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守珍;宋成文;王晶;陈枝岚;闫小纺;蒋红卫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红细胞压积(HCT)对其沉降率(ESR)的影响规律.方法 用加、减血浆法配成五种压积的血样,观察相关系数(r)随ESR的变化规律;240例临床体检健康者,观察同性别HCT与ESR的差异、不同性别相同HCT的ESR差异.结果 HCT与ESR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7~0.928(P<0.05);当HCT值相差到0.07时,男、女性别ESR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3.093~9.901,P<0.05);男女等HCT组ESR无显著性差异(t=1.336,P>0.05).结论 ESR与HCT有明显相关性并呈一定规律;临床上用ESR值判断病情时需考虑HCT因素.
作者:孙朝晖;潘宝怡;张卫云;石玉玲;符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然后应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 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Fas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Fas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实验对照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模型组肺组织呈密集棕黄色染色,Fas高表达;乌司他丁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经q 检验,实验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对照组与乌司他丁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使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呈低表达,对急性肺损伤组织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亮;曾尟枚;陆卫华;张端莲;唐忠志;刘非凡;邬明;程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适应战场成批烧伤救治的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1-6],作者进行了三种烧伤外用药对烧伤创面处理的效果研究,以期获得对创面保护作用好、抗菌效果可靠的用药与处理方法.
作者:吴晓华;严明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内皮素(ET)的影响及茶多酚(TP)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VEC分为7个组:①空白对照组;②单纯缺氧组;③缺氧+TP组;④单纯AngⅡ组;⑤AngⅡ+TP组;⑥缺氧+AngⅡ组;⑦缺氧+AngⅡ+TP组.除空白对照组、单纯AngⅡ组和AngⅡ+TP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压舱内上升至5 000M高度、停留30min,对培养的各组VEC进行缺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及AngⅡ和TP作用前、作用后0.5h、6h、24h 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ET含量.结果 ①急性缺氧和单纯AngⅡ均可明显促进VEC分泌ET(P<0.01),在急性缺氧条件下,AngⅡ促进VEC分泌ET的作用要显著高于单纯缺氧作用和单纯AngⅡ作用(P<0.01).② TP能显著降低缺氧及AngⅡ促VEC分泌ET的作用(P<0.01).结论 在急性缺氧条件下,AngⅡ可显著增加培养的VEC分泌ET的功能,TP能显著抑制缺氧条件下AngⅡ促VEC分泌ET的作用.
作者:刘玉;李鸣皋;马贵喜;韩磊;李靖;蒙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不同方式、剂量人工接种,尝试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移居高原(海拔3 700m)的成年家兔,观察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是否感染家兔及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移居高原适应30天以上的成年家兔,经耳静脉、腹腔、皮下接种人附红细胞体,之后连续30天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三种接种方式均可成功感染家兔,接种后第4~9天在成年家兔血液中可检测到附红细胞体,接种后第15~16天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到高峰,接种后第28天附红细胞体逐渐消失;不同接种方式、剂量可致感染窗口期不同,耳静脉接种较其他方式接种窗口期早3天出现,高剂量接种较低剂量接种窗口期早2天出现;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接种剂量附红细胞体高峰期和消失期的出现基本相同.结论 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有一定影响.
作者:石泉贵;鞠明兵;陈洪章;陈薇薇;邓勇;黄学文;齐宝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脉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 60mg/kg),造模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脉平组、二甲双胍组、玉泉丸组,成模后每2周称体重并剪尾测血糖,第6周处死取主动脉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MCP-1mRNA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后,大鼠血糖明显升高, MCP-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经治疗后,糖脉平治疗组及二甲双胍组MCP-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糖脉平能减少糖尿病大鼠MCP-1mRNA的表达,减轻血管内皮局部炎症反应,阻断和降低动脉硬化的形成.
作者:何东初;程艳慧;丁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科学评估医院工作质量,提高医院各项工作宏观调控水平.方法 本文运用秩和比(RSR)法分析1998/2007年医院年终考核结果.结果 得到了各年年终综合考核结果的RSR值的分布,并对RSR值进行排序和分档.结论 运用秩和比法可以精确、直观地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优于直接评分法.
作者:梅川;钟伟丽;罗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贫血的患者,在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加铁剂治疗后,对心脏结构与功能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32例连续CHF并贫血(血红蛋白:8~12g/dl)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A组,16例),皮下注射EPO 12 000IU/周+每天口服铁剂共4个月.对照组(B组,16例),每天口服铁剂.A组患者完成4个月的治疗后,继续以EPO治疗8个月,在1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持续口服铁剂.结果 A组患者在随机治疗的4个月中,相对于基础状态血红蛋白增加(P<0.001),左室内径下降(P<0.001),射血分数增加(P<0.05),心功能分级(P<0.001)与6min步行试验(P<0.05)改善,同时血浆中B型利钠肽水平(P<0.01)下降.B组患者在试验期间射血分数(P<0.05)及6min步行距离(P<0.05)有所下降,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在12个月中, A组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P<0.01)、射血分数(P<0.001)、6min步行试验距离(P<0.001)增加,左室内径(P<0.05)、室间隔厚度(P<0.01)、心功能分级(P<0.001)、B型利钠肽水平(P<0.05)下降.结论 对于CHF并贫血的患者,EPO加口服铁剂治疗与单纯口服铁剂的对照组相比,能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能,降低B型利尿肽水平.
