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0排动态容积CT在PCI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邹佳妮;樊光辉;陈信坚;丁世芳;陈友三

关键词:320排动态容积CT,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对5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评估的137枚冠状动脉支架、支架近端及远端血管、非支架血管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通畅性.结果 CTA清晰显示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位置、支架数量和管腔密度、有无支架内再狭窄、非支架血管病变以及心脏其它方面的病变.支架通畅131枚,支架内狭窄4枚,闭塞2枚,支架前后血管狭窄30支,非支架血管狭窄47支,其中钙化病变20处,非钙化病变57处.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及非支架血管病变性质,可作为PCI术后效果随访观察和了解原有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方法.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在海上环境下海战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海上环境下海战伤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选取40只成年杂种犬,制作海上环境下海水浸泡复合火器伤动物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犬.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嗪治疗,治疗组头孢地嗪加左氧氟沙星治疗.海战伤的其他处理方法相同.在伤后第2和第4天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观察6天伤口感染率、死亡率.结果 伤后6天,对照组的伤口感染率为500,治疗组为10%;伤后6天,对照组死亡率为60%,治疗组为20%;治疗组的伤口感染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弧菌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我国南海海水中细菌种类多、分布广,主要是弧菌科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埃希菌,也是导致海战伤感染的主要细菌.对在海上环境下处理海战伤更应强调尽早、合理的清创和早期使用广谱和抗弧菌抗生素.

    作者:张贞良;贺顺龙;谢培增;汪先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患者APN和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 108例成功进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仅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处理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观察PCI术前、术后1天、1月、3月、6月血APN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PCI术前及术后1天血APN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6月与术后1天相比,两组血APN水平均升高,hs-CRP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术后血APN水平明显升高,而hs-CRP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APN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30,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能显著提高血APN水平,降低hs-CRP水平,预防和延缓PCI术后再狭窄.

    作者:樊光辉;邹佳妮;丁世芳;陈志楠;蒋桔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肿瘤M2-PK与CEA和FOBT对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K)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粪便潜血试验(fa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4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2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血清和粪便中的tumor M2-PK表达.另外检测受试者血CEA水平及粪便潜血试验.结果 ①血清和粪便tumor M2-PK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敏感性分别为59.1%、63.6%,特异性分别为86.4%、81.8%.②血清tumor M2-PK和粪便tumor M2-PK的吻合系数k为0.522,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③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粪便中tumor M2-P的水平与肿瘤的T分期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血清tumor M2-PK+ CEA+ FOBT和粪便tumor M2-PK+ CEA+ FOBT联合检测均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血清tumor M2-PK+ CEA+ FOBT更适合对健康人群的普查,粪便tumor M2-PK+ CEA+ FOBT更适合在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和临床有症状人群的筛查中应用.

    作者:李勇;王俊江;林锋;周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部分就诊病人结核菌抗体检测结果趋势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在我国以及全世界有明显回升的趋势[1].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1998年WHO再次提出遏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感染.据WHO 2008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作者:李薇;张璇;张卫云;徐宗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凹蛋白1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中的变化

    目的 观察小凹蛋白1 (caveolin-1,Cav-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衰老中的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为对照组、AngⅡ诱导组(用终浓度为10-6 mol/L的AngⅡ干预).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细胞的增殖能力两种衰老标志物为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AngⅡ诱导HUVECs 0、12、24、36、48h的Cav-1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6mol/L AngⅡ诱导组存活的细胞数为对照组的(77.15±6.83)%;(81.80±0.92)%的细胞呈现β-半乳糖苷酶阳性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89.4±3.4)%],证实细胞衰老;AngⅡ呈时间依赖性上调Cav-1表达.结论 AngⅡ可以诱导HUVECs衰老,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衰老细胞Caw-1表达有关.

    作者:邹美圣;刘凌;刘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20排动态容积CT在PCI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对5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评估的137枚冠状动脉支架、支架近端及远端血管、非支架血管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通畅性.结果 CTA清晰显示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位置、支架数量和管腔密度、有无支架内再狭窄、非支架血管病变以及心脏其它方面的病变.支架通畅131枚,支架内狭窄4枚,闭塞2枚,支架前后血管狭窄30支,非支架血管狭窄47支,其中钙化病变20处,非钙化病变57处.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及非支架血管病变性质,可作为PCI术后效果随访观察和了解原有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方法.

    作者:邹佳妮;樊光辉;陈信坚;丁世芳;陈友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守礁官兵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南海岛礁,远离大陆,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分,生存空间狭小.为改善驻岛礁官兵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守礁官兵身体健康,作者对某部官兵守礁前、后主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0年某批次守礁官兵,年龄19~45岁,均为男性.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生化指标等全面检查合格.守礁前共发放采集大便标本的空药盒210只,回收有效大便标本191人份,回收率为90.95%.守礁后发放标本采集大便盒210只,回收大便标本201人份,回收率为95.71%.

    作者:杨小霞;何俐勇;樊龙中;周赤龙;李裕标;姜兴禄;谭燮伦;常镜;陈正;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联合伤安素治疗深Ⅱ度烧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面积Ⅲ度烧伤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临床多见的为深Ⅱ度创面.既往对深Ⅱ度创面多采用保守治疗,治疗过程长,由于其坏死组织的持续存在,容易导致严重感染增加愈合后瘢痕.近年来,对深Ⅱ度创面的处理多采用早期手术,以缩短愈合时间,改善愈合后瘢痕情况.作者于2006-05/2009-12月对3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烧伤后48 h左右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联合伤安素敷料覆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新蕾;张新合;刘敏;江碧川;雷磊;孟红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406名精神疾病残疾评定数据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某部精神疾病残疾评定的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军队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对近6年来406名符合精神残疾评定条件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进行评定,根据相关资料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残疾的种类构成主要以精神分裂症(90.9%)和情感性精神病(7.9%)多见,参加精神残疾评定的人员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评定级别多集中在五~六级,初级士官与义务兵残疾评定级别的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仍存在一定缺陷,有必要作进一步规范修订.

