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暴发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汪训实;高友兵;张兆林

关键词:暴发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猝死, 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暴发性坏死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探讨对暴发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56例,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或啤酒样腹水后,立即行急诊剖腹手术[从发病到手术平均时间约(29.36±3.42)h],手术后采用抑制胰腺分泌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49例存活,7例死亡.死亡率患者的特点:有明显的诱因、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体征不明显,但病情迅速恶化;胰腺坏死严重,手术前后多器官衰竭迅速发生、手术后腹腔内胰腺组织继续大量坏死.结论:详细采集病史、CT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积极使用扩血管药物,改善胰腺血液循环,及时行坏死胰腺切除较为合适.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端粒酶激活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编码基因(catalytic protein subunit mRNA)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子宫内膜端粒酶阳性率为10%,12例癌前病变内膜中5例端粒酶阳性率为41.67%,36例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为80.56%,端粒酶活性在内膜癌、癌前病变与正常内膜中差异有显著性;端粒酶活性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结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激活可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王琼书;史玉霞;刘元姣;洛若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手术方法.方法:3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合并VSD26例,AI15例.补片修补35例,其中合并VSD的均以一片修补,合并AI的主动脉瓣置换(AVR)6例,主动脉瓣成形3例.手术取材作病理检查5例.结果:本组36例中手术死亡2例(5.6%).存活的34例病人均经门诊复查或信访随访0.3~18年,其中2例死亡.病理检查见RASV合并VSD的瘤壁为纤维坏死或玻璃样变性.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VSD以一片修补法较好;若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探查其病变程度,酌情一期矫正,瓣膜损伤明显时宜行主动脉瓣置换,对主动脉瓣环细小的病例,可借修补VSD和RASV的补片扩大主动脉瓣环.

    作者:朱水波;殷桂林;张殿堂;胡健才;张晓明;庞大志;王荣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科手术后胸内出血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

    我科1981~2003年共施行胸科手术3124例,发生术后胸内出血12例(0.35%),并经再手术止血,现就出血原因和处理进行讨论.

    作者:齐宏;陶忠良;刘君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皮肤病12例分析

    腹痛是内外科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很多,有些皮肤病除了皮肤损害外,也常出现腹痛,甚有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者,如不仔细观察分析,在皮损尚未出现之前常导致诊治错误.因此,熟悉皮肤病引起的急性腹痛,对某些皮肤病早期诊断,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十分重要.本文报告我们经治的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皮肤病12例,供临床借鉴.

    作者:翟文治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葛根素是由野葛根经多次提纯分离而成,主要成分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滞度、阻滞β受体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院对自2002-01~2004-02门诊和住院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斯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并与用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斯匹林治疗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作者:胡华岳;晏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药品集中议价采购的管理实践

    集中议价是国家卫生部推荐的规范药品采购行为的方法之一.在军区总医院这一级医院对全部在用的药品进行集中议价,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它既可以降低药价、减少药品费用支出,又可以有效地避免议价过的药品用量异常下降,同类未参加集中议价的药品用量畸形上升的现象.本文介绍了我院药品集中议价的方法、步骤及特点与成果.

    作者:李怡勇;付立波;祝松;陈文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神经源性肺水肿(NcurogcnicPuhmmary Edema)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情凶险,起病急骤,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1].人们对它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总结,取得了许多共识.本文就近年国内文献复习,试图从其发病机制、诊断依据、治疗措施、护理等方面作综述.

    作者:杜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0.375%罗派卡因和1%利多卡因两点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较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小等特点.本文采用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两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麻醉中收到良好效果,弥补了腋路或肌间沟单点法阻滞所致的桡侧或尺侧麻醉不完善,且不影响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副作用发生率低,是一种比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甘国胜;陈利民;宋晓阳;邬明;吴明春;施震;王庆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床输血原因分析

    临床输血是研究用血液及其成份治疗疾病,防治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的一门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一门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独立学科[1].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延伸及渗透,各种血液及其成份在临床抢救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输血申请单是临床医生与输血科沟通的桥梁,写清输血目的,了解输血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输血,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安全用血,节约不可再生的血液资源有其重大意义.同时,输血申请单也是申请用血,输血前检查的凭证及档案资料,是日后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它详细记载输血前的自然情况,及输血史、相关输血指征,实验室指标及血清病原学资料.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对大鼠糖尿病的疗效,为胰腺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可行、稳定的模型.方法:将正常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右髂窝,建立胰腺移植模型,观察移植物的功能和形态以及受体大鼠的生存状况.结果:胰腺移植术后24小时,糖尿病大鼠血糖恢复正常.受体大鼠存活均超过一周.结论: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糖尿病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