作者:张勇;杜万红;黄洪波;肖创清;刘小阳;杨婧;孟宪琴;李红英;杨浩军;谭兵;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温湖水浸泡对健康官兵的影响.方法 对参加低温湖水泅渡训练的138名健康官兵的生命体征、心理感觉及发生的临床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8℃左右低温湖水中浸泡35min的临床事件发生率为12.3%(17/138),其中发生晕厥6例,心房颤动1例.浸泡后即刻T、HR、MAP等指标较泅渡前明显下降,在泅渡后发生晕厥者中各指标进一步明显下降.泅渡前、中、后多数人经历了从紧张、恐惧到有所缓解再到加剧的心理过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体重指数<20、年龄>40岁等因素是低温湖水中泅渡官兵发生临床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低温湖水中浸泡35min即可造成健康人群低体温症及相应的临床事件;积极复温治疗是低体温症者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力;孟威宏;槐永军;梁延春;杨金宝;赵昕;杨嶒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制作简单、便于管理、可靠的缺血淤血动物模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只,贯穿兔耳背腹侧皮肤和软骨,间断缝扎除尾侧血管外所有动、静脉,缝扎处暴露并外涂碘伏每天3次.分别在缝扎后第1、3、7、14、21天对比观察兔耳皮温、色泽、水肿和缝扎处感染情况,同时行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缝扎后兔耳马上出现明显紫黑色,14天左右变浅,至21天时兔耳皮肤仍为淡紫黑色.缝扎后第1天兔耳开始出现水肿且逐渐加重至7天为明显,此后逐渐减轻,21天时已无明显水肿.皮温、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在各观察点均较缝扎前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贯穿缝扎方法制作的兔耳缺淤血模型可靠、制作和管理简单,可作为缺血淤血所致创面的修复研究模型.
作者:童亚林;杨润生;苏晓玲;龚震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脑蚓部常见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小脑蚓部肿瘤的术后病理资料.结果 22例小脑蚓部肿瘤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生殖细胞类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转移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结论 小脑蚓部肿瘤种类多样,密切结合患者年龄和病程特点,把握各类肿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国雄;黄文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创伤小,止血快,疗效确切[1],但由于其复发率高[2-3],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作者自1990/2006年间对103例大咯血病人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复发17例,占16.5%.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究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曹国文;李树南;邓士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科学军事飞行人员的停飞标准.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因病住院飞行人员的病历记录.结果 78.2%的患病飞行人员不适合继续飞行.其主要患病病种中,神经系统疾病占28.9%,循环系统疾病占14.0%,耳和乳突疾病占11.3%,消化系统疾病占5.0%,精神和行为障碍占4.8%.结论 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耳和乳突疾病是军事飞行人员停飞的主要病因.
作者:王纯巍;纪桂英;郝鹰;徐蜀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院物资管理是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我院物供中心针对传统物资购、销、存流程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依托医院信息科的技术力量,设计了物资购、销、存软件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为成本核算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作者:康丽艳;张超英;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护理发展缓慢,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护理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健康的需要.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护理状况,作者于2007-07/09月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秀珍;符燕妹;张瑞莲;王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6例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男41例,女15例.血管造影前经CT诊断为胰腺癌肝脏转移38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8例.其中16例同时接受了MRI检查,1例行PET检查.全部病例都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发现胰腺动脉异常改变者再行胰腺动脉造影.结果 18例造影前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造影后均诊断为胰腺癌肝脏转移,经临床随访后全部得到证实.其余病例均可见病变区胰腺动脉的狭窄、闭塞等异常改变,以及周围大血管和回流静脉的侵蚀改变.结论 血管造影可对胰腺癌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尤其是CT和(或)MRI检查未能明确者,DSA可提高其检出率.对胰腺癌分期亦可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邱怀明;曾晓华;闫小纺;乔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用E.coli HB 2151表达抗人Endoglin胞外段单链可变区片段(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并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为卵巢癌的体内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靶向载体分子.方法 用呈现scFv抗体的重组噬菌体感染E.coli HB 2151进行抗体的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可溶性scFv的表达,竞争性ELISA 检测可溶性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结果 抗人Endoglin胞外段scFv得到了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周质腔中,其分子量约为29 kD.该周质提取物中scFv能与抗Endoglin单克隆抗体竞争性结合同一抗原表位,且竞争作用随scFv浓度增加而加强.结论 用E.coli HB 2151成功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抗人Endoglin胞外段scFv,为其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泽文;史常旭;梁志清;常青;李军;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军队基层官兵口腔健康状况,为建立我军合理有效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驻广州地区某部850名基层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850名被调查者龋齿率为33.65%,龋均为1.39;龋未治牙占42%,龋失牙占3.9%,因龋充填牙占9.5%,软垢平均检出率85.2%,牙石检出率为81.2%,牙龈炎检出率为78.4%.结论 被调查官兵患龋率低于全国同龄人群水平,牙周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李文荟;周学君;郭莉;任肖华;李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菲力磁在肝脏急性放射性损伤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成年家兔12只,于40Gy X线半肝照射后第10天,行肝脏菲力磁增强前后磁共振成像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菲力磁增强前磁共振,家兔肝脏信号均匀.菲力磁增强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扫描分别检出11只、9只阳性家兔,肝脏照射区呈高或相对高信号改变.200倍光镜下,家兔肝脏照射区均出现不同程度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400倍光镜下肝脏照射区具有吞噬功能的Kupffer细胞较未照射区有明显减少.结论 肝脏在受单次大剂量照射后,早期病理以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为主要特征,菲力磁增强MRI是评价肝脏急性放射性损伤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自力;黄文才;李国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采用统计资料汇总分析方法,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医疗收入和患者医疗消耗数据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探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影响.结果 提示,医疗服务价格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支撑、利益的调整和职能的改变.
作者:曾艳彩;陈戈;李雪华;李建群;王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