦克训练即刻取血,测定钾、钠、氯、镁、血糖(blood glucose,GLU)、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结果 坦克训练即刻和坦克训练前相比,坦克乘员血清钾离子和镁离子下降,氯离子和钠离子升高;ALT、AST及SCr明显升高(P<0.01);GLU、BUN、CK、CKMB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克训练可引起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与坦克乘员应激反应和疲劳等因素有关.
作者:冀虎圣;傅泳航;罗显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颞叶孤立性纤维瘤(solito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罕见的发生于颞叶的孤立性纤维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镜检细胞致密区与疏松区交替性分布,瘤细胞呈梭形及短梭形,血管增多并明显胶原化,并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间含有粗细不等、形状不一的胶原纤维.部分区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10/10HP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34、vimentin、Bcl-2及CD99弥漫阳性.手术切除后,随访18个月,每3个月复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颞叶孤立性纤维瘤少见,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检测是确诊的关键.
作者:崔华娟;赖日权;王卓才;王蔚;廖秋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联勤部队官兵健康维护意识和健康行为,为部队健康维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部队官兵健康维护意识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某联勤部队1102名官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联勤部队官兵的健康维护意识很好,96.3%官兵认为健康维护很重要,但是官兵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维护意识存在脱节.结论 应加强部队健康维护工作,促进官兵身心健康.
作者:王真真;陈有丽;杨俊;罗显荣;欧阳文纬;逯向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烟雾吸入性损伤一直是烧伤病人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烧伤危重病人临床救治的难点与重点[1-5].作者科室2010-05月收治1例特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并持续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患者,现将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缪洪城;童亚林;朱金红;冯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腹股沟斜疝约占75%~90%,男女发病率约为15:1.手术治疗是其有效合理的治疗手段,传统疝修补术是将不同的解剖层次强行缝合于一起,局部张力大且不利于愈合,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等不适[1].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分为Lichtenstein和巴德(BARD)疝环填充式,本文通过对既往手术病人回顾分析及随访,对比研究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王忠;施章时;郑培荣;陈小平;孙宁东;陈世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n syndrome,PSS)合并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提出PSS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PSS与PSS合并原发性青光眼的鉴别诊断要点,为临床甄别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5年收集到的145例PSS患者及166例POAG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PSS的诊断及与原发性青光眼鉴别诊断的策略,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结果对 495例PSS做出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甄别出PSS合并原发性青光眼70例(开角型49例,闭角型21例),使这些患者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避免了不可复性盲的发生;纠正了将PSS误诊为原发性青光眼76例,及时终止了不当治疗.结论 将PS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运用于临床,将极大提高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避免不当治疗.
作者:江文珊;周和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技术方案对缓解门诊“看病难”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门诊自助服务系统.结果 实现了办卡、挂号、取检验单、缴费、信息查询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功能的自助服务模式.结论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就诊流程,消除了挂号、取单及缴费等排队等候的环节,“看病难”的局面得到根本好转.
作者:黄正东;肖飞;郭雪清;樊光辉;浦金辉;赵育新;谢峻;张伟;王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灯盏花素是在民间用药的基础上从彝族药灯盏花中分离出的一类黄酮类成分.临床验证其对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对风湿病、冠心病也有一定疗效[1].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licles,SLN)是19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型纳米粒给药系统[2-4],具有物理稳定性高、可控制药物释放,避免药物的降解或泄露以及良好的靶向性、无毒等优点.由于灯盏花素口服吸收效果不好,普通片剂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极低,本研究试图通过把灯盏花素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克服灯盏花素注射给药半衰期短、体内消除迅速,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提高灯盏花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促进灯盏花素在体内的吸收,从而保证药物的疗效.
作者:张永昕;李莎恩;梁志强;王真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设计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实现检验单的自动发送.方法 基于门、急诊实施的储值就诊卡系统流程及工作模式,设计并实施了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结果 实现了患者检验报告的自助打印及患者检验结果短信第一时间的自动发送.结论 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的设计应用,解决了检验单手工发送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作者:肖飞;黄正东;张伟;郭雪清;除小伟;叶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解决人工窗口办卡、充值时的患者排队问题.方法 基于门、急诊部实施的储值就诊卡系统流程及工作模式,设计实现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储值就医卡自助办理及充值系统.结果 该系统的应用消除了人工窗口办卡、充值时的患者排队现象.结论 该系统的实施应用显著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
作者:肖飞;郭雪清;黄正东;王光华;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舒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精神病患者木僵状态的可行性、安全性,2007-06/2010-12月,作者应用舒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木僵状态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群华;杨仲利;李逸鸿;陈宁芳;汤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健力浓缩颗粒对大负荷运动训练小鼠免疫系统影响及其药理作用.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安静对照组、大负荷运动对照组、低、中、高剂量(72mg/kg、216mg/kg、1030mg/kg)复方丹参健力浓缩颗粒给药大负荷运动组,灌胃给药4周后分别考察小鼠血象、巨噬细胞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和安静对照组相比,大负荷运动组小鼠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降低,巨噬细胞分泌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减少,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变化不明显.高剂量颗粒给药组能提高各种细胞数量,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以及因子分泌,调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论复方丹参健力浓缩颗粒能显著改善大负荷运动训练小鼠的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陈引香;陈建发;李萍;傅明;谢奎龙;吕应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TGF-β2)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VEGF和TGF-β2和在滤过泡瘢痕形成中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4只青紫蓝兔双眼中的一眼作为实验组,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另一眼不行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取2只兔不手术作为空白组.术前及术后第1、3、5、7、14、21天,观察滤过泡炎症反应和血管增生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兔眼滤过泡组织中VEGF及TGF-β2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后滤过泡组织中VEGF和TGF-β2表达上调,分别于手术后第5、7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织的VEGF和TGF F-β2含量有相关性(P<0.0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组织内VEGF和TGF F-β2的含量明显增加,与瘢痕化进程一致,两者含量有相关性.
作者:叶倩;周和政;张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对1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1 临床资料1.1对象观察组系2008-06/2010-06月作者科室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56例,其中男83例,女73例,年龄59~82 (69.8±13.6)岁,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血管病;②心源性脑栓塞或其他原因的脑栓塞;③瘤卒中;④伴严重心、肝、肾疾病.
作者:董秦川;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中双能量减影技术(dual energy subtraction,DES)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病人自愿、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对79例病人的鼻咽部、喉部、气管、胸部及腹部(含胆系、泌尿系及消化系)等部位做DES检查.由3名以上有经验的医师共同进行阅片,比较分析标准片、减影后软组织片及骨片组织片,对病变进行比较性诊断.结果 接受鼻咽部DES检查者8例,5例显示病变;胸部46例中,检出阳性45例;腹部10例中,检出阳性8例;气管10例、胸腰椎10例均检出阳性;5例阴性患者的CT结果为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和胆系T管造影各2例,为对正常人的尝试性检查.结论 双能量减影主要适用于骨骼、咽喉部、气管及肺部病变微小结节性病灶,并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对腹部与鼻咽部检查优于平片.但造影中应用DES无明确临床意义.
作者:谭孝华;熊伟;刘凯;周迪文;谢希;赵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数患儿发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儿可以出现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2].本文报道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和护理救治成功的体会.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ND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分化程度Ⅰ级9例,Ⅱ级8例,Ⅲ级13例)、20例宫颈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DRG1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到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直到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DRG1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NDRG1 mRNA的表达与NDRG1蛋白的表达相一致,即相比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在宫颈鳞癌组织中NDRG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NDRG1 mRNA与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下调表达提示NDRG1基因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作者:李亮;汪晶;谢守珍;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