    作者:润晓勤;王春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围术期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刺激心脏跳动,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然而一些术后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电极移位、伤口局部感染等.因此对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加强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作者:唐绍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初步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晚期胰腺癌共接爱141次HIFU治疗,其中6例同时应用小剂量希罗达单药化疗.结果:临床受益率54.5%;中位生存期11个月;除2例HIFU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一定疗效,治疗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王军;高雄英;高建飞;邹捷;杜光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处理阑尾残端的较好方法.方法:将1997-02~2004-03我科收治的30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残端:荷包缝合法(A组)105例,单纯根部结扎法(B组)96例,残端结扎加回盲部浆肌层间断缝合覆盖残端法(C组)99例.记录各组处理残端所用时间、残端处理不佳时需加固处理的例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处理残端所用时间A组5.5±3.4min,B组1.3±0.7min,C组1.6±0.8min,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需加固处理例数分别为A组:14例,B组:8例,C组:1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05);并发症A组:切口感染4例,B组: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C组:切口感染2例,各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残端结扎加回盲部浆肌层间断缝合覆盖残端法操作更为简便,实用,安全可靠.

    作者:钟洪才;池达智;黄为昆;陈克俭;卢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化脓性脑膜炎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疾病,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我科自1998年以来,通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方法对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凡举;余富彬;谢华梅;杨振杰;姚国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耐药基因及雌激素受体在大肠癌中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耐药基因(P17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及雌激素受体(ER)在人体大肠癌中表达及意义,为大肠癌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108例大肠癌做了GSTπ检测,73例做了P170检测,40例做了ER检测.结果:多数大肠癌表达P170、GSTπ、ER,其中P170表达为61.61%(45/73),GSTπ表达率为69.44%(75/108),ER表达率为67.5%(27/40).结论:多数大肠癌化疗药具有耐药性,提示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中应针对性选择化疗药物,避免耐药性.同时对于ER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可考虑内分泌治疗.

    作者:柳忠美;华培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泪小管吻合术的护理

    目的:了解积极的护理措施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2003年间收治的我院因外伤所致的泪小管断裂患者49例,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观察药物使用中的反应和完整的出院指导.结果:49例患者治愈34例,19例出现并发症,部分患者进行了2~3次手术.所有患者均能坦然面对治疗的结果,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复查,无失访,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泪小管吻合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张穗;吴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暴发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目的:总结暴发性坏死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探讨对暴发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56例,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或啤酒样腹水后,立即行急诊剖腹手术[从发病到手术平均时间约(29.36±3.42)h],手术后采用抑制胰腺分泌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49例存活,7例死亡.死亡率患者的特点:有明显的诱因、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体征不明显,但病情迅速恶化;胰腺坏死严重,手术前后多器官衰竭迅速发生、手术后腹腔内胰腺组织继续大量坏死.结论:详细采集病史、CT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积极使用扩血管药物,改善胰腺血液循环,及时行坏死胰腺切除较为合适.

    作者:汪训实;高友兵;张兆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0例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行B超检查,7例行IVU检查,13例行尿动力学检查,25例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9例.结果:保守治疗9例,7例效果满意,21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19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剩余尿,2例症状改善.结论:膀胱尿道镜和尿动力学检查是该病可靠的诊断方法,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作者:饶作祥;郭骏;唐礼功;潘铁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发热隔离病区军人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索针对SARS期间发热隔离病区军人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19例被隔离者在隔离开始时进行SCL-90、SAS及SDA测查,将得分异常者53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在解除隔离时复测上述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与开始隔离时相比,两组在解除隔离时三个量表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而干预组三个量表的多数指标比对照组减低更显著.结论:针对发热隔离病区军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心理干预有效.

    作者:白亚军;王小玉;姚国武;覃春客;林汉;王大水;刘学员;文全华;邹华根;卜海勤;彭里;冉启川;龚志华;阎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患者,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OrionTM钢板固定或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加OrionTM钢板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获得改善,7例完全恢复,2例残留手指麻木.术后6个月全部返回工作岗位.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加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于无脱位的骨折宜采用单纯前路手术,除可达到减压、复位、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建华;刘鹏;柳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