    作者:李逸鸿;罗维肖;林汉;汤文辉;王坚;李汉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过敏性休克鉴定研究进展

    过敏性休克是指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诱导过敏反应的抗原)时由IgE抗体介导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常危及生命.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尸检难以发现特异性的病理改变,是医学鉴定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了过敏性休克患者血清IgE、组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P物质的含量以及其在肺脏和胃肠等组织中的免疫表达,本文就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在医疗鉴定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杨旭;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原人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23例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血样或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 3214份标本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58/1768)和3.1%(45/1446),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均有贫血、发热、黄疸、疲劳、出汗等临床症状.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升高,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谷丙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以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经用四环素或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高原环境条件下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较平原低与高原环境有关,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与预防,对降低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石泉贵;李素芝;陈洪章;黄学文;杨光;洪勇;齐宝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预警管理

    目的 降低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率,稳定和规范人才队伍的管理,保持军队医院的竞争优势.方法 基于“推拉理论”分析人员流失规律,借鉴与运用“预警管理理论”.结果 初步构建了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的预警管理系统.结论 建立预警管理机制,对军队医院预防与减少聘用制人员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令艳;赵育新;陈戈;祝松;谢峻;李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b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筛选分析18例女性BL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年龄35~76岁(平均50.8岁),占全部乳腺癌的6%.18例BLBC均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Ⅲ级),病例形态特征显示癌细胞胞浆少,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大,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像;癌细胞排列呈巢片状或条索状,周边呈推挤性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坏死;间质胶原增生较明显,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10例(55.5%)伴有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显示18例CK5/6和P120阳性,14例E-cad和Vim阳性,9例SMA和CK18阳性,6例CD117阳性,2例EGFR阳性,P63均无表达,Ki67阳性细胞数多数超过80%.结论 BLBC作为一种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的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P120、CK5/6、SMA、Vim和Ki67可用于BLBC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冯俊明;荣孪君;夏琴;陈昕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直肠肛管功能测试

    2006-03月以来,作者医院应用二联式经肛外手工吻合方式对1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超低位根治切除保肛术,现就术后直肠肛管功能测试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5~76(48.O±2.4)岁,肿瘤下缘距肛缘4~5 cm,肿瘤侵及肠壁1/4~1圈.

    作者:许辉;周赤龙;李裕标;邹文俊;邓昌林;周淑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RASSF1A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起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发病率高,每年死于胃癌的患者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现代研究表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是从3号染色体短臂上克隆出来的新型候选肿瘤抑癌基因,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为深入的抑癌基因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在许多肿瘤中都存在表达缺失,预示着抑癌基因RASSF1A的缺失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主要就RASSF1 A基因的结构、抑癌机制、失活机制及其与胃癌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定鹏;赵亚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舰艇官兵护航前后体内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检测分析

    某舰艇赴索马里护航官兵,历经九个月护航数万海里,在克服海上环境及物质生活困难的同时,完成了多次海盗打击任务.作者对护航官兵护航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旨在为后勤卫生保障系统制定科学保障及预防措施,确保护航官兵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樊龙中;周赤龙;何俐勇;陈正;王萍;谭燮伦;刘俊;常镜;潘世鑫;徐海秀;秦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培养基层部队卫生技术骨干的做法与经验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组织体制的改革和军事理论的创新,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也表现出新的特点,给部队卫勤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1].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对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要求,近年来,作者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师级以下部队卫生干部及士官培养提高和管理使用的相关指示精神,着眼于当前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2],在为基层部队培养优秀卫生技术人才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焕金;叶汉深;洪加津;宋飞;谢培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香丹注射液心包灌洗预防心脏术后心包粘连的研究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通过心包引流管灌洗预防心包粘连形成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10只),按作者自行改良的左侧开胸手术法建立心包粘连动物模型.对照组灌洗用药为生理盐水;实验组灌洗用药为香丹注射液(4%浓度),干预药物均通过心包引流管注入心包腔灌洗治疗.对纤维粘连蛋白指标检测并统计分析,同时观察心包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给药3天后各纤维粘连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病理组织学观察两组粘连程度有显著区别,实验组心包粘连程度较轻.结论 香丹注射液具有降低心包腔内纤维粘连蛋白浓度的作用,中药治法对预防术后心包粘连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光柱;张军;左顺庆;罗湘玉;郭家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Roche Cobas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ST分析测量范围的测定

    当实验室新使用一种试剂时,除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外,以明确偏倚是否在允许范围内[1-2],还必须确定其分析测量范围,因分析测量范围宽窄对于定量检测的临床化学分析方法极为重要[3].本文对Roche cobas c 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分析测量范围进行验证.

    作者:张蓉;廖扬;石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咽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乙腈沉淀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咽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的去除和小分子蛋白质/多肽的富集方法.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乙腈沉淀处理鼻咽癌血清,使用10 kDa超滤柱截留10kDa以下的多肽,或使用Oasis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过滤柱去除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和盐,采用Tricine-SDS-PAGE电泳和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检测小分子蛋白质及多肽的富集状况.结果 乙腈沉淀可去除鼻咽癌血清中大部分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和富集小分子蛋白质及多肽;10 kDa超滤柱和OasisHLB柱可进一步去除乙腈沉淀后余留的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但血清小分子蛋白质和多肽流失过量.结论 单纯的乙腈沉淀处理法研究鼻咽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简单有效.

    作者:黄元姣;邓开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